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收集资源网

【时报君与您一起读报】坚持人民至上,坚持动态清零,全力打好打赢疫情防控歼灭战

网络 2022-12-18 05:56

今日

时报君与您一起读报

《教育时报》11月4日

↓↓↓

标题新闻

■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在京闭幕,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妇女权益保障法、黄河保护法等

■ 省委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二十次专题会议召开,强调坚持人民至上,坚持动态清零,全力打好打赢疫情防控歼灭战

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教育部党组印发通知,部署教育系统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本报讯 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教育部党组近日根据中央统一部署,结合教育系统实际,印发《关于教育系统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就做好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有关工作作出部署。

《通知》要求,要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入脑入心。

要系统推进学习培训。紧密结合党中央即将在全党开展的主题教育,分期分批组织党员干部师生开展专题学习、专题研讨、专题辅导。要善用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资源板块,力求学深学透、融会贯通。

要广泛开展宣讲巡讲。组织教育系统党的二十大代表、优秀教师代表、大学生骨干等成立宣讲团,深入开展校园巡讲、网络巡礼。深入开展“学习二十大,教育在行动”“高校基层党组织学习二十大示范微党课”等活动。

要有机融入教育教学。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推出一批高水平讲义、示范慕课等多样化教学资料,将党的二十大精神有机融入思政课教学和专业课教育教学。

要深入开展研究阐释。精心组织实施研究项目,形成一批有深度、有影响的研究成果,组织教育系统党的二十大代表等对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行深入解读,加强正面引导,回应关切。

(时闻)

■ 学前教育的河南实践⑦

■ 家、园(校)、社主动优化衔接路径,共同打造适宜的幼小衔接教育生态

■ 设计形式多样的幼小衔接课程,让幼儿园踮脚送一送、小学弯腰接一接,真正实现双向奔赴

■ 要想让幼小衔接工作成效最大化,就需要家庭和幼儿园、小学结为彼此信任、支持、合作的同盟军

让幼小衔接成为幸福的双向奔赴

□ 本报记者 方慧

“幼儿园大班的老师看自己的孩子什么都会,小学一年级的老师接到孩子发现什么都不会,巨大的反差背后是标准不同、衔接不够。”“很多家长总是焦虑孩子上小学后学习跟不上,但事实证明没有哪一个孩子幼儿园不学拼音、算术就成绩不好。”……

做真做实幼小衔接,让教育回归本真(图片来源:林州市第二实验幼儿园)

近日,河南省幼小衔接巡回项目开展《幼小衔接名家面对面访谈》节目,河南省实验幼儿园园长张秋萍等幼小衔接专家和一年级学生家长共同解答幼小衔接中的困惑,为幼小科学衔接出谋划策、传授经验。访谈视频在“教育时报”视频号上一经发布便收获48.1万人次观看,3万次转发,引发家长和老师的热烈讨论。

幼小衔接,一头连着小学,一头连着幼儿园,该如何做?近年来,我省从政策引领、课程衔接、家园共育等方面入手,积极探索“学在河南”的幼小科学衔接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

政策引领,明确幼小衔接路径

很多家长和老师对幼小衔接这一话题并不陌生。长期以来,幼小衔接工作多在幼儿园进行,由于缺少小学参与,两个本该紧密联系的学段出现阻隔,再加上家长的升学焦虑,倒逼幼儿园“小学化”,幼小衔接难以取得预期效果。

为缓解这一矛盾,2021年7月,我省印发《河南省推进幼小科学衔接攻坚行动实施方案》,对幼小双方在衔接中应承担的责任提出明确要求。

在落实幼小科学衔接攻坚行动中,我省遴选32个实验区、130所试点园和130所试点小学,组建由名园长、名校长、教研员、高校学者等73人组成的幼小衔接省级专家组,对试点幼儿园和小学提供专业指导;设立幼小衔接项目专项资金,共投入资金520万元用于支持开展幼小衔接工作;推动联合教研,明确1名小学教研员和1名幼教教研员共同牵头负责区域内幼小衔接教研工作;依托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与评估院和河南省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发展中心开展幼小衔接的课题立项研究和幼小衔接的课程教学评选。

