爱收集资源网

作为哲学家的尼采》【美阿瑟】的经典尼采

网络 2022-12-02 19:00

《作为哲学家尼采

【美】阿瑟•丹托 著

郝苑 译

浙江大学出版社·启真馆

2021.12

几乎没有哪位哲学家像尼采那样受到广泛的阅读,也几乎没有哪位哲学家像尼采那样受到普遍的误解。当丹托的经典尼采研究在1965年首次出版时,许多人将尼采视为一位才华横溢却又难以捉摸的思想家。

然而,丹托呈现了一幅极为不同的画像,他认为,尼采提供了一种系统而又融贯的哲学,这种哲学超前思考了众多界定当代哲学的问题。丹托清晰而又富有洞察力的评述,有助于将尼采正式当作一位哲学家,并进而阐明尼采作品中的精妙之处,以及他对科学哲学、语言哲学和逻辑哲学的巨大贡献。

事实和观点没区别_没有客观的事实 尼采_尼采不疯魔,不尼采^^^尼采哲思录

本书自20世纪60年代出版,再版多次,作者还在后续的再版版本中以“后续文本”的形式补充了5篇论文,持续不断地补充尼采研究的最新内容,而且对那些持续污名化尼采智识声誉的误解做出了回应。这些论文还思考了尼采的特定作品(包括《人性的,太人性的》与《论道德的谱系》),以及这位作为哲学家的艺术家的形而上学和语义虚无主义。

“虚无主义”意味着否定与空虚;事实上,它意指的是两组思想,虽然有别于尼采的虚无主义,但仍有着部分的相似性。空虚的虚无主义在本质上是佛教或印度教的教诲,两者都坚持认为,我们生活于其中并似乎有所认知的这个世界,并没有任何终极的实在,我们对它的依恋,是对幻象的依恋。实在本身既没有名称,也没有形式。

那些拥有名称与形式的东西,仅仅是令人痛苦的梦幻,明智的人一旦知道了逃离这个梦境的途径,知道了他们的依恋是对虚无的依恋之后,就都会希望逃离这个梦境。生命并没有意义和目的,存在的是在出生—死亡—出生之间进行的永无休止的交替,恒常转动的存在之轮永远毫无结果;倘若我们希望获得救赎,这恰恰意味着将我们从我们必须追求的生活中解救出来。

这种东方的悲观主义,在欧洲是由阿尔图·叔本华的哲学来进行阐述的,它根据的是一组形而上学的观点,正如我们将要看到的,它们与尼采自己提出的那些形而上学观点有着难分难解的相似之处。

尼采告诉我们,他寻求的是“对[欧洲]悲观主义问题追根究底,并将它从半基督教、半德意志的狭隘与愚昧中解放出来,而它最终将自身呈现给我们这个世纪的恰恰就是这种狭隘与愚昧”。尽管如此,尼采并不像叔本华与东方哲学家那样得出了相同的结论,尼采补充道,任何分析悲观主义的人“或许在并非真正自愿的情况下,恰恰因此而睁开了他的眼睛来注视对立的理想:那种最肯定世界、最热情洋溢、最生气勃勃的人的理想”。

我们接下来必须澄清的部分是这样一种辩护方式,尼采能够借此根据那种最不妥协的形而上学的虚无主义来对一种生活态度给出辩护,就其肯定性而言,这种生活态度与空虚的虚无主义的任何方面都不一致:它是尼采“通向‘肯定’的崭新道路”。否定的虚无主义,正如我给予它的这个名称所表明的,是被恰当地称为虚无主义的运动的一个例证,它兴盛于欧洲19世纪下半叶,特别是19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的俄罗斯,屠格涅夫在他的《父与子》(1861)中对虚无主义做出了最可敬的表述。俄国的虚无主义在本质上对一批道德教诲、政治教诲与宗教教诲持有否定的与破坏性的态度,虚无主义者发现或觉得,这些教诲是狭隘且蒙昧的。与他们的长辈相比,虚无主义者声称他们什么都不相信,尽管这尤其意味着,他们坚持在整体上怀疑他们的长辈的信仰、品位、态度以及那些在当时具备权威性的东西。“在圣彼得堡风格之中的虚无主义——也就是说,对无信仰的信奉达到了为之殉难的程度,这首先表明,始终存在着对信仰的需求……”实际上,他们以毫无批判且不加区分的方式相信了唯物主义对科学的粗劣解释。他们基本上以科学的名义公然宣称,他们猛烈抨击的诸多原则都是无效的。

