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会:文明多样性与命运共同体陈忠摘 要:城市与文明相共生,城市社会是人类发展的重要趋势。城市是多样异质文明的空间化聚集,文明多样性是城市社会的重要特征,是城市创新、发展的重要机制和动力。文明共同性是生态共同性、社会共同性、秩序共同性、体系共 同性的统一,是城市社会运行的基础保障,城市社会在具有私人性的同时 日益具有公共性。文明弹性是文明多样性与文明共同性的统一,是文明体在生存、适应、应变、创新等方面的综合状态、综合能力。城市弹性是 空间弹性、制度 弹性、意义弹性等的统一。宿命共同体、命运共 同体 、自由共同体,是共同体 的主要类型。命运共 同体是一种区域性和全球性的空间共同体、风险社会压力下的利益共同体、多样认识与价值共存的意义共同体。人类共同体 与城市共同体具有同构性,走 向更为合理 的城市命运共 同体是 当代文 明与城市转换 的重要趋势。关键词:城市社会 文明多样性 文明共同性 文明弹性 命运共同体作者陈忠,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教授 (上海200235)。我们正在步入城市社会,如何实现城市社会的健康 良性可持续,已成为当代 中国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强调文明多样性对城市发展的意义,是当代城市研究 的一个重要趋势。
但 问题在于 ,一方面,城市社会的重要特点是文 明多样性 ,多 样异质文明是城市社会生成、发展、转换的重要动力;另一方面,城市社会又 日 益走向区域及全球性的命运共同体,日益需要多样文明要素与文明样态之间的融 合、整合与和谐 。本文尝试从城市哲学与文明批评史的角度,对城市社会与文明 多样性、命运共同体的关系进行反思,以推动城市研究、文明研究等的进一步 深化 。*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 目 “城市哲学与城市批评史研究” (11AZD05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统文化根基研究”(14AZD005)的阶段性成果。 · 46 ·城市社会:文明多样性与命运共同体城市社会与文明多样性城市是多样异质文明的空间化聚集、结构化整合,城市与文明相共生。在本特 利等全球文明史专家看来,文明多样性是城市的题中应有之义。文明多样性主要指 以城市为场域、核心的社会领域与社会功能的专业化分划及其空间共在,即专门化、 专业化的管理、宗教、谋利、交易等功能在城市中或者 以城市为中心的多样共存。 社会领域、社会功能的分化和多样化,使人类社会成为一种复杂性社会。 “通过政 治、经济、社会和文化上的组织,复杂社会可以在一个广泛的地域 内塑造人们的生 活。
”① 政治权威和管理部门、社会分化与阶层分化、文化传统与教育体系等多样领 域的全面生成与演进 ,使城市逐渐成为发展的极点、文明的标志。城市的重要功能是满足人的多样需要,一个成功的城市,必然是能够全面满足人 的安全、发展、宗教等需要的所在。在科特金看来,考察成功的城市, “有三个关键 因素决定了这些城市的全面健康发展,即:地点的神圣,提供安全和规划的能力,商 业的激励作用。在这些因素共同存在的地方,城市文化就兴盛;反之,在这些因素式 微的地方,城市就会淡出,最后被历史所抛弃。”② 科特金在揭示了人的多样需要与城 市多样文明之间的深层结构性对应关系的基础上认为,只有可以全面满足人的多样需 要的城市,才会成为成功、持续的城市。一方面,人的多样需要会催生多样的城市、 多样的文明,另一方面,多样的文明、多样的城市又会进一步生成人的多样需要。人文地理条件是城市文明多样性生成的一个基本原因。在诺克斯看来,“城市地 理学通过与城市相关的要素,如空间、地域性、距离和地方 ,形成连贯独特 的研究 框架 。对于地理学家来说,空间不能被简单地看作是一个用于表述经济、社会、政 治和历史进程的媒介 。它本身也是影响城市发展模式和城市 内不同社会群体差异的 内在本质的重要因素。