专家团队引领方向、试点园(校)做好落实、联合教研实践修正、课题研究形成模式……在一系列政策的支撑下,全省幼儿园和小学有效打破了“各自为政”的工作状态,家、园(校)、社主动优化衔接路径,共同打造适宜的幼小衔接教育生态,各方对幼小衔接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得到了空前提升。

课程突破,聚焦幼小衔接核心

“入学课程结束了,全校200多名新生没有哭闹,取而代之的是一张张开心的笑脸。开学第一周,整个一年级秩序井然,孩子们在听讲时都能保持专注,以往让老师最头痛的课堂纪律问题一去不复返。”今年秋季开学,一年级新生显而易见的变化让郑州市郑东新区普惠路小学校长丁倩忍不住感慨,“幼小衔接,就是有这样的神奇魔力!”

如今,和丁倩有同样感受的人不在少数。我省近年来着力改变学校过度重视知识准备、超标教学、超前学习的状况,规范小学、幼儿园和校外培训机构的教育教学行为,合理做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全省各幼儿园和小学也纷纷设计形式多样的幼小衔接课程,让幼儿园踮脚送一送、小学弯腰接一接,真正实现双向奔赴。

比如,幼儿园的入学准备教育往往有机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中,因此,设计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是幼儿园衔接工作中的重要任务。

“新闻播报员”“有趣的线路图”“破译密码”……在开封市金明幼儿园,一个个精心设计的特色教学活动每天轮番上线,受到孩子们的热烈欢迎。

“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两个学段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相对独立,幼儿园的孩子刚进入小学时容易产生畏学情绪,我们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鼓励大班幼儿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或发现新问题时主动发问、互相探讨、共同解决,让孩子养成敢问、敢说、喜欢说的学习习惯。”开封市金明幼儿园园长徐春茜说。

济源市天坛路幼儿园则注重每月一主题切实关注儿童的兴趣和需要,按照幼儿学习与生活的轨迹,设置3月“探秘小学”、4月“快乐准备”、5月“我,棒棒哒”、6月“毕业告白”四个主题,通过向往小学、积极准备、充满信心、依依惜别、勇敢前行的课程脉络,循序渐进,螺旋上升,探寻更为科学适宜的幼小衔接准备活动。

在幼小衔接工作中,小学一年级的入学适应教育主要通过游戏化、生活化、综合化等方式实施,强化儿童的探究性、体验式学习。

为了让学生尽快适应小学环境和生活,河南省实验小学格外注重幼小衔接课程建设。校长王献甫告诉记者,学校围绕了解环境、规则、交往等主题,精心设计幼小衔接校本课程。如“校园探秘”课程,让学生拿着地图去探秘教师办公室、经纬农场、少先队大队部等场所,尽快熟悉校园,爱上新“家”;“我想和你做朋友”课程,用图画和游戏的方式教会学生如何与身边的同学交往;“课间这样玩”课程,教会学生如何度过一个安全、有趣的课间10分钟……学生在一次次有趣的探究学习中顺利完成幼小过渡。

家园共育,形成幼小衔接合力

“家长在幼儿进入小学前应该做好哪些准备、怎样保护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前不久,林州市第二实验幼儿园原园长张利英在安阳市教育局开设的“家长夜校”中,为全市家长分享了幼小衔接中家长地位与责任的相关内容,受到家长的一致好评。

“家园共育是实现幼小衔接工作的最佳路径,按下家园同步键,才能使家园共育得以实现。”张利英向记者介绍,他们在大班家长中实施“111工程”,即每周一次家长专题讲座、一次高质量的亲子陪伴、一次幼小衔接家园共育专项内容。针对幼儿是否需要提前认字、写字和学习拼音、上“幼小衔接班”等问题,和家长进行深入探讨,达成教育共识,帮助幼儿和家长更好地渡过幼小衔接期。

幼小衔接贵在行动、重在联动、难在合力。家长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幼儿园和小学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伙伴,要想让幼小衔接工作成效最大化,就需要家庭和幼儿园、小学结为彼此信任、支持、合作的同盟军。

