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收集资源网

【语文】语文教学有序与无序的现象及教学方法

网络 2022-12-11 00:01

一、语文教学有序与无序的现象

��语文教学作为一门学科是科学有序的,它体现在学科目标是标准的,学科内容是规范的,知识的分类是严谨的,语、修、逻、文,字、词、句、段、篇,既突出重点,又覆盖全面。课文选取的是文质兼美、适合教学的典范文章,课文体系既体现了综合性、实用性,也体现了序列性,纵向注意训练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横向注意知识点互相渗透、相辅相承。

��语文教学的有序性还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总体上说,无论教师教学还是学生掌握语文知识,都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有限趋向无限;学生思维过程也是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就教学方法看,各种程式化的教学法应运而生,语文能力训练亦呈层次化,包括听、说、读;写,观察、联想、想象,综合、概括、比较等等。

��语文教学有序性还体现在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上。课前预习,课堂安排,课后复习,学期计划,每月部署,都可以统筹安排,量化管理。近年来实行的标准化考试,精确的双向细目表,十分讲究的效度、信度,无疑都是语文考评科学化的体现。

��语文教学也是无序的,无序性表现在教材上,现行语文课本都是“文章选集”,虽然总体看来从低年级到高年级也是遵循由浅入深的逻辑顺序,但它毕竟是由一篇篇并不连贯的文章组成的,和其它学科相比(比如数学),语文前后课文之间并不存在严密的科学序列。数学课前面一章没学懂,后面一章就无法听;前面的公式定理不会,后面的习题就做不出来。而语文课却并非如此,《雨中登泰山》没讲,并不妨碍你学《荷塘月色》,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也是语文课的一个特点,所以说语文课缺乏这种一环紧扣一环的约束力。

��语文教学的无序性还表现在课堂教学的不平衡性、随机性。语文课的主观性、审美性、多义性决定了语文课堂教学的不平衡性、随机性。和其它学科相比,语文的主观色彩特别浓,同一个问题往往可以有多种答案,对一篇课文的分析鉴赏可以从不同角度来进行。写作更是如此,在保证合乎基本规范、原则的前提下,反对干篇一律,主张各抒己见,主张创新。而学生虽然同在一个年级、班级,语文程度各不相同,而且他们的个人趣味、欣赏要求、审美习惯也各不相同,这些因素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因此高明的语文老师,他们的课堂教学总是不平衡的,不可能是绝对有序的,因为他们总是以学生为主体,总是干方百计地激活学生,学生活了,偶然性、随机性的情况就会不断发生,甚至异峰突起,高潮迭出。一堂语文优质课的轨迹,就是一条波浪线,一条心电图式的曲线。任何“一刀切”的教学设计,不论传统的,还是现代的,追求课堂教学的绝对平衡有序,只能是把丰富的语文课堂教��学“约化”,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慢慢变成机器,思维在教师的指挥棒下钝化。

��语文教学的无序性还表现在教学方法的灵活性、自由性,这是课堂教学的不平衡性与随机性所决定的。语文教学活动是一种复杂的、自由度比较大的创造性活动,为了达到某种教学要求,教学的途径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传授式、启发式、点拨法、发现法等等。我们并不只依靠某一种途径和方法来实现教学目的,我们更没有必要不顾主观、客观条件去生搬硬套某种教学方法。语文教学效果的实现,在一定程度上比任何学科都更依赖教师的个体素质。朱绍禹先生对此有过非常精辟的分析:“语文教学是个人技巧性很强的活动,其效果是通过个人的观察和实践才能得到。而这种实践又多半无法按一定的法则来进行。而要由实践者个人的知识、经验和个性来决定。它牵涉到许多变项,既使人们了解这些变项的性质,却不能给它定量定序。”(朱绍禹:《语文教育辞典》,延边人民出版社l 991年版,第9页)他这番简明的分析说出了其中的原因所在。

