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食品安全研究
一、转基因食品的概念
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最基本单位,记录着生物繁衍的遗传信息。生物体的部分或全部特征可以通过修改基因来改变。转基因食品是一种转基因生物(genetically modified objects,GMO),也称为转基因食品(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GMF)。GMF是现代生物技术的产物。它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改造它们的遗传物质,并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来改造它们。遗传物质,使性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转化为人们需要的目标。这种以转基因食品或原料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现阶段GMF主要以GMC为食品(如转基因番茄)或以GMC为原料加工的食品(如转基因大豆生产的豆浆)。转基因技术不仅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利益,同时也存在一些潜在的危险。
二、转基因食品发展概况
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的数据,1997年世界转基因作物的播种面积约为1100万公顷,1998年增至近3000万公顷,预计年底将达到4000万公顷。 1999 年,平均增幅超过 100%。
美国是采用转基因技术最多的国家。自1990年代初转基因技术真正投入农业生产领域以来,目前美国农产品年产量中55%的大豆、45%的棉花和40%的玉米通过基因改造逐渐转化为生产。修改。目前,20 多种转基因作物的种子已获准在美国种植,包括玉米、大豆、油菜、马铃薯和棉花。据估计,美国的转基因农产品和食品市场将从 1999 年到 2004 年从 40 亿美元扩大到 200 亿美元,到 2019 年将达到 750 亿美元。一些专家预测,在 21 世纪初,很可能美国的每一种食物都含有一定量的转基因成分。其他国家包括阿根廷和加拿大,它们也是转基因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中国家。
我国的转基因研究也取得了很大进展,在基因医学、转基因作物、作物基因图谱和新品种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自1997年以来,我国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四位,但从2003年开始下降至第六位。世界上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是美国( 54.6 %)、阿根廷 (18.0 %)、巴西 (11.5 %)、加拿大 (6.1 %)、印度 (3.8 %)、中国 (3.5 %)。我国已批准6种转基因食品商品化,包括3种食品:抗病毒甜椒、抗病毒番茄、晚熟番茄。随着我国对转基因食品的研发,我国的转基因食品品种将会越来越多。目前,研究重点是转基因水稻的开发,转基因鱼和其他食物。根据转基因食品的来源,转基因食品可分为植物来源的转基因食品、动物来源的转基因食品和微生物来源的转基因食品。现阶段主要是植物源性转基因食品,涉及的食品或食品原料包括:转基因大豆、转基因玉米、转基因番茄、转基因油菜、转基因马铃薯等。在全球转基因种植面积中,转基因大豆种植面积最大,为2580亿公顷,占全球GMF的58%。到目前为止,转基因食品在投放市场之前还没有经过长期的安全评估。从长远来看,它们对人类食用是否安全仍有疑问,科学界对这些食品是否安全也没有共识。
三、对转基因食品的反对意见
3.1 肯定性声明
自美国首批转基因番茄上市以来,全球已有2亿多人食用了数千种转基因食品,5年多未发生一起食品安全事件;我国进口转基因大豆较多,估计有一半左右的大豆色拉油中含有转基因成分,目前没有出现任何问题。
