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原著研读部分原著研读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自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始终存在着争论和混乱的交织。如何科学而正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是一个严肃而不可忽略的问题。而问题的有效克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发生发展历程的深层解读与认识,与我们对马克思恩格斯等大量著作的深入学习和研读密切相关。我们始终愿意相信,只要我们能剖析我们自己的灵魂,我们身上有某种不可或缺、意味深长的东西。我们需要懂得;生命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不断地把我们现在所拥有、所碰到的一切,都转化为光亮和火焰。维尔〃〃杜兰特杜兰特古希腊的先哲苏格拉底是从人生的价值方面来思考哲学的,他说:‚我不屑于碌碌无为的生活。-------反思自我、观察他人,故无此反思的思想的人生乃虚妄的人生。‛冯友兰也说过:‚我所说的哲学,就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在于提高心灵的境界———达到超乎现世的境界,获得高于道德价值的价值。‛哲学是追求真理的,而真理不能使我们富有,但是它能使我们自由。每门科学都始于哲学而终于艺术;它起源于假说,结果却大有成就。哲学是对未知事物的假说性解释(如形而上学),或者是对不确切认识的事物的假说性解释(如伦理学或政治哲学);它是追求真理的开路先锋。
在传统的意义上,哲学包括五个研讨领域:逻辑学:探讨思维和研究的理想方法:观察和反思,演绎和归纳,假说和实验,分析和综合美学;伦理学:研究理想的行为;苏格拉底曾说,最高的知识是关于善与恶的知识,是关于生活智慧的知识;政治学:政治学研究理想的社会体制(并非如有人可能设想的那样,是研究攫取并保持政权的艺术和科学);君主政体、贵族政体、民主政体、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男女平权主义——所有这些都是政治哲学戏剧中的人物;形而上学:研究所有事物的‚终极实体‛:研究‚物质‛的根本属性(本体论),研究‚意识‛的根本属性(哲学心理学),研究感知和思维过程中‚物质‛和‚意识‛的相互关系(认识论)。哲学教育的功能和作用,人们有多种说法:开启心智,训练思维,具有教化功能;辨识分析,划明界线,作出界定,具有批判功能;还能将不同知识学科、不同文明体系加以整合。从现实作用说,哲学对于社会的发展至少有两方面的工作:一是为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种制度进行论证,辨明其合理或不合理;二是根据各种社会制度的要求确定价值标准和观念体系,其实也就是要为社会辨明真善美和伪恶丑的界线,从而为社会成员确定行为活动的准则。李瑞环在《学哲学用哲学》一书中说:“我常讲,一个人要成长进步,要有所成就,有所建树,离不开上进心、求知欲、责任感这三条,这是无法代替的。
重要的是学了哲学,掌握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武器,养成分析综合、归纳概括的习惯,这样就不会吃糊涂亏、占糊涂便宜,避免和少走弯路”。对自己的成长经历,李瑞环也说过:‚有人说,由一个普通农民、工人,一步步走到党和国家最高领导层真不简单,这其中一定会有一些奥秘、诀窍,应该总结一下。要我说还是那句老话: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产物,当然也不能否认个人的努力。光靠努力还不行,还要得法,得法就是要学习哲学。我这一生对我帮助最大的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有西方学者说过:‚须知:没有工人运动,没有社会主义者,没有它们的思想家,他的名字叫卡尔•马克思,当今六分之五的人口依然还生活在半奴隶制的阴郁的状态之中;没有斗争,没有起义,没有罢工,这需要发动,需要引导,资本家是连半步也不让的‛。‚没有马克思的理论,没有马克思为未来斗争所制定的路线,几乎不可能取得任何的社会进步,后代人享受这些社会进步心安理得,想也不去想一想‛。真正的左派指的就是要跟全世界劳苦人民有很朴素的感情,而且要想随时预备跟大家联系起来去对抗这个世界的不公不义的现象,跟那些大资本家、大财团还有一些国家的强权做斗争。但是,如果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了解与认识仅仅停留于教科书上的那一点原理,头脑中仍然大量存留着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几个教条式概括,就很可能以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这种评价言过其实,很难心服口服地承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与重要性。
如何在‚回到马克思‛、‚走近马克思‛和‚走进马克思‛的过程中,真正揭示和呈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真思想,剔除和解除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上的不实甚至错误的东西,昭显马克思思想的真实转变历程和重要思想观点,是我们当下面临的重要理论任务。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至今的发展情形看有关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与阐释从来就不是铁板一块,在东西方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历程中,存在过也正在存在着具有种种差异的各类观点,既有我们都很熟悉的东方马克思主义解读思路,又有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阐释路径。