”③ 城市、文明及其多样性具有深刻的人文空间性、人文地理 性。农业革命及第一次城市革命之所以在冰川期结束后才逐渐发生,在很大程度上 源于冰川的消退 、生态环境的改变 ,为人们 的生存、劳动与生产提供了较为适宜的 环境 。生态的多样性是文明多样性的一个重要成因,随着人对地理环境 的改变,人 文地理、生态文明又逐渐成为文明多样性的一种重要构成。分工是城市社会的特点,也是推动城市社会的文明多样性不断深化的深层原因。 城市是对多样人群等的聚集,而聚集又会导致新的多样性。在这种互动中,劳动分① 杰里 ·本特利等:《新全球史》(上),魏凤莲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页。② 乔尔 ·科特金: 《全球城市史》,王旭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5页 。③ 诺克斯等:《城市化》,顾朝林等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2页。 中国社会科学 2017年第 1期 工的推进,是推动城市更为多样化的深层原因。正如芒福德所认为,“所有这些情况 都着重表明了城市的一个更为普遍的特性:它能以专门化的、职业性的、集体的形 式解决人类的各种需求,这种形式所形成的终生职业分工是人们 以前所不曾料想过 的。
”④ 分工的不断深化、细化、专门化,是产业不断多样、社会关系不断多样、社 会空间不断多样、社会情感不断多样的重要社会实在论原因。城市由人所创造,主体性是理解城市文明多样性生成的重要维度。在林奇看来, 人们对同一城市的心理经验与主体意向并不相同,而是多样的。在 《城市意象》中, 林奇的本意是希望研究影响城市可读的原因,推动城市规划师把提高城市的可读性 和城市的视觉品质作为城市设计的重要理念。但林奇却在客观上揭示了不同的人们 对同一城市在主体感受及意象形成上的不同,深刻揭示了城市心理、城市感受、城 市诠释的多样性。“即使城市的形态能够容易地互相仿照,但其各 自的意蕴也完全 不同。”②文明多样性对城市的生成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城市是对已有多样文明的聚集, 多样文明在城市中会发生碰撞、竞争、融合、整合,并可能进一步多样化 。韦伯认 为,多样性是城市之所 以成为城市的一个重要条件。城市的 “另一个特征大概可 以 说是所经营的行业的某种程度上的 多‘样性’"。③ 在他看来,以不断发展的分工为 特点的经济多样性,是推动城市全面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推动社会从道德社会、 礼俗社会 向理性社会、法理社会转换的重要力量。
对 《城市的胜利》的作者格莱泽 而言,多样性的城市效应在总体上是正向的。“城市提供了合作的可能,尤其是共同 创造作为人类最为重要的创造的知识 。”④但文明多样性的城市效应也有其问题性、负面性。在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人物帕 克看来,以多样性为特点的城市在为人们带来机会,为人们提供更多自由空间的同 时,也造成 了社会分离 ,并放大了人性的善良与丑恶。“城市生活的一个很大特征就 是,各种各样的人互相见面又互相混杂在一起,但却从不互相充分了解。……他们 之间的阶级和职业差别如此之大,以致在同一个城市环境中,他们各 自完全可以独 自居住在一起,其封闭之严密并不亚于僻远的农村社区。”⑤ 在这样一个分工多样的① 刘易斯 ·芒福德: 《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宋俊岭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第 113页。② 凯文 ·林奇:《城市意象》,方益萍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第6页。③ 马克斯 ·韦伯: 《经济与社会》 (下卷),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568页。④ 爱德华 ·格莱泽: 《城市的胜利》,刘润泉译,上海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2年,第228页。
⑤ 帕克等: 《城市社会学:芝加哥学派城市研究》,宋俊岭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 27页。 · 48 -城市社会:文明多样性与命运共同体 社会,人们之间 “完全生活在相互依存的状态,而不是生活在情感亲密的状态 中。’’① 城市为好人,也为坏人及所有类型的人提供了机会, “在城市中,各种类型 的人物都可以各得其所,他们不论是变好还是变坏,他们的气质和天才总会得到一 个机会去展示 。”② “城市把人性中过度的善与恶都展示出来 。”⑧涂尔干、西美尔等也对城市多样性的可能问题进行了揭示。涂尔干认为,城市 让不同类型的人聚集起来,“个人和社会行为规则变得如此微弱、混乱,使得一些人 感觉孤独、困惑或不知道该如何做,而有一些人容易挑战或无视社会规则。”④ 西美 尔认为, “人们之间发生那么多的关系是为了追逐生存 、财富、地位、权力、性欲和 精神本能等 目标。”⑤ 这种批评性思路为哈维所延续。在哈维看来,在当代城市空 间、社会、文化等多样化的背后,其实是以资本逻辑为主导的城市社会运行逻辑的 单一化,社会的两极化 。哈维认为,当代城市社会的深层运行逻辑是资本对利益的 追求。城市作为空间生产只不过是资本新开辟的一个领域而已。
