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根据学者厉以宁所著《文化经济学》整理而成,侵转删
————————————文化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一)文化的特殊性
文化产品
物化表现的
精神服务产品
两个交易
创作者与出版社、剧院、杂志社等
出版社等作为供给方销售给大众
使用价值的社会评价
商品使用价值的社会评价
文化商品使用价值和一般商品使用价值的区别
其他行业的生产者和供应商——越新越好
社会评价的争议
文化影响的力量
普通商品在严格的监管制度下可控 而文化不可控
如何看到文化产品的使用价值
文化经济学强调:哪些应该做,哪些值得做;哪些不该做,哪些不值得做
对比教育经济学:应该做什么,值得做什么
对比卫生经济学
对比环境经济学
产品生产的经济效益
创作者投入的成本
若全部采用市场化规则——免不了炒作者、拍卖竞价
退而求其次的双轨制
资源配置效率和文化产品生产单位的资源配置调整
第三种效率概念的提出:X效率和文化产品的生产状况
20c60 哈维莱宾斯坦
文化产品的溢价问题
文化产品的垄断性
文化生产的社会效益
社会效益的判定和测定
社会发展的阶段性要求
归咎于文化
考察的是被推入文化市场的产品的性质
这个过程文化产品是特殊意义上的商品
经济学研究:规范和实证性研究 ”应该是什么&不该是什么“”是什么&不是什么“
社会和经济效益可以分割开
经济著作:生产效率 资源配置效率
一、文化包容
世界多样性
公元476 西罗马帝国覆灭—涌现西班牙文化、法国文化、英格兰文化、尼德兰文化、北欧文化
希腊城邦原有1000多个城邦-雅典文化、科林斯文化、斯巴达文化、底比斯文化
中国古代文化融合的基础
例证:周朝统一中国时,黄河流域、淮河流域、长江流域,都建立以周天子为核心的诸侯国家。
文化包容的内涵
通婚是文化包容的重要标志
唐朝中叶犹太人
文化包容的意义
文化包容是文化融合的前提
该章节思维导图
二、文化产业
(一)什么是文化产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给予的定义
经营主体要明确 否则产权结构模糊
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
经济效益体现方式:税后盈利
区别:虽然有时也向读者或观众提供精神产品,但是非营利性的。
文化事业是非营利性的,收入来源
政府从财政经费中支出
社会团体用自己的经费举办文化活动
公益组织、慈善组织通过社会的捐赠
(二)国际走势&发展战略
高新技术化
看一看60页原文的表述方式
规模经济化
文化产业只有走规模经济、兼并本行业或相关配套行业的企业的道路才能成为文化产业中的领军者
规模优势是国际市场中公认的优势
一个明显的例子是近年来在国际市场上出现的一些大型传媒集团,他们的特点就是把报刊出版、广电传媒业、互联网三种媒体的长处和优势集于一身,从而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国际市场竞争中流行着这样一个说法:只承认”最优“,不承认”次优“
但也有小而精、小而强的企业站住了脚跟:不盲目扩张、不追逐浮名虚誉
结构调整和资产重组
经济学中关于结构调整的论述可以了解以下三个道理
经济结构的调整就是各种经济比例关系的调整:社会生产与再生产上下依存的关系形成产业链,而产业部门的不平衡就直接反映为产业链的断裂。于是必须通过国外供给才能使问题缓解。
产业之间比例不协调可能是由于产业技术投资之间不平衡所造成的。
在市场化的社会中,投资是由企业自身决策的,融资的来源主要来自市场,企业投资方可以根据情况,通过市场融资等途径,及时更新设备,这样,产业之间的比例不协调就会改善,直至消失
计划经济:由于企业技术更新这样的投资行为完全依靠国家主管部门做出决策,企业无法通过市场融资更新设备,于是产业间比例不协调只好持续下去。
产业分工趋势分析
一般来说,经济增长是经济增长过程中投入的增加和社会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社会来动生产率的提高将使原有的产业结构失去稳定性,使生产要素不断重新组合,是产业分工向新的深度发展。 因此——新部门兴起旧部门衰落—抓住时机
然而中国情况: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入市场经济轨道但市场化进度缓慢。直到中共十八大才开始加快改革速度。计划经济体制的长期存在及其影响不利于结构调整和资产重组,关键在于它延缓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实现。
垄断化
