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收集资源网

《理论探索》2009年第6期(总第180期)

网络 2022-12-02 14:57

《理论探索》2009年第 6期(总第 180期)关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摘要〕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发展战略和目标,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可持续发展能力、可持续发展的哲学基础、科学技术基础及其文化基础理应成为深入探究的重要内容,对这四方面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在更深层面上认识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实质。〔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能力,哲学基础,科学技术基础,文化基础〔中图分类号〕B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4175(2009)06- 0041- 03〔收稿日期〕2009- 09- 26〔作者简介〕南 海(1962-),男,山西临猗人,山西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副教授、教育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学、教育哲学。薛勇民(1964-),男,山西万荣人,山西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教授、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伦理学。可持续发展是现代社会出现频率较高的一个概念。近年来学界从多方面对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形成许多有价值的成果。本文着重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角度,就可持续发展能力、哲学基础、科学技术基础以及文化基础作初步的探讨。一、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内涵自从巴西里约热内卢地球高峰会议以来,人们已经开始从可持续发展的语义、属性和哲学概念的辩论中走出来,更多地关注人类所面临的更为迫切、更为实质性的问题,尤其是可持续发展技术层面的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问题。

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能力的建设,正在成为世界各国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心。中国政府所确立的科学发展观具有“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性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是作为与科学发展观密切联系的社会发展的动态战略目标,是科学发展观理论的进一步展开和具体化。要将这种发展观付诸实施并真正实现我们所希望的那种“科学发展”与“和谐社会”,关键取决于我们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状况和水平。有学者将可持续发展能力描述为:“一个特定系统在规定目标和预设阶段内可以成功地将其发展度、协调度、持续度稳定地约束在可持续发展阈值内的概率”,即“一个特定的系统成功地延伸至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能力”。美国学者汉森和琼斯将可持续发展能力直接解释为:“一个系统可以达到可持续状态的水平。”2001年的《科学》杂志刊载的由23位世界著名的可持续发展研究者联名的题为《可持续能力学》的论文,把可持续能力定义为:“可持续能力的本质是如何维系地球生存支持系统去满足人类基本需求的能力”。我们比较认同《科学》杂志的这一观点,它深入到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问题。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可持续发展能力表征着社会的文明程度。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大小,既是衡量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成功程度的标志,也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中着力培育的物质能力和精神能力的总和。

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基础_长期持续胃肠减压可引起_持续 发展 关系 英语

可持续发展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由自然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这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能力所构成的一个和谐的综合能力系统。自然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表征自然生态环境持续发展的水平,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表征社会发展的有序化程度南 海,薛勇民(山西大学,太原 030006)哲学问题41· ·《理论探索》2009年第 6期(总第 180期)和文明程度,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表征人类自身的健康状况和文明程度。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能力表征的是自然 - 社会 - 人类三者之间的满足与被满足的关系状况。特别要指出的是,不仅自然要满足人的需求,而且人也要满足自然的需求。人对自然的满足是说,人为了自身的发展必须具有进行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的能力,以维护生态平衡和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因为在目前看来,在地球上唯有人类具有这样的义务、责任和能力。二、可持续发展的哲学基础可持续发展何以可能?对于这样的问题,要从哲学层面上考量。可持续发展的哲学问题是由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所构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的协调发展理论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哲学基础。

长期持续胃肠减压可引起_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基础_持续 发展 关系 英语

任何基于某种或几种不可再生的基础资源的社会发展都是不可能持续的,或者说这种类型的持续是有极限的。因为这种发展的最终结果不外乎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的不可协调。从本质上说,可持续发展是一种辩证发展。如果说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可持续的,那么当且仅当其发展是建立在不同形式的发展基础之上才是可能的。人类社会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不失时机地实现其发展基础系统的转换。如,任何社会的运行都离不开推动该社会运行的能源系统,目前建立在以石油 - 煤炭等为能源基础之上的社会,如果将来不进行能源基础的转换,那么其可持续发展注定是不可能的。人类发展至今,已经进行了多次成功的能源基础转换,事实表明,人类实现转换的能力是逐渐增强的。因此,从理论上说,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现实的和可能的,是可持续发展的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辩证统一。任何发展都是建立在一定的资源消耗基础之上的。没有消耗的发展或者说没有代价的发展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没有消耗,就没有发展。社会的发展需要能源,以不可再生能源为基础的社会发展是不可持续的。要实现社会的持续发展就必须进行能源革命,实现能源消耗方式的转换。三、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技术基础综观人类社会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史,我们会清楚地看出:对于人类社会来说,在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之间发生着同化和异化两种形式的运动,并且同化是主要过程。

