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收集资源网

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和精神实质的构建(图)

网络 2022-12-25 22:56

导论把握科学内涵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科学发展观深刻揭示了发展的本质和核心在于坚持以人为本。强调以人为本这个“人就是人民群众这个“本”就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只有以人为本才能实现发展的根本目的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只不过是达到这个目的的手段而已。我们从事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理所当然地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既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指导方针又是实际工作中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因此我们通过对以人为本思想的研究特别是探讨以人为本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这对于我们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始终把坚持科学发展、坚持以人为本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贯穿到我们的各项工作中去不断推进经济和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指导实际工作我亲身经历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实践活动以及当前正在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并参与了其中的每一个环节获得了第一手的资料。同时利用这些活动的机会我认真阅读了中央、重庆市相关文件和相关学习读本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认识水平并就一些深层次的理论问题和重大的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结合自己的工作也写了一些学习体会并将它融入到了论文之中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之中进而更好地指导自己的工作努力提高工作的前瞻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研究的意义我国政府以人为本评价指标研究的理论意义对以人为本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它不仅可以推动以人为本思想本身的发展而且也可以丰富和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及推动发展理论等学科的发展。其一能进一步推动以人为本思想本身的发展。以人为本思想古已有之源远流长但是它的形成和发展却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在这过程中不同的时代又赋予了不同的时代内涵。今天我们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思想既是对中国古代传统民本思想的扬弃和超越又是对西方人本主义思想优秀成果的吸纳和借鉴更是对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因而研究以人为本的相关问题将有助于积极推动以人为本思想本身的丰富、发展和深化。两南大学博十学位论文其二能进一步理解“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规定是马克思社会发展观的一个根本原则并能丰富和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创立的唯物史观本质上就是“以人为本”的历史观和发展观它所体现的是唯物史观体系中的合目的性方面因此“以人为本的合目的性与社会发展的合规律性是辩证统一结合在一起。只有这个问题解决了社会生活中的唯心辩证法才有可能真正被颠倒过来成为唯物辩证法。首先在唯物史观的科学体系中人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核心问题。

只有从当今生活中的人及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活动出发才能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真谛。其次在唯物史观科学体系中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是历史发展进步的标志。以人的发展为尺度来考察社会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之一。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者为之奋斗的崇高理想以人为本正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要求并且研究以人为本的相关问题将有助于丰富和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主要体现在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与时俱进和升华发展上以人为本思想的提出体现了科学技术革命所带来的社会变化发展的新特征突出人的主体作用强调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证明了“人的创新包括理论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和其它创新是社会发展动力的新论断的无比正确性由此进一步深化和发展了马克思有关“人是社会发展动力”的思想。其三能让我们进一步懂得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突出了人民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社会主体地位。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发展观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灵魂它反映了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本身就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原则。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们合著的《神圣家族》中明确指出“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

历史并不是把人当作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别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它是一种对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和地位的肯定它既强调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目的地位又强调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人民群众作为历史主体不仅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向前发展而且还直接推动社会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变革、推动社会形态的演进。所以“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同志指出“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因此我们在一切工作中一定要充分尊重人民的意愿紧紧依靠人民的力量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其四能进一步促进发展理论或发展观的研究。西方发展理论是伴随着人类导论现代化进程的产生而产生发展而发展的是人类对社会发展规律探索的经验总结也是人类发展的文明成果。但是由于西方发展理论缺乏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正确指导以及他们受到自身阶级立场的制约这种理论最终没有真正走上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道路。后来西方发展理论虽然也强调发展应“以人为中心”但这只是仅仅为了使人的价值和作用得到充分的体现从而达到为资本家创造最大的利润为社会带来更大的财富之目的。

因而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以人为中心”的真正目的还是以“以物为本”为本人始终只是被当作发展的工具和手段。然而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指导下通过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结和反思并充分借鉴和吸取古今中外一切发展理论和发展观研究中的有益成果而逐步形成的科学理论成为指导我国建设和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把坚持以人为本作为基本理念明确提出经济发展只不过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而人的全面发展才是一切发展的最终目标。可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是对过去一切发展理论和发展观的扬弃和升华。其五能进一步深化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的认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真正目的就是为了人即为了人的全面发展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以人为本是我党先进性的集中体现更是衡量我们党的一切工作成败的根本标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执政理念的核心是以人为重、以民为先、关注大众、情系民生。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诠释了党的宗旨的时代内涵。马克思指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因此我们在工作中要强烈关注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和为人民群众谋福祉改变重物轻人、只见物不见人、人被视为创造物质财富的工具和手段的不良现象让人们真正回归经济发展的真正目的就是为了人的轨道上来把以人的生命、安全、自尊、发展、享受等需要作为我国一切制度和政策措施等规范得以产生的基点、归宿和价值源泉所以以人为本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这种追求的真实写照。