基因技术的突破让科学家能够以传统育种者无法想象的方式改良农作物,优势显而易见。具体有以下几点:
3.1.1 营养价值高
据估计,世界上 30% 的人口缺铁,这使铁成为迄今为止全世界最缺乏的营养素。近来,通过转基因手段提高大米中铁含量,增加人体对铁的有效吸收,取得了一些进展。
卢卡等人。将芸豆铁蛋白基因引入水稻,使其铁含量增加了两倍。然后,他们将一种来自烟曲霉的耐热植酸酶基因引入大米中,以降低大米中的植酸含量并减少其与铁的结合。最后,内源性富含半胱氨酸的金属硫蛋白样蛋白的进一步过表达导致半胱氨酸残基增加 7 倍,植酸酶含量增加 130 倍。在模拟消化实验中,植酸酶活性足以完全降解植酸。这样,由于铁含量的增加,富含半胱氨酸的多肽有利于大大改善食米人群的铁营养,解决世界人口的缺铁问题。
3.1.2 提高作物产量,减少环境污染
盐碱、干旱、病虫害是造成作物歉收和减产的主要原因之一。利用DNA重组技术、细胞融合技术等基因工程技术,将多种抗病毒、抗虫、抗旱、耐盐碱基因引入农作物。获得具有优良性状的新转基因品系,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量。许多科学家认为,转基因技术可以使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生产力提高25%,困扰人类的粮食短缺问题有望得到解决。同时,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可以减少或避免使用农药和化肥,大大减少环境污染,
3.1.3 延长果蔬保质期
传统的蔬菜水果保鲜技术,如冷藏、薄膜包衣、气调保鲜等,在贮藏成本、保存期限、保鲜效果等方面存在严重不足,往往导致软化、过熟、腐烂、变质,造成巨大的损失。损失。通过转基因工程技术直接生产可贮藏的果蔬已成为现实。例如,在普通西红柿中加入北极生长的海鱼的抗冻基因,可以使其在冬季的保质期更长,保鲜期大大延长。目前,国内外已经生产出商品化的转基因可贮藏番茄。其相关研究已扩展到草莓、香蕉、芒果、桃、西瓜等。 3.1.4 改善食品的口感和品质
传统食品使用添加剂来改变口味,添加防腐剂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但添加剂和防腐剂都含有有害成分,而转基因技术可以更好地解决上述问题。通过改变或转移一些能够表达某种特性的基因,可以改变食物的味道、营养成分和防腐功能。例如,利用外源基因导入或基因置换技术,可以改善牛奶的成分,生产出适合特定人群的食用牛奶。此外,一些动物基因也可以
转移到植物上,使植物性食物具有一些动物性的营养和风味。转基因技术也为提高动物性食品品质和培育优良新品系提供了有效途径。目前,转基因鱼、鸡和猪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
3.2 否定陈述
对转基因食品持怀疑态度和消极态度的专家学者主要考虑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在 1999 年的转基因马铃薯事件中,一位英国研究人员公布了实验结果:用转基因马铃薯喂养老鼠导致老鼠器官生长异常、体重减轻、免疫系统受损。实验结果立即引起轰动,引发全球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质疑。
1999年5月,英国权威科学杂志(Nature)发表美国康奈尔大学副教授约翰·罗西的论文,震惊世界。该论文称,研究人员将来自抗虫转基因玉米BT玉米的花粉洒在菊苣叶上,然后让蝴蝶幼虫吃掉这些叶子。四天后,44%的幼虫死亡,活的幼虫更小,无精打采。另一组幼虫啃食撒有普通玉米花粉的叶子,没有高死亡率或发育迟缓。基于此,论文推断BT转基因玉米花粉含有毒素。
人们怀疑转基因作物及其制成的转基因食品是否也对人体有害。将物质“交付”给消费者的有机系统?还有,转基因食品可以抵抗细菌入侵,那么进出我们体内的细菌会发生变异,对所有抗生素产生免疫力吗?目前,这些问题还未能做出明确的解释。此外,英国研究人员最近在实验室证实,老鼠吃了转基因土豆10天后,肾脏、脾脏和消化道都受到了损害。这加深了人们的恐惧。中科院《科学报》近期发表的一篇文章总结了“可能”
3.3 现状