二、语文教学科学性与艺术性

钱塘湖春行理解性默写_如何理解美是多样性统一_夜雨寄北理解性默写

(一)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关系

��我认为科学是语文教学的学科基础性质,艺术是语文教学的教法主导。和其它学科一样,语文教学是有规律可循的,科学的语文教学思想,系统的语文知识,总体上循序渐进的教学进程,序列化的智力培养、智能训练,语文教学中的这些不变量,奠定了语文教学作为一门科学的学科基础。和其它学科不一样,语文教学强烈的主观性、鲜明的审美性、课堂教学的相对不平衡性、教学方法的灵活性等等诸多的不变量决定了语文教学不存在一劳永逸、机械不变的教学模式,决定了语文教学方法是以艺术为主导的。美国斯坦弗大学教授、教育艺术论的一位重要人物埃斯纳在其1985年出版的《教育想象》一书中认为:“教育是艺术,第一是由于教学可以运用自己的技巧和能力,使师生双方都能感受到一种美;第二是因为教学过程中,教师像画家、作曲家、演员和舞蹈家一样,是根据行为过程展开的性质来作出评价和判断的;第三是因为教学不需要受事先安排好的行动程序的束缚,教师必须以不断创新的方式来应付在教育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意料和始料不及的事件;第四是由于教学的成绩常常是在教学过程中取得的。”(转引自王长纯《当代西方教育艺术论初探》,载外国教育研究》1992年第4期)埃斯纳的观点是认为教育不仅从方法技巧上,而且从教育的特点、内容诸方面看都应视为艺术,这一看法对我们认识语文教学的艺术性不无启迪。

��科学与艺术二者不可偏废,华东师范大学谭惟翰教授曾借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评论梅兰芳表演艺术的一句话,说出了语文教学中科学与艺术和谐统一的关系,这就是“有规律的自由行动”。人们常说语文教学“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第一个“法”就是“有规律”,可以理解为教学的一般原则,也就是教学规律;第二个“法”字是某种特殊的方法,“教无定法”就是“自由行动”。语文教学是一门科学,而科学的特点就是根据普遍性来处理特殊性;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就是用教学的特殊性去体现教学的普遍性。语文教学能够做到有规律地自由行动,就是“得法”,是语文教学艺术已趋炉火纯青的标志。画家石涛曾说:“至人无法非无法也。无法而法,乃至法也”。

��语文教学不是一种静止的、僵化的有序结构,不是处于封闭状态之中,不是不同外界发生关系的孤立结构。语文教学是一种无序与有序相统一的结构,是一种活的运动着的有序结构,它的秩序性与外界有密切关系,是依靠同外界不断进行能量、物质和信息交换来维持和发展的。语文教学过程就是不断地向学生输送各种信息包括从理论界、现实社会吸取信息,并从学生那里获得反馈信息的过程,通过这种持续不断的信息交流,使语文教学界呈现出一种有条不紊、有计划、有步骤的“有序”状态;同时也是一种充满活力、运动发展、波澜起伏的“有序”状态。它不断地由无序转变为有序,同时又不断地打破有序,从而出现新的无序,进而追求新的有序,每一个过程都是一个进步,每一个阶段都是一个上升,它永远没有绝对静止的有序,但它也永远不停地追求有序。

(二)原因之一:它属于人文科学

��语文教学是个综合性的交叉学科,它隶属于人文科学,其内容又几乎涉及人文科学的各个方面,它既是科学,就应该“科学化”,就必须遵循科学的原则;它又是“人学”,应该“人文化”,同时必须遵循“活”的艺术的原则;科学化与人文化的统一,理智与情感的统一,是语文这门学科应该致力的目标。

��近年来,科学主义思潮对语文教学界产生了强烈的冲击,语文界一些专家、老师追求有序,追求语文教学目标的单一化、教学内容的体系化、教学过程的规范化、教学程序的系列化、教学方法的模式化、教学评估的标准化和教学管理的机械自动化,试图实现语文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他们设想经过努力,最终达到解决语文教学的规定性和精确性这两个难题,全面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在教学中,他们注重传授系统知识,开发学生理解能力.,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却不注重学生的兴趣、价值,轻视情感经验的积累,轻视情绪感受能力、情感表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不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在研究过程中,重视固定程序、操作规则及方法,把教学过程视为纯粹的认识过程、理性过程、逻辑思维过程。也就是重视科学的因素,而忽视人的因素。

