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收集资源网

世界观的哲学观点(一)关于主体和客体

网络 2022-12-01 13:01

这是我接触的第一本真正的哲学书籍,接触之后才发现哲学真的是···太难懂了。原本觉得悟性还不错的我在读本书前3\4的内容时简直是懵逼3连,我是谁?我在哪儿?我在干嘛?一度想要尝试放弃阅读,但本着既来之则安之的原则,硬着头皮阅读完及整理摘要笔记后,我收获的是一种世界观的重塑。进行哲学思考的好处是它可以帮助我们在看待问题时拓宽思路,改变看待世界、人、事、物的角度。不再片面的去看问题,不被表象迷惑进而探索问题的本质。思想的深度决定人生的高度,本身作为“欲望”的我们来说,不断的探索人生的边界,增加对世界的体验,满足求知欲本身或许就是我们为人的意义。

那么在开始之前,我们先明确一个概念:什么是哲学?一言以蔽之: 探讨世界的本质。 无论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又或是本书的唯意志论,都是试图 重新将整个世界的本质抽象的用概念来进行表达。 形成自己独特的世界观,是关于世界观的一种理论体系。

下面我会尝试用5个小节来对本书的哲学观点进行阐述: 1.关于主体\客体。2.关于意志。3.关于欲求。4.关于痛苦。5.关于其他。

主体和客体是认识论的一对基本范畴。整个世界从原始的混沌状态需要经过一连串的变化,才能够等到最初的那只“眼睛”张开,因为眼睛是认识世界所必须的媒介,而世界只在认识中存在。那么这只“眼睛”就为主体,而这个被认识的“世界”就是客体。所以“眼睛”也好“世界”也好,它们都不可能是单独存在的。(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我们还没有出生,那么这个世界对于我们来说就不复存在,因为我们没有存在过,所以世界也就不存在。世界也只因“我”而存在,我们就是我们自己世界的主宰!!!!咳咳。。。突然激昂了起来。)

我们需要将眼前存在的客体(世界)都看作表象,世界的一面是由表象构成的,而意志则构成了世界的另外一面。一面是主体,形式为意志,一面是客体,形式为时间和空间,所以,任何一个单独的生物体都和客体一起,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作为表象的世界。 任何一面都是另外一面存在的原因和意义。所以任何客体都只是表象,都是相对的,都只在必然的相互联系中存在。

综上所述,本书的核心哲学观点为:“我”是认识这个世界的主体,即为意志,“世界”是被“我”认识的客体,即为表象。

关于意志的存在,对人而言,它表现为一种原始的欲望,对生存、温饱、性、利益等等一切满足人需要的欲求总括。我们平时的意识只是心灵的表层,只有了解了隐藏在意识之下的“意志”,我们才能更深刻的看待自己。当我们想怎么样的时候是因为我们有个理由,不想怎么样时也有个理由,而这个理由是不需要理智与原因的,单纯的是因为我们“不想“,这是我们根本上的一种欲求。我们无法决定我喜欢做什么或者不喜欢做什么,因此,从这个层面来讲, 意志是自由的,是独立的,同时也是无所依据的。 (也正因为这层原因,所以我们每个人的意欲都是不同的,每个人也是独一无二的。)

每一个真正的、直接的意志活动都应该立刻表现为身体的外在活动。反过来,身体的作用也立即会对意志产生作用。如果这种作用与意志相背,就是痛苦;如果与意志相符,就是舒适。两者在程度和分量上都差别很大,因此,苦与乐都是意志的直接感受,存在于作为意志体现的身体中。身体对于外来的刺激产生的一瞬间的适意或不适意就是苦乐。

世界是我的表象 意志_叔本华意志表象_有关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这一切,只要是符合意志的,不管意志是表现如何,只要与意志的目的相符的,就都用善(好)这一概念来思考。总而言之是将所欲符合我们心愿的都叫作好。因此,在这个人看来是好的,善的,在另外一个人看来就刚好相反。当我们用理智与解释与一个人争辩时,最令人头疼的是最后发现它根本不愿意理你,我们必须在它的意志上做文章, 我们说服一个人,最终用的不是理性的逻辑,而是需要打动到他的切身利益,欲望和意志。