学界有代表性的五种模式观点:一是西方马克思学的两个马克思的神话;二是西方马克思主义中人本学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三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学派的所谓‚断裂说‛;四是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中较为普遍的量变‚进化说‛;五是我国一些具有开创精神的学者提出的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两次转变论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两种理论逻辑相互消长的观点。按我的理解,从创建之初到今天的近170年的时间历程中,马克思主义阐释模式根据时间空间的发展变换,可大致概括为:一是以伯恩斯坦为代表的第二国际的修正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二是以列宁、斯大林为代表的前苏联的正统马克思主义,三是以卢卡奇等为代表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四是以****为代表的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五是当今世界盛行的各种‚后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整个思想或哲学思想的形成过程表现为三次大的话语转变和认识飞跃: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标志,马克思哲学思想发生了第一次重要转变,即从青年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转向一般唯物主义,从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这次的转变还不是转向马克思主义。马克思哲学思想的第二次转变,也就是马克思所实现的哲学变革,即马克思的第一个伟大发现——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这一哲学思想变革发生在马克思第二次经济学研究(《布鲁塞尔笔记》和《曼彻斯特笔记》)的进程中,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开始,经过《德意志意识形态》,一直到《马克思致安年马克思哲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即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历史认识论的完全确立的认识飞跃。但它不是与第二次转变异质性的思想。从《哲学的贫困》开始,经过《1850—1853年伦敦笔记》,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基本完成。其直接基础就是马克思的经济学革命探索,即马克思的第二个伟大发现——剩余价值理论的形成。1、以1845年春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为标志,马克思创立了全新的哲学世界观首先,从较为纯粹的哲学意义上说,马克思彻底转换了传统哲学的范式。将研究自然的哲学与研究人类社会历史的哲学统一起来,实现了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其次,恩格斯认为他和马克思的哲学‚只是世界观‛。
它研究人与世界的关系(既有人与自然的关系、 又有人与人的关系),力求实现人 与自然的真正统一,进而实现人的 解放; 第三、在根本上实现了认识世界与 改造世界的统一。 2、马克思主义 新哲学与旧的 传统哲学之间 的根本区别 首先,马克思超越了旧哲学从纯粹概念出 发建立绝对体系的模 其次,克服了旧哲学专一致力于‚形而上‛ 之思的特点,摆脱了 旧哲学的单一认识世 界的功能。 既然我们是要在对马克思主义诞生发展历程的真实语境中梳理和把握马克思恩 格斯的本真思想,就有必要正视和理解 真实存在于马克思主义文本中并加以实 际运用的一些理论观点,而且它们不仅 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而且是整个马克思主 义的方法论特性。 第一、马克思所实现的哲学变革决不是一个纯 哲学内的变革。政治经济学、哲学、共产主义在 马克思的理论中始终是溶为一个整体的。不理解 马克思的哲学、共产主义学说,也就不能真正理 解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 第二、马克思思想的发展历程也表明了这种整 体性或总体性; 第三、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认识世界与改造世 界的统一就具有总体性的意义。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是全部马克思主义理论 的基础.正是实践的唯物主义使马克思的哲学与各 种旧哲学有了根本的区别。
第一、现实的社会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新 唯物主义最根本的理论基石。 第二、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实 践规定,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哲学指认,而且也是 马克思在经济学研究中对社会物质活动的肯定。 第三、在马克思的视野中,实践是指人能动地改 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它是以人为主体、以客 观事物为对象的现实活动,有着鲜明的主体性。 现成性的终结和历史性的恢复正是马克思主义哲 学或理论的重要特征。 第一、历史活动不是简单的物质现实之持续性, 而是人类实践正在生成的现实运动。 第二、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规定不仅仅是指狭义 的社会历史领域,而且是在哲学本体语境中确认 人类现实的社会实践进程构筑的整个世界的(包 括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历史性进程。 第三、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同时也是历 史辩证法。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全新世界观正式形成是1845年春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马克思)和1845年9月的《德意志意 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合著)。在 《致帕〃瓦〃安年柯夫》的信中,马克 思在批判蒲鲁东的唯心史观和社会改良 主义思想的同时,阐述了唯物史观的一 些基本观点。 1845年1月,由于受到法国政府的驱逐,马克思迁到了布鲁塞尔。