一些既有实力,又有门路和机遇的国际大型文化产业企业,近年来往往打破行业界限、区域界线、甚至国别界限,通过并购、资产重组、融资筹资、管理模式更新和营销模式更新,演变为国际上有垄断势力的跨国企业集团。
发展中国家对策
1、文化产业合作加强,以适应文化市场的竞争。
2、发展中国家促进文化产业领域内的科技投资、通信设施的更新和人才的成长、
中国发展战略
扎实的经济基础 眼光不要只局限于文化产品领域内,而应当关注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关注群众购买力的提升,关注其他行业的科技进步和新动向,文化产业不可能是一枝独放的。
发达的市场经济:融资渠道的通畅、资本市场的体系化以及精通金融和文化资本市场业务的人才辈出,是任何一个想要发展壮大的企业所期待的。
完善的法治环境
文化产业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群众性的创意、创新、创业
文化产业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文化产业和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把数量扩张放在首位 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并带来五个弊端
资源大量消耗,得不偿失
生态遭到破坏,恢复绝非易事
部分产业产能过剩,造成了停产的事实
普遍低效率,比如劳动生产率低下、生产成本上升、质量上不去,产品销不出
错过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的最佳时期 (2008年)
方面培育
在下一阶段投资和创新驱动活动中,把网络建设、各种网络设施建设、文化专用设备放在重要位置上,以便为文化产业进入国际市场以及扩大国内文化产品市场创造条件。
“新常态”下,一定要重视消费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重要。2015年度报告,第三产业占据GDP一半以上。
居民收入水平上升的四个因素
通过农村土地确权,广大农民有了财产权。
农民财产抵押贷款的渠道比过去宽敞
土地流转,或者发展规模经营的家庭农场,或者从事工商业投资和经营,进一步增加收入
精准扶贫政策
文化相关产业的互动共赢
反面例子:20世纪80年代 青岛就发生了拥挤不堪的情况。“进得去,出不来”“有饭馆,无桌椅,蹲在地上啃玉米”
文化产业能不能是中性产业
中性产业:没有意识形态倾向的产业
只有工艺美术、文化产品辅助生产等可以算弱意识形态倾向性产业
那么产业链是否断裂取决于可替代产品的相对价格水平和供给量的多少
为什么迟迟不能“壮士断腕”
按照国际经济学界的看法,一个国家增长率在6-7%就被认为是中高速增长。
三、文化传承
马克思.韦伯理论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经济发展和精神动力的问题:一方面强调经济发展中物质因素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强调精神因素的作用
“为上帝而勤劳致富” 新教的伦理观和文化观
16世纪宗教革命,新教观念在西欧传播开来
新教三大流派:马丁路德的正统派;加尔文派和英国国教派。
文化资源的挖掘和保护
文化部门保护文物经费来源:1、政府财政拨款 2、公益团体和关系文化资源的企业和个人捐赠 3.旅游集团投标 4.发放保护债券(文化债券)从民间募集资金
潜在需求 现实需求 潜在供给 现实供给的转化
四、文化调节
(一)三种调节出现的顺序
经济学使命:研究资源的有效配置
手段
政府资源配置的手段
市场资源配置的手段
市场和政府的关系
“搅拌机”假设
搅拌机管理者的三个作用
制定搅拌机操作和运转的规章制度
排除故障
微调:搅拌机运转过快,让它慢一些;反之—
市场管理者在市场运行的三作用
制定市场的规章制度
排除故障
微调:市场运行过热,让它冷些;反之—
政府调节
近期:需求管理
投资需求管理
消费需求管理
汇率管理
目标:调节国际收支
中期:供给管理
产业结构调整
判断供求关系是否协调的标准:价格水平、产品质量好坏以及一定的技术水平。
区域结构调整
技术结构调整
劳动力结构调整
长期:社会协调,包括收入分配差距的缩小、社会生活质量的提升、社会心理的协调。
第三种调节?道德力量!!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翰.希克斯《经济史理论》用了“习俗经济”—古老的方式不受外界干扰。
关于第三种调节
边远地区的实际情况
社会大动乱的实际情形
非交易领域内的调节
效率的两个基础
物质基础
道德基础
同甘共苦——同甘靠制度,共苦靠精神
产生超常规效率