反思已有的城市性与文明多样性研究,可以发现这样几个特点和问题。其一,不同的研究者虽然进路不同,但基本上把城市性等同于文明多样性,这 当然有其道理与价值:抓住 了城市的重要特点、城市社会运行的重要趋势,并符合 人们希望在城市中获得更多 自由、机会的希望。但 问题在于,如果城市起源于各种 原因所导致、引致的城镇联合、文明聚集,那么,这种聚集和联合是否仅仅意味着 多样性?多样性能够聚集在一起 ,是否意味着存在一种作为底蕴的文明共 同性支撑、 保障城市的起源与发展?其二,系统、自觉的城市研究,是相对晚近的事情,只是到了工业革命相对成 熟,城市问题 日益突出的时期,特别是近几十年,人们才开始较为系统的城市研究。 而这种研究的一个重要文化与价值背景,就是启蒙运动以来 以近代 自由、平等为底 蕴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有重要意义,但其问题也在逐渐显现,日益受到置疑并需 要进一步反思。但 目前城市研究者,除了芒福德等少数学者对近代启蒙有所反思外, 基本上没有或没有条件对城市研究的价值底蕴进行 自觉的反思。这无疑阻碍了人们 对城市性的全面揭示 。其三,从文明多样性这个维度揭示城市性离不开对文明本身的历史反思、哲学 批评。
目前的城市性研究,基本上没有对文明、文明性本身进行系统的反省与反思, 而主要是一种相对外延式的文明研究,是当代文明问题压力下的一种城市研究进路。 两次世界大战以来,文明与文明史研究的重要主题与趋势是如何发现的,不同文明① 帕克等:《城市社会学:芝加哥学派城市研究》,第29页。② 帕克等: 《城市社会学:芝加哥学派城市研究》,第43页。③ 帕克等:《城市社会学:芝加哥学派城市研究》,第46页。④ 诺克斯等: 《城市化》,第 440页。⑤ 诺克斯等:《城市化》,第440页。 中国社会科学 2017年第 1期 体具有平等的历史与现实主体地位,如何证成文明史本身是一部多样文明的历史。 这种以多样性为目标的研究,对推翻当代帝国霸权 以及影响仍然深远的帝国思维、 霸权思维当然意义重大。但问题在于,人类历史、世界文明史、世界城市史,是否 仅仅是一部文明多样性的历史?把不同文明的平等性单纯地等同于文明的多样性, 是否符合历史本身,是否会导致新的问题?我们认为,城市性研究、文明性研究应该深层化 。对城市社会研究而言,一方 面,需要对文明多样性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揭示多样性本身的结构、本质、转换。 另一方面,在揭示城市社会文明多样性的同时,也需要从城市哲学与文明批评史的 角度,具体揭示城市社会的文明共同性,揭示城市社会作为地方共 同体、区域共 同 体、全球共同体的特点、趋势和走向。
城市社会与文明共 同性文明不仅具有丰富的多样性,也具有深刻的共 同性。文明共同性和人在本性、 价值、需要等方面的共同性内在相关、相互生成,或生成于人类具有共同的起源与 生理构成,或生成于人们之间的相互交往、交换,或生成于人们之间 日益细化的相 互依赖,或生成于人们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与风险。文明共同性体现在生态、制度、 价值、意义等方面,是人类社会运行的深层存在论底板。城市社会的文明共同性, 生成或表现在生态、秩序、社会、意义等诸多方面 。城市社会具有生态共性 ,是一种生态机遇 、生态挑战、生态危机三重意义上的 生态共同体。从起源上讲,城市是适宜地理气候的自然造物,也是人们共同应对生 态环境挑战的社会创造物 。“人类最终向城市文明发展过程 中的决定性的一步来 自外 部刺激,即公元前 7000年左右,末次冰期结束以来的气候变化。”① 生态与气候变 化所形成的相对优越的自然条件,为人们进入农耕时代,进行城市革命提供了重要 基础 。为了在既相对适宜又充满挑战的环境中生存下来,人们历史性地选择了以城 市等为载体联合起来进行共同的创造。当代城市社会语境下,不断拓宽与深刻的城 市化,已经对 自然生态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已经危及到人类 自身的存在和发展,这 又要求人们相互沟通、相互协调、共同应对。
