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收集资源网

福沃德:西方心理学的形象和我们印象中的心理学家者

网络 2022-12-08 01:02

文/宝木笑

作为目前欧美心理学界活跃的心理学者,苏珊•福沃德的形象和我们印象中的心理学家多少有些出入。我们印象中的心理学家多是一身白大褂,深藏在各个隐蔽的实验室里,做着隐秘甚至个别是变态的实验,他们啤酒瓶盖一般的眼镜片后,闪烁着令人心悸的寒光。而苏珊则更像是一位霍金一样的学术明星,她多次对媒体谈及自己首先是一名心理治疗师,她在加州运营着全美最为著名的心理学诊所之一,然后是作家和主持人,《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一书在《纽约时报》位居畅销榜首达44周,而作为主持人她在美国广播公司主持谈话节目长达6年。苏珊的经历让人不由感慨西方心理学在新世纪已经完全走出了书斋,心理学家将更多以大众心理的关照者登场,苏珊的心理学经典系列——《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执迷:如何正常地爱与被爱》和《依恋:为什么我们爱得如此卑微》则切实让我们感受到了西方心理学明显的转向(上述三本书下文统一简称《原生家庭》、《执迷》和《依恋》)。

弗洛伊德主义在文学上_弗洛伊德主义积极因素_心理学的新道路:马斯洛和后弗洛伊德主义

其实近百年前,当行为主义心理学大师约翰•华生开始对只有9个月大的孩子小罗伯特进行恐惧实验的那一刻,西方心理学就已经注定要进行宏大的转向。比如行为主义心理学一度风光无限,但其对于人类“灵魂”和“思想”的轻蔑,偏激地否认人没有绝对的自由和尊严,只是环境影响的机器等核心观点最终挑战了人类伦理价值的底线,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走向了低谷。曾几何时,虽然西方心理学有三大学派的说法,但以弗洛伊德、荣格等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学派,以华生、斯金纳等为代表的行为主义学派其实颇有些裂分天下的味道,人本主义心理学当时还只是三大学派中十分弱小的一方。然而,就像苏珊•福沃德在《原生家庭》等著作中都是直接将与“来访者”交流的实例作为主要论述内容一样,人们心中其实早已不能接受一门科学将自己作为高高在上的主体,而人类本身成为卑贱客体的现实,人们需要的是我们身边的心理学。

苏珊•福沃德所代表的正是这种大众的心理期待,她的心理学或者可以称为一种温暖的心理学。在《原生家庭》中,苏珊和三十八岁的戈登一起回忆其并没有自己想象那样美好的童年。那样一位已经很成功的整形外科医生戈登,在三十八岁的时候谈到父亲还会“双手不断地扣紧再松开”,苏珊对戈登童年“每周被父亲用皮带抽打两三次”的遭遇完全是一种朋友般的感同身受,给人很大的温暖感。在《执迷》中,苏珊回忆自己过去几年中,接触过的上百位执迷爱恋者,他们当中有的热切渴望一个得不到的人,挫败而痛苦,有的被一个执着的追求者百般纠缠,困窘焦躁,她用心感受着他们的痛苦,给他们以好友般的支撑。而在《依恋》中,苏珊甚至完全站在女性心理学角度为婚姻中的女人发声,去揭示男性在婚姻中是如何一步步取得控制权的,帮助女性朋友找到作为女人的平衡点。

如果进一步分析苏珊这套三册装的心理学系列,我们不难发现在这种温暖的背后,其实是整个西方心理学的人本主义转向。虽然进入新世纪后,积极心理学、幸福心理学、家庭心理学等更加火热,但从根本上讲,这些都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分支,人本主义心理学在上世纪后半叶的勃兴才是苏珊一派心理学家得以帮助更多人的根本。而这完全是一种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那是一个物质生活相对丰富,但各种思想碰撞严重的时代,人们精神危机的现状让心理学面临极大挑战。传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心理学在理论体系的基点上,都把人的心理看成是动物心理的延续,人在本质上跟动物没有什么差别。这不但无法解决更为复杂的带有社会学性质的心理危机,更无法取得民智更加开化的民众的价值接纳。而人本主义心理学则强调人的主体意识,主张研究人的整体意识经验,批判传统心理学把人类过分兽性化、非人格化和无个性化的倾向,得到心理学界和广大民众的普遍认可。

弗洛伊德主义在文学上_弗洛伊德主义积极因素_心理学的新道路:马斯洛和后弗洛伊德主义

说白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核心就是重新将人拉回到应有的研究位置,充分尊重人作为生命个体的尊严、权利和自由,再次将启蒙运动时代即开始的人权意识注入到心理学领域。正是在这样的理论预设下,苏珊的心理学系列才会大胆地提出一系列直击人心的心理学概念,从而得到大众的广泛接纳。在《原生家庭》中,苏珊提出了著名的“有毒家庭”理论,极力反击“天下无不是的父母”的假命题,通过形形色色的真实案例,告诉读者一个不争的事实: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父母也是人,也会有错误甚至卑劣的行径,并不是所有父母都真正爱自己的孩子。这在我们当中的一些人看来简直是“大逆不道”、“三观不正”、“负能量爆棚”,然而苏珊通过不称职的父母、操控型的父母、酗酒型的父母、身体虐待型的父母、言语虐待型的父母、性虐待型的父母等一系列例子,进一步强调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立论核心:孩子是父母的孩子,但首先他们是一个人,人有权通过个人的切身感受评判外界对他们的刺激,这不仅是科学的心理学逻辑,更是天赋的法理学人权。

