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收集资源网

南怀瑾老师:如何理解自然美的变易性呢?(上)

网络 2022-12-10 20:59

自然性和形式性较好掌握,对于变易性则需要重点理解。如何理解自然美的变易性呢?自然界的事物多种多样,变化万千,自然的美也处在变易之中。你看太空浮云,刚才还有如大海的浪花翻腾不息,气象万千,转眼就如丝如缕,甚至烟消云散。自然之美实在是短暂而又飘渺,难怪连德国大文豪歌德也曾借《浮士德》之口无奈地请求:“真美啊,请你停下!”。自然美的变易性同社会美和艺术美不同,社会美体现较为确定的人格内涵,艺术美凝定在人工符号系统之中,而自然美是天然物质符号的美,它的活跃多变往往并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志。一方面,客观的自然事物在变;另一方面,主体的情感也在变,从而主体赋予自然客体的意义也在变,这就必然使得自然美呈现为千姿百态的物质符号形态,充满着朦胧的不确定性,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自然美的变易性。具体说来,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自然美的变易性。第一,自然事物充满活力。自然美是活的形象,是生命的充满活力的运动和变化的形象。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有其产生、发展、衰朽、死灭和复苏的过程,这种过程都遵循着自身的规律,就像应和着宇宙生命的某种秘密旋律,形成富于变化的节奏感,使自然美呈现出变易的特征。就拿一朵花来说吧,你看它先是含苞待放,再是与百花争妍,最后是衰败凋零。

它的美在那里呢?诗人龚自珍说得好:“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花的美并不会随着自身的凋零而寂灭,而是进入崭新的生命循环过程。我们在对自然界的观照中,以自己的生命去感受自然的生命,时时处处都能体验到自然的变易中蕴涵的充沛的生命活力和生生不息的节奏。这是自然美变易性的第一层含义。第二,自然事物唤起人的不确定联想。自然界的种类和变化绚丽多姿,必然会引发人的感动。“物色之动,心亦摇焉”。(刘勰《文心雕龙。物色》)人的心灵随自然物的变易而摇荡起伏,展开丰富的联想。眼睛、耳朵和身体接触到每一件事物,都可能使人联想到别样的形象、声音和事物,也就是平常所说的“浮想联翩”。不过,这些联想往往朦胧而不稳定,迅速生成而又转瞬消逝,难以用确切语言来表述。而正由于如此,自然美对人来说就总是具有变易性。再拿太空浮云来说吧!当它化为轻飘一片而徜徉太空,人们望见它如此悠闲、轻松,也会情不自禁地想象自己也像它那样潇洒、从容。但当它化作一片浓黑的乌云渐渐铺展开来,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暴风骤雨时,人们会惊恐不安地注视着它,感觉“黑云压城城欲摧”,“山雨欲来风满楼”,生出莫名其妙的焦虑。自然界总是这样,万物总是处在变易过程中,一切都似过眼云烟。

还是拿云来说,太空之云,在初升时刻被人誉为朝霞,它无比清新、瑰丽,充满活力,令人生出无限希望;而在夕阳的余晖中,又被称为晚霞,那么珍贵却又面临即将消逝的命运,令人顿觉感伤,不禁感叹“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自然界这些不确定的形象引起人不确定的联想,是自然美变易性的第二层含义。第三,人赋予自然事物以不同的意义。自然美是为人而存在的,因而其意义也是人赋予的。而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场合,往往会赋予自然物以不同的意义。这也导致了自然美的变易性。就拿“海”这一自然事物来说吧,19世纪俄罗斯诗人普希金的海就不同于20世纪诗人瓦雷里的海。普希金《致大海》写道:再见吧!自由奔放的大海! …………我将长久地,长久地倾听你在黄昏时分地轰响我整个心灵充满了你我要把你的峭岩,你的港湾你的闪光,你的阴影,还有絮语的波浪带进森林,带到那寂静的荒漠之乡而瓦雷里在诗作《海滨墓园》中这样写到:多么伟大的酬劳啊经过一番思考,终得以远眺神明的宁静普希金生活在黑暗的19世纪的俄罗斯,他渴望的是自由,所以他赋予大海的意义是个性的自由,大海的崇高形象所象征的也是这种自由。大海,是他心中“自由的元素”,他要以心灵充满大海,随着奔放的海去征服荒漠之乡!瓦雷里生活在发达的现代社会,目睹现代技术的发展带来的喧嚣,渴望那神圣的宁静,请求大海慰藉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疲惫不堪的心灵。

师说理解性默写_如何理解美是多样性统一_归去来兮辞理解性默写

所以瓦雷里赋予大海的是神圣的宁静的内涵。同样面对大海,中国人赋予它的意义显然又不一样。同为中国人,古人和今人所赋予的意义又判然有别。而同处一个时代的诗人也赋予其不同的意义。请看,中国古代诗人写的是: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当代诗人舒婷在《致大海》中写道:大海的日出引起多少英雄由衷的赞叹大海的夕阳招惹过多少诗人温柔的怀想……有过咒骂,有过悲伤有过赞美,有过荣光大海——变幻的生活生活——汹涌的海洋 (舒婷《致大海》(1973))而同为当代诗人的韩东在《你见过大海》中的诗句是这样的:你见过大海你也想象过大海你不情愿让大海给淹死就是这样人人都这样 (韩东《你见过大海》(1982—1984)与西方诗人赋予海崇高神圣的意义不同,中国古代诗人是把自己的平常心和人间情移入“大海‘这一自然形象中,”观海则意溢于海“,由此建构出与人亲近的、能够为人所接纳的诗歌形象。中国当代诗人舒婷与之不同,她赋予海以现代文化启蒙意义,使’海‘成为”变幻生活“的象征,也借此表达了知识分子内心的焦虑。这里的海的形象是崇高的,带有神话色彩。而韩东赋予海的是实在、平凡甚至卑微的意义,使精英的启蒙神话和新生活乌托邦破灭,有意回避崇高和神圣的意义,把神话了的海还原成为真实的”海“。

从”海“这一个自然事物在古今中外诗歌中的呈现可以看到,人赋予自然事物如此丰富、差异、多样的意义,表明自然美具有无限的变易性。这是自然美变易性的第三层含义。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归纳一下:自然美的变易性是指自然美具有变动特性。这就决定了自然的形象充满了生命活力,引起人的不同联想,寄寓着不同的意义。总之,自然美的特征在于自然性、形式性和变易性。具体地说,自然美的自然性是指自然物的美具有非人为的天然属性,它的形式性是指自然物的形式因素在自然美中具有主导作用,它的变易性是指自然物的美具有变动特性,也就是上面谈到的内容。

归去来兮辞理解性默写_如何理解美是多样性统一_师说理解性默写

大海 致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