新乡市红旗区区直幼儿园和新乡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联合,对家长进行科学心理指导和情绪疏导,科学助力育儿工作。开展菜单式主题讲座,根据广泛调研结果,列出“菜单”和主题,家长根据自己的情况自愿报名参加,学习更有针对性;建立伙伴式学习共同体,组成高校教师、家长、幼儿园教师三方学习共同体,提出问题、伙伴支着、相互交流、专家提点、实践修正,实现互助式育儿,共同进步;制作家长指导手册,鼓励幼儿和家长每天用20-30分钟亲子时间进行阅读、游戏等,以实践性任务让孩子更好地适应角色转变。

面对家校共育难题,驻马店实验小学则以举办家长学校为突破口。“我们在开学前3天开展智慧父母课堂、每周五举办家长沙龙、常态化落实‘智慧爸妈有妙招’家长分享会等系列活动,将幼小衔接的范围延伸至家庭内部,让家长与学校不再为儿童超前学习而剑拔弩张,而是因孩子全面发展而携手同行。”学校校长常东亮说。

幼小科学衔接是一场幸福的双向奔赴,家、园(校)、社育人主体缺一不可。如今,强化家园校共育、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将指导要点转化为行动方案,已成为全省广大教师、家长的共识。未来,我省将进一步深入推进幼小科学衔接工作,总结凝练出可供借鉴的河南经验,让更多孩子受益,让教育回归本真,促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编者按:10月29日,《中共中央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决定》发布,要求认真做好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学习宣传。结合省教育厅要求和宣传实际,自本期起,本报开设“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栏,宣传报道全省各地教育系统组织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相关新闻动态,在我省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的热潮,推动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在教育系统落地、落实、见效。

开封:以更高标准、更高要求做好教育每件事

本报讯(记者 程振华 通讯员 贾梦希)盛会凝聚人心,蓝图催人奋进。连日来,从机关到学校、从老师到学生,开封市教体系统掀起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全市各级各类学校通过线上学习、精神宣讲、诵读金句、主题班会、创意活动等形式,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大家纷纷表示,要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党的二十大确定的任务目标上来,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教育力量!

会议“细”学,把握核心要义

10月29日下午,开封市教体局利用钉钉平台召开教体系统领导干部工作会议。开封市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娄和彦主持会议并讲话。

会议强调,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三位一体”统筹安排、一体部署,深刻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的关心重视一以贯之,体现了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战略思想。全市教体系统要深刻理解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大意义,对标对表党的二十大精神关于教育的目标任务和要求,以时不我待的担当精神,更高标准、更高要求做好教育每件事。

大力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继续推动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_现代统计学是实质论_教育精神实质是什么

会议要求,全市教体系统要把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坚持领导干部率先垂范、以上率下,深入开展理论大学习、干部大培训、政策大宣讲、氛围大营造、精神大贯彻等活动,推动学习由上级机关向基层学校延伸、由领导干部向群众师生延伸,切实把全体党员干部、师生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汇聚到落实党的二十大明确的各项任务上来,在全系统凝聚起上下同心、奋勇前进的强大合力,用新精神、新理论、新举措推动全市教育事业在新征程上走在前、作表率、当示范,共同推进新时代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宣讲“深”学,领悟精神实质

在开封市开封县街小学,全校师生万人同上思政课。学校思政课教师以时政育人、用榜样引领,精心打造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思政课——《你的样子,就是中国的样子》,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重要理论、重大举措全方位融入到课程教学中,让党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带着“热气”进教材、进课堂、进家庭、进学生头脑。当日观看人数1.8万余人次,累计获赞9.5万余次。

在开封市第二师范附属小学,党的二十大代表、南阳市镇平县高丘镇黑虎庙小学校长张玉滚云端连线全校教师,号召老师们把科教强国视为终身践行的使命责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把孩子们培养成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新时代好少年。榜样的宣讲,让老师们更加坚定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决心。

创意“新”学,宣传思想精髓

在开封市第一师范附属小学,教职工创作原创宣传海报,绘制金句宣传册,用手中画笔描绘奋进蓝图,抒发教育人“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奋进之心、“风雨无阻向前行”的壮志豪情。

开封市静宜中学在学校微信公众号开设“‘静宜党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栏,从党的二十大开幕至今,紧跟时事,及时向党员干部和全体教师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当前已推送28期。