所有人都能认识到自己就是这意志本身,意志中包含着世界的内在本质。所有人也能认识到自己就是认识着的主体,而整个世界就是主体的表象;而表象依赖于人的意识作为其存在的支点。 因为这两点,每个人都是一个世界,一个小宇宙,并且能够认识到自我之中完整的具备这世界的两方面本质。每个人认识到的自己固有本质,也就包含了整个世界、整个宇宙的本质。 因此,世界和人自身同样既完全是意志,也完全是表象。

实际上,意志的内在本质既没有目的也没有尽头,它永远在不停的追寻。人作为意志的表象,其永不满足的欲望就是最好的证明。

人从他的意识产生起就发现自己在欲求着,而且他的认识和他的意志往往都有着比较稳固的关系,人想要完全认识的,先是他欲求的那些目标,然后是得到这些目标的方式。他们有所欲求,也清楚他们要什么,他们对比热烈追求,取得一些成绩就可以确保他们不会陷入绝望中,有一些失败就可以保证他们不会落入空虚物料的其后果中。

所以人完全是具体的欲求和需求,是上千种需求的聚合体。追求物质亦或者是追求精神层次,都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欲望。特别是人对于物质的追求,但是人对于物质的追求永远都会受到抵抗,所以无法获得长久的满足或安宁。而且意志的所有现象的追求也与之相同。每当达成了一个目标之后,紧接着又开始追求下一个目标。如此无休止的反复。所有有机体物质的新陈代谢实际上知识这种不断冲动和变换的现象。

意志本质的表出就是这种永远在变化、永远在流动的东西。 最后,人类的追求和愿望也是如此。我们总是以为某一欲望的满足就是我们欲求的最终目标,可实际上,当一个人欲望达成之后,它就不再是欲望了,也是很快会被忘掉,被遗弃掉;即使人们不想承认,其实他们总是把它当做消逝的幻想而弃之不顾。如果还有其他可为之努力的愿望,并从愿望的达成中得到满足,使从满足愿望到产生新愿望这样的游戏能够接连不断的延续下去,就已经很幸运了。

有关意志和表象的世界_叔本华意志表象_世界是我的表象 意志

于是所有人生完全都消失在欲求和抵达欲求之间,心愿从其本性来说就是痛苦。 心愿的达成又迅速产生饱和。目的只是一个空架子,拥有一物就让一物没有激励,于是心愿,欲求又在新的态势下再次席卷而来。否则,寂寞、空虚无聊又会马上兴起,而和这些东西进行抗争,其痛苦相当于和困苦作斗争,只有心愿和满足相互轮换,间隔的时间相当,将二者各自引发的痛苦减至最小,才能组成最幸福的生活经历。(举个例子,比如说我们在刚饱餐过后一段时间至我们下一次产生饥饿的时间,中间这段相对于平和的时刻,对于单独的食欲来讲,就是幸福的时刻。) 所以,幸福也是欲望的暂时中止。

既然人生充满了苦难和烦恼,那么人如果不纠正自己的思想进行超脱的烦恼,就只好死去了。人们也已经明白,痛苦和悲伤并非来自“一无所有”,而是由于“希望有所有”却“不得实现”,也就是说只有当一个人“希望有所有”时,“一无所有”才会使他感到痛苦。 “ 贫穷并非痛苦的根源,贪欲才是 ”

所有痛苦都是由于我们想要的事物和实际得到的事物不成比例造成的。 而且只有人的认识能够产生这种不成比例,所以人一旦拥有了更高的觉悟就可以摆脱痛苦。人们应该对世界上的事物有一定的了解。一个人之所以会感到不知所措、在痛苦的打击下一蹶不振,或者表现得充满愤怒或犹豫不决,就是因为他发现事物的发生是出乎预料的。这说明他头脑中存在着荒谬,他对人生和世界没有正确的认识。