同年春,恩格斯也 到了那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就是 马克思那时写下的。直到1888年恩格斯在 马克思的笔记本中发现了这个提纲,于是 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 的终结》重版的时候,以《马克思论费尔 巴哈》为标题,把这个提纲作为附录发表 出来。 《提纲》在马克思主义形成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第一次从根本上批判了费尔巴哈和一切旧唯物主义的直观性和不彻底性; 第一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并以实践为基础,提出了一系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思想,特别是唯 物史观的重要思想。 《提纲》标志着马克思不仅同唯心主义,而且同一切旧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标志着马克思已经彻底摆脱 了一切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显示着马克思主义哲学 世界观的诞生。 概括起来,《提纲》的核心与基本的思想就是确立了新世界观的哲学纲 领——实践的唯物主义,也称新唯物 主义。 《提纲》共11条,不满1500个字,言简意赅,内容深刻。大体可分为总论、 分论和结论三部分。 1、实践观点的简单回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实践 思想早期而重要的阐释著作。 在这里,马 克思通过对黑格尔劳动思想的积极面与消 极面的综合分析,在批判黑格尔对象化理 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唯物主义对象化的观 点,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最根本的观 点——实践的观点。
2、马克思明确指出,包括费尔巴哈在 内的一切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 不了解实践活动的意义,对一切客观事 物只是从‚客体的直观形式去理解‛。 3、旧唯物主义把人与客观世界的关系理 解为消极被动、直观机械的反映和被反 映的关系,抹杀了人改造物质世界的能 4、费尔巴哈虽然研究了与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不仅没有把 人的活动理解为现实的活生生的社会实践活 动,而是把实践理解为卑污的犹太人的利己 活动,鄙视社会实践。 5、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 马克思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 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 践问题‛,第一次解决了长期争论而又悬而 未决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 1、马克思批判了“环境决定论”和“教 育万能论”,提出实践是环境和人的改变 的共同基础。 2、马克思批判了费尔巴哈宗教观的唯心 主义。 3、马克思批判了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的 错误看法。 4、马克思还阐明了社会的本质,揭示了 社会意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 1、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 社会,即资本主义社会;‚新唯物 主义的立脚点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 了的人类‛,即共产主义社会。
2、过去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 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思想的 意义在于:第一、使哲学变成现实,彻底跳 出了思辨哲学的基础。解决哲学问题的根本 在于人的实践活动。第二、哲学的合法地位, 只能是经济研究、政治研究和文化研究的方 法论指导,而不是越俎代庖式的对其它社会 问题直接的哲学批判。 同费尔巴哈的哲学划清界限,摆 脱对其他哲学体 系的依傍,独立 地阐发新世界观 基本原理的需要; 其次,马恩在这里使用的‚意识形态‛,是用来表 示颠倒的虚幻意识,概括 以思辨的方式使实在神秘 化的哲学体系和观念形态; 最后,说明此时的马克思、恩格斯已大致完成了发挥 他们唯物主义历史理论的 工作。 《德意志意识形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首先,它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起表述了新世界观的基本立场和要点,标志 着同旧唯物主义的决裂,标志着对思辨唯 心主义的批判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这 部著作代表着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哲学上完 成了一个革命性的变革。 其次,标志着唯物史观的发现和正式确立。 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比较完整地揭示出历史运动的辩证法和历 史事变的客观进程,并且,由于共产主义 运动找到了历史发展的现实根据,实践批 判的意识深入到历史运动的内部,所以人 类解放这一伟大的社会理想便在历史实践 的过程中找到了自己的真实性内核。