目前,世界粮食及农业组织、世界卫生组织、经济合作组织等国际权威机构均表示,人工移植外源基因可能会对生物体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也就是说,我们还没有足够的科学工具来评估转基因生物和食品的风险。
包括来自 115 个国家的 250 个消费者组织的国际消费者联合会表示,“没有任何政府或联合国组织会声称转基因食品是完全安全的。”
四、关于转基因食品安全的几个问题
任何食物都需要安全、营养、美味和便宜。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也成为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目前,尚未发现转基因食品对人体有害的确切证据,但也没有足够的科学依据证明其安全性没有问题。因此,对于转基因生物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很难给出一个准确而明确的答案。它对人体健康有以下风险:
4.1 食物过敏
食物过敏是人类食物史上长期存在的卫生问题。食物过敏常发生在一些特殊人群中
在全球范围内,近 2% 的成年人和 4-6% 的儿童有食物过敏史。过敏反应是当身体再次与抗原接触时,在几分钟到几小时内以炎症为特征的反应。另一方面,食物过敏是对食物中存在的抗原分子的不良免疫反应。这些抗原分子主要是具有T细胞和B细胞识别区的蛋白质,可以诱导人体免疫系统产生免疫球蛋白E抗体。大多数食物过敏也是由 IgE 介导的。1999年,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第23次会议公布了常见的致敏食品清单,包括花生、大豆、牛奶、鸡蛋、鱼、贝类、小麦和坚果。90%的过敏反应都是由这8种常见的过敏食物引起的。一般的过敏性食物有一些共同的特点,比如大部分是等电点PI<7的蛋白质或糖蛋白,相对分子量为10000-80000;它们通常对食品加工、加热和烹饪操作具有抵抗力。一般来说,人类的过敏程度很低,将外源性靶基因引入转基因食品中,可能会导致转基因食品遗传新基因,产生新的蛋白质,从而引起食用者或接触者。过敏反应。大量研究表明,几乎所有的过敏原都是蛋白质,但食物中的众多蛋白质中只有少数是过敏原。判断蛋白质是否过敏有两个主要标准。要发生需要通过细胞膜转运。如大部分为等电点PI<7的蛋白质或糖蛋白,相对分子量为10000-80000;它们通常对食品加工、加热和烹饪操作具有抵抗力。一般来说,人类的过敏程度很低,将外源性靶基因引入转基因食品中,可能会导致转基因食品遗传新基因,产生新的蛋白质,从而引起食用者或接触者。过敏反应。大量研究表明,几乎所有的过敏原都是蛋白质,但食物中的众多蛋白质中只有少数是过敏原。判断蛋白质是否过敏有两个主要标准。要发生需要通过细胞膜转运。如大部分为等电点PI<7的蛋白质或糖蛋白,相对分子量为10000-80000;它们通常对食品加工、加热和烹饪操作具有抵抗力。一般来说,人类的过敏程度很低,将外源性靶基因引入转基因食品中,可能会导致转基因食品遗传新基因,产生新的蛋白质,从而引起食用者或接触者。过敏反应。大量研究表明,几乎所有的过敏原都是蛋白质,但食物中的众多蛋白质中只有少数是过敏原。判断蛋白质是否过敏有两个主要标准。要发生需要通过细胞膜转运。加热和烹饪操作。一般来说,人类的过敏程度很低,将外源性靶基因引入转基因食品中,可能会导致转基因食品遗传新基因,产生新的蛋白质,从而引起食用者或接触者。过敏反应。大量研究表明,几乎所有的过敏原都是蛋白质,但食物中的众多蛋白质中只有少数是过敏原。判断蛋白质是否过敏有两个主要标准。要发生需要通过细胞膜转运。加热和烹饪操作。一般来说,人类的过敏程度很低,将外源性靶基因引入转基因食品中,可能会导致转基因食品遗传新基因,产生新的蛋白质,从而引起食用者或接触者。过敏反应。大量研究表明,几乎所有的过敏原都是蛋白质,但食物中的众多蛋白质中只有少数是过敏原。判断蛋白质是否过敏有两个主要标准。要发生需要通过细胞膜转运。大量研究表明,几乎所有的过敏原都是蛋白质,但食物中的众多蛋白质中只有少数是过敏原。判断蛋白质是否过敏有两个主要标准。要发生需要通过细胞膜转运。大量研究表明,几乎所有的过敏原都是蛋白质,但食物中的众多蛋白质中只有少数是过敏原。判断蛋白质是否过敏有两个主要标准。要发生需要通过细胞膜转运。
