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ol.19No.62013年12J.CENT.SOUTHUNIV.(SOCIALSCIENCE)Dec.2013当代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刍议(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长沙,410083)摘要:公共精神是指公民个体或社群在现代公共生活形态中所具有的超越自身狭隘眼界和直接功利目的,以全体公民和社会整体的生存和发展为依归的价值取向,关怀公共事务、事业和利益的思想境界和行为态度。在当前中国的经济社会转型期,加强公共精神的培育既是坚定马克思主义社会理想、重建民族精神的需要,也是提高公民素质、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需要。青年大学生作为公共精神培育的重要人群,却普遍存在公民知识不足、公民技能缺乏、公民品性有待修炼等问题。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公共精神,应着力促进自觉反思,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激发问题意识,厘清学生的公共价值观念;加强多元整合,促进学生的公共精神建构;拓宽公共空间,加强学生的民主实践锻炼。关键词:大学生;公共精神;道德认知;公共价值;公民素质;哲学解释学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04(2013)06015305党的十八大提出,“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周年时,实现现代化”,可以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已经进入“倒计时”。
纵观党的十八大报告,无论是确立“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规划“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还是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梦”都不仅指明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美好愿景,而且体现了我党对现代社会发展认识的不断深化,彰显了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公共精神”。大学生群体作为“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新生力量、“实现现代化”目标的中流砥柱,应大力加强他们公共意识与公共精神的培育,这既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要求,也是其成长成才的迫切需要。一、时代呼唤公民公共精神的培育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公共生活领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展,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及生活方式。国家对身处这个时代的每个人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从“增长就是一切”“一切为了增长”的错误思想下解放出来,更加重视“公共目标”作为价值衡量的尺度。而要做到这一点,首要的便是培育公民的“公共精神”公共精神的内涵“公共精神”是公民意识的产物,也是公民伦理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罗伯特帕特南指出:“公共精神是孕育于公共社会之中的位于最深的基本道德和政治价值层面的以公民和社会为依归的价值取向,它包含民主、平等、自由、秩序、公共利益和负责任等一系列最基本的价值命题。
[1](113)即公共精神是指公民个体或社群在现代公共生活形态中所具有的超越自身狭隘眼界和直接功利目的,以全体公民和社会整体的生存和发展为依归的价值取向,关怀公共事务、事业和利益的思想境界和行为态度。公共精神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公共生活领域中生成,涵盖民主法制精神、独立的人格精神、公平正义精神、社会公德意识、公共的生态伦理意识和自制自律意识等内容。它包括公共意识、公共关怀和公共参与三个方面。其中,公共意识是公共精神的内核,表现为公德意识、协商合作意识和法治意识,是公民自律、担负责任与义务的理性根据。公共关怀是公共精神在态度层面的体现,是公民对公共利益和价值、公共事物、公共秩序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自觉关心、关注的态度。公共参与是公共精神在行为层面的体现,是基于对共同利益和价值的体认、关怀而自觉生发的行为。应该说,公共精神建立在公民对自我角色的准确收稿日期:20130418;修回日期:20131011作者简介:曹玲(1980),江苏南通人,南通大学讲师,中南大学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胡凯(1952),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9卷第6期154认识、对社会定位的确切把握、对价值诉求的深刻体认之上。
