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2021年版 整理
By Collapsar 2022.5.15
〇、 导论
1、 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or显著特征:
科学性:规律的正确反映;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基础;
人民性: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以阶级性为深刻基础,无产阶级先进性
实践性: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发展性:与时俱进、吸收成果
或者
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一、 唯物辩证法
1、物质及其存在方式
(1)、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或者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
a存在和思维、物质和意识谁为本源的问题,即何者为第一性问题;
由此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阵营
b存在和思维、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即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人能否彻底认识世界;
由此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2)、哲学的物质范畴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物质观
马克思:能动的实践出发把握现实世界
恩格斯: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
列宁: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意义:
a 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二元论划清界限
b 坚持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不可知论
c 体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强调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d 体现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奠定彻底的唯物主义的理论基础
(3)、物质的存在方式
a 物质的根本属性(存在方式、固有属性)是运动
b 时空是运动的物质的基本存在形式
2、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1)、世界观
a、意识是自然界和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
b、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内容上是客观的,形式上是主观的;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a、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b、意识具有创造性
c、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d、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2)、方法论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处理好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从实际出发,依赖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进行实践
(3)、规律:事物变化发展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4)、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前提是从实际出发;根本途径是实践
(5)、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统一于物质
(6)、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辩证唯物主义最基本、最核心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石
3、 事物的普遍联系
(1)、联系与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观点,集中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2)、联系是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条件性
(3)、方法论: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待问题,克服形而上学的错误观点
4、 事物的变化发展
(1)、变化泛指事物发生的一切改变,发展则是事物变化中前进的、上升的运动。
(2)、物质世界的发展,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5、对立统一规律(动力、源泉)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1)、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具有斗争性和同一性
a、同一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自身的因素,规定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
b、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促进旧事物转化为新事物
c、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同一性通过斗争性来体现。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关系
a、矛盾的普遍性即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特殊性即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b、矛盾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
6、 量变质变规律(形式、状态)
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
a、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b、量变与质变是相互渗透的,相互依存、相互贯通;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方法论:
a、事物发展处于量变阶段时,踏踏实实做好日常工作,为未来的质变作准备
b、质变来临时,果断、不失时机的抓住机遇,促成质变
c、
7、否定之否定规律(道路、方向)
(1)、否定的内涵
a 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自我发展,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b 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
c 否定实质是“扬弃”,批判地继承
d 揭示出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呈现出事物发展波浪式前进或者螺旋式上升的总趋势
(2)、方法论
a 树立辩证否定观,反对形而上学地肯定或者否定一切
b 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使实践活动符合事物自我否定的辩证本性
c 正确看待事物发展的过程,看到道路的曲折,也看到前途的光明
8、 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五对范畴
内容和形式、本质和现象、原因和结果、必然和偶然、现实与可能
9、唯物辩证法: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1)、唯物辩证法本质上是批判的、革命的
(2)、唯物辩证法是唯物论与辩证法、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
(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
(4)、矛盾分析方法是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的核心,也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5)、矛盾分析方法的核心要求是善于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0、辩证思维方法
辩证思维方法主要有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等
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控制方法、信息方法、系统方法、模型方法和理想化方法等
11、学习唯物辩证法,不断增强思维能力
(1)、辩证思维能力:客观、联系、发展、全面、系统地看待事物,以问题为导向,善于正确分析矛盾,运用辩证思维谋划事业发展
(2)、历史思维能力:加强四史学习,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注重学习中华文明史,坚持文化自信
(3)、系统思维能力:把事物放在普遍联系的系统中把握,获得问题最优解
(4)、战略思维能力:不断开阔视野,培养博大胸襟,紧跟时代步伐,站在战略和全局高度观察处理问题
(5)、底线思维能力:严守原则,坚守底线,以积极的心态研判风险、防患未然,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
(6)、创新思维能力:以敢为人先的锐气,打破思维惯性,开创思想认识的新飞跃
二、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1、 实践的本质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具有客观实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实践的主体、客体和中介是实践活动的三项基本要素,三者有机统一构成实践的基本结构
2、 实践形式的多样性
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科学文化实践
虚拟实践
3、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在认识活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的内容是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的需要推动认识的产生和发展并为其提供手段和条件
