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未来发展和现实需要着眼,对教育与人才培养进行顶层设计,体现新时代育人的实践性品格。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五育并举”,把以美育人、以文化人、以德树人放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过程中的突出位置。
新时代强调以美育人。美育是人类审美教育的行为。《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也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能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美育是塑造人的灵魂的教育,美对人格建构起着定向、调节与整合作用,一个人的审美层次决定着他的人格结构、智能结构以及创造性才能的发展水平。美育的核心是艺术教育。关于美育,德国哲学家席勒认为,美育所凭借的手段是美的艺术。美育的途径就是由优美到崇高,达到人性的高尚。
加强艺术教育是实现美育成效的重要途径,是实现以美育人目标、提高学生审美与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柏拉图说:“成功的美育可使人防止滋生罪恶、放荡、卑鄙和淫秽的品质,使其成为‘既善且美’的人。”美育的对象是人,美育的本质在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在于培养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情感方式和行为方式。新时代强调以美育人,就是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目标,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以美育人、以美化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新时代强调以文化人。“文化”的“文”,指的是文字、文章、礼乐制度、鼓乐、曲调等;而“化”,就是人受教而变化。《说文解字》里把“化”解释为“教行”。人们接受了道业,精神气质就发生了变化,可以改过,可以迁善,这种变革就称为“化”。“文化”二字,合而言之,就是以文字、文章、礼乐等形式变化人的气质,使人达到转恶为善、转迷为悟的目的。文化的本质是“以文化人”,通过文化建设可以提升人的素质,改变人的气质。“文化”的实质就是“人化”,就是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活动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物质产物和精神产物对人类自身的教化作用。
《论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孔老夫子到卫国去考察,他的弟子冉有给他驾车。孔夫子说:“这个地方的人口已经很稠密了。”冉有问:“人口已经很稠密了,还应该做什么呢?”孔夫子说了两个字:“富之。”要使人们富裕起来。冉有又问:“已经使人们富裕了,还应该做什么呢?”孔夫子又说了两个字:“教之。”也就是说,只要把“富之”“教之”这四个字做好了,那么社会和谐就能够达到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本质上就是文化的人,而不是‘物化’的人;是能动的、全面的人,而不是僵化的、‘单向度’的人。”人不可能脱离他所生存的社会与文化,他的思想行为、伦理道德必然受到其成长环境中文化的影响。文化对人的影响有“熏”“浸”“刺”“提”功能,通过这些功能,人的感情浸染其中,潜移默化。中国文化本质上是人本主义文化,强调“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强调“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强调“和贵尚中”,“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强调刚健有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些“以文化人”的观念,都是将人放在一定的伦理政治关系中,把个人价值的实现、个体精神的升华寄托在与整体的良性互动中。孟子强调“养浩然之气”,“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张载倡导“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中华传统文化积淀着深厚的人文精神,蕴含着丰富的社会人文教育思想,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不竭精神动力和源泉。《周易》有言,“人文”作用在于“化成天下”,其境界是“文明以止”。因此,我们要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来浸润人们的思想品德,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规制人们的精神追求和自觉行动。
新时代强调以德树人。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培育什么样的价值观”同“培养什么样的人”紧密地结合起来,就是要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崇德向善、见贤思齐。朱光潜说:“美感教育的功用就在怡情养性,所以是德育的基础工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张“修身养性”,尤其关注“德”育,强调德智统一、以德摄智。《大学》开宗明义倡导,“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由此制定了完善个人道德修养八个循序渐进过程:“物格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左传》也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人生最高的境界首先是立德,实现道德理想,其次是事业追求、建功立业,再次是有知识、有思想。这三者是人生不朽的表现。“立德”居于人生“三不朽”之首。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强调立足现实,放眼未来,以培养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人才为目标。“四有”人才不仅要修“私德”,更要修“公德”“大德”。所谓修 “大德”,即从民族、国家发展需要出发,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质上就是将国家建设和民族发展的“大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过程,这是“明明德”,是“至善”的最高境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只有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才能更好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离开了祖国需要、人民利益,任何孤芳自赏都会陷入越走越窄的狭小天地。”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遵循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