但是,他们的科学理解经过了某个版本的唯物主义的渗透,并错误地将这种唯物主义当成了科学本身,倘若他们更加精明老练的话,就会将这种唯物主义当作仅有的可与科学相容、可获得科学辩护的态度,因此不可否认的是,有一部分信念(其实是信仰)渗透到了他们的虚无主义之中,并且让虚无主义成了并非被他们全心全意地信奉的思想。

19世纪就以它自己的方式成为一个与12世纪一样的信仰的时代,在今日的我们看来,这个时期的几乎所有欧洲思想家都显得充满幻想,他们致力于某个救赎计划以及某种实现救赎的简单途径。在宗教本身不再能获得信任的时代里,那些想在宗教中寻求满足的需求与期盼似乎仍继续存在,而其他的某些东西——科学、教育、革命、进化、社会主义、商业,或者是近来盛行的性欲——必然会被用以填补宗教信仰遗留下的空缺,并履行宗教信仰现如今因难以维系而失履的职责。虚无主义也想要这么做。它考虑的问题与其说是用科学来驱除信仰,不如说是用一种信仰来取代另一种信仰。在来生得到更好安排的期望,被一种在心理上无法与之区分的期望取代,后者想要在此生中得到更好的安排,因为一旦陈旧的秩序与既定的利益连同诸多保护与支持它们的观念都被一扫而空时,就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套以科学为基础的可靠制度。这当然是启蒙运动的理想,但在一个世纪之后,却以某些戏剧与暴力表现出来,这或许部分是由于它在那时已经成为被剥夺了权利的年轻人在反抗他们的父辈时所秉持的意识形态。

尼采不疯魔,不尼采^^^尼采哲思录_事实和观点没区别_没有客观的事实 尼采

在屠格涅夫的书中,巴扎洛夫(Bazarov)这个人所表现出的态度中存在着某种令人动容的不成熟。但几乎可以不夸张地说,相较于巴扎洛夫所说的“我并不相信任何东西”,相较于他所说的“一个正派化学家的用处,要比任何诗人都大二十倍”,或者相较于他的那些被一个农民无意间用漫画手法描述的观点(这个感到困惑的农民认为,巴扎洛夫说的是“你和我都是青蛙”),这种虚无主义运动(尽管不包括它的诸多历史后果)几乎没有在巴扎洛夫的基础上向前推进一步。相较于他的这些同时代的虚无主义者,尼采的否定性只在他们之上,不在他们之下(尽管尼采在任何意义上都不是这个运动的组成部分),尼采因其对这些为虚无主义者所明确否定的众多相同的传统、信仰和制度进行的刻薄谴责而受到了称赞、攻击或喝彩。尽管如此,他的虚无主义并不是一种意识形态,而是一种形而上学,尼采有别于这些虚无主义者的最显著之处是他对科学的态度。尼采并没有将科学当作储藏真理的仓库或发现真理的方法,而是将科学当作一组便利的虚构、有用的约定,相较于任何一组所谓的可能与科学相冲突的虚构,科学在实在中所拥有的根据既不比它们更多,也不比它们更少。

科学与宗教、道德和艺术一样,都是那种被他称为强力意志的东西的一个实例,强力意志是一种冲动和驱力,它对于那种在本质上是混沌的实在强加一种形式与结构,让它形成一个与人类的理解相一致而又适合人类的智慧寓居于其中的世界。但这是它仅有的正当理由,为了这个相同目的而运作的任何被强加的形式, 都应当具备这种同等的正当理由,它们的内容都不会比它们的功能更为重要——事实上,它们的内容根本就不重要。在我将在随后的章节中详细阐述的那种真理的意义上,科学并不是真实的。

