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的基本概念
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相交融的科学知识体系,它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科学的思维方法。
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
1.中医基础理论的概念
中医基础理论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学科,也是阐释和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课程。
2.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内容
中医基础理念包括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的认识、中医学对疾病及其防治的认识。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概念
1.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整体。
2.关于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科学知识体系。
3.独特的医学体系。
它是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和思维方法,以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为生理病理基础,以辨证论治诊治特点的医学体系。
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具有社会科学的特性、受到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是多学科渗透的产物。
中医学理念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概况
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⑴基础与方法:有利的社会文化背景、医药知识的积累、对人体生命现象和自然现象的观察、古代哲学思想对医学的渗透。
⑵时期和标志
①形成时期――战国至两汉时期。
②形成标志――《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医学典籍的问世。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⑴魏晋隋唐时期
①晋代:王叔和《脉经》,是第一部脉学专著。皇甫谧《针灸甲乙经》是现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
②隋代:巢元方等《诸病源候论》,是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
③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是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
⑵宋金元时期
①南宋 陈无择《三因方》,将病因归为三大类
②金元时期(金元四大家)
刘元素 倡火热论 治疗主以寒凉清热 “寒凉派”。
张从正 主张“邪去正自安”,治病以汗吐下三法攻邪为主 “攻邪派”。
李杲 强调胃气对发病的决定性作用 善用温补脾胃之法 “补土派”。
朱震亨 倡相火论,治疗主张滋阴降火 “滋阴派”。
⑶明清时期
①明代 命门学说的产生,为中医学的藏象理论增添了新的内容。
②明清 温病学说的形成和发展,是中医学理论的创新和突破。
吴又可 创“戾气说”,对温疫病的病因有卓越之见。
叶桂 阐明温热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创建卫气营血辨证理论。
薛雪 阐述湿热病的病因、症状、传变规律和治则治法等。
吴瑭 创立三焦辨证理论。
③清 王清任 改正古籍中人体解剖方面的某些错误、肯定“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发展瘀血理论。
⑷近代和现代
①近代 收集和整理前人的学术、中西汇通和中医学理论科学化。
②现代 中医理论经过梳理研究更加系统、规范;用多学科方法研究中医学;研究中医学理论体系构建的思维方法,探讨其发生之源与发展、创新之路。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1.整体观念
⑴概念
①整体观念 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统一性认识。
②它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部分之间,在结构上不可分割,在功能上相互协调,在病理上相互影响。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也存在着密切关系。
⑵内容
①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生理上的整体性体现在:五脏一体观,即人体各个组成部分在结构与功能上是完整统一的。形神统一观,即人的形体与精神是相互依附、不可分割的。
病理上的整体性体现在:人体各个组成部分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的,形与神在病理上也是相互影响的。
诊治上的整体性体现在:诊断,是一个由外察内,即通过分析局部的外在病理表现,推测内在脏腑的病理变化的思维过程。治疗,要强调在整体层次上对病变部分进行调节,强调形神共调,以养生防病、以康复治疗疾病为主。
②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自然环境(四时气候、昼夜晨昏、地理环境经)对人体生理、病理均有影响,防治疾病当顺应四时阴阳、注意昼夜变化、因地制宜。
③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社会环境诸因素对人体的生理、病理均有影响,防治疾病,当调摄精神,适应社会,以维持身心健康。
2.辨证论治
⑴概念
①
辨证 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临床资料(症状、体征等),运用中医学理论进行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及发展趋向,然后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
证 即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它概括了病变的原因、性质、部位和邪正盛衰变化,提示了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变本质。
②论治:在辨证的基础上,确立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选择适当的治疗手段和措施来处理疾病。
⑵运用
①同病异治 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域不同,所处的疾病阶段或类型不同,或病人的体质有异,故反映出的证候不同,因而治疗也就有异。
②异病同治 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出现了大致相同的病机、大致相同的证候,故可用大致相同的治法和方药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