因为所有已经达成的愿望不可能给人长久的满足感,所以财富和幸福都是短暂的,可能下一秒就会消逝。 这种妄念的幻灭就是一切痛苦的根源,而痛苦和妄念则是从错误的认识中产生的。 因此智者心中既没有欢愉也没有痛苦,他内心的“怡静”不会被任何事物扰乱。(那些出家人可能认识到了世界的本质是痛苦,他们为了远离痛苦从而也放弃了快乐的权利,没有了痛苦,快乐也不会存在,一切事物都是相对而存在的。)

每个个体本质上都不能离开痛苦,无论痛苦的形式怎么变,而痛苦的定额却是因为个体的天性一开始就被决定了的,在定额之内不能多,也不能少。照这样说来,人的苦与乐都取决于这份定额,这种天赋,而不是取决于外部。但是苦与乐双方很快都会消失,因为二者都是以幻觉为基础。之前苦乐都不是来源于眼前直接的享受或苦痛,而是产生于一个新的未来的起始点上,这个起始点又是人们在眼前享受或苦痛中所提前想到的。

痛苦恒久不变的源头就是欲求的那种猛烈激烈性本身。首先,这是因为所有欲求作为欲求说,都是产生于不足,也就是痛苦。其次,这是由于事物的因果关系让大部分的欲望不能得到满足,而意志被干扰的机会要远远多于意志顺畅的机会。于是猛烈的和更多的欲求也会因此带来猛烈的和更多的痛苦。 原来所有痛苦一直都不是其他的什么,而只是没有被实现的和被干扰的欲求。

世界是我的表象 意志_有关意志和表象的世界_叔本华意志表象

贪欲、恐惧和欲望都不能使你激动或者烦恼,因为我们是永远一无所有的人。

关于解决痛苦,叔本华也有一些他自己的解决办法,比如进行哲学思考、进行艺术创作、一切能让我专注的事物、一切能让我们忘记时间的事物都是我们”短暂“摆脱痛苦的办法。

以上便是书中用文笔大量描写的4个哲学观点,除了这些也有其他少量描写的观点。都是从意志、表象、欲望、痛苦四个方面来进行的思想延伸。

一切因果性都只由于悟性、对于悟性而存在。因此整个发生作用的现实世界,必须以悟性为条件,如果没有悟性,这一世界将不复存在。最高级的悟性能够认识到间接物体相互间的因果关系,从而认识大千世界中各种复杂的因果联系。 所有重大的发现都是直接的了解,也就是一刹那之间的突然领悟。 严格来说,只有服务于意志的悟性才能够称作精明;在自然科学领域,可以用“破慧”“敏锐的辨别力”或“深入的观察力”来称呼。

“知”的含义是:人的心智中存在一些可以重复的判断,这些判断在其他事物中有着充分的认识根据,那么就可以认定这些判断是真的,只有以理性为条件的抽象的认识才是“知”。

那么人是否单单通过认识就能够摆脱人生中的痛苦和折磨呢?一种具有理性的生物能够通过理性对无穷无尽的事物进行认识和掌握,却仍然受限于短暂的岁月和无常的命运,由于当下发生的各种各样的情况而产生“欲求”与“逃避”的冲突,并因此感到剧烈的痛苦和沉重的忧惧。我们的认识永远受到个体性的束缚,并且因此而有局限。 实际上,正是因为我们的认识具有局限性,所以才产生了我们对哲学的需要。

人的动机必须拥有抽象思维的形式,因为只有通过这种形式才能实现真正深思熟虑的衡量,具备完备的选择力或审慎思考的衡量能力。就是因为这种衡量能力,人们将意志自由赋予人,错误的认为人的欲求是来自于智力的开发,并不需要某种冲动作为智力的基础,而事实上却是动机只有以人的一定冲动作为基础,以人的一定冲动作为前提才能发挥作用。