��但在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下,语文界一些专家、老师高扬人本主义的大旗,追求学生的个性发展,“自我价值”实现,重视非智力因素,着重于研究如何摆脱对学生的束缚,使他们获得自由、获得解放,然而却忽视对学生进行系统知识的传授、正规技能的培养;重视开发潜能,重视人际关系、情感交流、情意发展,而忽视程序、环节、操作方法,忽视技能掌握,把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看成是纯粹非理性的、情感体验的、艺术审美的、形象思维的过程。总之,重视人的因素,而忽视科学的因素,强调教育的内在价值(即培养人的功能),轻视教育的外在价值(即社会功能)。

如何理解美是多样性统一_夜雨寄北理解性默写_钱塘湖春行理解性默写

受科学主义、人文主义思潮影响的语文教学界的这两种矛盾状况,就其观念而言,我们可以借用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的概念来说,前者实际上有意或无意推祟一种工具理性,后者实际上则是自觉或不自觉地信奉一种价值理性。前者重视学以致用、立竿见影的技术观点,后者过于看重价值实现。二者均含片面性,不尽正确。

��推而广之,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现代都是一个功利主义盛行的时代,全人类其实都面临协调功利和理想、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问题。当今的中国教育界亦是如此,由于特殊的历史处境,经过一个阶段的隔离和沉睡,一朝醒来,发现人家已经比我们走得快,走得远了。经济落后、技术落后,刺激着一部分教育工作者敏感的心灵。在这样的环境下,留给他们冷静思考的余地相当有限,甚而失去了理性的从容与智慧的远见,而越来越热衷于各种各样能立竿见影地“根本解决”问题的办法、模式,试图以此来解决一个实际上根本无法一下子解决的历史性问题。“功利”和“效用”成了最高的价值标准,放弃了属于终极价值的东西,而拣起了属于工具价值的东西。

��这样一来又反过来了刺激了另外一些深受传统的人文思想影响的教育工作者,他们针对工具理性的泛滥,痛感价值理性的失落,极力贬抑唯“利”是图、唯“用”是举,试图还理想于教育,还人文于教学,关心永恒的价值。

��追根溯源,我们知道他们分别受“科学主义思潮”和“人文主义思潮”两种教育思想的影响,前者把教育与社会视为一体,试图通过学校即社会的教育操作去达到把人融于社会的目的;后者把教育与社会分离,它以保证教育人文化的宗旨达到使人从社会中摆脱出来,以人的完善达到社会完善之目的,二者指导下的教育改革都把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同适应人的发展的需要割裂开来,它们都在一个方面反映了教育的功能、价值,也都在另一个方面忽视或拒斥了教育的功能、价值,在这种情况下,其教育改革的成功可能性相对要小。它们的经验教训在于:除认知和学术能力的发展外,应更多地注意所有学生的各方面发展——情感发展、人格发展、社会责任感的发展。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在昭示人们,现代教育必须适应现代科技和现代经济的发展,因为现代教育有别于以往教育的重要标志就在于它跃出了教育独立于社会而存在的藩篱,与现代生产的发展形成密切的依存关系。但是,社会的发展不仅仅是科技和经济的发展。政治的需要,文化的发展,特别是自身的发展完善也同样是其重要内容和标志。人的现代化与科技、经济的现代化都是现代社会并行不悖的目标。人自身的发展完善、人的现代化,绝不是仅用科学知识就能实现和就能度量得了的。单纯功利主义、经济主义的教育观只能有损于教育整体功能的发挥,从而反转过来影响它为经济发展服务。教育改革既不能忽视现代科技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也不能忽视使年轻一代形成高尚的情操、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主体意识。

��教育价值的多元性,要求教育改革必须把政治的、经济的、科技的、文化的以及人的精神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实现人与社会一体,科技经济发展与人的精神世界的发展一体,国际教育思潮显示了这一趋势,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学会生存》为题告诫人们,教育是一个国家、社会、乃至个人“生存”的基本条件,它是以社会经济需求来规范教育发展的方向和个人教育的选择。到了80年代,教育改革的思想从学会生存走向学会关心,它要求把教育改革的着眼点放在与人的需要和发展密切相关的方面上,注意到受教育者的需要,引导受教育者去关心他人,关心自然,关心全球生态危机。一句话,从人自身的角度发散开去考虑教育改革。这个转变的意义是重大的,它表明,忽视人的发展的需要,或忽视科技与经济发展的需要,都不能成为当代教育改革的总体选择。