但在科学并不真实的意义上,其他的任何东西也都不是真实的;相对于这种真理理论,即尼采的真理理论,尼采必定会说,他并不相信任何东西,因为在这种形而上的真诚中,他不可能相信任何东西。相应地,尼采的虚无主义是一种深刻的和完全的虚无主义,根据这种观点,俄国的虚无主义者与他们公然宣称的那些意识形态敌人之间的争辩,仅仅是诸多意志之间进行斗争的一个实例,即一种为了力量与形式而展开的斗争,在尼采看来,正是这种斗争刻画了人类在任何地方的生命,在某种意义上,它始终是尼采准备将之归于整个宇宙的单一特征,尼采将它视为在意志与意志之间发生的永恒冲突。这两种不为尼采所持有的虚无主义,恰恰都导源于某些相同的态度。它们都相信,应当有某种秩序或外在目的存在于这个世界之中。空虚的虚无主义,即叔本华的虚无主义预设了一种已经变得习以为常的观点,它想要“与从外部确立的目的相一致”。这种虚无主义表现的是由于不存在这样的目的而产生的失望之情,但在此时需要的精神状态其实是,这样的目的应当被克服。随着这样的目的被克服,悲观主义与绝望也就不再拥有恰当的根据。人类将会超越他对善良仙子的吝啬所感受到的懊恼委屈——当他逐渐意识到,既不存在慷慨的善良仙子,又不存在吝啬的善良仙子。另一方面,俄国虚无主义所拥有的典型思想导源于刚刚提到的相同习性,它认为,存在着一种外在的权威,为了确定人生的目的,我们就必须求助于具备这种权威的人或事物:“在认识到不要相信一种权威之后,[它] 力图寻求另一种权威”——在这种情形下,另一种权威就是科学。

不过,人们发现,在没有假定某种具有权威性与重要性的外在根源的情况下,他们就难以在这个世界中行使职责。“倘若不是上帝或科学,就是良知、理性、社会本能或历史”,它们被构想为“人们可能为之屈服的带有固定目的的内在精神”。人类心灵的普遍倾向是在这个世界自身之中想象并试图确认一种为特定目的服务的盔甲与一种支持重要意义的根据,它们是人类或许会服从的某种客观的东西,他们在其中或许会发现一种为了他们自身的意义,在尼采看来,这最终是一种灾难性的倾向。

空虚的虚无主义作为一种思考的精神状态与心理条件,它的出现是以下这种领悟或怀疑的直接后果,即实际上根本无法发现这样的东西,我们自身并不是世界秩序整体的组成部分,我们的整个价值也并不以确定的方式导源于与这种世界秩序的关系。于是,我们或许就像佛教徒那样,把事物整体作为梦境而将之摒弃,不再试图为那些并不具备实质的东西而操心。或者我们就像众多的哲学家与梦想家那样,作为补偿,发明了“一个位于这个世界彼岸的世界,一个真实的世界”,相较于那个世界,这个世界的价值彻底遭到贬低。不过,一旦一个人认识到,那个所谓的实在的或真实的世界来源于人类,它被创造出来是为了回应某些无法实现的人类需求,它是一种即便在心理学上可以理解,但在哲学上没有正当理由的编造,他接下来就会抵达虚无主义的最终形式:不相信另外的任何世界,不相信任何在形而上的意义上比这个世界更可取的世界。与此同时,他将这个世界视为仅有的世界,无论这个世界可能有多么凌乱、多么没有目的、多么没有价值。当一个人领悟到,存在的普遍特征必然不能用“目的”“单一性”或“真理”这样的概念来获得理解,他就会获得一种无价值感……这个世界无法在大量的事件中获得任何支配一切的统一性;存在的特征不是真实,而是虚假……一个人不再拥有任何根据来让他自己相信一个真实的世界……简单地说,我们用“目的”“单一性”与“存在”这些范畴来将价值赋予这个世界,如今我们又取消了这些范畴——这个世界如今看起来是没有价值的……尼采断定这个世界是没有价值的[wertlos],这并不是说,它在诸多价值系统中拥有某种低等价值,它是某种几乎没有什么价值或没有任何价值的东西,而是说,这个世界是这样一种东西——无法在逻辑上有意义地说,它的价值微不足道或它具有如此这般的高等价值。价值并不适用于这个世界,就像重量并不适用于数字一样:说数字2是没有重量的,这并不是说它非常轻,而是说,赋予它任何重量都是完全没有意义的。这或许就是尼采的观点。