什么是市场做不了的?国防和社会治安、重大的基础设施的建设、社会效益大的而经济效益小的产业、区域收入差距的缩小和个人收入分配的协调。以及,为了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宏观经济调控是必要的。
特征:市场交易是根据商品的供求比例而引起的价格自行调节的。
基尼系数:基尼系数最大为“1”,最小等于“0”。基尼系数越接近0表明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平等。国际惯例把0.2以下视为收入绝对平均,0.2-0.3视为收入比较平均;0.3-0.4视为收入相对合理;0.4-0.5视为收入差距较大,当基尼系数达到0.5以上时,则表示收入悬殊。
五、文化和管理的最高境界
(一)共同命运观
概念:实质就是成员对于所认同的大群体或某一小群体存在着共同命运观。
认同程度的高低反映了一个人对该群体命运或遭遇的关心程度,也就是认同程度的多少。
超越利益的考虑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缩小城乡收入的对策
对于社会这个大群体而言,人们有共同命运观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缩小贫富差别—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背景: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制度造成饥荒;20世纪60年代对农村政策作出调整。
(三)管理的三个原则
1.强制原则及其效应
最低级层次原则,但却不可舍弃。
形式:规章和纪律
2.激励原则及其效应
经济学角度,动力(是指从事生产经营或提供生产要素)很大程度上来自物质利益。
3.适应原则及其效应
管理的最高层次
核心之处:把管理方和被管理方放置于公平的地位,抛弃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卑的格局。
(四)管理的最高境界
不是单纯的投入产出比较;也不是单纯的企业盈利率高低作为标准的。——而是无形的管理;可以把管理者和被管理者自觉地融为一体,齐心协力地贡献力量。
(五)管理和人
人不是为了生产,生产是为了人
关于人们生活的单调化
生活质量提高和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协调发展
经济学应该是社会启蒙和社会设计的科学
六、文化和经济的持续发展
(一)生产力的重新组合
1986年:传统生产要素的概念究竟应当如何解释?它能否概括生产力的全部内容?是否应考虑到新的生产要素?后者是否能概括在某一原有的生产要素之中?
如何实现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1、市场的体制,二是人力资源的结构 3.资金的投入
(二)供给侧改革的资源配置
困难一:去产能
困难二:补短板
(三)现实原则和宏观经济持续发展
政府行为的非理想化
凯恩斯 新古典经济学家;1929经济危机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资本主义均衡论到非——
为什么政府行为非理想化:1、政府在决策时不可能拥有全部信息;2、实行宏观经济调控,调控的对象的个人和企业—“上有政策,下有对策”;3、政府很难及时地获得反馈;4、报喜不报忧,对信息的筛选能力。5、第三方评估方式
多目标问题的提出
宏观经济四条政策
从凯恩斯经济学成为主流派以来就存在的,即认为充分就业最重要。
滞胀现象在凯恩斯理论体系下解释不通,因为凯恩斯认为通货膨胀是由总需求或者有效需求过大导致的。
罗宾逊夫人认为凯恩斯主义忽略了收入分配的问题。
凯恩斯认为失业和通货膨胀主要是由两大垄断势力:工会和跨国公司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先进经济部分”(殖民期间建立)“传统经济部分”
中等收入陷阱
有些国家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之后,经济却长期停留在中等收入阶段,原有的增长机制和发展模式中的矛盾爆发出来了,原有的发展优势渐渐消失了,他们迟迟不能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
东亚和拉丁美洲(墨西哥 阿根廷 智利)
发展制度陷阱;社会危机陷阱;技术陷阱
社会承受能力
西方经济学家提出“社会业绩指数”的概念,即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和除以国民生产(GNP)总值或除以实际的国内生产总值(GDP)。「该指数是富有弹性的,并不是完全依赖解释清楚的」
个人偏好和共同行为行为准则