��高技术与高情感的平衡已经被认为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美国著名社会预测学家约翰·奈斯比特指出:技术决定论是危险的,我们周围的高技术越多,就越需要人的情感,需要高技术与高情感相平衡,这是象征我们需要平衡,这是象征我们需要平衡物质与精神现实的原则。

上面我们从社会背景的角度进行了考察,通过考察我们知道,语文教学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结合是当今时代要求下必然的选择。

(三)原因之二:它和认知风格有关

��从认知的意义上说,语文教学界两种矛盾状况和专家们、教师们的认知风格有较密切的关系。理论告诉我们,理性型的人喜欢根据已知的事实行事,愿意采用标准化的解决问题的方式;直觉型的人对灵感的依赖更甚于对经验的依赖,并且喜欢探求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思维型的人是通过逻辑性地分析来做出判断,并且不易显露过激的情感;情感型的人倾向于把判断建立在主观的价值观念之上,并且对于别人的情感特别敏感;判断型的人喜欢有计划、有秩序的生活方式;并且喜欢通过提供不同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感知型的人对资料的选取比对问题的解决更感兴趣,因为他们不满于固定的模式而尊重对刺激作自主性反应。教师认知风格的不同,直接决定了他们在同时受到科学主义思潮和人文主义思潮冲击下的不同抉择,树立不同的目标,接受不同的影响,采取不同的策略,决定了他们在教学中采取不同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影响了他们选择使用教学方法。正因为人们在做出决策时偏爱不同的价值系统,所以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可以被看作是教师认知倾向的直接结果。有人作过实验,在思维和判断测量中获得高分的教师,倾向于由教师来计划和控制的教学方式,而在直觉、情感、感知测量中获得高分的教师,更乐于采取灵活、主动的教学风格。

��语文教学中有序与无序的两种矛盾状况都是片面的,但都含有其合理的因素,把它们统一起来,才是正确的,既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又注重发展他们的个性品质,科学与艺术的统一,代表了有关教学的一种最完美的解释,同样也代表了有关在提高学生的独立性,强调学生的自我尊严以及激发一种内在的学习热情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分析技能和认知技能的教学能力的一种完美的解释。鲁迅即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虽然鲁迅总是被看作一个彻底的反传统的形象,然而面对活生生的人,鲁迅便自然地表现出东方伦理亲情的人伦意味,“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无情未必真豪杰,恋子何如不丈夫”两句话,是他个性最完整而简洁的概述。鲁迅的教学风格便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的统一:一方面是对旧的教育方式的清算,呼唤以全新的科学的教育取而代之;一方面又反对将教育沦为技术性工具,而主张把教育对象作为活生生的人看待,去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

��当然,我们说语文教学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是就语文教学的整体而言,而且认为综合统一不是机械地拼合,而是各种因素组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整体出发有机地结合。各种被综合的因素或成分,在整体中决不是等量齐观、干篇一律的,而必然是多样的,因为语文教学活动本身就是非常复杂的,外部条件各不相同,内部的目的、课程、教材、方法和形式各有特点,教师和学生又都是各有独特个性的活生生的人。因此每一堂课便有自己的特点,而不同的教学活动,不同的课就会有干差万别。一方面,每一教学活动都是活生生的丰满的整体,另一方面组成教学体系的又是极其多样的个体,在一般教学实践中,在语文课堂里,有的可能理性成分强些,有的可能情感色彩浓些;有的可能操作性强些,有的可能思辩性深些;有的可能逻辑性强些,有的可能形象性鲜明些;有的可能侧重分析性,有的可能更重视整体;有的可能更多体现出科学性的特点,有的可能更多地体现审美性的特点;有的可能更多地体现技术性特点。由此看来,我们切不可机械绝对地看问题。

三、教学实践中应该如何处理好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关系

(一)应该注意的倾向

��有人这样说,中国文化存在着一个“秩序情结”,热衷于对“序”的追求。由于社会对成绩实效的高期望,以及高考升学诸方面的压力,现阶段语文教学界普遍存在着对“序”的追求,表现为:热衷于创立种种程式化的教学模式,诸如“三阶段教学法”、“五步骤教学法”、“六步骤导读法”等等;在语文教学管理上执着于创设一个庞大的管理系统,事无巨细,一切都在严密的计划安排之中;在经验学习上,出现了一种“明星”效应,热衷于围绕“明星”搞一种较大规模的临摹行为。