正是在这里,苏珊通过这套丛书在实践层面完成了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诠释,只不过其侧重点各有不同。前面提到的《原生家庭》是从人本主义心理学本论角度,强调一种类似于法理层面的依据,即在原生家庭关系中,孩子虽然因为年幼在生活上从属于父母,但在生命层面应该获得完全的人格自主,因而父母对于孩子的伤害不能作为逃避责任和惩罚的依据。《执迷》则侧重以人本主义心理学最为重要的理论基础——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为内核,貌似讲解恋爱关系中的执迷爱恋触痛了每个人的神经,内里却将这种执迷延伸至对其他事情的执迷,如工作狂、酗酒等,从而引出一个更为深刻的问题——人需要如何建立自我人格的独立。而到了《依恋》一书,苏珊讲述那些在婚姻中沦丧了自由和思想的不幸女人,内里彰显着人本主义勃兴过程中最重要的哲学助力——存在主义。甚至可以这样说,当上世纪存在主义心理学与人本主义心理学最终合流,西方心理学的人本主义转向就已经无法阻挡。《依恋》中对于婚姻依附关系的抨击,那种充满着女性解放风采的论述,和存在主义心理学强调人具有选择的权利别无二致,那是类似于基督教所申明的人的自由性——上帝给予人自由的灵性,有自主行动的权利。

也正是依从着人本主义心理学的道路,苏珊此套心理学系列著作在内涵层面有着层层递进的关联。比如,正是因为《原生家庭》中“有毒父母”的不恰当甚至是不良之行让很多人形成了性格缺陷。比如,从小就被过分灌输子女不能对父母“忘恩负义”的桑迪,在十五岁时候因为一次流产使其在成年后陷入了父母的情感炼狱。一直以来的压抑,让桑迪的性格已经扭曲,在对父母的一次次妥协的过程中,她混淆了自我界定和自私自利的差别。桑迪一生中的许多重大决定都是建立在对父母的过度责任感的基础上的,她早已在脑海中形成了思维定式:自己有义务将自己的需求置于父母的需求之下。这样的桑迪在成年后面对父母过分的要求依然顺从,以至于为了向母亲证明自己并非自私和忘恩负义,甚至愿意为此让自己的夫妻感情和婚姻都陷入混乱。

而在《执迷》中,苏珊重点分析了被执迷者爱上的三种人,如果留意一下就会发现,《原生家庭》中被“有毒父母”扭曲了性格的孩子长大后最容易成为这三种人。比如,苏珊重点分析的凯伦的案例,三十二岁的凯伦是一名专业的电影电视演员,在她与电影摄影师雷蒙德的恋爱关系中,雷蒙德对恋爱关系的执迷已经发展到要“审问”凯伦的地步,而原因仅仅是担心凯伦会离开他。而凯伦则在犹豫中一次次忍受雷蒙德带给她的伤害,即使觉得在家里就像是个犯人似的,却从未想过要找到自己独立的灵魂,去保卫自己的自由和权利。在苏珊的心理援助过程中,她发现凯伦的原生家庭环境很糟糕,凯伦的父母婚姻状况很差,凯伦回忆:“父亲跟我在一起从来没有超过十分钟,我的母亲虽然在我身边,心却离我很远,好像我不存在似的”。凯伦今天的困境实际上源自原生家庭,甚至在《执迷》中,苏珊直接引用了《原生家庭》的理论,明确指出“有毒父母从情感上、身体上虐待或者忽略孩子,他们的行为严重损害了孩子的心理发育”,至此《原生家庭》的论点得到了《执迷》中案例的证实。

继而,苏珊更进一步,在《依恋》中将《执迷》阶段的恋爱关系全面延伸至婚姻,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延伸至整个生活。具体来讲,一个在《原生家庭》中性格被扭曲的孩子,成年后在恋爱中很容易成为被情感执迷者控制的人,而一旦进入婚姻并有了孩子,这个从“有毒父母”环境中一路走来的孩子,又将对自己的下一代产生负影响。有意思的是,在这里我们还能发现《依恋》和《执迷》明显的逻辑互洽关系。前面我们提到《执迷》中凯伦的恋人雷蒙德是个典型的情感执迷者,而情感执迷者大多又都是控制型人格,但对于雷蒙德是如何形成自己性格的,《执迷》中并未说的很明确。谜底在《依恋》中得以揭开,《依恋》重点以艾德的例子论证了控制型男人是如何造成的,甚至我们可以这样讲,《依恋》中的艾德就是《执迷》中雷蒙德婚后的样子。