全市各中小学校还开展“诵报告金句,铭教育初心”活动,学精神、强思想、促干劲儿,学习领悟党的二十大精神;学生每日清晨都拿出自己的最佳状态,播报自己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心得。全市各幼儿园也积极开展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三个一”主题活动——看一部红色电影、听一个红色故事、唱一首红色歌曲,让党的光辉照进童心。

2023年“英才计划”实施方案发布

计划培养中学生1700名

本报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近日正式公布《2023年“英才计划”工作实施方案》。2023年,“英才计划”实施范围进一步拓展,培养高校增至58所,覆盖25个城市(郑州市入选),计划培养1700余名品学兼优、学有余力的中学生。他们将走进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等一流高校,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等自然科学基础学科领域的知名科学家指导下,参加为期一年的科学研究、学术研讨和科研实践。

省级管理办公室将根据《“英才计划”中学参与办法(试行)》有关要求确定参与中学,并联合相关高校及中学向中学生广泛开展宣传动员工作。中学负责推荐品学兼优、学有余力、对基础学科具有浓厚兴趣的高中一年级和高中二年级学生参加报名。学生相应学科成绩排名应在年级前10%,或者综合成绩排名在年级前15%。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爱好选报导师,并提交相应材料。

(时闻)

■ 一条热线牵出一个组织,心理健康服务一直走在提质路上

■ 心理健康事关学生全面成长,每一位老师都是幼苗成长守护人

■ 用心呵护,引领青少年勇敢走出阴霾,做自信、自强少年

安阳:“热线+中心”护航学生心理健康

□ 本报记者 杜帅鹏

“谢谢老师的开导,现在我心里敞亮了很多,以后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也要改变……”近日,安阳市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热线(以下简称“热线”)志愿者程红利接到了一位初三学生家长的咨询电话。近1个小时的咨询通话中,这位家长讲述了自己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最终在程红利的引导下解开“心结”。

这是热线开通以来的一次普通的咨询服务,而这样的服务每天都会提供,以期帮助到更多的人。

近年来,安阳市教育局围绕青少年心理健康核心工作,构建“热线—咨询—活动”三级工作体系,在全省教育系统率先开通服务热线,并通过安阳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以下简称“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搭建心理健康“连心桥”,护航学生全面发展,得到社会好评。

近日,记者拨通该热线,与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工作人员深谈,发现更多安阳市心理健康教育为广大学子护航的温暖事迹。

搭建“心”桥,一条热线牵出一个组织

“让学生乐于用眼睛传递笑容、勇于用嘴巴说出真心、善于用心表达无限的爱。”近日,当记者走进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团体辅导室时,一场电影赏析团体辅导活动刚刚结束,主讲人闵晓静正在总结。散会后,学生家长对活动赞不绝口,纷纷询问下一次活动的时间及安排。

让家长们赞不绝口的心理健康辅导中心,今年6月焕发新活力,缘由竟是一条热线。

记者了解到,安阳市教育局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防范出现疫情防控背景下的心理问题,在2021年6月1日,整合全市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组建起一支由110名心理健康教师参与的志愿者服务队,开通了一条专门解决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服务热线——4006988525。

“截至今年9月底,热线接话时长已超2万分钟,接听咨询电话1450个,服务从接听来电发展到提供地面咨询、线上公益、活动示范、隔离点服务等。多种形式的心理疏导服务不仅为安阳市广大家庭解决问题,还承担过吉林省疫情期间的心理援助服务。”安阳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科长张伟介绍说,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热线来电量激增,是平日的2至3倍,这成了安阳市青少年及家长纾解困惑的主要通道之一,有效发挥了热线在心理援助和危机干预、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一条热线,向省内外传递着安阳这座古城应有的温度,也为焕然一新的心理健康辅导中心注入更多内驱力。

6月1日,安阳市教育局接手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在硬软件配备上对其进一步优化,将热线志愿者团队并入其中,以更多样的咨询形式便利学生、贴近学生、引导学生。

“心理健康辅导中心设有心理咨询室、团体辅导室、心理宣泄室、沙盘游戏室、音乐放松室等专用辅导空间。热线与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分管线上和线下,学生和家长都能找到合适的倾诉途径。”张伟介绍说。