��第一种情况至少有两个长处,它为语文教学界渲染了一种比较浓的研究气氛,迄今为止,从未有过像现阶段这样有如此众多的人从事语文教学研究;它为真正科学的语文教学理论体系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问题也是很明显的,这一类的教学研究虽然热闹,但不精彩,限于时间、地域、人事诸方面条件,还不能从根本上从整体上把握语文教学的主动脉搏。

��第二种情况其序列化的管理系统虽然完整,其所带来的学生语文成绩虽然耀眼,令人为之眩目一时。但冷静思考一阵,就会发现他们把序列化管理走向了极端。教学活动是十分复杂的,既是明确的,又是模糊的;有时是有意识的,有时是无意识的;有些可以量化,有些不可以量化,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的教学对象是人,不是物,不是机器,语文教学管理同样也是有序与无序的对立统一。他们的失误就在于忽视了这一点,撇开一方,以一方替代双方,走向极端,以他们所找到的“序”覆盖了语文教学整个过程。在这样一张密而无缝的大网里,学生只能一切按计划行动,教师这样安排,不是把他的教育对象作为十二三岁或十四五岁的学生来看待,而是作为机器来对待。绝对地整齐划一,绝对地步调一致,是一种刻板的“序”,机械的“序”。

如何理解美是多样性统一_钱塘湖春行理解性默写_夜雨寄北理解性默写

��我们固然要分数,要成绩,但我们不能只取分数提高这一功利价值,我们要综合辩证地考察学生身心发展的各个方面,要取学生全面发展、人格健康这一价值。

��第三种情况,近些年来,语文教学界涌现了不少明星,这无疑使语文的星空更加灿烂。由于人们对明星的崇拜,特别是许多老师出于一种真诚的学习愿望,(面对语文越来越难教的实际问题,很多教师深感力不从心,很想取点“真经”,”摆脱困境。)于是各种各样的研讨会、讲习班为老师们学习经验提供了机会,这开阔了老师们的眼界,使许多人明白还有别样一种教法,给许多老师以新的有益的启示,点燃了许多老师的教研之火。

��同时,我们也失望地看到,其中有些人,有些地方的教育行政领导出于一种急功近利的浮躁心理,热衷于围绕“明星”搞一种较大规模的临摹行为,试图收取立竿见影的大面积丰收,这恰好违背了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统一的规律。须知照葫芦画瓢,拿着人家的模子套——教育中的这种“临摹”行为是忽视主客观条件的形而上学的做法,其后果既淹没了教师的个性,又消弱了学习先进经验的效果。

��吕叔湘先生说得好,“关键在于一个‘活’字。如果不会活用,任何教学法都会变成一堆公式。……真正掌握一种教学法的教师他是会随机应变的,他的教室是生气勃勃的。你叫他换一种教学法,他也会根据实际情况,取其所长,舍其所短,同样取得成功。总而言之,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如果说一种教学法是一把钥匙,那么,在各种教学法之上还有一把总钥匙,它的名字叫做‘活”’(吕叔湘在全国中语会第五次年会上的书面发言,转引自《语文教学论坛》1991年第6期)。

��总之,不存在一成不变、普遍适用的最佳教学方法,组织教学应根据教学所处的内部外部条件随机应变,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等因素是自变量,而教学方法、教学管理是因变量,因变量随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教师应根据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来确定一种最有效的教学方式。

(二)如何把握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关系

��语文教师在实践中如何正确把握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关系,成功地进行语文教学呢?

��第一,在教学过程中始终把握科学的方向。树立科学的教学目标,拟制科学的教学计划,传授科学的知识体系,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掌握科学的教学节奏,选择科学的训练手段。而这一切必须建立在对学生现状及未来发展的整体把握上,建立在对人格健康、社会需要的全面掌握上。我国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老师说:“教语文不能无目的无计划、胸中要有教文育人的清晰蓝图,既认识学生的现有情况,更规划他们成长的前景,把握准教学的出发点,向着教育计划语文教学大纲的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辛勤耕耘。”(转引自《语文教学通讯》1991年第12期第17页。)于漪老师在她的教学中很好地把握住科学的方向,说她科学就在于她把教学与育人、眼前与长远有机地结合起来,她做到了胸有学生、脑有大纲、腹有“经纶”、心有“灵犀”。由此我们体会到要使语文教学不偏离科学的轨道,教师应该做到:对职业对学生怀有一腔深情的挚爱;对教学目标、教学大纲要有一番深刻的理解;对语文教材、相关知识要做一番深入的钻研;从而形成深厚的教学功底,这样在教学实践中才能够灵活运用、得心应手。

