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家具从明朝到清初发展到鼎盛时期。明代中期,黄花木制成的家具,质感自然,显得格外华丽。皇室的崇敬给黄花梨带来了灿烂的文化艺术生活。当西方传教士来华传教时,他们发现了中国家具的艺术。从此,中国传统家具蜚声世界,形成了明式家具。由此掀起了中国黄花梨家具收藏热潮。
西部繁荣,国内衰退
明末清初,西方传教士来华传教,发现了中国传统家具。当时,当地的西式家具已经过时。胡德生老师说:“当时西方传教士在中国看到明式家具,都傻眼了。”
中式明式家具的造型、结构和风格特点,正是西方人梦寐以求的风格。它是动态和静态的结合。中式明式家具应有尽有。因此,中式明式家具首次风靡欧美。第一次收藏高潮,欧美人纷纷涌向中国购买。此时,明朝刚刚灭亡,清朝才刚刚开始。明朝皇室的家具和亡王的物品一般都被扫地出门。
正是这些“垃圾”,被中国人扫出家门,却被西方人视为珍宝。从此,中式明式家具的艺术品味一直没有降低,一直到今天,一直是欧美收藏的焦点。
八国联军洗劫传统文化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占领了清廷。皇室的各种艺术品被洗劫一空。无法带走的被销毁,珍贵的艺术品被挑选带回收藏。此时,中国的黄花梨家具已经在西方。它已经成为上流社会的高端物品,士兵们抢劫了中国家具,争先恐后地运往自己的国家。事实上,严格来说,这种收藏并不是一种创举,而是历史原因造成的。这一时期,最好的黄花梨家具被外国人抢走,至今仍是中国黄花梨家具收藏的高峰期。
疯狂的“外汇”,疯狂的黄花梨
当时有多少外国人?黄花梨家具收了多少,中国外贸机构就把北京市文物局的垃圾全部收走,全部卖掉换钱。这一时期,黄花梨家具海外流出量最大。
“文革”结束后,政府实施了归还被盗物品的政策。随着一批批物品归还主人,很多人不想要这些物品,或者找不到主人。这时,外国人再次瞄准。当时中国社会有一些专门从事中介的人,俗称二道贩子、走私者、走私者,或者外国人贿赂中介,让这些中介在中国购买这些黄花梨家具,并付给他们外汇。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当时中国收藏家还没有出现。他们想收藏,但财力不足。即便当时他们有资金,也抵挡不住外汇的诱惑。当时,每个人都在争抢外汇,所以人们宁愿低价卖给外国人。我不想卖给中国人。因此,中国藏家急于观望,遥不可及。
国内外对中国明式家具的尊重
1990年代以后,中国收藏家的收藏资金和政策相对宽松,但为时已晚,因为经过前四个收藏高峰,中国珍贵的黄花梨家具已经被外国人抢先收藏。. 早在1971年,安思源就出版了专着《中国家具:明清硬木家具实例》,比著名收藏家王士祥的《明式家具鉴赏》早了14年。这部专着极大地提升了西方人对中国古代家具的认知,甚至引发了一股收藏西方明清家具的热潮。因此,安思远也被业界称为“明王”。不需要贴任何标签的收藏家安思源,
安思远
安思源热衷于研究中国家具的时代,他早期的研究往往涉及相关课题。1960年,在上海附近的一座明代墓葬中出土了两套微型木制家具,为当时考证家具造型提供了重要线索。他率先在西方发表文章,指出其中一张木椅与一套四张明代文人书法紫檀椅之间的联系,后来被重要机构收购,但他的论点后来被王世祥等人证言拆解详述。如今,这组木椅已被广泛认定为清代产品,其铭文很可能是在19世纪雕刻的。安思远在他1996年的《洪氏收藏木器百图》中承认:“草率的结论或许能在短期内站得住脚,但时间和常识终会洗清一切谬误。” 他还指出:“在研究初期,我得出了一个重要结论:他(和其他人)认定为明代家具并出售的大部分产品应该是 50 到 100 年后的产品。例如,证明中式家具不能仅以风格来判断。在研究初期,我得出了一个重要结论:他(和其他人)认定为明代家具并出售的大部分产品应该是50到100年后的。例如,它证明了中式家具不能仅以风格来判断。在研究初期,我得出了一个重要结论:他(和其他人)认定为明代家具并出售的大部分产品应该是50到100年后的。例如,它证明了中式家具不能仅以风格来判断。