从目前的知识来看,以下转基因食品可能会引起过敏:<1>所有转基因都编码致敏蛋白,<2>基因源含有致敏蛋白,<3>转移蛋白和已知蛋白的氨基酸序列是免疫学的同源性明显,连续8个氨基酸相同。<4>转移的蛋白质是这些蛋白质的成员,这些蛋白质家族的一些成员是过敏性蛋白质。例如,肌动蛋白是一种小分子蛋白质,普遍存在于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植物和真菌中。肌动蛋白抑制蛋白仅存在于花粉蔬菜和水果中,是一种交叉反应性过敏原。针对转基因食品的致敏问题,国际食品生物技术委员会和国际生命科学研究所、免疫学研究所专家会议提出了评估转基因食品潜在过敏风险的科学方法,制定了转基因食品过敏的科学方法。新的树突分析法主要分析基因的来源、靶蛋白的同源性和已知过敏原的序列、靶蛋白和已知过敏患者血清中的IGE是否能产生免疫反应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靶蛋白和靶蛋白。特性 消化和加工稳定性。如果这个基因的来源没有过敏史,对其蛋白质进行氨基酸序列分析,并将结果与各种已建立的数据库中的198种过敏原进行比较,分析序列同源性、结构相似性,并对过敏表位和最小结构单元引起的8个连续氨基酸进行表位检测一致性。如果该评估没有提供潜在过敏的证据,下一步是使用物理和化学测试来确定蛋白质对消化和加工的稳定性。
基本原理是对消化不稳定的蛋白质不太可能是过敏原。如果氨基酸序列或化学分析未发现阳性结果,则确定该食物蛋白质没有潜在过敏性。如果编码蛋白质的基因来源于已知的过敏原,或者该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分析显示有过敏的可能,并且编码的蛋白质表达在转基因体的可食用部分,则需要对其进行检测以确定过敏原。基因是否编码某种过敏原,此时可以用食物过敏的蛋白质来鉴定蛋白质,也可以用统计学的方法来估计所需实验血清的样本数量。如果基因来自常见的过敏原理,则应使用 14 血清。如果免疫测定结果为阴性,大于 99.9% 的概率确保供体的主要过敏原不会转移到 GMO,大于 95% 的概率确保它影响至少 20% 的敏感人群 一种次要过敏原没有转移到转基因。体外免疫测试的阳性结果充分证明转基因食品具有过敏性。如果基因来自未知的过敏原,如病毒、细菌、昆虫、非食用植物等,分析效率比 体外免疫测试的阳性结果充分证明转基因食品具有过敏性。如果基因来自未知的过敏原,如病毒、细菌、昆虫、非食用植物等,分析效率比 体外免疫测试的阳性结果充分证明转基因食品具有过敏性。如果基因来自未知的过敏原,如病毒、细菌、昆虫、非食用植物等,分析效率比
更加困难。分析此类蛋白质的第一步是将它们的氨基酸序列与已知的过敏原蛋白质进行比较。显着的序列相似性需要至少 8 个相同的连续氨基酸。如果发现外源靶基因产生的蛋白质与已知过敏原序列同源,则必须使用对该过敏原过敏的人血清进行免疫反应,阳性结果证明存在潜在过敏。转基因食品过敏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很大,因此对转基因食品的研究和过敏原的评价也更加重要,为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做出更大的贡献。
4.2 毒性问题
1988年至1989年,日本一家公司将基因重组微生物技术生产的大量L-色氨酸投放到美国市场后,造成37人死亡,1500人永久性功能丧失。后来证明该产品在使用后会产生含有L-色氨酸的有毒二聚体产品。在英国还发现了带有姬松茸凝集素的转基因马铃薯,它会损害免疫系统并阻碍重要器官的生长。因此,转基因食品是否有害、有毒成为消费者首要考虑的问题。虽然迄今为止还没有关于转基因食品毒性的令人信服的研究报告,但由于转基因作物的“意外后果”和毒性持续时间,加工食品存在潜在的健康风险。现在,大部分转基因作物直接用作饲料,也有部分通过加工转化为其他食品。例如,从油脂提取中生产的色拉油,如转基因大豆和油菜籽,就含有转基因成分。这些转基因生物添加了原始生物没有的抗虫基因或抗除草剂基因,它们的本体发生了一个方向的变化。目前尚不清楚这些影响如何在环境中传播和吸收,以及潜在的风险是什么。有毒物质是指那些含有动物的化学物质。在毒理学方面,有毒物质可对各种器官和生物靶位产生直接的化学和物理化学作用,从而引起机体损伤、功能障碍、致癌甚至死亡。不良生理反应。从理论上讲,任何外源基因都可能导致基因工程发生不可预测和意想不到的变化,包括多重影响。通过设计实验来识别这些影响是不可能的。对于转基因食品,首先要判断是否与现有食品有关。实质等效,关键营养素、毒素和其他成分的比较。如果受体生物具有潜在毒性,还应检测毒素的组成是否发生了变化,以及插入的基因是否引起了毒素含量的变化或产生了新的毒素。通过比较新食品及其成分与现有食品的化学成分,可以更好地估计潜在影响。目前正在考虑的检测包括 mRNA 检测,基因毒性和细胞性分析。此外,还可在代谢生化过程、毒理学、毒代动力学、慢性毒性、致癌致突变生殖功能、内分泌作用、免疫学等多方面进行安全性评价。