对个人来说,投资和消费都是自主的,但投资行为受到的限制比较大。但共同限制:法律限制和道德限制。
双重评价体系的观点:《西方福利经济学述评》中提到的德列诺夫斯基;国家偏好函数和个人偏好函数。二者并存可能不协调,以国家决策为主。
丁伯根—社会主义经济双重评价体系:德 分析了个人福利和社会福利之间的关系,至于国家偏好和个人偏好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悬而未决。因此丁提出,1.教育 2.国家满足机体需要
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文化和市场竞争
程序决策和非程序决策:程:生活中大量反复出现的,有例可循、有规章制度可寻。
文化和政府管理
经济调节或经济内在制约机制或内在制约系统:1.科学的决策程序 2. 程序化的行政管理措施 3、经济调节手段和有效配合 4、健全的经济立法会让经济监督制度 5、完善的信息系统
“宏观调控依赖症”
让文化成为生产要素组成部分
生产要素的变化分为两种趋势:人力资源的弱化和人力资源的强化
七、文化启蒙和文化创新
中国新文化的产生和发展
新文化运动的一百周年
德先生和赛先生
领导人:陈独秀《青年杂志》1916更名为《新青年》
李大钊《青春》、胡适《文学改良刍议》、1918《狂人日记》
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
五四运动
1919/1/21 出席巴黎和会 拒绝交还一战德国—山东权力,并认为应该转交给日本
必然后果:西学东渐
1918 李大钊、陈独秀创办《每周评论》“主张公理,反对强权”
为什么研究文化启蒙
西方经济学体系
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总量分析法
微观经济学:以个别单位(厂商、消费者)、个别市场的经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个别分析法
介于他们之间:区域经济活动和发展 产业经济学
八、文化自信
什么是文化自信
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
正确信念与错误信念往往是并存的
认同和文化自信
认同:一个人作为某个群体中的一员,他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这个群体看成自己的组织,他不仅同这个群体协调、适应,而且也同这个群体中的其他成员彼此协调,相互适应。换言之,认同是一个人承认自己同某个群体是适应的,承认自己是某个群体的一份子,自己与那个群体是合为一体的。
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的概述
20世纪60-70年代流行起来的
最简明扼要的语言来表达;,是指体现于人身上的知识,技能,经验和智慧,也包括了个人的品质、人的责任感、人的刻苦勤奋以及人的不满足现有知识水平和技术水平而愿意不断学习的精神。
人力资本的积累就是文化的积累
三个途径:学习;工作经验;社会、家庭、朋友们等不断施加有益的影响,使个人的责任感不断提升。
旧人口红利到新人口红利
文化自信的反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社会和谐红利
文化自信和人力资源的关系
文化的优良传统
道德力量在社会调解中的作用
制度自信
配置过程中效率标准和道德标准的统一
新型企业家群体
企业家——原籍奥地利,后移居美国的熊彼特提出。在熊彼特看来,经济增长的动力是创新。创新是企业家推动的,企业家会和创新者是同义语
经济增长、经济波动、经济停滞、经济的在生长就形成了经济周期。 熊彼特认为创新是经济增长的真正动力,波动和停滞无非是创新的准备阶段,是创新前的间隙而已。
熊彼特认为,企业家的任务,归根结底就是重新组合生产要素,是效率提高,是经济增长,并取得新利益,也就是潜在利益。
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
关于第三次分配的讨论
市场调节是第一次调节
收入第一次分配
政府调节是第二次调节
收入第二次分配
无形的调节(如自律就是典型的无形的道德力量的调节),也是一种有形的道德调节(如乡规民约、居民社区守则等)
个人在得到纳税后的可自配收入时,处于资源和爱心,处于社会责任感,而做出的捐赠。
企业文化和企业自信
四个方面进行企业文化建设
诚信教育
让职工有归属感
纪律严明 赏罚分明
店主置有公田,作为照顾老年退休职工的养老、治病、丧葬之用。
“九二派”;浙江义乌、福建晋江、广东珠江三角洲的中小微企业。
懂得抱团
懂得运用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