我国政府以人为本评价指标研究的实践意义对以人为本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对于破解当今世界各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所面临的各种新的难题走出在发展中存在的怪圈 提出解决当前发展难题的举措 都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其一 能促进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自觉处理好党和人民的关系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党和人民的关系问题是一个永恒的政治问题。“以人为本 是中国共产党在总两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结和吸收其他国家无产阶级政党执政的经验教训基础上 立足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实际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当前 中国共产党实践科学发展观 需要切实处理好新时期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进行以人为本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可以使我们更清楚地懂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的真正涵义 自觉树立正确的群众观和政绩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不断改善民生 切实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 把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深化执政为民的理念 便于及时调整我们工作中出现的偏差 时时处处想人民之所想 急人民之所急 解人民之所困 化解社会的各种矛盾和避免各种利益冲突 建立新型的党群关系、干群关系 调动和汇聚社会各阶层的力量 保持和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总结执政经验 提高执政能力 改善领导方式和工作方式 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服务意识 从而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

其二 能正确全面地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倡导共同分享经济建设的成果 倡导共同富裕、共同发展 这不仅突出了发展的目的性 即经济社会的发展是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而且把发展同人的关系、发展手段和发展目的辨证统一起来 建立一种科学的以人为本评价指标体系 有利于促进党和政府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实践中全方位自觉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思想 把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统一起来 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结合 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同时也能更好地发现党和政府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及时调整相关政策 为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决策支持 进而达到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最终目的。其三 积极探索并建立一套科学的、客观的以人本为评价指标体系。对以人为本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可以使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的实质 便于我们在工作中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重新建构政府工作绩效的评价体系 改变以前以经济指标为主的较单一的指标考核 克服长期以来的以经济增长作为我国政府官员的政绩考核指标存在的种种弊端 实现“以物为本”向“以人为本 的回归 把冷冰冰的 转化为老百姓能切身感受到的实实在在的“幸福指数” 从而引导各级干部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

要更好地落实科学发展观 就须要建设服务型政府、责任型政府和法制型政府 推进政治文明进程 规范和引导政府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工作中的行为 科学评价政府和干部政绩 调动各方积极性 促进政府树立科学发展观 力求将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人民福祉等结合起来 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纳入科学发展轨道 推动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同步进行 构建和谐 导论社会 早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的方法与思路对以人为本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是从理论到实践 从宏观到微观的研究 采用查阅文献资料、概念分析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等研究方法。 研究的方法正如****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文中所指出 “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 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 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和船的问题 过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 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通。” 本文在坚持唯物辩证法这个总的方法论的基础上 综合运用了以下方法 文献资料法本研究涉及政治学、经济学、哲学、历史学等众多的学科和门类 可供研究的资料几乎都深埋于文献资料书中 只有通过对重要的历史文献的发掘、整理和分析 才能得到有价值的研究资料。

同时在以人为本思想及相关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领域 当代一些专家学者己有过探索并有一定的成果 而且社会现实也提供了大量的素材 对于这些资料的汇总研究是本文不可缺少的前提基础。 概念分析法“科学研究是最高的理性认识。理性认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是一个形成概念范畴、并将概念范畴序列化、体系化的过程 同时也是理论和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本文采用概念分析的方法 对以人为本相关概念、科学内涵以及与历史上的民本思想一一进行分析界说 从而弄清其本质内涵 厘清当前人们关于以人为本的模糊认识 坚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以人为本评价指标体系以定量指标为主 但由于指标所涉及的面广 现象复杂 在综合评价时必然存在一些无法直接定量测评的主观评价指标 对于这些指标可以先用定性指标来描述 在综合评价时通过评分法将其转变为可用数值表达。《****选集》第 卷人民出版社 两南大学博十学何论文的指标。本文分析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以及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等方面的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概括出上述三方面指标体系的逻辑一致性。归纳总结出了以人为本评价指标体系 在尽可能地吸收新的指标的基础上 力求保持指标体系的完整性和可量化性 为定量评价打好了基础。

随后 本文通过极大不相关原理 运用典型相关分析对比分析了并筛选出指标 通过对上述指标运用主成份分析、因子分析、距离判别分析、数据包络分析、 回归分析、灰色关联度评价方法等 在上述评价方法的基础上 对综合评价方法进行优选 找出最适合的评价方法 以实现定性判断和定量分析的相互结合。 理论分析法构建以人为本评价指标体系 需要在马克思主义系统科学、经济学、生态学、科学发展观等理论的指导下 对研究以人为本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科学分析 掌握统计学的相关理论知识 熟悉统计指标的方法 懂得各统计指标的含义 科学地提出建立以人为本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这种方法贯穿于以人为本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整个过程。本文以此为理论依据 首先分析了各种机构和从各种角度评价社会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指标体系研究的相同方面 找出共同属性 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社会发展的特殊情形 对以人为本评价指标进行综合筛选。在评价过程中 本文综合运用多元统计的方法、计量经济的方法、数理经济学方法。通过比较和优选 分析与判断 选择出以人为本评价指标的最优方法。本文分别对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三方面进行分析、归纳、提炼出了以人为本的各项指标 最后以综合性的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指标为核心 将上述三个方面分析结果进行再次综合。