从内容上来区分,这部著作的结构大 致可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唯物主义历史观与唯心主义历史观的对立;唯物史观概述和对费尔巴哈的批判。 第二、对黑格尔以后的思辨哲学(鲍威尔、施蒂纳以及某中意义上的费尔巴哈)的批判。 第三、对“真正的”社会主义(费尔巴哈、赫斯、格律恩以及某中意义上的奥尔格.库尔曼) 的批判。在这三部分中,以第一部分最为重要。 《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部分第一章的 重要地位: 在这一章里,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比较完整地制定了新世界观的要点以及同这种新世界 观相一致的历史理论的主要原则和基本轮廓。 换句话说,《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第一章是 集中阐述马克思恩格斯新世界观的正面观点 的,也是他们对自己哲学新视界第一次也是 唯一一次正面的系统的表述。 (一)引子: 对当时德国的 旧的意识形态 的猛烈批判 当时德国思想家所表现出的‚空前变革‛ 的可笑与荒谬,及其 必然表现出来的‚哲 学骗局‛、‚渺小卑 微‛和‚地方局限 旧的意识形态的根本局限在于其不懂得从现实出发解决问题。 所以,马克思明确指出当时德国玄想 家们的最大问题是:“这些哲学家没 有一个想到要提出关于德国哲学和德 国现实之间的联系问题,关于他们所 做的批判和他们自身的物质环境之间 的联系问题。
” 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任何人类历史 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 有生命的个人的存 在‛。即唯物史观的 前提就是这个有生命 的个人——‚现实的 个人‛——的存在。 1、“现实的个人”的内涵: 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的人,是历史的、 具体的人; 一定的个人以一定的方式构成的生产活动成为人类社会历史的基础。 人的需要推动着物质生活的再生产,进而推动整个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向前 发展; 人类自身的生产或生命的生产成为人类延续、发展内在动力; 正是在物质生产与人类自我生产的过程中产生、形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人 类社会的基本骨架也由此而确立起来; 人的发展与进步是与人的生存环境(既有自然环境,又有社会环境)紧密结合在一起, ‚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 3、通过对以生产实践为基础的唯物主义 的明确,马克思恩格斯对费尔巴哈的思 想进一步展开批判: 费尔巴哈设定的人只是‚一般人‛,是理论意义上的人,而不是‚现实的人‛; 费尔巴哈不能从‚感性活动‛的角度认识和理解实践,更认识不到物质的生产生活条件与人 自身、与人类社会之间的天然联系; 正由于费尔巴哈不能从‚感性活动‛的意义上理解人,也就当然不能理解人类社会乃至整个 自然界的历史性。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或基本立场可以简要地 概括为:‚意识在任何时候 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 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 实生活过程‛,‚不是人们 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而 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 的意识‛。 对唯物史观基本立场的理解: 从物质实践出发、从社会生活的现实出发,来说明和解释政治、宗教等等意识 的发展,从物质的社会关系中,发现精 神产物的最终根源; 揭破了意识形态的种种幻觉,废止了关于意识的一切空话,代之而起的就是关 于意识的‚真正的知识‛; 全部历史的真正发源地不是思想、观念、元首或国家,而是作为现实关系的物质 交往,是受生产力所制约、同时也制约 生产力的交往形式,即市民社会。一切 历史的冲突、国家内部的冲突、阶级斗 争,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 矛盾。 (四)分工 与所有制形 式的关系以 及历史发展 的主要阶段 在这里,马克思恩格斯在具体而明确地论述生产力 的内涵与作用之前,专门 对作为生产力与交往关系 的外在直接表现的分工的 意义与作用展开具体分析。 这也是我们以往在学习马 克思主义哲学时所忽略和 轻视的。 1、在人类的文明史中,生产力和交往 的发展程度特别地体现在分工的发展程 度上。
一方面,生产力的水平总是明显地体现在分工的发展程度上,任何新质的生产力,总会 引起分工的进一步发展; 另一方面,就像特定的分工意味着特定的交往关系一样,分工的发展直接意味着交往的 扩大和深化。 2、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定历史时期, 分工是人类异化产生的最重要根源, 且在一定阶段,正是分工加剧着人的 异化状况。 3、由分工而区分出人类社会大体的 几个时期。 ‚分工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同时也就 是所有制的各中不同形式‛。这就是 说,由于一定的分工乃是根据个人与 劳动的材料、工具和产品的关系来决 定他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因而分工也 就直接意味着一定的所有制形式。 4、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看不到分工蕴 含的阶级差别和阶级对立,看不到其 中必然体现的人与人社会关系的实质 与变化。 因为正是在分工的不断复杂化中,产 生了各种各样的利益冲突,进而使阶 级的形成成为可能。 5、马克思要消灭的分工是指束缚人的奴 役性的劳动的社会分工,即劳动者分工。 这种分工具有以下特性: 分工导致了劳动及产品的不平等分配,从而也就产生了所有制; 分工的发展也产生了单个人(或单个家庭)的利益与所有交往的个人的共同利益之间的矛盾; (五)历史唯物主义的 基本理论— —生产力与 交往形式及 其矛盾关系 马克思所创建的新世界观之所以从一开始就具有变 革的意义,就与旧哲学有 了质的区别,一个极为重 要的表现就是马克思将经 济学的思想自觉贯穿于新 理论的具体观点中,生产 力与交往关系本身的概念 使用就是其明确反映。
