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师范学院学报V01.26No.3211Q鱼生鱼旦“天人合一"思想对中国古代科技的消极影响作为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主导思想,对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有过积极的影响,但本文主要论述其对中国古代科技的消极影响。关键词:天人合一;中国古代科技;消极影响作者简介:张志巧(1981一),女,广西灵山人,广西师范大学社科部2004级硕士研究生,从事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图分类号:130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165f2006)03—0019—03收稿日期:2005一11—20“天人合一”的自然观长期居于中国古代科技知识分子蔑视科技,醉信誉功名利禄而皓首穷经,观念和思想的中心,跟西方“天人相分”思想形成研习八股,使科技发展丢掉了人才基础。了鲜明的对比,使中国科技无论是在思维方式还是同时,天人合一从更大意义上说是关于“天在理论建树上都走上了与西方科技发展完全不同道”与“人道”想统一的理论,即自然现象、自然规的道路。尽管中国古代科技曾有过自己的辉煌,但律与人间秩序、道德规范的统一。其思想模式实质在近代却落后与西方了,本文主要从“天人合一”上是以“天道”论证“人道”,从自然现象和规律中这一哲学层面x,-i-其进行剖析。
寻找政治伦理规范的本体论依据。从而论证人间一、“天人合一”思想使得中国古代自然科学秩序和伦理规范的合理性、绝对性和永恒性。因和哲学长期不能分离,哲学的伦理化倾向限制了科此,“天入合一”思想是天道观(自然观)与政治伦理观的合一,天道观往往被纳人政治伦理学说的体学技术的发展系中,成为政治伦理学有机组成部分。所以,中国由于讲究天人合一,个人与自然与社会融为一古代的宇宙论(天,天道)往往不是出于对自然知体,人的个体性情融于自然社会群体中。因此中国识的纯追求,而是出于社会关系和人的需求,出于古代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没有明确分论证人间秩序合理性的需要,天道观依附与政治伦开,作为各门学科之概括和总结的哲学,系统说就理学说,成了政治伦理的手段。丹皮尔曾指出:是“人学”——做人和治人之学。因此有人称中国“在希腊人看来,哲学和科学是一个东西”,那么的哲学是一种道德哲学,反躬修己之学,这确实抓也可以说在古代中国,哲学和政治伦理学是一个东主了中国哲学的根本,所以在古代中国,人们主要西,白成体系的自然哲学的缺乏抑制了古代自然知探讨自己行为的规范,而不是自然,重视的是善的识的独立发展,也抑制了科技的发展。
问题而不是真的问题,是人伦的问题而不是自然的二、从某种意义上讲,“天人合一”把认识主体探讨。建立这种伦理道德思维方式上的价值观就与客体合二为一。取消了科学认识的对象,堵塞了是重伦理轻科技的,在古代视道德为“大学”,技术为“小学”甚至“贱学”。这种重伦理轻科技的价值建立科学方法论的可能观,对中国古代科技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如在这古希腊自然哲学作为理性主义开端,其最大的种价值观影响下的“学而优则仕”的学术传统使得特点是关注自然,把人作为研究客观世界的主体实绝大部分知识分子被吸引到科举这条“独木船”上际上,科学理性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主客二分。来,科举制度成为向知识分子灌输儒家教义,向全即要把客观世界作为独立于人之外的事物来研究国普及儒家伦理的强有力的手段。在科举制度下,客观世界分为本质世界和现象世界,目的是通过认19万方数据识现象世界背后的本质,来揭示客观世界的性。在维在知识领域的具体化风格即思维在这里更倾向这个认识过程中,一方面坚持研究者的独立性和主于对具体或个别事物的关注,这自然也就在一定程体性,另一方面坚持认识对象存在着不以意志为转度上限制了抽象思维的发展。而在古希腊,从毕达移的客观规律性。