在公共精神熏陶和影响下的思想、观念、情将成为支配人们行为方式和行为习惯的强大力量,有利于增强人们的价值认同感和凝聚力,有利于实现公民与国家和谐互动。公共精神培育的重要性与紧迫性第一,是坚定马克思主义社会理想的需要。马克思提出并论证的理想社会是自由、丰裕、公有和民主的世界,在这里,个人不再是阶级的成员,并且与共同体之间已经消除了异化与对立关系。在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程中,同样需要每一个公民具有“共同体”思维,促使自己与他人、与社会联系起来,并能够于一个更广阔的整体中理解自身。在当前社会转型呈现出的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关系复杂化、社会信仰多元化的发展态势下,公共价值观的确立对于公民思想的疏导、公共行为以及公共精神的生成具有直接的通融作用。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公共精神”将决定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并为解析马克思的社会理想提供全新的理论思路。这对坚定马克思主义社会理想,进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凝聚力量共同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是非常必要的。第二,是重建民族精神和推动社会进步的需要。“公共精神”的前提是对个人意志的普遍尊重,可以说是重构民族精神不可或缺的新的理论维度。应该说,民族精神与公共精神是“双向建构”的:民族文化的创新吁求并培育民族文化之“理性”精神品质;国民公共生活实践从观念上引领并呈现民族生存与生活方式的现代样态;现代“公民社会共同体”将拓展新民族精神的创生空间[3]。
同时,公共精神的培育离不开公民素质的提高。而公民素质的提高体现在公民具有伦理意义上的道德底线、法理意义上的公民素养、文化意义上的道德情怀和心灵意义上的爱的能力。因此,公共精神在社会发展与进步中发挥着精神动力的巨大作用。第三,是提高公民素质和完善道德人格的需要。当前,在道德价值观多元化态势下,公共精神作为一种价值理想和价值精神,浸润了时代的特色,为道德人格培养提供了方向。公共精神中蕴含的公平、正义等价值追求,强化了人们的道德良知,驱除贪婪和自私,使人们更了解自己的权益和责任,引导人们求真、向善,达到心理和谐。在不断的公共生活的体验和公共思想的碰撞和认同中,在公共责任的理性驱动下,公民个人素质和修养得以提升。其间孕育和迸发的公共情感,更能够指引人们摆脱旧的道德观念的束缚,以激情和向上的精神面貌投入到社会进步的事业中第四,是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需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分化和社会结构转型,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内容、方式等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质疑思想政治教育效用的同时,甚至有人认为,应当用西方的公民教育代替思想政治教育。然而,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和公民教育是中西方两种不同的政治社会化手段,是两种不同社会结构下的产物前我们强调公共精神塑造的同时,应努力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与社会环境的变迁结合起来,借鉴西方公民教育的有效内容和方式,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向公民 教育的延伸和转轨,而不是简单的摒弃。
大学生公共精神欠缺的现状与原因当前,青年大学生作为公共精神培育的重要目标 人群,帮助他们加深对公共生活的体验、增进对公共 思想的认同,引导他们承担公共责任和义务、驱动他 们的公共行为,已经成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不容回避 的一项重要课题。 大学公共精神的欠缺的表现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大学由社会边缘的象牙塔 走向社会的中心,职业性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公共性 越来越被忽视。不少学者关注到了这一现实,并进行 了研究,在大多数研究中,对大学生公共精神的现状 表述为:独立人格意识缺失、权利意识与义务意识失 衡、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不足、批判性思维欠缺、自 主自律意识不强等等。这里,将大学生公共精神欠缺 的现状归结为三点: 第一,公民知识不足。公民知识,也就是公民应 当知道什么。教育的实践表明,很多大学生公共意识 薄弱的根源是对问题的模糊认知。我国大学生具备的 公民知识现状表现为基本概念知识较好、具备基本的 法律和政治常识、但对权力和义务的知识了解不够具 体,受性别和专业影响较为明显 。大部分学生对于政府及其职能、政治体制的基础、民主在政府中的体 现、国家与世界事务的关系、公民在政治体制中的地 位等方面缺乏一定的认识。