1980年代末和1990年代初,大量中国物品和信息在西方出现。安思源发现,很多西洋黄花梨家具系列其实都是从北京来的,都是按照当时的西洋口味制作的。安斯虽然远未走遍全国,但在1991年成立中国文物艺术修复基金会对安徽徽州古建筑进行修复后,他能够仔细观察类似于古代家具设计的建筑细节。福建、山西等地也进行了类似的研究。安思源明白,鉴别中国家具来源的方法在于本土知识和行业情报,就像欧美家具一样。今天,南北双方的地方传统,
安思源藏族黄花梨扁头案
1990年代中后期,随着传统漆器和软木家具的流行,收藏家对地域家具的兴趣越来越浓厚。这种地域特色往往体现在家具独特的装饰、风格、选材和结构上。这方面的例子在安思源 1996 年出版的《洪藏木器百图》一书中屡见不鲜:“显然,美或价值不取决于木头。有远见的收藏家买家具,而不是木头。”对洪氏收藏的楠木罗汉床赞不绝口,并预言最好的软木家具将与硬木家具一样受欢迎。2014年,罗汉床在香港苏富比(微博)以4,840,000港元(623,623美元)成交,再次证明安思源具有敏锐的市场嗅觉和独到的眼光。2015年3月安思源逝世时,其收藏的“17世纪明代黄花梨扶手椅”在纽约佳士得以968.5万美元的高价售出。
明 17 世纪黄花梨扶手椅以 9,685,000 美元成交
安思远家装
同样在中国,掀起中国家具文化的王士祥更是首屈一指。1985年前后,王世祥的《明式家具》出版后,掀起了收藏高潮。这一次的收集高潮比每一次都要强烈,走私更是严重。从事中介的两个经销商买了王士祥的书。精品。胡德生先生说:“王世祥先生在政协会议上泪流满面,我的书不好用!是二道人贩子的走私指南。” 这一时期前后其实是中国黄花梨家具收藏的高峰期,也是黄花梨家具精品走私的高峰期。
由于王世祥的两部经典家具专着《明式家具鉴赏》和《明式家具研究》的出版,在中国乃至世界古典家具收藏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家具收藏家们在从王士祥的两本书中获取知识的同时,更关注书中收藏的精美黄花梨和紫檀家具的去向。一些藏家甚至极力劝说王士祥转让这些珍贵的作品。家具,出天价。但王世祥不为所动。他想为他毕生致力于的收藏品找到最好的归宿。这批明清家具是王士祥为研究中国家具史而精心收藏的。这些家具早已成为明清家具的标配,是一段有条不紊流传下来的明清家具史。著名家具鉴赏家、上海博物馆馆员王政树曾这样评价王士祥的藏品:“这些作品经过王士祥先生对它们的造型、结构、装饰和榫卯工艺进行了分析和分析,现在都变成了明式家具,明清的经典例子被载入史册,所以1985年以后写的家具著作,在讨论明清家具的风格时,都以此为依据。例子。” 清代家具史上的象征,其珍贵性可见一斑。王士祥不想散去,准备捐给国家,让更多的人在博物馆里领略中国古代家具的魅力和美感。现在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已经在上海博物馆安家了。
王世祥