实现了理论的综合到指标的分析再到综合性的评价的循环的往复 以达到评价理论和方法的统一。 层次分析法在以人为本评价指标体系中 确定评价指标体系中分目标、复合指标、具体指标的权重是关键。通常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有主观赋权和客观赋权两种方法。德尔菲法是主观赋权法。这种方法主要是采用匿名发表意见的方式 即专家之间不发生联系 专家根据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对评价指标对象的理解 独立自主地给出各级指标的权重 然后经过反复征询、归纳、修改 最后汇总成专家们的意见 形成最终的分目标、复合指标、具体指标的权重。这种方法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较为可靠。 研究的思路导论本文的整体思路是从理论到实践 从宏观到微观的研究思路 论文在导论部分主要阐述论题缘起与意义、研究方法与思路、国内外研究的现状、研究的难点及创新之处。论文第 章主要研究以人为本思想的相关概念界说及科学内涵 章为以人为本评价指标体系提出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研究的目的和原则、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构建的方法与步骤、以人为本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形式与运用等内容。结论部分是提出今后以人为本评价指标体系需要进一步深化研究的问题指出以人为本指标体系的研究刚开始 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 且恳请各位专家多指教。

三、研究的现状。经查阅有关文献和相关资料 目前 国内外学术界还没有直接研究以人为本评价指标体系的文章和论著 只是有相关研究 如人本思想、社会发展指标、和谐社会指标体系、科学发展观及指标体系等方面的研究。 国内研究的现状近年来我国理论界关于以人为本思想的研究 ****同志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大会上 深刻阐述了“中国共产党代表着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这重要思想 在历史观层面明确提出了社会经济发展与人的发展的统一性 ****同志为****的党中央又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为此学术界围绕上述理论创新 专家和学者们畅所欲言 各抒己见 真是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如薛德震的《人的哲学论说》、顾骧的《晚年周扬》、、陈小鸿的《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等专著 均围绕“以人为本的命题 进行了十分有益的理论探讨。如王锐生教授曾发表的《以人为本的社会历史观意义》 深刻阐述了以人为本思想是唯物史观的根本原则 陈志尚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论》一书 也论述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等等 特别是黄楠森教授充分肯定了党中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的重要性 薛德震先生数十年如一日 潜心研究以人为本思想 研究成果颇丰 其中《人的哲学论说》 专著书和论文从人作为历史主体、客体和主客体统一体等方面论述。

王锐生 《以人为本的社会历史观意义》 人民日报 《人的哲学论说》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两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以人为本思想这些新的理论观点引起了人们对这些问题的关注和启迪人们对以人为本思想的认识和正确理解。 关于以人为本评价指标的研究借助中国知网在 年期内以“以人为本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为篇名、关键字、主题词进行期刊文献、学位论文搜索 并对《求是》、《马克思主义研究》、《人民日报 理论版 》、《光明日报 理论版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高校理论战线》、《高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理论前沿》等重点刊物进行查阅 以及从百度网站中搜索 目前 还没有检索到公开发表或出版的 从理论上系统研究“以人为本评价指标体系”的文章或学位论文 只是检索到类似的文章或论文 如我国社会指标运动研究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构建和谐社会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及以人为本思想研究等论著 具体情况如下 其一 关于我国社会指标运动的研究。最早是北京市统计学会研究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与社会经济指标体系》 接着是国家统计局社会司主持制定的我国第一套社会统计指标体系 草案 该指标体系包括 大类、 多个指标 在此基础上 国家统计局社会司于 年又提出了《关于健全社会统计指标体系的意见》和《社会统计指标名称、分类及资料来源》。

与此同时 有关专家、学者也开始研究 如田森等人的《要有一个科学的社会指标体系》 叶南客、唐仲勋的《关于观念现代化招标体系设计的思考》 吴祥云的《建立精神文明统计指标体系》等。其二 关于和谐社会指标体系的研究。近年来 各机构对和谐社会指标体系的研究给予了高度关注 目前各机构已经发布的和谐社会指标体系主要有 年国家统计局课题组完成的《和谐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研究》报告。北京市统计局在 月发布了《北京市和谐社会状况调查》、天津市统计局《天津和谐社会指标体系研究》年深圳社科院《深圳谐社会指标体系研究》、广州市统计局《广州市和谐社会指标体系研究》。特别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分析 年间我国社会的和谐度。江苏省选取了经济发展指数、生活质量指数、社会公平指数、生存环境指数和享受发展指数个子系统 个指标来衡量社会和谐度。同时一些专家、学者也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如李君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 于元竹《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周春喜、陈钰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评价》 辛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评价指标的构建》 侯峰《和谐社会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等等。特别是朱庆芳在“社会经济和谐度指标体系综合评价与分析 选取项指标构成社会结构指数。