第二,公民技能缺乏。通常,公民想要行使其权 利并履行其职责,不仅需要获得一整套知识,而且还 需要获得相关的技能——智力的技能和参与的技能。 基本的智力技能也称为批判性思考技能,公民必须对 问题有着深刻的理解并掌握一些用来处理问题的方 政治与社会 曹玲,胡凯:当代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刍议 155 法,比如识别与描述、解释与分析评估、立场与辩护; 参与的技能指的是公民参与政治过程和公民社会所必 需的技能,包括相互作用、监督和影响等。我国大学 生公民技能的缺乏总体表现为批判性思考能力薄弱, 参与政治生活不积极,或缺乏必要的民主实践锻炼。 第三,公民品性有待修炼。公民品性,如法国社 会学家托克维尔所称“感情的习惯” 对于维护和改善宪政民主是必不可少的 。公民品性与公民技能一样,是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养成的,是在家庭、学校、社 区和团体中不断学习和体验的结果。它除了涵括那些 为维护社会正常秩序所必须的普遍道德标准以外,更 侧重于奉行符合民主制度原则的道德品性。当前,在 市场经济和应试教育“双重”背景下培养的大学生, 总体表现为政治关注度不够、价值观念模糊、行为不 确定性增加,对事关个人利益的事情趋之若鹜,对集 体和社会利益漠不关心。
大学校园里作弊、假贫困生 等事件等引发的诚信危机,评优、入党的功利化倾向 就是最好的例子。 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在 《理想大学》专题研讨会”上,曾语惊四座地指出: “我们的一些大 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 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 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人一旦掌握权 力,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 ”这说明部分大学生 自私自利、 公共意识的缺乏已经到了十分严重的程度。 大学公共精神欠缺的原因大学生公共精神欠缺的原因,有人认为是“环境 决定” ,大学不是独立存在的社会客体,它受制于生产 经济基础的现实;也有人认为是大学知识分子 生态”人格的丢失,必须从自身检讨责任;还有人乐观地认为,因为当前整个世界大学正处在高等教育发 展史上的十字路口,我们大可不必妄自菲薄、悲观失 望。而仔细分析这个问题,我们不难发现一些更深层 次的原因。 一是传统文化的影响。民众的公共精神是在长期 的公共生活中孕育和培养出来的,它依附于一定的政 治文化,并通过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公共事务而 实现。而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形成于“皇权至上”的政 权架构和“天道伦理”的儒家文化架构,严重缺乏公 共生活空间,制约了公共精神的生成,这实际上也是 现今我国团队意识和集体意识不足的一个文化根源。
在封建伦理秩序影响下的中国人长期忽略自身的权利 和责任意识,虽然随着社会进步和新媒体、网络技术 的发展,人们的自由平等意识逐渐觉醒,但现实社会 中权利责任对等的概念仍十分薄弱,一味只强调自身 的权利,而忽略责任和义务的也大有人在。传统文化 对大学生的影响表现在,他们更倾向于从个人、家庭、 家族的角度出发,维护自身利益,而不愿意去维护抽 象的法律原则和道德原则,大学生卓越的眼光和超迈 的胸襟逐渐被市侩、虚荣、世故所取代。 二是专业化的冲突。一方面,一些大学沦为了学 生就业的职业技能的训练所,只重视专业知识学习和 专业技能的培养;一方面,学生和家长也更倾向于上 大学是为了获得一种资格、得到一纸文凭、谋得一份 好工作。于是,热门专业供不应求、实用知识备受青 睐,考级、拿证成为时尚。在这种局面下,大学生勤 奋、迷茫和焦虑总是交织在一起,他们不再持有超越 的价值和乌托邦的理念。大学的人文精神消失殆尽, 失去了其“精神城堡”的本义,富有创见和批判性的 讨论被专业性很强的工具理性方式取代,无论是学生 还是老师都习惯从技术的层面分析问题,批判反思精 神弱化。 三是体制化的桎梏。市场经济背景下,大学在激 烈的生存竞争中“迷失”了自我,忽视了对学生精神 的陶冶以及公民知识、公民技能的培养和训练。
在当 前的大学办学体制中,无论是教师、职工还是学生, 实际上已经严重“体制化” ,他们依附于体制,谋求自 己的最大利益,并习惯于“体制化生存” ,即将体制内 化为自身的价值标准,最终使得自我异化。在体制内 培育的青年大学生,学习成了机械训练和应付考试的 枯燥过程,他们更多地按照资本的逻辑不断扩张自己 的生活利益,失去了独立的价值标准和自身的学术品 位,大学生群体逐渐失去了跳出体制框架思考问题的 能力,公共责任感也随之弱化、消弭。 三、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的路径选择 大学教育“知识论”和“工具理性主义”所带来 的现实危机,迫切需要我们把向外诉求的目光转向审 视人本身。塑造大学生公共精神重在教育,那么如何 保证教育的有效性呢?从哲学解释学视角审视这个问 题,也许能得到一些启示。 哲学解释学是一门关于理解和解释的实践哲学, 它从本体论的维度研究思想文化客体的理解目的与接 受效果等问题。哲学解释学认为,理解是人的存在方 式,这启示我们: “人作为理性的、有目的的存在物, 他对世界的理解与解释方式决定着他的行为方 [7](404)因此,要培育大学生的公共精神,促进其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9卷第6期 156 利他、利公行为的产生,就必须要促进其理解并接受 公共道德和价值规范。