4.3 抗生素耐药性标记基因
抗生素抗性标记基因主要用于筛选已被外源基因转化的生物。其原理是在选择培养基中加入选择剂(如卡那霉素、四环素等),产生选择压力,使未转化的细胞不能生长发育,因含有抗生素抗性基因而转入外源基因细胞。 . 分解选择剂的酶会分解选择剂,使其可以在选择培养基上生长。由于抗生素对人类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抗生素耐药基因的安全性也是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的主要问题。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安全性应考虑:<1> 抗生素抗性基因编码的酶在消化过程中对人体有直接影响,包括产品是否为有毒物质、是否为过敏原或是否诱发其他过敏。口服抗生素失效的潜在影响 微生物不太可能发生,<4> 意外的基因多重影响。根据
基因的多重效应包括次要效应,如插入位点和插入基因产物对代谢过程的“下游”效应。新霉素磷酸转移酶等标记基因可以改变磷酸化状态。
五、国内外转基因食品安全管理
由于转基因技术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目前的科技水平仍然难以完全准确地预测外源基因在受体生物的遗传背景中的全部表现,人们对潜力的认识仍然不足。转基因食品的危险性和安全性。预见能力。因此,必须采取一系列严格措施,开展基因工程从实验研究到商业化生产的全过程安全评价和监控管理,确保人类和环境安全。各国已根据本国国情制定或正在制定全面的生物技术安全指南和管理措施,
美国生物技术食品主要由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 (FAD)、美国环境保护署 (EPA) 和美国农业部 (USDA) 进行测试、评估和监测。其中,FDA 的食品安全和应用营养中心是管理绝大多数食品的法定机构。1992 年,FDA 颁布了食品安全和管理指南,以确保 FDA 对现代生物技术生产的食品和食品成分的管理权。这与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 (FAO)、世界卫生组织 (WHO) 和美国国家科学院 (NAS) 的新食品管理原则是一致的,即开发一种新食品,如生物技术,确实不能确定新食品安全性的因素。安全性评价应遵循“实质等效”的原则。1997年,FDA重申并公布了转基因食品咨询过程的指导方针,要求开发者向FDA提交基于实验数据的安全和营养评价报告。报告内容包括:转基因食品或作物的名称、引入基因的来源、身份和功能。基因表达的产品的身份和功能、基因修饰的预期目的和在食品中表达的特性、已知或怀疑的物质过敏和毒性等信息,以获得判断食品安全性的证据。产品,将转基因食品与原始非转基因食品在成分和特性,特别是重要的营养成分、毒性等方面进行比较,然后组织企业和FDA专家就这些支持评价的实验数据和信息进行讨论。FDA 还认为,由于重组 DNA 技术的快速发展,监管指南应该足够灵活,以允许随着技术的发展做出必要的改变。
在加拿大,负责监管和标签的机构是加拿大卫生部,由加拿大食品检验局下属的健康保护处管理。该局根据1995年制定并于1998年修订的《新食品管理条例》和1994年制定的《新食品安全评价指南》的规定管理生物技术食品。加拿大的新食品法规基于“实质性”的原则。等效”,并要求生产商在新食品销售和广告前 45 天内向卫生保护局提交书面报告。报告应包括新食品的通用名称、开发和生产过程以及任何重大变化;新食品的使用还应包括准备说明和份量估计;在加拿大境外使用,以及标签上的所有内容。经加拿大食品管理局授权,该国的食品标签由加拿大卫生部和加拿大食品检验局开发。该指南要求其标签内容必须真实、易于理解且不具有误导性。对于可能对健康和安全产生影响的食品,例如引起过敏,或引起毒性、成分和营养的变化,需要强制标注。