朝歌等人的“省域社 导论会和谐程度定量化测度模型研究 、胡学锋“对和谐广东的统计描述和评价方法的研究 、蒋剑辉等人的“浙江省和谐社会影响因素的因子分析及对策研究 分别都从不同角度对和谐社会的统计测度进行了研究 。其三 关于科学发展观及指标体系的研究。一些专家学者对建立科学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提出了富有特色的评价指标体系。如朱庆芳 年中国社会经济的和谐度评价。胡学锋 年小康社会的评价体系。李灿 年提出了干部政绩评价体系 中科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 年提出了 大综合指标来衡量干部的政绩 韩庆祥《发展与代价》 孙建中《中国中部地区经济发展与环境整治研究》 朱庆芳吴寒光《社会指标体系》 袁贵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汤正刚《科学发展观与科学的发展评价指标》 陈婧《四川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评价》等等。以上论著都是从论题的背景、依据、原则、方法、指标体系的确立等方面进行研究 这些研究成果为我的选题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帮助。除此之外还有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等方面的研究论著 在此不一一列出。、 国外研究的现状国外对以人为本思想的研究国外对以人为本思想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对人本主义的研究。

目前 西方国家在哲学理论上主要表现为“哲学人本学 和“西方马克思主义 。其主要观点在于只关注经济增长 在理论上忽视人的发展、否定以人为本 前苏联斯大林时代 先就搞“唯生产论 后又走向极端 大讲人道主义和人权。戈尔巴乔夫“新思维 就是一例证。法共哲学家阿尔杜塞就是一个反对“以人为本 的一个理论代表。他以研读马克思的著作为名 采用孤立、片面的形而上学观点来研究马克思 把撰写《资本论》的晚年马克思和撰写《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青年马克思对立起来 提出《资本论》、《手稿》是反人道主义的著作的荒谬观点。败坏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声誉。匈牙利哲学家卢卡契 是前苏联阵营在以人为本研究上摆动于两极的理论代表。作为“西马鼻祖 他撰写的《历史和阶级意识》倡导的是一种完全离开经济发展的不切实际的人道主义 后来所著《社会存在本体论》书又反对以人为本 走入了另一种误区。在国外有影响研究历史唯物主义的论述 如哈贝马斯 的《重建历史唯物主义》 柯亨 的马克思的历史理论》 的重构历史唯物。胡学锋‘广州和谐社会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实证研究》 广州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两南大学博十学位论文主义》等 也均只讲社会经济发展 不讲人的发展 北欧某些社会 民主 党及其理论家 既讲促进经济发展 又在理论上宣传以人为本思想 执政绩效好。

国际上社会指标体系运动的研究在社会指标体系研究方面颇有成效的国家是美国。目前 美国有关社会指标方面的著作中最有影响的有谢尔登和莫尔 的《社会变迁指标 概念与测度》 邓肯的《向社会报告迈进下一步》 坎贝尔和康维尔斯的《社会变迁对人类的意义》以及由弗芮思编撰的三本关于美国教育、家庭及妇女地位方面的社会指标报告。在美国社会指标研究的影响下 西方各国、前苏联和东欧各国也开始研究社会指标问题 并取得了颇丰的研究成果。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研究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年提出的“人文发展指数 这是对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度量。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 、联合国统计局 年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框架联合国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 也提出了一套高度合并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特别是世界银行于 月向全世界公布了衡量可持续发展的一套被称为“新国家财富”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综合了四组要素 去判断各国或地区的实际财富以及可持续能力随时间的动态变化。四组要素是 自然资本、生产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这些研究增强了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为人类的健康、和谐发展做出贡献。 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评述从以上可见研究的成果很多 但是 也存在尚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的 其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以往研究侧重理论研究 缺乏实践操作层面的研究理论是行动的先导 重视理论的探讨和研究是必要的 但如果仅仅停留在理论的层面上 理论不能指导人们的行动 把自身转化为现实 理论的研究也就失去了意义。目前我国对以人为本相关的研究 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理论和实践的“两张皮 的倾向。一方面 理论界的专家和学者们囿身于理论的探讨和争鸣 期冀找到一个可以拯救和发展中国的完美的科学理论 但一些理论研究由于脱离实践 闭门造车而陷入困境 无法继续推进 另一方面 不少地方已展开了轰轰烈烈的

评价指标体系 科学发展观 历史主义 科学 时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