“安阳市教育局在业务上对中心进行了全面指导,全力支持中心工作的开展,并给予了极大的帮助。”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工作人员郭淋萍介绍说,今年暑假,心理健康辅导中心接到热线130多个、接待来访家庭40多组、接待心理咨询案例225例。另外,心理健康辅导中心还开展了9场形式多样的活动,线上线下服务了约3.7万名家长和孩子。

“感谢热线和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在孩子和家长感到最迷茫最无助的时候,给予帮助和关爱……”许多家长和学生的留言和点赞,字里行间透露着感激之情。

“开展学生和家长的心理疏导工作,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从热线到心理健康辅导中心,我们的服务一直在路上。”张伟说。

修筑“心”路,建强优秀心理教师辅导团队

做好心理健康辅导工作,师资队伍是核心,活动组织是关键。在心理健康辅导中心的宣传栏上,45张笑脸映入记者眼帘,他们是心理健康辅导中心的志愿者。

“为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共召集了43名志愿者和2名专职心理教师,他们都已通过考核获取了国家级心理咨询资质,并有丰富的学校教育管理经验。”安阳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副科长刘琪玮向记者介绍说,“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分设督导组、危机个案小组等,加强了团队之间的沟通协作,每周还会定期组织志愿者参与心理技术及督导培训,更新知识、提高觉察能力,保证心理咨询服务的高水准、高质量。”

“志愿者热心心理健康工作,他们的专业视角和教育经验也给了我们很多启发。他们以高度的责任心认真对待每一个来电,分工协作进行风险评估,借助行政力量锁定孩子周边资源进行干预,协调指导相关人员正确帮助孩子走出心理阴霾……”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工作人员张佼说,电话那头是急需呵护的孩子,电话这头是一个团队在汇聚更多温暖。

在安阳市教育局的指导下,心理健康辅导中心不仅通过家长夜校的形式为家长宣传讲解心理健康知识,还通过活动前集体教研、活动中观察实效、活动后及时复盘,精心准备多种团体辅导活动。

刘琪玮说:“这跟一般的团体辅导很不一样,它不但有趣味性,还能从心理学角度启发孩子,让孩子和家长有进一步的深度思考。授课的老师都有心理学专业背景,远比一般团辅活动更专业。而我们的志愿者主体是资深班主任、心理咨询教师,他们与学生朝夕相处,并且都具有专业资质、教育经验和课程研究基础。”

“除了专业,敬业也重要。”安阳市教育局副局长李翔说,“负责热线的志愿者每周5天、每天10个小时为全市学生、家长提供心理辅导服务。”为进一步解决问题,心理健康辅导中心还在全市不同方位开设了4个地面服务站点,利用周末时间就近为学生、家长提供线下心理咨询服务,确保“线上疏导通情感,线下互动高成效”。为此,安阳市教育局承担了热线的所有费用,规定心理健康辅导中心所用的设备、器材免费向学生及家长开放使用。

“今年年初,安阳市新冠肺炎疫情暴发,部分热线志愿者陪着需集中隔离的师生一起进驻集中隔离点。通过他们的有效心理援助,集中隔离点的4000多名师生平稳度过隔离期,没有发生一例危机事件。”李翔说。

点亮“心”灯,呵护孩子健康成长

“非常感谢安阳市教育局的‘心理健康大礼包’,为我们农村学校送来及时雨,帮助我们共同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安阳市北关区柏庄镇东方红小学校长张文军对记者说。

今年5月,安阳市教育局为本市乡村学校师生、家长送出“心理健康大礼包”,其中的“上门服务”“定制游戏”工具包实用、方便,深受师生欢迎。

据了解,针对乡村学校心理健康辅导资源较少情况,安阳市教育局协调心理健康辅导中心组织专家,根据乡村师生和家长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学习生活环境,结合他们的心理需求,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设计出一系列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我们带动全校师生共同参与,走到师生、家长中间,相当于手把手地指导他们去把本土、本校的心理健康服务机制建立起来,帮助乡村学校教师学会从心理角度深入关注到全体学生的健康发展,培育其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素质。”刘琪玮说。