二是认识途径和方法。即要从哥拉斯开始,古希腊人的科技活动便不再受制于实客观世界的直观问题抽象出准确的概念造出符合用性,科技活动的动力不再来自于外部,而是来自客观规律的理论解释体系,通过逻辑推理演绎命内部,来自自身,来自于对知识的“兴趣”或“好奇题,通过归纳方法来提炼客观规律,用数学手段来心”,是以追求真理为最高目标,为真理而真理,为揭示事物的质与量的关系,而不是仅仅对事物作简知识而知识。如古希腊著名的自然哲学家,古代正单笼统的现象描述和经验总结。从某种意义上讲,如亚里士多德所曾说“求知是人类的本性”,因此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分离是科学研究的前提,也是古代希腊人选择了科学而不是技术,当然这样一种科学认识的基础。在西方,由于自然哲学注自然,重科学轻技术的传统也有它在的缺陷。所以,古代主客二分,强调客体是不依赖于主体而独立存在的中国人并没有象古希腊人那样发明出一整套科学客观实在,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的定义和公理,更没有建立起这些定义公理为基础移的思想,它导致和产生了科学发展的两大支柱:的几何学、天文学、力学、光学等。在科技发展的初逻辑和理性。级阶段,技术比较简单,技术科学的依赖性不强,而而与西方自然哲学不同的是中国传统哲学一在科技发展的高级阶段,技术的发展对科学的依赖关注人事,关心社会伦理道德胜过关心自然本性越来越强。
因此,科学落后的特点不能不说是影身。对自然界缺乏探究热情、缺少研究方法,只有响科技发展的原因之一。如果我国古代的科学家一些常识性的认识和思辨性的猜测,这对科学和哲能从火药的配比出发,发现物质反应的定量关系以学的发展都产生不利的影响,使得原本显得很有生及物质反应时的能量转换,那么就会将技术升华为气的一些中国古代自然哲学思想,如墨家的力学几科学——化学;再如,古人如果找一找指南针为何何学,道家的天道观等最终大都在社会伦理道德的指南的原因,也许就能在中国诞生一门新的科说教中迷失了发展方向。正如胡适所言:“当孟子学——电磁学,但是也没有。因此,我国古代“重在对人性的内在美德进行理论探讨时,欧几里德正实用轻理论”的思想致使中国古代虽然拥有先进在完善几何学,正在奠定欧洲自然科学的基础。”的技术却没能形成一套完整的科学体系,导致了中这种在知识兴趣和追求目标上的差异性,使“中国国在科技发展的开始阶段就已先天不足。的知识分子越来越远离自然对象,而益发深陷于空四、“天人合一”讲究的是内省自思的直觉性洞的玄思或纯粹的文学追求。”‘纠如老子主张“道思维,倡导“用心悟道”,轻视逻辑分析思维,从而法自然”,天地人三者一一贯通,人生追求的木的也失去了探索科学的重要工具不是认识和征服自然而是泛爱万物。
就使得本来的自然哲学思想被更多的诗意和伦理色彩埋没了。由于讲究“天人合一”,古人认为自然并不是所以说中国古代“天人合一”学说取消了科学从哲不同于自身的异己对象故研究天道可以求诸与内学之母孕育而生的可能,取消了科学认识的对象,实际上就取消了科学自身。究超越人世的自然之天或神灵之天,而只需走内省自思的道路,悟到了人性也就认识了天性,从而可三、“天人合一”体现在科技中。注重的是事物穷尽万物之理,因此人门往往把西方哲学归结为逻的功能和属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人们对事物 辑思维,而把中国哲学归结为直觉思维是不错的。 内在本质的探索和完整的理论体系的形成 西方哲学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精细的逻辑理 从“天人合一”的产生我们可以看到它一开始 论,并以此指导和训练着自身的思维,从而使其显 就是由于实用而服务于“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 现出一系列辑体系的建构过程,而中国哲学的致思 的的,天道是为了论证人道的,本体的天道虽然不 方法与西方哲学不同,它不是先把对象分解为不同 是作为实体性存在,不可具体把握,但有体必有用, 的逻辑规则然后再用逻辑规则将它们连成一个逻 体用不二,由功能人手可体察事物的变化。
这就造 辑体系,而是在保持对象整体性的前提下体悟其总 成了中国古代科技具有“开物成务”的实用操作的 体精神内,主张物我一,天人合一。直觉式思维的 理性色彩。因此在古代人的思维中,实用性尤其明 特点是整体性、直接性、非逻辑性和自发性,它不是 显,这导致了中国古代科技史上的实用性。我们看 以概念分析判‘断推理为特点的逻辑思维,而是靠灵 到,中国主要发展起来的是应用型科学技术,水利、 感即直觉和顿悟把握事物本质的非逻辑思维。而 天文技术的发展就是一个十分典型的例证。这些 科学是建立在经验与逻辑基础上的理性思维,作为 技术完全是以满足现实需要或应用性质而产生的。 思维内容的经验和作为思维形式的逻辑相结合是 无疑,由于科学知识的实用性特性,必然会导致思 科学产生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中国古代重直觉却 20 万方数据 忽略了逻辑思维工具的锻造,使科技发展失去了强 的评价西方人总是用怀疑眼光和批判的态,而东方 有力的工具。 人则总是用赞许的目光和默认态度,中国人至今仍 五、“天人合一”主要是在内心修养上达到与 乐意讲:“在继承中发展”,而不愿意说:“在批判中 天为一。但过分偏执于此则会消磨人们锐意进取的 进步”。