而理解的实现是一个通过“对 话”达成彼此间视界融合的过程,我们可以通过“视 界展开、对话交流、视野融合、外化践行”这四个阶 段来尝试提出一些教育对策。 视界展开:促进自觉反思,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 美国学者库柏认为,在现代条件下,公民不仅需 要拥有承诺公共善的性情,而且必须能够理解它,正 是这种对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联系的体认,促使公民 主动进入公共领域,追求公共目标和公共利益。 在“视界展开”阶段,大学生在教育者的引导下 进行自觉的反思,使自我视界逐渐展开。一般而言, 教育着与受教育者的视界之间存在着先进与落后、应 然与实然的矛盾。把握好这一对矛盾,并通过教育者 的有效引导,使之转化为受教育者的内在认知矛盾, 是有效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发生的重要途径。 以广受欢迎的哈佛大学公开课 《公正, 该如何做是好》 为例,迈克桑德尔教授从一个个道德情境出发,有 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 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 从而帮助学生理解、促进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 这给予我们两点启示:一是教育者(引导者)的作用十 分重要。他们必须能够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努力调 动学生自觉地反思自我视界,使之呈现于显意识的状 态中,从而使外在的道德标准、价值观念通过自觉反 思形成自我体认的道德认知。
要做到这一点,对教育 者的素质有着极高的要求,因此必须要重视教育者的 培训,使其具有良好的公共素质与修养,尽量避免因 其自身理解和诠释能力的不足而导致“传导”失效。 二是必须对接受客体(即公共观念、道德规范等)进行 选择和建构,为对话的开展准备条件。这就要求我们 必须充分挖掘和整合所有的课程中的公民教育资源, 进一步加快适应新时期新情况的公民教育课程和教材 体系建设,以帮助大学生建立较为完善的公民知识体 对话交流:激发问题意识,厘清学生的公共价值观念 哲学解释学认为,理解过程就是“对话”的过程。 随着高等教育扩招,教师比例的严重不足,师生接触 日益减少、关系日渐疏离。师生交往匮乏已成为当前 中国大学校园的一个普遍现象。针对这种现状,我们 每个人都有责任重新去关注交往的方式,而不是小心 翼翼地关闭自己、或是把深沉的精神交流变成浅显的 日常谈论。 从具体问题出发, 促进师生交往与 “对话” 对于学生厘清公共价值观念是十分必要的。具体地说,在对话的内容上,我们应围绕“形而 上”“形而中”“形而下”三个层面引导大学生对社会 现实加以关注。 “形而上”层面, 涉及关于死亡、宗教、 生命终极意义的追问等问题; “形而中”层面,涉及社 会制度与公正、社会发展方向、人类远景,以及日常 生活的价值、人与人之间的新型关系、人与社会的生 态学联系等问题; “形而下”层面,则涉及关注社会边 缘群体、社会底层处境等等。
对话的形式上,可以依 托社团、辩论会等校园文化载体,或是学生乐于接受 的网络新媒体展开。走在公民教育前列的西方国家的 高等院校一些做法也值得我们借鉴,如哈佛大学和耶 鲁大学以“院长茶会”的形式邀请社会上的知名人士 与学生座谈公共领域的各类问题。来自不同专业、不 同阶层的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进行辩论、探讨, 这样就打破了专业和社会阶层的界限,培养了学生从 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的能力。经过在这样的熏陶,学 生的参与能力、批判思维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都得 到了发展,而且对社会主流公共价值观念有了更为深 入的了解。 视野融合:加强多元整合,促进学生的公共精神建构 哲学解释学认为,在“视野融合”阶段,接受主 体与思想文化客体是两种不同视野之间的相互建构: 一方面, 接受主体在选择性接受和创造性接受的同时, 使自身认识结构得到更新;一方面,通过接受主体的 重新阐释、理解和构造,思想文化客体得以丰富和发 展,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因此,这一过程有利于改造 学生对公共问题的认知,也有利于公共道德、公共价 值规范的完善和发展。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格局多极化、价值观念 多元化,公共精神打上了我们这个时代深深的烙印, 如何从本国国情出发,突破传统的公民教育模式,造 就具有全球开放意识、 蕴涵多元文化、 拥有共同伦理、 善于与他人合作共事的全球公民,成为当前我国公民 教育的时代挑战。
这要求我们以开放的视野,从制度 层面、文化层面、社会层面进行整合,发挥文化的浸 润作用,培养青年大学生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具有 大国国民的心态与胸襟,超越对自身所属专业的局限 性关怀,参与到对真理(truth)、判断(judgment)和时代 之趣味(taste)等这样一些全球性问题的探讨中来 外化践行:拓宽公共空间,加强学生的民主政治与社会 曹玲,胡凯:当代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刍议 157 实践锻炼 公共精神培育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人们在公共视野 下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根据这一目的,思想 政治教育接受过程不应该终止于“内化”阶段,而应 该是“外化践行”阶段。 