据记者了解,自安阳市教育局接手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后,除正常开展心理咨询服务活动外,还在每周安排一场心理团体辅导活动,并新增家长夜校公益直播活动,受益家长超过45万人次,线上线下咨询案例超千例。心理咨询热线志愿服务队被河南省精神文明工作指导委员会评为“河南省疫情防控优秀志愿服务组织”。

“每场活动,心理健康辅导中心都会为孩子颁发一张精心制作的‘心理健康护照小达人’证书,证书见证孩子们的成长。”刘琪玮说。

“感觉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不再孤单——这些来自家长的反馈,也更加坚定了我们开展心理健康辅导的信心。”张佼说,“听到最多、最喜欢的一句话是——老师,我好多了!孩子们重新认识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亲子关系得到改善的那一刻,我们所有志愿者老师是最欣慰、最高兴、最有获得感幸福感的。”

“心理健康事关学生全面成长,参与其中的每一位老师、志愿者身上的责任重大,他们是幼苗成长的守护人。我们也将继续助力心理健康辅导中心,把安阳市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辅导工作真正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努力为家长和学生提供更加专业、有效的心理援助服务,为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安阳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黄艳表示。

(本文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大力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继续推动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_教育精神实质是什么_现代统计学是实质论

■ “双减”的河南行动·校园实践⑤

■ 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调适教师的工作焦虑,为减负提质增效提供保证

■ 把时间还给教师,解决教师后顾之忧的同时,用真情关怀教师,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

■ 优化人文关怀,组织开展各类文体活动,丰富教师业余生活,让他们强身健体,享受幸福

“双减”有温情有温度

教育暖心更暖人

□ 本报记者 靳建辉

“双减”减的是孩子课外辅导和作业负担,给孩子书包“减重”,给家庭支出“减压”,如此,让教育回归立德树人初心,让学生实现“五育”并举齐发展。

随着“双减”不断走向深入,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教育是温暖人心的事业,是用善良唤醒善良、用美好启迪美好、用心灵感应心灵、用情感传递情感、用生命熨帖生命的艺术,不但有深度、广度,更有温度。

在“双减”落地过程中,我省各学校努力关注每个细节,针对孩子在校时间变长容易饿肚子、教师工作时间长压力大幅度增加等问题,积极探索关注关心关爱师生的举措,全面提升师生的幸福感、获得感。

关注心理,呵护师生心灵,让陪伴更灵动

“双减”,有力推进了教育体系革新,展现出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新样态。但是,对于处在成长发展中的中小学生和工作时间加长、任务加重的教师而言,都会面临不可回避的心理焦虑问题。如何做好师生的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呢?

记者在商丘市睢阳区胜利小学采访时了解到,为营造阳光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给学生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该校成立了专业的心理教师团队,定期给各年级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讲座,并进行适时辅导。

“我们学校还设有‘心语信箱’,聆听学生的真实声音;红领巾广播站,及时解决学生的困惑,让学生乐观、积极、阳光、向上,做一名充满正能量的新时代好少年。”学校校长张凤仙说。

在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洛阳分校,校长张胜辉每个月都要走进3个校区,开展学生、家长、教师三个层面的“校长面对面”专场活动。对于学生,他了解学情,了解学校工作落实真实情况,了解学生的成长需要;对于家长,他通报学校发展情况,指导家庭教育策略,沟通家校合作问题;对于教师,他反馈学生及家长意见,沟通学校工作落实和实际问题处理,指导各阶段教师专业化成长。

张胜辉告诉记者,课后服务开展后,参加的教师虽然能够拿到一定的补贴,但每日工作量也大幅度增加,教师的思想认识及心理状态是课后服务工作能否做好的首要因素。这三个层面的沟通交流,重点是引领教师转变观念、改变策略、放松心态,以自身专业成长适应“双减”下高质量教育的发展需要。

在为教师心理减负方面,各学校的方法不一、各具特色。例如,驻马店市第二十三小学以着眼长期发展为目标,不依据留痕和繁琐的材料对老师进行考核与评价,让教师从填表格、做材料、导数据的天天留痕中走出来;漯河市源汇区许慎小学把每周一次的教师会调整为两周一次,平时工作安排以周例会和年级主任会为主,精简高效;清丰县明月湖小学为老师们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对老师进行心理疏导,缓解快节奏下老师们的心理压力和焦虑;等等。