持续 发展 关系 英语_长期持续胃肠减压可引起_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科学技术与社会间的同化和异化贯穿于人类社会的始终。我们对科学技术应持谨慎乐观的态度,即这种乐观是建立在科学根据之上而不是盲目乐观,同时因为科学技术异化的后果关系到人类的前途和命运而且其影响常常始料不及,因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科学技术是一种使人类社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类社会并伴随人类社会始终的内在于人类社会的人类的本质力量。不仅如此,从根本上说,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主要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撑,人类社会的任何一方面的可持续发展都离不开科学技术。无论是自然的可持续发展,还是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人类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都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自然生态环境要保持良性的发展,仅靠自然过程本身或缺乏实质能力的环境保护是不可能实现的。只有依靠科学技术的力量,充分运用自然规律才能使生态环境朝着有利于生物生存和发展的方向转化。生态学原理表明:当某一限制因素达到某一临界值时,其他因素再适宜也不起作用。比如,对于农业生产来说,即使有充足、廉价的优质化肥,但由于缺水,不仅增产效果不明显,还会造成减产。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以及沙漠化,其主要原因还在于自然本身,尽管人类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要改变这种现实,也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力量。

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基础_长期持续胃肠减压可引起_持续 发展 关系 英语

四、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基础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和人口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为了实现这一发展目标,就必须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基础,以之作为可持续发展长期有效的文化支撑。可持续发展包括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和公正性原则。具体落实这三个原则都会涉及到一个问题———社会活动的主体选择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才能够满足要求。这就是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基础问题。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文化基础应围绕上述三原则来构建和培育。第一,树立人与环境相和谐的环境文化观。这种新型环境文化观是人类思想观念领域深刻变革的结果,是对传统工业文明的“扬弃”,是在更高层次上对自然法则的尊重与回归。人与环境相和谐的文化理念业已广泛渗透到人类经济、科技、法律、伦理以及政治领域,预示着人类文明已从传统工业文明逐步转向生态工业文明,并将以自然法则为标准来改变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一方面取决于资源利用方式和防治污染哲学问题42· ·《理论探索》2009年第 6期(总第 180期)的成本;另一方面还取决于人们对清洁环境的偏好和对外部费用的敏感程度,即对生态环境质量的需求。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人们对环境质量的消费有着不同的要求和选择。

长期持续胃肠减压可引起_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基础_持续 发展 关系 英语

对环境的偏好和为污染所付出的代价随着时间、收入、价值观念等而发生变化。在发展的初级阶段,人们的选择是通过发展生产来满足各项基本消费需求,对生态环境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由于环境对污染物的容量是有限的,因此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和能力的增强,就会带来愈来愈多的污染物,于是环境质量便开始从一种免费提供的物品转变为稀缺物品。我国的能源消费剧增,除了与经济增长相伴随的真实需求外,更主要的原因是长期以来控制性定价带来的能源低价。特别是与能源消费相关的各种税收政策迟迟不能推出,消费者没有采取各种节能措施的内在动力。能源的消耗是造成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我国政府已经考虑征收能源税,这将有利于国家的能源安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第二,树立环境主体间性观。主体间性是交往理论的核心范畴,为了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基础,我们把它引入环境伦理学中,称之为“环境主体间性”,并赋予它新的内涵。基于哲学家对“主体间性”的认识,结合可持续发展理论,我们认为,所谓环境主体间性,是指在社会生产和生活过程中,社会成员、家庭、机构、群体、阶层、阶级、民族、国家,当面对生存与发展问题时本着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所形成的共识。这种共识非常重要,因为它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这种文化可以影响和塑造一代又一代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与价值取向的世界公民。

只有具备这样素质的公民才是和谐社会的合格公民。比如,社会经济活动的外部效应以及生态环境质量的公共物品性,常常使环境容量和生态资源没有能够作为稀缺物品被合理配置,导致人们不受限制地获取公共资源,使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之间出现两难选择。而出于对个人利益或短期利益的考虑,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是生态环境问题产生与发展的经济学原因。如果社会成员具有良好的环境主体间性,就会自觉地约束和限制自己的行为以维护人类的共同利益和美好前程。生态平衡的维护和环境质量的改善需要全社会共同行动。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就要树立全球意识,培养具有全球意识的世界公民,需要地球上的全体公民改变不利于生态环境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实现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换。参考文献:〔1〕牛文元.持续发展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2〕牛文元.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2002)〔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3〕南 海.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的哲学思考〔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2,(3).〔4〕南 海. STS视野中的科学技术之辨正〔J〕.科学学研究,2003,增刊.〔5〕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生存与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9.〔6〕覃东海.资源税有助扑灭需求旺火,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N〕. 中国经营报,2005- 06- 04.〔7〕史家亮,丁兆梅.制约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因素分析〔J〕.理论探索,2008,(2).责任编辑 王瑞娟哲学问题43· ·

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