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网上关于中医话题的讨论非常活跃,看法颇多,褒贬不一。这属于正常现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嘛!至少表明许多人都在关注中医事业的发展,为它的命运表示担忧,不能不说是一件好事。置身于这一氛围之中,我管制不住自己的思绪,多处发表了一些评论,但总觉得阐发不畅,意犹未尽,特著此文,略陈管见。
1. 中医学的科学性
中医学是我国人民独创的一门医学,具有独特而完整的理论体系,它的科学性是不容置疑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理论的系统性。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由理论概念、治疗法则、方剂、药物几部分组成(简称理法方药)。中医的实践活动就是在这一理论指导下进行的,而不是任意的、盲目的实践。几千年来,中医学不断丰富和发展,治愈过数不胜数的常见病、多发病、疑难杂症。近代中医药的疗效也是有口皆碑的,如1956年石家庄地区发生大范围的乙型脑炎,名医汇集,以白虎汤取得了卓著疗效。前几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系统研究了中医学后曾指出,中医学符合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的观点。使我们第一次感到,中医有现代科学理论的支持,无疑是自身力量的显示。
二是学术的实践性。中医学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与临床实际紧密结合,它从实践出发上升为理论,又以其理论指导临床实践。中医药治病最实际的是时时受着实践的检验。如中医为患者连续治病,每一次诊治都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不仅中医实践,民间也有丰富的草药实践,如此广泛的基础组成了一个实践网络。实践的过程就是不断总结、探索的过程,这就要求必须有正确的思维方法作保证。在这方面中医擅长使用观察与临床、比较与分类、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等逻辑方法,形成了自身的特点。
三是可验证性。中医学源于实践又为实践服务,随时接受实践的检验。一个病处以一张处方,下一次再遇到同样的疾病具有参考价值。如果病症大同小异,中医将依据所见症状辨证论治,在原方的基础上随症加减药物,使方剂更加适合病情,从而原方得到了一次验证。如此反复,长期积累方剂渐趋成熟。其实,很多古方、成方、验方都是在实践中反复验证得以成型的。为什么许多人把这类方剂视为圭臬,不是没有道理的,岂不知那是多少人多少次付出心血的结晶。
中医学有系统的理论、有实践性和可验证性的特点,难道还够不上科学的标准吗?我们不能完全用现代科学的理念、思维方法来看待古老的中医学,他们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这正是中医学的不足之处。什么是科学的?凡是从客观实际抽象出来,又被实践反复证实的理论,能够准确反映生命活动和疾病防治客观规律的内涵就是科学的东西。
2. 中医学的辩证观点
中医学的实践中包含着丰富的医理,而医理中常带有深刻的哲理性,整个中医学的理法方药体系中充满着辩证法。主要表现在下述几方面。
矛盾观点。中医认识和治疗疾病的过程就是分析矛盾、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医认为生命的本质就是机体内部阴阳矛盾的对立统一,“阳化气、阴成形”即是生理的统一性。在诊治疾病上十分重视阴阳的分辨,诊断时“察色按脉,先别阴阳”;治疗时“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抓住了有机体的阴阳再向下分,里证、虚证、寒证为阴,表证、实证、热证为阳,是进一步辨别疾病部位、性质的纲领。中医学就是在不断认识矛盾中逐步完善起来的。
整体观点。恩格斯说:“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就是在联系中建立起来的。它包括两个层次,一是把人体看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五脏六腑在其中协调并存;二是把人体与自然界也看成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任何自然的变化都会对人的个体产生影响。在这种观点的指导下,对疾病的治疗就会力戒“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而是把局部病变看成全身性反应,把个体疾病放到环境中加以分析。这正是中医治疗诸多慢性病之所以疗效全面的关键。在治疗原则的应用上,着眼于整体阴阳、气血的协调,因势利导,扶正祛邪,就形成了不损伤机体又能根除疾病的特点。整体观作用下的临床实践大大减少了药物对机体的副作用。
运动观点。中医在认识人的生命活动时,注重用联系的、运动的、发展的观点。如肝气郁结症,患者常感胸胁胀痛、急躁易怒、食欲不佳、舌红脉弦。假如不能及时抓住病机加以调整,肝木久郁化火,同时木乘土导致肝脾不和的病症。因此,医者要有先见之明,预计到有可能发生的联系和运动,主动用药阻断矛盾的发展、演变。
基于有机体矛盾的观点、联系的观点、运动和发展的观点,中医治病贵在辨证,不同的矛盾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因此,辨证论治是中医学术的核心。
3. 中药的毒副作用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中药的作用也逃不脱这一规律。一方面为大众的保健发挥了不可磨灭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也有一些不可忽视的毒副作用。先人们能够非常严肃、认真地对待,早已总结出药性的“十八反”、“十九畏”,并告诫医者严守配伍禁忌。除此,不少中药应用时有严格的禁忌症。漫长的古代,虽然没有毒理分析和检验的手段,但是古人用鲜血和生命换取的代价是可靠的。
古代的医者为了避免中药配伍的副作用,常在组方时加以变通,有药味的变化、也有剂量的调整,使运用于临床的药剂汗而不伤津、下而不伤元气、和而不郁、温而不燥、清而不寒、补而不腻 、消而不耗气等。妥善地解除了药物的不良反应。
“是药三分毒”这一道理古人深知。所以,药物用于临床之前大多经过合理的加工炮制,其中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减轻毒副作用。用药时还讲究“中病即止”,防止多服无益。可见,古往今来中药的应用都是十分慎重的。
从总体来说,中药与化学药品的毒副作用相比,有易控制、毒副作用小的特点。
4. 中西医学的长短
中西医学是两个不同的理论体系,而且差异显著,这就注定了二者的思想方法、思维方式是有一定距离的。
中医学产生于科技不发达的古代,是现象描述、经验总结的产物,主要以直觉的、零散的、概括的形式出现,因此,有宏观、粗略、不够精确、不能定量的缺点;而西医学产生于科技剧烈发展的近代,是把系统的观察、科学实验同严密的逻辑体系结合起来的理论。但也存在着 越分越细,将此系统与彼系统割裂开来的缺点,难免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
由于思维方式的差异,中医重视思辨而西医重视分析;中医重视整体而西医重视局部。因此,中西医互相取长补短,走互相结合的道路是我国医学发展的方向。
上述看法,难免挂一漏万、难免有失偏颇,诚望博友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