除此之外,我省各学校还开展有休闲、娱乐、培训、学习等系列活动,让教师在教书育人之余,调养身心、品读经典、放松休闲、静心学习。这些做法,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心理压力,调适了教师的工作焦虑,调动了教师参加课后服务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为学生减负、教育提质增效提供保证。

关心生活,立足关键小事,让陪伴更温情

在“双减”背景下,教师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发生了许多新变化,我们如何解决师生的关键小事,特别是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呢?

蒸馒头、包包子、炸丸子……在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洛阳分校,学校后勤处时刻关注师生饮食安全和质量,改进正餐食谱,增添加餐花样,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需求,提质增量让学生吃饱吃好,能保持充足能量坚持到放学。同时,学校做好防疫消杀等工作,让学生有一个舒适安全的学习环境;增设路灯、路障,保证学生上下学安全。

课后服务方便了百姓生活,却让教职工遇到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下班晚,一家人的生活受到影响。学校每天换着花样保证每位参与课后服务的教师不为一家人的晚饭发愁,保证教师有充足的放松时间,更好地调整身心。

开封市第一师范附属小学爱字当头,暖心保障,以惠师举措温暖教师心房。学校时刻关注教职工生活状态,为生病及家庭经济困难教师及时送去关心和帮助;引入社会力量补充到课后服务的教师队伍之中,减轻教师工作强度;在每位教师生日之际送上蛋糕和生日祝福,让老师们感受到学校的温暖关怀;在重要节日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拓展活动,丰富教职工精神文化生活;打造温馨的“教师书吧”,让一线教师从繁杂的事务中抽出时间,让疲惫的身心从书中得到抚慰和滋养,为教师充电助力;等等。

为了让老师保持饱满的激情,漯河市源汇区许慎小学优化人文关怀,取消了“一刀切”的上班打卡制度,实行弹性工作制,为参加课后服务的老师另外设置打卡时间,推迟签到。在关爱教师的基础上,学校进行科学细化,力求更人性、更温暖,真正做到“把时间还给老师”。同时,学校和附属幼儿园结合,放学后安排优秀教师集中看管教师子女,解决老师们的后顾之忧。

这些学校出台的一项项教师“礼遇优待”暖心举措,在解决老师后顾之忧的同时,用真情关怀教师,营造了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

关爱健康,守护师生生命,让陪伴更长情

教师不是铁打的、钢做的。长期高压、高负荷运转,必定会使他们产生疲惫、焦虑情绪,影响教师的身体健康。为此,我省各学校从细处着手,了解教师特殊情况,组织开展各类文体活动,丰富教师业余生活,让他们强身健体,享受幸福,拥有健康向上的人生。

在商丘市睢阳区胜利小学的校园里,有一个特别的功能室——教师多功能休憩室,里面装备有咖啡机、多功能料理机、杂志等,还有多功能按摩椅和一系列健身器材。每天课余时间,学校老师都会分组、错时到此进行锻炼,传递出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砥砺前行的精神力量。

开封市第一师范附属小学为老师送上了颈椎枕、抱枕、跳绳,让老师体会到学校的关怀和温暖。购置了理疗机,并聘请专业按摩师为患有职业病的老师提供理疗服务,用真情关怀教师,保障教师安心从教、静心从教、舒心从教。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的发布,对学生睡眠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2012年开始,河南省第二实验中学每年均参加由郑州市教育局组织的中小学区域教育质量健康体检项目(由第三方负责测评)。该项目从更专业的角度去分析26项教育健康指数。

该校2018年、2019年的测评报告反馈中显示,在测评的26项指数中,学校最不理想的是作业指数和睡眠指数。学校校长罗敏分析说:“这个调查结果让我深刻意识到,要想切实减轻学生作业负担、保证学生睡眠时间、减轻家长精神焦虑,就必须为学生和家长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服务。”