1970年代和1980年代,也有女神级别的人物热爱家具收藏。她就是被誉为“黄花梨皇后”的吴嘉恩,也是王世祥的年终好友。吴嘉恩最初是个爱好者,后来成为各国博物馆的顾问。自称不会做生意,只愿意和喜欢明式家具的人打交道。收藏多后,“家木堂”已成为博物馆馆长和鉴赏家来港必看的地方。吴嘉恩早年留学时,对明式家具产生了兴趣,但当时很少有人关注。直到1980年代初,吴嘉恩最“发烧”的阶段,她整天在存放明式家具的展厅和仓库里跑遍世界,不断地阅读相关作品、研究文章和展览信息。在英国逗留期间,她甚至身着蛙人服装在著名的古典家具修复工坊“走来走去”,仔细观察工匠如何组装和打磨明式古典家具,从而了解内部结构的奥秘明式家具。她认为,明式家具的外观如此简洁,如此经久耐用,都是因为内部的榫卯结构在起作用,家具内部的榫卯结构散发着内在的力量。在英国逗留期间,她甚至身着蛙人服装在著名的古典家具修复工坊“走来走去”,仔细观察工匠如何组装和打磨明式古典家具,从而了解内部结构的奥秘明式家具。她认为,明式家具的外观如此简洁,如此经久耐用,都是因为内部的榫卯结构在起作用,家具内部的榫卯结构散发着内在的力量。在英国逗留期间,她甚至身着蛙人服装在著名的古典家具修复工坊“走来走去”,仔细观察工匠如何组装和打磨明式古典家具,从而了解内部结构的奥秘明式家具。她认为,明式家具的外观如此简洁,如此经久耐用,都是因为内部的榫卯结构在起作用,家具内部的榫卯结构散发着内在的力量。
1985年9月,香港三联书店明式家具展开幕式上,王士祥、吴嘉恩
近期,吴嘉恩的《木趣居》也广受藏家青睐。在家具收藏界,吴嘉恩的《家木堂》早已名扬四海,但她的《木屋》却是非常神秘。9月29日,香港苏富比将在秋季拍卖会上呈献“木趣屋——家具中的家具”展览。他亲自将吴嘉恩的藏品命名为“木曲居”,甚至还写了一封长信解释其含义。他还赠送了“木曲居”的牌匾、印章和六个“望江南”,赞扬了吴女士对美和文化的鉴赏。欣赏、喜爱图案和造型,深刻理解明式家具艺术的真谛。本次展览将展出100多套明式家具,几乎涵盖了所有类型的明式家具,其中有很多从未曝光过,还有很多是传世孤品。它们是吴嘉恩30年来收藏的明式家具。展览期间,吴家恩编写的同名书籍《木趣屋——家具中的家具》也将在香港同步发行。吴嘉恩女士表示,木曲居是“嘉木堂经销的极品中的极品,毫不夸张”。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中国的黄花梨家具收藏馆在早期其实是外国人设立的。中国大陆注意到黄花梨系列已经在追赶外国人,这也是黄花梨家具现在上市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海外回国。
黄花梨的历史可以说是历经沧桑。在外国的掠夺和国内的动乱中,它仍然保持着较高的文化价值。它的历史随着中国历史的兴衰而起起落落。收藏,黄花梨的收藏必将迎来新的黄金时代,将其悠久的文化价值推向新的高度!
黄花梨家具收藏要有品质感
什么是质量意识?事实上,没有绝对的标准。对于黄花梨家具来说,文化内涵、艺术水平和木质材料是最重要的三个方面。其中,文化内涵和艺术水平最为重要。外国人喜欢收藏中国黄花梨家具,是因为它代表了中国文化。
胡德生还表示,黄花梨只是文化的开端,要经过人工加工,做好的东西要有文化艺术。承运人没有文化。有原始社会的石器文化。石器非常简单。当这块石头和那块石头一起砸时,石头变成了两半。一刃能剥兽皮、砍柴、服人。对于文化,木材也是如此。切碎的木头没有问题。你必须用它来制作一些小东西来制作艺术。所以,我提倡不仅做好东西,还提倡黄花梨和紫檀。难忍的东西没有文化,不值得宣传。我们的黄花梨家具,从明朝到现在,很多艺术家都做出了很多优秀的东西,都是文化艺术。
来源:和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