如何理解美是多样性统一_钱塘湖春行理解性默写_夜雨寄北理解性默写

��把学生当人看,科学地把握教学方向,那么在我们的教学中就能处处体现真的魅力,体现科学的力量。

��第二,在语文课上,努力创设美的情境。语文课需要合乎逻辑的思考,更需要生动形象的感染。在语文课上,教师用各种手段,创设某种具体、生动、美的情境,能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引起他们的激动、愉快的情绪。美的情境色彩绚烂,情深意浓,充满诗情画意,能使学生如坐春风、如饮甘泉。

��李吉林老师对情境教学作了成功的探索和实践。她说:“情境教学有重要作用它以鲜明的形象,强化学生感知教材的亲切感,情境缩短了久远事物的时空距离,增强了形象的真实感;它以真切的感情,调动学生参与认识的主动性;它以旷远的意境,激发学生拓展课文的想象力;它以蕴含的理念,诱导学生提高对事物的认识力。”(李吉林:《情境教学的理论与实践》,载《人民举育》l 991年第5期。)这方面她有许多宝贵的经验供我们学习借鉴。

��于漪老师也很善于用她那充满感情的艺术化的语言创设美的情境,她上课就如演员进入角色,声情并茂,“润物细无声”,有人说她,教《春》时是个诗人,教《最后一课》时是个朗诵家,教《海燕》时是个画家,教《挥手之间》时是个摄影家,教《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时是个政治家,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耳濡目染受到熏陶,这就是美的魅力。 ’

��第三,在现代时空里,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是语文教学科学性的一个体现。比如利用计算机进行思维训练、知识训练,这种方法针对性强,它其实是一种个别化教学,人机对话,因人施教;其次这种方法系统、全面,如利用电脑进行古汉语教学,它可以把所有实词、虚词进行筛选,找出真正常用而较难掌握的词语,它可以覆盖各种语法现象,每个语法现象可以覆盖到每一篇课文。今后电脑还可以模拟人工智能,搞人机论辩,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语言表达能力。

��利用科技手段能帮助达到艺术化的教学效果。比如可以利用电视播放课本剧录相,利用卡拉OK电视音响设备进行诗歌教学,学生朗诵诗作,配以电视屏幕的画面渲染、音乐烘托,能把大家带入如痴如醉的诗歌意境中。

��总之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有两个重要功能,其一是把课堂放大,即把课堂里的一些重要问题相对集中,更加突出地展示出来,它能在单位时间里,在局部问题上加大学习容量,更快、更有针对性、更方便、更有效地达到训练目的。其二是把社会缩小,就是把教学所需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借助某些手段缩小在课堂里。

��第四,在模式林立的教海中,保持不羁的个性色彩。新时期的中语界百花争艳,各创新说,模式林立,教法纷呈。任何一种模式,任何一种教派,只要它是成功的,就必然带有鲜明的个性色彩。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是一定的教育思想、一定历史环境的产物,因而既有其合理性,也有其局限性,巴班斯基既反对由于赶时髦而迷恋于某些教学方式,也反对不分青红皂白地完全排斥某种教学方法或方式。面对色彩斑斓的世界,重要的是我们一定要以我为主,不盲目照搬,不盲目屈从,始终保持自己的个性品质。学习他人经验不是引来滔滔洪水,淹没自己的一切,然后另起炉灶;而是引来涓涓清泉,浇灌自己的园地。安徽省特级教师蔡澄清说:“事实证明,我的点拨法正是挣脱模式重压而悄然独立于原野的一株小草。为什么动不动就偏拟一种具有呆板意味的模式呢?还是追求真实的艺术境界吧。��总而言之,以科学为基点,但不能走向极端,不能机械;以艺术为主导,但不能过分随便,不能散漫。有序而不是一潭死水;无序而不是一团乱麻。于无序之中见有序,于有序之中显自由。

教学 语文 科学 主义 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