当前,我国大学公民教育必须重视营造校园环境 与文化氛围、培育大学生公民社会组织、进一步整合 “校园、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生活公共空间,并 以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为平台促进公民教育的外 化与践行,以解决公民教育中的理论学习与现实生活 “两张皮”的现象。具体来讲:一方面,要帮助大学 生正确理解社会实践的内涵与实质,将其模糊的、脆 弱的、不稳定的志愿服务意识逐步内化为自身的信念 和行为习惯;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大学生在社会实践 中的主体性作用,激发他们参与的热情与主动精神, 引导他们把个人价值的实现与服务社会结合起来。
当 然,还必须重视全面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制度化、 规范化和生活化,努力形成支持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浓 厚氛围。 参考文献: 使民主运转起来[M].南昌: 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路壮志.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大学生公共精神塑造[J]. 安徽工 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1): 149150. “公共精神”:培育当代民族精神的核心理论维度[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1): 108114. 公民教育能否代替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的分析视角[J]. 探索, 2011(1): 134138. 庆交通大学学报,2011(6): 109111. 高峰.美国公民教育的基本内涵[J]. 比较教育研究, 2005(5): 5560. 重新理解马克思[M].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立法者与阐释者[M].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 中国社会科学,2013(1): 113131. Publicspirit cultivationofcontemporarycollegestudents CAOLing,HUKai (Marx’sCollege,CentralSouthUniversity,Changsha410083,China) Abstract:Public spiritrefers mentalstatureand behaviorattitude individualcitizens communityinmodern publiclife,which cantranscendtheirnarrowhorizonanddirectutilitarianpurpose,thushavingavalueorientationfor survival allcitizens studentsalso care publicaffairs,publicutilityandpublicinterests.Inthecurrenteconomicandsocialtransitionperiod,tostrengthenandfoster Chinese public spiritis boththeneeds firmingMarxist social ideals,reconstructingthenational spirit, needsofimprovingthequalityofcitizens,promotingthemoderntransformationof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Asanimportantpopulationofpublicspiritcultivation,youngcollegestudentsarewidelylackofcivicknowledge,civic skills, citizen qualities, PhilosophyHermeneutics, paperattempts proposeeducationalcountermeasuresfromthefollowingfourstages:broadeningthehorizon,startingaconversation,fusingthe view alsopoints out weshould promote consciousreflection moralcognitiveability students,stimulate questionconsciousness clarifystudents’ public values, strengthenthe integration publicspirit, broadenpublic space strengthenstudents’ democratic practice. KeyWords:collegestudentspublicspiritmoralcognitionpublicvaluesqualityofcitizensphilosophyhermeneutics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