城市社会具有社会共性,是一种具体的主体间性存在,一种主体间性意义上的 共同体。一方面,城市社会对传统社会整合方式具有破坏作用,另一方面,城市社 会又必然有其特定或者说具体的新型社会共性。腾尼斯把农业社会、乡村社会连接 方式称为共同体,也就是以血缘、地缘为主要纽带的社会关系;而把以城市为场域、① A.E.J.莫里斯: 《城市形态史》 (上册),成一农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Ol1年,第22页。城市社会:文明多样性与命运共同体 以职业为纽带的社会连接方式称为社会。虽然,腾尼斯对城市社会的社会连接方式 持批评态度,但毕竟,在他看来,在城市语境下,人与人之间的共同性、联系纽带 仍然存在 。涂尔干则用机械团结、有机团结来指认农村社会与城市社会在社会连接、 社会整合方式上的不同。机械团结是一种以个人之间的相似性、非异质性为基础的 团结,以礼俗、习惯等为纽带,其社会实在语境是社会分工相对简单、人们生活半 径相对狭小的乡村。有机团结则是一种以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异质性为基础的团结, 其社会实在基础是社会分工相对复杂,人们在更大空间中流动、交往的城市。虽然, 两位的观点有所不同,但在他们看来,城市社会都必然存在某种社会共性,是一种 具体的社会共 同体、主体问性共同体。
城市社会具有秩序共性,是一种以具体的城市机制整合多种资源与要素的结构 共同体。城市是大量人 口与要素的聚集,这种聚集能够产生效应的重要保障是形成 特定的沟通机制、协调机制、整合机制。在弗里斯等看来,城市化是人 口城市化、 结构城市化、行为城市化的统一。所谓结构城市化,也就是形成协调城市集体行动 的主体、渠道与网络。城市化的重要基础 内容是推进以集体行动为 目的的结构化活 动,“进行这些活动是因为人们要求出现协调者 (用于协调大规模活动的社会职能, 诸如主教、商人、银行家、地方长官),沟通渠道 (使得协调者能够开展工作)以及 交叉关系 (跨越亲属性、地方性和传统性联系界限的社会关系)。”① 虽然,在不同 的时代与技术条件下,以秩序、整体行动为 目的的结构城市化的具体形式会有所不 同,但秩序、结构却是任何一个城市都必须具有的,否则没有一个城市与城市社会 能够正常运行 ,更谈不上发展。雅各布斯将城市多样性背后的统一性、共同性称为有序性,认为城市社会的生 命本质是 “有序复杂性”。“城市就像生命科学一样也是一种有序复杂性问题。”② 城 市的多样性,是一种相互需要、相互交错、相互支持意义上的多样性,而不是一种 没有共同性的多样性。
“有一个原则普遍存在,并且形式多样、复杂,……这个普遍 存在的原则就是城市对于一种相互交错、互相关联的多样性的需要,这样的多样性 从经济和社会角度都不断产生相互支持的特性。这种多样性的内容可大相迥异,但 是它们必须 以某种具体的形式相互补充。”③ 人们往往把城市的复杂性、多样性误认 为无序性。其实, “城市无序的表象之下存在着复杂的社会和经济方面的有序。”④ 只有基于城市文明的共同性、有序性,才能真正培育起对城市的尊重与热爱。① 简 ·德 ·弗里斯: 《欧洲的城市化:1500--1800年》,朱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年,第 14页。② 筒 ·雅各布斯: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金衡山译,南京:译林 出版社,2006年,第397页。③ 简 ·雅各布斯: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第 10页。④ 简 ·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第 12页。 中国社会科学 2017年第1期城市作为有序多样性存在 ,在具有私人性 的同时 日益具有深刻的公共性。在克 拉克看来 ,公共空间、公共福利、公共治理等城市公共性的水平 ,日益成为衡量城 市品质、支撑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 。克拉克之所以认为欧洲的城市领先于世界,其 重要原因正是基于对欧洲城市公共性水平的认定 。克拉克比较 了欧洲城市与北美城 市,认为欧洲的城市更具公共性 ,利益与阶层的流动性较强、固化程度较低 ,城市 的包容性、开放性质量都较高。正是这一点使欧洲的城市优越于北美。“在北美洲的 城市里,中产阶级更有可能面临向下而非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