这种思维方式一旦形成,对科学的进步和 学术的繁荣是非常不利的。 意志和改变现实的主动性。缺乏怀疑批判精神。从 由此可见,“天人合一”作为中国古代哲学的 而也失去了科学向前发展的动力 主导思想以及重要的自然观,对中国古代科技发展 “天人合一”追求的是一种审美美意境上的和 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共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其积极影 谐。封建士大夫于政事劳顿后流连山水,感悟与万 响也是众所皆知的,但其所存在的时代缺陷也是不 物浑然一体的超越体验,由此生出对自然的悟与万 可避免的,在不断追求创新与发展的今天,我们应 物浑然一体的超越体验,由此生出对自然的爱。这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用它来指导我们更好地认识 种爱抒放于琴棋书域中见雅致,阐发在哲理政论中 世界,改造世界。 大显恢弘,却丝毫不留意于民生 的改善及对自然 的求索,难以产生实际影响。天地有大美,自然本 参考文献 身确有超越功利 的审美价值,但不能就此把自然仅 看作主体的审美对象,进而导致人们在行为方式上 [1]丹皮尔.科 学史(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远离社会现,却丝毫没有去批判旧事物也没有改变 [2]胡适.中国的文艺复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9. 现状和探索自然的批判和求真精神。
而西方学者 认为,所谓“科学真理”都是相对的,它是特定时代 [3]扬金云.“天人合一”学说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影响 的产物、特定阶段认识水平的反映,科学的理论和 [4]黄文贵.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对科技发展的影响[J]科学技认识永远也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例如,古希腊 术与辩证法,1998,(2). 的自然哲学的思维方式的产生,是对古代神话自然 [5]郭亚萍,罗勇.论传统思维方式对科技的影响[J].塔里木 观的思维方式的批判;近代科学家F培根之所以 农垦大学学报,2004,(4). 专门撰写《新工具论》一书,主要针对古希腊亚里 [6]盂绍红,李学丽.略论儒家思想中的生态消极因素[J].哈 士多德《工具论》一书进行批判,F 培根认为,科 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4,(6). 学面前没有权威,只有真 理,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7]鲍健强.东西方科学传统和思维方式比较[J].浙江工业 是实践和实验。因此,亚里士多德所有的理论,包 括方法必须接受怀疑和批判。由此可见,科学总是在怀疑中前进,在批判中发展。科学批判精神的 [责任编辑:希联] 核心不是去占有真理,而是不断地追求真。对历史 Negative Influenon Chinese Ancient Science Thoughtof“Harmony between Man Nature"ZHANG Zhi—qiao (Department SocialScience,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Guilin541004) Abstract:Philosophy humans’mosthiigh—level culture,and sametime thinking,guidingpeople’S thought activities.“Harmonybetween man leadingthought Chinesetraditional philosophical thought,has ever had positive influence Chi-nese ancient science thesismainly demonstrates tsnegative influence Chineseancient science Keywords:harmony between man nature;Chineseancient science technology;negativeinfluence 2l 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