除此以外,人的这种深思熟虑衡量能力又是包含在让人比动物的生存要难过的那些东西以内的, 因为我们最大的痛苦是作为抽象的概念, 烦人的思考而在理性中存在的东西,而不是作为直观表象或直接感受而存在眼前的东西,而悠闲生活在这些以外的则只是在当前“现在”中存在,进而也是令人羡慕的没有烦恼的动物。

他挣脱了现在。他不是躲避眼前马上就会消失的苦与乐,而是思考苦与乐双方的结果。所以,我们苦乐的根源大部分是抽象的思考,而不是现实的 “ 现在 ” 。这思考才是经常让我们无法忍受的东西,才是给我们带来烦扰的东西。

相同的道理、忧愁和悲伤,也就是存在于思想上的一些东西,比肉体上的痛苦还要伤身的多,对身体的损伤也更为严重。

人为什么在思考其他之前先思考自己的生存和幸福呢?为什么在这一自然的角度上宁愿为了它的生存而付出所有。宁愿自己存活得久一点而与这个世界为敌?这种心理就是利己主义,而这是自然界所有事物本质上的东西。 站在利己主义角度来说,利己就是欲求生命的形式——亲眼看见他人难过的景象或听他人讲述痛苦,也正是在这条道路上给我们带来满足和享受。 (不得不否认,因为人的自私才会推动社会的发展,因为私有制的出现才促使人类从原始社会进步到农耕社会,所以它的出现是必然的,符合人性和世界发展规律的。)

这个世界之于它肯定是和它的意识一起消失的,也就是当它的意识消失掉,这世界是否存在之于它来说就是一个意义而没有区别了。因此每一认识着的个体在事实上,也发现自己是整体生命意志或这世界本身的本体,而作为表现,它又是填补这世界的前提,进而个体是一个小世界,是要和大世界一视同仁的。

世界是我的表象 意志_有关意志和表象的世界_叔本华意志表象

关于禁欲主义,在这里困苦本身就是目的,是用来经常克制意志,以让意志不会再被愿望的实现、生活的美满所激励,因为自我认识对于这意志已相当厌恶了。

于是,他们强迫自己不去做他本心特别愿意做的,反而去做他反感的事情,就算这些事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克制他的意志。他也不会有反对意见,也就是说当别人对他施以非义之行时,他也没有反对意见。所以,对于任何来源于外部的,因为偶然和因为他人居心不良而施加在他身上的痛苦,他都表示欢迎。

和克制意志本身一样,他也克制意志的可见性,意志的客体性,也就是克制他的肉体。他很瞧不起的侍奉着的这具躯壳,不让它发展壮大,以免它又再次让意志活动起来,更猛烈的激动起来。因为身体是直接表现这意志的,是对意志进行反映的一面镜子。

因此有人要启动吃素食的方案,甚至是自讨苦吃的办法,以便经常的节省生活和痛苦来一步步的减少和消灭意志,他将这意志视为自己和这世界生活在痛苦的源头,是他厌恶不已的。

通过前面所说的一切,生命意志的否定,也就是人们叫作完全的无欲无求或神圣性的东西,经常来源于意志的清醒剂,而这清醒剂就是认识到意志的内在冲突和本质上的虚无性。而这种冲突性和虚无,则表现在所有有生之物的痛苦中。

是以上满是痛苦的世界,而所有一切人都不可避免的用相同的方式属于这一世界。这是由于我们在前面已看到,生命总是生命意志所持有的,而生命仅有的,真正的形式则是“现在”。

个体化原理的看透如果发挥完全的力量就会导致整体的神圣性和摆脱,而神圣性和摆脱的现象就是以上无欲无求没有企图的境界,是和无欲无求相伴而坚定的安宁,是安静中的极乐。

如果意志消失,表现也消失了,世界也随之消失了。

2021年1月12日

本质主义 本质与现象 世界观
上一篇: “双减”在价值观的层面突围(1)(图)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