制造商必须在标签上标识是否存在某种成分,但这种标识是真实的,没有误导性。s 食品标签由加拿大卫生部和加拿大食品检验局开发。该指南要求其标签内容必须真实、易于理解且不具有误导性。对于可能对健康和安全产生影响的食品,例如引起过敏,或引起毒性、成分和营养的变化,需要强制标注。制造商必须在标签上标识是否存在某种成分,但这种标识是真实的,没有误导性。s 食品标签由加拿大卫生部和加拿大食品检验局开发。该指南要求其标签内容必须真实、易于理解且不具有误导性。对于可能对健康和安全产生影响的食品,例如引起过敏,或引起毒性、成分和营养的变化,需要强制标注。制造商必须在标签上标识是否存在某种成分,但这种标识是真实的,没有误导性。
欧盟国家对生物技术食品的评价制定了严格的法律规定。1997年5月4日,欧盟通过了“欧洲议会和委员会关于新食品和食品成分条例的第258/97号法令”并立即生效。管理条例主要规定了新食品的定义、新食品和新食品配料的上市前安全评价机制、转基因食品和食品配料的标识要求。欧盟认为,新食品包括转基因食品和食品配料、转基因食品和食品配料,以及其他分子结构经过修饰的食品和食品配料。新食品和食品成分不应对消费者造成危险,不应误导消费者,并且不应与现有食品有显着差异,以至于它们在营养上对消费者不利。该法规保证消费者有权知道某种食品是否经过基因改造。为确保最终消费者获得必要的信息,欧盟要求对新食品进行标识。对转基因食品和食品成分实施强制性标签。标签必须标明食物的成分、营养价值和食用方法。对转基因食品和食品成分实施强制性标签。标签必须标明食物的成分、营养价值和食用方法。对转基因食品和食品成分实施强制性标签。标签必须标明食物的成分、营养价值和食用方法。
日本对转基因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较早,从一开始就非常重视其安全管理。早在 1979 年 8 月 27 日,日本首相就颁布了《重组 DNA 生物学实验指南》,随后多次修订。第10条修正案于1996年3月颁布。1989年4月,日本农林水产大臣颁布了《重组DNA在农林水产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指南》,并对其进行了3次修订。日本目前正在实施 1995 年的第三次修订。该指南要求任何为生产和销售农业用重组 DNA 生物的准备工作,以及用重组DNA生物生产相关材料,必须根据其受体、重组DNA分子和所用载体的特点,进行全面的重组DNA生物安全性评价。. 此外,日本食品流通厅负责制定《新食品条例》和转基因食品的标签。保健福祉部安全管理机构开设食品卫生课程,经理事会和食品卫生调查批准,向保健福祉部长官报告,确认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重组 DNA 分子和使用的载体。. 此外,日本食品流通厅负责制定《新食品条例》和转基因食品的标签。保健福祉部安全管理机构开设食品卫生课程,经理事会和食品卫生调查批准,向保健福祉部长官报告,确认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重组 DNA 分子和使用的载体。. 此外,日本食品流通厅负责制定《新食品条例》和转基因食品的标签。保健福祉部安全管理机构开设食品卫生课程,经理事会和食品卫生调查批准,向保健福祉部长官报告,确认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中国政府鼓励基因工程技术和转基因产品的研发,高度重视转基因食品的安全管理。199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根据1982年颁布、1995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制定并颁布了《新资源食品卫生管理办法》。本条例明确规定了新资源食品的定义和管理范围。以获批新资源食品为原料的产品,《办法》规定,使用卫生部批准的新资源食品原料生产食品,必须经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并报卫生部备案。关于食品标识的规定,《办法》规定,试生产的新资源食品必须在广告和包装的显着位置标注“新资源食品”字样和试生产新资源食品批准文号。为开展新资源食品原料、新资源食品和利用新资源生产加工的食品添加剂的食品安全评价,我国还颁布了《食品安全毒理学评价及程序》国家标准。此外,农业部还成立了农业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办公室和农业生物工程安全委员会。1997年以来,我国农业生物基因工程环境释放和商业化生产正式标准化。