于是,河南省第二实验中学建成校内餐厅,为开展课后服务提供保障,为学生节约更多时间,让学生得到充足休息时间。为确保食品安全,学校餐厅的食材均从资质齐全、物品新鲜、配送及时的高品质公司采购,按照河南省食育研究院提供的菜谱(四菜两汤两主食,外加水果)现场加工制作后服务师生。

记者在采访时了解道,我省部分学校已实现了学生在校午休从“趴着睡”到“躺着睡”,洛阳市实验小学就是其中一个。

“实现全员‘躺着睡’的午休并不容易,我们把所有的功能教室都用上了。”该校校长李青青说,为了保证午休秩序,学校从“香甜”睡眠的倡议书,到午休小口令,再到每日更换干净袜子、洗脚,以及睡觉时候如何脱袜子和放鞋子等都有要求。

学生减负,教育的未来才可期;教师减负,我们的“双减”才能添翼。有减有增,以减促增,才能更好实现我们美好的教育愿景!

(本文图片:本报资料图)

■ 课后服务的河南示范

常规+特色,让每个孩子绽放独特光彩

□ 本报记者 靳建辉

站在全面育人的角度,设置实施“常规+特色”服务项目,打造“教师用心、家长放心、学生开心”的课后服务新亮点,是邓州市花洲实验小学对课后服务工作的具体要求。这些要求让学生在高效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综合素养也得到了提升。

据学校校长程玉洁介绍,该校在做好减负的基础上,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特色校本课程。一是阳光悦读课程,开展学科特色阅读、师生共读、自主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博学、在悦读中养趣;二是阳光体育课程,方阵跑、花样跳绳、多彩室内操,强身健体,让学生茁壮成长;三是阳光社团课程,“一剪美”乐园、缤纷彩泥坊、百变衍纸、活力篮球等82个社团,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自由选择,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和特长,让每一个孩子都能绽放出独特光彩。

学校还实施多元评价,赋能学生素养提升。组织教师聚智聚力,以“游戏闯关”代替“纸笔考试”,变“阶段小结”为“及时评价”,改“横向比较”为“纵向看进步”,让评价既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又注重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

“我们以学科知识为基础,以培养学生学科素养、学科能力、习惯养成和健康成长为目标,精心设计了学科性与趣味性相融合的四大板块:品正行雅、‘语’味无穷、‘数’我最棒、‘艺’鸣惊人。组织综合素质测评活动,将快乐和评价融为一体,切实发挥评价育人的功能,助推学生幸福成长。”程玉洁说。

为了检验“双减”及课后服务工作的成效,学校还定期开展课后服务成果展示汇报活动,力争做到“双减”工作文化有魂、课改有为、教研有质、优师有法、素养有格、特色有品。

增强服务能力,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 本报记者 苏江召

为深入贯彻落实“双减”政策,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回应群众关切,日前,郸城县实验中学进一步增强教育服务能力,在广泛征求家长和学生意见的基础上,合理安排服务时间、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帮助家长解决接送学生难、辅导学生难等问题。

学校创建了形式多样的社团,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艺、体育、劳动等社团活动,努力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确保初中学生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90分钟。

学生个体存在差异,学习的接受能力也有差异,学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作业分层设计,以基础性作业、创新性作业、实践性作业,以及必做作业、选做作业等,满足不同程度学生的需要,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校还健全作业管理机制,完善作业管理办法,加强学科组、年级组作业统筹,合理调控作业结构。班主任对班级各科作业的时间和数量进行统筹安排布置;老师们根据学情和学习内容,对作业质量、书面作业总量、作业类型进行反复研讨。针对作业形式多元化,学校鼓励教师对作业评价多元化,实行教师全批全改、面批面改;提倡教师精准把握作业中的重点难点,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会到作业带来的快乐。

安全无小事,责任大于天。学校把安全工作始终放在首位,落实安全责任,建立健全课后服务安全管理机制,制订课后服务安全管理方案,强化学生活动场所应急救助设施、消防设施安全检查。落实考勤监管、交接班、门岗登记制度,切实保障学生人身安全。

这些新变化要注意!事关2023年高考报名

河南省疾控中心发布重要提示

这些70岁+老人,为何能火遍全网?

心理健康 生活教育 幼儿园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