(3)、实践是认识的目的,通过实践获得认识,最终目的是为实践服务
(4)、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4、 实践到认识,认识到实践
实践到认识,主要表现为实践基础上认识活动由感性认识能动地飞跃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运动的第一次飞跃
感性认识:感觉、知觉、表象
理性认识:概念、判断、推理
二者是辩证统一的: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二者相互渗透、相互包含,需要在实践中发展
从认识到实践,是认识的第二次能动飞跃,必要性和重要性在于
(1)、认识世界的目的是改造世界
(2)、认识的真理性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
5、 实践与认识的辨证运动及其规律
(1)、实践与认识的辨证运动,是一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又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辨证发展过程
(2)、认识是反复循环和无限发展的过程,是波浪式前进和螺旋性上升的过程
(3)、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运动中,主观必须统一于客观,认识必须统一于实践
6、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1)、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2)、真理的内容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客观性是真理的本质属性,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
(3)、真理的绝对性:主客观统一的确定性和发展的无限性
(4)、真理的相对性:认识有局限,认识有待深化,真理只能是主观对客观事物近似正确的反映
(5)、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相互依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绝对性由相对性表现出来,相对性包含绝对性
6、 真理与谬误的辩证关系
(1)、真理与谬误相互对立,二者存在原则界限
(2)、真理与谬误的对立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3)、真理总是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要敢于坚持真理、勇于修正错误
7、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真理的本性: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结合
(2)、实践的特点(主要依据):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是它的客观实在性的具体表现
实践标准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
a 确定性或者绝对性:唯一性、归根到底性、最终性
b 不确定性或者相对性:条件性
(4)、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既要看到实践标准的确定性,防止和否认真理标准问题的唯心主义、怀疑主义和相对主义,又要看到事件标准的不确定性,防止和反对教条主义和独断论错误
8、 真理与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
真理与价值或者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是紧密联系的、不可分割的辩证统一关系
(1)、价值尺度以真理为前提,自身需要的内在尺度,推动发现新的真理
(2)、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
9、价值的基本特性
(1)主体性:价值关系形成依赖于主体的存在和主体的创造
(2)客观性:作为价值形成基础的主体的需要和客体的存在都是客观的
(3)多维性:同一客体相对于主体的不同需要会产生不同的价值
(4)社会历史性:主客体的不断变化决定了价值的社会历史性
三、 历史唯物主义
1、 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及其二者的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社会意识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2)、社会存在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生产方式(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3)、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可划分为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
二者的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1)、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
(2)、社会意识是人们进行社会物质交换的产物
(3)、社会意识是具体的、历史的
(4)、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突出表现在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促进社会积极发展,落后的社会意识阻碍社会发展
2、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生产力:人类社会生活和全部历史的物质基础,具有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基本要素包括劳动资料或者劳动手段、劳动对象、劳动者
生产关系: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最基本的、前提)、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
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
二者的辩证关系: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是生产关系形成的客观前提和物质基础,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化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推动生产力发展,反之,阻碍生产力发展
(3)、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状况
经济基础: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意识形态(观念上层建筑)、政治法律制度以及设施和政治组织(政治上层建筑、主导地位)
二者的辩证关系: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经济基础的变更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并决定其变革的方向
(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它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会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反之会阻碍社会进步
(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构成二者的矛盾运动,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
3、 人类普遍交往与世界历史的形成发展
(1)、交往及其作用
交往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现实的个人、群体、阶级、民族、国家之间在物质和精神上相互往来、相互作用、彼此联系的活动,可划分为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
交往对社会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a 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b 促进社会关系的进步;
c 促进文化的发展与传播
d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世界历史的形成与发展
a 生产方式的发展变革是世界历史形成发展的基础
b 普遍交往是世界历史的基本特征
c 为共产主义的实现提供了条件和路径
4、 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改革是同一种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部分质变,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又一重要动力,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和手段
5、 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科学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
(1)、科技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对生产方式产生深刻影响,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
(2)、正确把握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始终坚持使科学技术为人类社会健康发展服务,为人类造福
6、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在创造历史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7、 辩证地理解和评价个人的历史作用
唯物史观主张评价历史人物坚持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
(1)、历史分析方法要求从特定的历史背景出发,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对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进行具体的、全面的考察,尊重客观历史事实
(2)、阶级分析方法要求把历史人物置于一定的阶级关系之中,同他们所属的阶级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和评价
8、 群众、阶级、政党、领袖的关系
群众是划分阶级的,阶级是由政党领导的,政党是由领袖主持的