由于转基因食品本身的特殊性,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评价比一般食品更为复杂。因此,各国管理机构正在进一步完善国家法规和标准,建立健全评价和管理机构,对转基因食品实施严格管理。
6. 转基因食品的前景
现在转基因产品已经成为商品,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可以说发展速度非常快。现在全球人口已达63亿,而发达国家总人口仅为10亿左右,占全球人口的14%。
对于世界75%的贸易收入,占世界40%人口的最贫穷国家只能获得世界3%的贸易收入;现在全世界有10亿人生活在条件恶劣的贫民窟中。在全球范围内,粮食分配不均是一个严重而突出的问题。世界上5亿人(占世界人口的8%以上)仍然受到饥饿的威胁,36个国家面临严重的粮食短缺,每年有数百万人死于饥荒。今天的工业强国,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欧盟,粮食过剩,但在非洲大陆和西亚部分地区等更大的地区,许多人正在挨饿。在将来,依靠传统粮食作物将无法解决日益严重的“僧多粥少”局面。虽然吃到优质营养的食物是全人类的愿望,但摆脱饥饿和贫困仍然是很多人希望实现的最基本的生活要求。转基因食品的生产无疑为解决贫困国家的饥饿问题提供了重要途径。随着人们对转基因生物可能带来的生态风险、食品安全和健康风险,甚至是一些人提出的“生物伦理”所带来的社会伦理道德风险表达了各种担忧,提出了检测和标签等各种要求,贸易由于一些因素,近两年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有所下降,尤其是美国,由于1999年转基因农产品遭到欧盟抵制,2000年美国转基因棉花和大豆的种植面积减少了1/2,玉米和大豆的种植面积减少了1/2。油菜籽减少了1/3以上。但是,20多年的科学实验和人们食用的结果,并不能直接证明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和人类基因有害。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能的验证,人们将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当时,
总之,转基因食品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是不确定的。目前的科学水平无法准确回答会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生态造成什么样的不利影响,但存在安全隐患,风险发生概率极低。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转基因食品对人体有害的直接案例。因此,为确保转基因食品的安全,必须做好安全评价和风险评估。既不能用个别的不良研究结果否定整个转基因食品,也不能忽视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隐患。目前,虽然国际上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没有统一意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相信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会在不同国家找到共识平衡。我国应加强对转基因食品的研究。尤其是转基因食品的检测技术和风险评估,客观、公正地评价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使转基因食品在安全的轨道上健康发展,更好地造福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