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命题,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它与科学发展观在“全面”、“协调”、“可持续”和“人本”这四个向度上有相应的内在契合关系。在今天,如能对这些宝贵资源进行深入挖掘和创造性转换,将不仅有利于传统文化的大力弘扬,而且对于全面理解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亦有积极影响。
关键词:天人合一;科学发展观;内在契合
近代工业革命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我们在充分享用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所带来的丰硕文明成果的同时,又常常不得不咀嚼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全球性苦果,这就迫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得不进一步探索现代文明发展的新道路。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已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认可并逐渐形成为世界人民的共识。在新世纪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亦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是发展理论的一次重大突破,有着丰富的内涵。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要处理好各种关系,其中一条便是要正确处理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的关系,既遵守社会规律,又遵守自然规律,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促进生态平衡,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就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追求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命题,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天人合一”思想萌芽于西周时期,最初称“天人合德”;后经春秋战国时期孟子“天人相通”学说、汉代董仲舒“天人感应”理论、唐代刘禹锡“天人相胜”思想的发展之后,最终由宋代张载明确提出了“天人合一”的命题,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近年来,随着环境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传统“天人合一”思想又重新受到人们的重视,对“天人合一”思想与科学发展观之相关性的研究也逐渐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为了对这个业已形成的理论热点推波助澜,本文拟从“全面”、“协调”、“可持续”和“人本”这四个向度,对科学发展观与“天人合一”思想的关系作一个全面、系统的梳理,以揭示两者之间必然存在的内在契合性。
一、全面发展观是“天人合一”中整体理念的具体体现
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体现的是一种大宇宙生命模式,它讲求的是天、地、万物同处于一个生命系统之中,是一个通过某种特定机制而相互联结的有机整体。如《庄子·天下》说:“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吕氏春秋·有始》说:“天地万物犹一人之身也,此之谓大同”,《春秋繁露·立元神》说:“天地人,万物之本也。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三者相为手足,合以成体,不可一无也”,郭象在《庄子注》中亦说:“众窍比竹之属,接乎有生之类,会而共成一天。”它们皆把天地万物视为相互依赖、交融互摄的整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