严格地说, 在这个世界中没有任何东西能被明智地认为具备价值,根据这个事实,可以推断出,这个世界没有任何价值。既不存在秩序,又不存在目的;既不存在事物,又不存在事实;不管怎样,不存在任何与我们的信念相符合的东西。因此,我们所有的信念都是虚假的。这(我们在后文中必须确定,尼采有什么理由来支持这个惊人的论断)被尼采视为“虚无主义最极端的形式——它洞察到,每个信念,每个持以为真[Für-wahr-halten],都必然是虚假的:因为根本就没有真实的世界”。最终我们将看到,这就是以高度戏剧化的方式拒斥了真理的符合理论。尼采代表这种极端的虚无主义做出了诸多毫无约束的论断,在我们能够负责地提出“是否存在任何支持它们的令人信服的理由”这个问题之前,我们明显需要做出大量的澄清。

在第一章中,我仅仅想要强调,尼采的虚无主义是在哪一方面几乎无关于这个术语的普通政治内涵,尼采在心中想到的“虚无主义”是一种彻底幻灭的世界观,它就像尼采所能想象到的那样敌视人类的诸多抱负。这个世界是敌对的,这并不是因为这个世界或不同于我们的任何东西拥有它自己的目标,而是因为这个世界对我们的信仰或期望完全无动于衷。承认与接受这种否定性的事实,不应当将我们导向“一种拒绝,一种否定,一种追求虚无的意志”。

相反,尼采觉得,人们认识到的一个令人陶醉的事实恰恰是,这个世界缺乏形式与意义,倘若这个事实助长了任何东西,那也应该是“对这个如其所是的世界的狄奥尼索斯式的肯定[Ja-sagen],没有例外、没有豁免、没有扣除”。尼采认为,为了能够接受与肯定这样的观点,就需要大量的勇气,因为这意味着我们必须从一开始就放弃诸多通过宗教与哲学而让人感到舒适的希望与期待。对于他觉得自己能够采纳而我们也应当采纳的态度,尼采提供了热爱命运的准则——热爱一个人的命运,不辩解或不防备地接受最为彻底的哲学观念批判和科学观念批判的诸多结果,将它们视为虚构,视为人类安全需求的产物;接下来则努力在一个对这些需求无动于衷的世界里生存下来,不仅要肯定一个人自身与普遍的人类在宇宙中是不重要的,而且要肯定作为整体的生命与自然在宇宙中是不重要的。这种虚无主义(我将在随后的章节中更为详细地阐述它)在永恒复归这个晦涩的学说中达到了它的顶峰(或许只有尼采才相信是这样的),永恒复归这一学说所持有的观点是,这个世界以无限而又精确的方式重复自身,我们如今发现自己身处其中的相同处境已经发生过无数次。这些处境将精确地按照它们总是发生的方式与它们如今正在发生的方式再次发生,永无止境。