值得注意的是,《依恋》中艾德的实例可以说是典型的复合型案例,在其中我们能够清晰地辨析出《原生家庭》、《执迷》、《依恋》三者的逻辑闭环。艾德是典型的控制型男人,他在家里行为偏激,像个暴君,而造成其控制型人格的是他的原生家庭。艾德的父亲习惯对妻子颐指气使,有极强的占有欲,对妻子孩子动辄大打出手。需要指出的是,艾德的母亲显然很有些《执迷》中凯伦的影子,对丈夫的施暴逆来顺受,在孩子面前扮演的是一个受害者的角色,“她的一举一动更像是一个无助的孩子,而不是一个成年人”。于是,在父亲暴力形象和母亲受害者形象的共同作用下,成年后的艾德在婚姻里成为了彻头彻尾的控制型人格。苏珊一针见血地指出,不能拯救妈妈于水深火热中的艾德,从小到大就觉得自己没本事、没能耐,操纵妻子在内的每一个家庭成员,成了他补偿自己深深的无能和无助感的手段。

心理学的新道路:马斯洛和后弗洛伊德主义_弗洛伊德主义在文学上_弗洛伊德主义积极因素

至此,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逻辑闭环:《原生家庭》中的孩子性格出现缺陷→他们将在《执迷》中成为情感执迷者和协同者→他们继而在《依恋》中组成家庭→这个家庭中的孩子将再次陷入与父母成长环境相似的“原生家庭”。而这个逻辑闭环背后则是一种无尽的悲哀,“有毒父母”伤害了孩子,孩子再次建立类似的“原生家庭”,新一代的孩子们再次受伤,如此循环往复,《涅盘经》中说:“受身无间永远不死,寿长乃无间地狱中之大劫”,所谓“无间地狱”也许正是这种循环的极端表述吧。但这并不等于说《原生家庭》中谈及的那些孩子们就一定会堕入《执迷》和《依恋》中的境况,苏珊一直努力做的,正是通过心理援助帮助他们从这种“无间道”中解脱。而从心理治疗的角度来看,苏珊在著作中的那些案例,其实就是人本主义心理学中最典型的“个人中心疗法”。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创建者之一,同时也是美国著名心理治疗学家的罗杰斯,他所开创的“个人中心疗法”完成了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人文关怀到现实救助的“最后一公里”。“个人中心疗法”有两个突出的治疗条件或者说是特征,一是来访者的自我概念出现了矛盾,二是来访者与心理援助者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我们注意到,在苏珊的《原生家庭》、《执迷》和《依恋》中,那些来访者都存在着自我概念的矛盾,原生家庭中的伤害让他们压抑自我或者扭曲自我,继而在爱的关系中执迷,在依恋的生活中卑微。在丛书案例中,苏珊的自我定位是清晰的,她从不将自己视为高高在上的心理学专家,而是坚决与来访者站在一条阵线,成为朋友甚至知己。正是这种定位,最终在情感层面完成了《原生家庭》、《执迷》和《依恋》在文本风格上的串联,从而实现了整套丛书理论上的一以贯之、逻辑上的闭环自洽和情感上的完满统一。

苏珊•福沃德是目前美国最为活跃的心理学者之一,她的情况很具有代表性,即弥合理论隔阂、强调人权法理、注重案例实践、倾力大众普及。而这正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在西方发展壮大之后,整个西方心理学的走向:一方面是更加专业和人性的心理学理论,一方面是更加敬业和温暖的心理学关怀。反观我们的自身情况,需要首先承认的是我们的心理学正在迅速发展、心理援助也正在日渐普及,然而不得不指出的是,这其中有着不少差强人意的地方。一方面是在浮躁环境的干扰下,部分心理学的研究者急于成为从业者,对心理学自身学科的研究流于表面,客观地说,我们在基础理论方面依然是落后的。另一方面则是在各种经济利益的诱惑下,部分心理学的从业者急于成为创业者,各种心理学方面的证书和“专著”漫天飞舞,各种心理学方面的速成班和治疗课层出不穷,不客气地讲,有些人只是将心理学作为成名的噱头和圈钱的工具。

弗洛伊德主义积极因素_弗洛伊德主义在文学上_心理学的新道路:马斯洛和后弗洛伊德主义

更令人遗憾的是,当欧美心理学界早已进入苏珊•福沃德等人所推崇的人本主义关怀的时候,我们貌似越来越红火的心理学市场,却还停留在用精神分析学派的潜意识流装神弄鬼,甚至用行为主义环境反射来进行网瘾治疗的闹剧。苏珊•福沃德在《原生家庭》的自序中强调了自己的写作意图:“我们将一起展开一段重要的旅程,一段关于真相和探索的旅程……通过共同努力,我们将帮你挣脱束缚,成为自己生活的主人。”是的,心理学并不遥远,也并不高深,它是开启我们自我认知和自我完善之旅的钥匙,心理学不是黑心赚钱的聚宝盆,更不是欺世盗名的伪宗教,它是让我们彼此扶持、感受爱意、拥抱幸福的天使之翼。或许正是在这个层面上,苏珊的这套丛书对于当下的我们有着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启示作用吧。

—END—

心理学 原生家庭 人本主义 执迷 人本主义心理学
上一篇:“工作/职业”与“家庭/伴侣”同等重要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