四者环环相扣、相互依存,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任何时候都不能将它们割裂开来
四、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1、 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
(1)、
a 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或属性,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b 使用价值是商品能够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有用性,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一切劳动产品共有的属性,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c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脑力和体力的耗费,是商品特有的社会属性
二者的对立统一关系
a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
b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c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
(2)、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前者创造商品的劳动,后者形成商品的价值;任何一种生产商品的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的抽象劳动
二者的对立统一关系:
a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不是各自独立的,在时空上是统一的,是商 品生产者的同一劳动过程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b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分别反映劳动的不同属性,前者是自然属性,后者是社会属性
2、 商品价值量的决定
商品价值包括质的规定(价值的实体是什么)与量的规定(价值的大小由什么决定和怎样决定)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商品价值量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3、 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价值规律的主要内容和客观要求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商品的价格围绕价值自发波动
价值规律在市场配置资源中的作用
(1)、自发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2)、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自发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价值规律产生的消极后果:
导致社会资源浪费,阻碍技术进步,导致收入两极分化
4、 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1)、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
(2)、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
(3)、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5、 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1)、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a劳动者在法律上是自由人,能够把劳动力当作商品进行支配;
b劳动者没有任何的生产资料,不得不依靠出卖劳动力为生
(2)、劳动力商品的特点
维持劳动者本人及其家属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
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上的突出特点是,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在消费过程中创造新的价值,且它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
6、 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1)、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具有二重性:
生产物质材料的劳动过程(劳动者劳动、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
生产剩余价值的过程,即价值增值过程
(2)、剩余价值率
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采取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种形态,由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将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剩余价值率:确定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m’=剩余价值/可变资本
或者m’=剩余劳动/必要劳动=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3)、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4)、资本积累: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资本主义的再生产:简单再生产、扩大再生产
资本积累的源泉是剩余价值,资本积累规模的大小取决于:
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劳动生产率的高低、所用与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资本家预付资本的大小
(5)、资本的循环周转与再生产
资本循环:购买(货币资本)-生产(生产资本)-售卖(商品资本)
资本循环前提条件: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空间上并存、时间上继起
资本周转:资本周转时间、生产资本的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构成
(6)、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
a 深刻揭露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剥削本质,阐明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间阶级斗争的经济根源,指出无产阶级革命的必然性
b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揭示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锐利武器,使得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现实
7、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
19世纪70年代以前,资本主义处于自由竞争阶段;19世纪70年代开始,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逐步向垄断资本主义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代替自由竞争并占据统治地位
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
没有消除竞争的原因: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根源;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任何垄断组织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生产承包下来
竞争的新特点:
竞争目的上,是为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竞争手段上,采取经济手段和非经济手段
竞争范围上,扩大到经济领域以外的领域
垄断组织的基本特征
(1)、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性作用
(2)、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金融寡头的统治
(3)、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
(4)、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
(5)、最大资本主义大国已经把世界上的领土瓜分完毕
实质:垄断资本凭借垄断地位,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对内谋求经济政治对整个国家的统治,对外运用经济政治甚至战争的手段谋求对世界的控制
8、经济全球化
表现: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
动因:本质上,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要求
a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物质基础、根本推动力)
b 跨国公司的发展
c 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和国际经济组织的发展(体制与组织保障)
影响:
a 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是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
b 经济全球化体现了社会化生产的要求,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均从中受利
提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技术、管理等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优化配置;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推动发展中国家国际贸易发展
c 加剧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加剧了发展中国家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增加了经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