尼采对于他自己发现了这个学说感到极大的自豪,但这种自豪又并非完全可以轻易得到理解,他认为,这个学说不仅是一个严肃的科学真理,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即便这不那么可信),对于那种认为世界拥有或能够拥有目标、目的或最终状态的观点,它是唯一的真正替代者。倘若世界的每个状态(就此而言,我们可能谈论的任何事物都像尼采对世界所做的论断那样显得没有结构)都无限重复发生,那么就不可能有任何状态是最终的状态,就事物的本质而言,既不可能有进步,也不可能有倒退,而始终是相同的事物在重复。因此,尼采鼓励人们去接受并真正去热爱的命运,由于宇宙整体(in toto)的这种无目的重复而在很大程度上变得更加困难:让我们通过它最可怕的形式来思考这种想法:尽管存在是不重要的,它没有意义或目标,但存在将不可避免地重复发生,它不会终结于虚无之中,此即永恒复归。这是虚无主义的最极端形式:虚无(“无意义”)永恒!尼采的哲学所做的一个持久尝试是,弄清支持虚无主义的诸多理由与虚无主义的诸多后果,而我在此已经简要地勾勒了这个学说。我已经做出的论断是,在尼采的某些主要观念之间存在着某种系统性的相互关联:虚无主义伴随着热爱命运,热爱命运伴随着永恒复归,而正如我将以恰当的进程表明的,永恒复归伴随着超人(Übermensch)学说,在某种暂定性的范围内为这个论断做出的辩护,我已经说得够多了,悬而未决的是对这个论断的某些进一步的支持与对诸多陈述的某些改进。

尼采对其他哲学的批判,依赖于一个心理学的论题,即每种被人们曾经提出的形而上学体系,最终都是由于人们想要在这个世界中发现秩序与安全的需求,在这个立场上,心灵或许会“让自身有所寄托与有所消遣”。每个体系都相应地提供了一种在该体系中有可能对诸多事物做出的慰藉性解释。尼采确信,所有这样的观点都是虚假的。接下来的问题是展示它们的不可行性,确定人们认为它们是切实可行的原因,然后继续追问, 在完全承认了每种可能的宗教确信与形而上学确信并不具备可行性之后,人们如何能够继续生存下去。导源于尼采的心理学-哲学分析的图景是,人类不断试图将秩序与结构强加于一个无序而又无意义的宇宙之上,以便于保持他们对于自己的尊严与重要地位的感受。他们的偏见恰恰是,在某些方面与某种程度上,必定有一种理由来支持这个图景的全部内容,而在尼采提出的关于事物的正确(倘若人们在这里可以谈论正确性的话)看法中——他将事物视为“变化、生成、多样、敌对、矛盾与战争”——不可能存在任何真实性。

于是,对我们来说,就不存在一个真实的、合理的、有序的、永恒的或友善的宇宙。尼采相信,我们的整个思维模式构基于“存在着这样一个宇宙”这一假设;因此,按照事物如其所是的方式制定一种适合事物虚无性的思维方式,这很难称得上是简单的:这需要在逻辑学、科学、道德与哲学自身之中进行整体性的革命。

尼采寻求实现的至少是这种革命的开端,但我将以尼采哲学的诊断性部分作为出发点,这种萌芽在他最早的重要作品中就已经被发现了,在他的《悲剧的诞生》中,它体现为在阿波罗主义与狄奥尼索斯主义之间的著名区分。由于迄今为止,人类的思想都要求拥有形式与结构,因此,它始终是阿波罗式的。但实在(reality)是没有形式的与狄奥尼索斯式的,对尼采而言,问题就是,人们能否成功获取一门可用来表述狄奥尼索斯思想的狄奥尼索斯式的语言。【目录】

向上滑动阅览

第一章 哲学虚无主义 1

第二章 艺术与非理性 18

第三章 视角主义 51

第四章 哲学心理学 83

第五章 道德 113

尼采不疯魔,不尼采^^^尼采哲思录_事实和观点没区别_没有客观的事实 尼采

第六章 宗教心理学 144

第七章 超人与永恒复归 177

第八章 强力意志 197

后 记 213

后续文本

1. 天使的语言与人类的语言:

作为语义虚无主义者的尼采 219

2. 关于尼采的“艺术家形而上学”的评述 232

3. 开始成为尼采:

论《人性的,太人性的》 237

4. 尼采的《朝霞:关于道德偏见的思考》249

5. 对《论道德的谱系》的一些评述255

注释 274

索引 285

译后记300

—END—

尼采 哲学家 文化 科学 存在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