1、对生产力的分析 马克思不仅把生产力作为唯物史观的基本概念,同时也赋予其全新的含义和作用 生产力的内涵:‚一定的生产方式或一定的工业阶段始终是与一定的共同活动方式 或一定的社会阶段联系的,而这种共同活 动方式本身就是‘生产力’‛;人们的 ‚共同活动本身就是生产力‛。 生产力的特点: 生产力的最终决定性; 生产力的历史继承性; 生产力的客观实在性。 2、交往关系或交往形式 马克思对交往形式的界定,是与生产力结合在一起的,‚而生产本身又是一个人彼此之间的交 往为前提的。这种交往的形式又是由生产决定 人的生产实践与动物本能活动的本质区别,在于人的生产是具有社会性的,而这种社会性的主要 表现就是人与人之间是在彼此的具体关系中进行 生产实践活动,而具体关系的表现形式则要看生 产的发展程度和水平。 3、生产力和交往形式的矛盾运动关系 ‚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之间的矛盾‛; 交往形式与生产力间的适合不适合新的适合的矛盾运动;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都是在生产方式的变革中形成并壮大起来; 社会革命的发生根源在于生产力等各种物质因素的是否充分具备。 1、市民社会与上层建筑 的含义: ‚在过去一切历史阶段上受生产力制约同时又制约生产力的 交往形式,就是市民社会‛; ‚市民社会是全部历史的真正发源地和舞台‛, ‚真正的市民社会只是随同资产阶级发展起来的‛。
要‚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来考擦察现实的生产过程,并把与该生产方式相联 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 阶段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 然后必须在国家的范围内描述市民社会的 活动,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来阐明各个不 同的理论产物和意识形式,如宗教、哲学、 道德等等,并在这个基础上追溯它们产生 的过程‛。 2、国家、法以及思想观念的实质 国家和法完全是建立在市民社会的基础上,是交往形式的所有制表现: ‚因为国家是统治阶级的个人皆以实现其共同利益的形式,是该时代的整个市 民社会获得几种表现的形式‛,所以, ‚一切共同的规章都是以国家为中介, 都获得了政治形式‛。法律正是伴随着 国家的私有制实质而产生并发挥作用。 理论、观念等意识形式同样产生于现实的市民社会: ‚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 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 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 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 精神生产资料‛。 3、市民社会理论的意义 市民社会及作为生产关系总和的经济基础范畴的制定,使马克思恩格斯能 够用这个现实的基础来说明国家和意 识形态等上层建筑现象,并由此建立 起完整的社会结构理论。
史发展的深刻阐释 1、关于共产主义 ‚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 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 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 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 这个运动的条件是由现有的 前提产生的‛。 首先,‚建立共产主义实质上具有经济的性质,这就是为这种联合创造各种物质的条件‛; 第二,以生产力的这种普遍发展为前提,‚人们的普遍交往才能建立起来‛:一方面在生产高度发展 的基础上产生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市场‛,另一方 面以此为基础,世界各国的无产阶级才能因此而形 成真正意义上的统一体,而且从根本上说,‚无产 阶级只有在世界历史意义上才能存在‛。 其次,共产主义的实现是具有世 界意义的历史性事件。 马克思恩格斯从确立新的、科学 的世界观之日起,就把共产主义 运动看作是全人类的共同事业, 是和‚地域性的共产主义‛有质 的区别。 2、关于人的发展 从思想的逻辑脉络,到具体的理论阐述,马克思始终对人的问题给与了首要的和 重点的关注。如果说马克思是从生产力 和生产关系的实际状况作为共产主义推 进和实现的基本内容和条件的话,那么 人的发展程度就成为共产主义的主要内 容和评价标准。 生产力、交往关系的实际发展对人 的双重作用: 首先,对于人本身而言,‚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 其次,由于人类社会自身发展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一定阶段的生产力与交往关 系又是导致人自身发生异化的总根源。
人的或个人的发展需要经历从自在 到自为、从必然到自由的历史过程。 马克思把人类的社会历史活动看作是‚人改造自然‛和‚人改造人‛的相互 交织。 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自由人的联合体‛(P75)。 共产主义的本质是自由个人的联合 ‚共产主义和所有过去的运动不同的地方在于:它推翻一切旧的生产关系和交 往关系的基础,并且第一次自觉地把一 切自发形成的前提看作是前人的创造, 消除这些前提的自发性,使它们受联合 起来的个人的支配‛。 写作背景。帕〃瓦〃安年柯夫是俄国的一个自由派作家。1846年11月1日给马克 思写了一封信,信的内容是讲他对蒲鲁 东《贫困的哲学》一书的看法。在随后 写给安年柯夫的回信中,马克思主要批 判了蒲鲁东的唯心史观和社会改良主义 思想。同时又阐述了唯物史观的一些基 本思想。 马克思给安年柯夫的这封信,写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哲学 的贫困》之间,可以说起到了承前启后 的作用,它既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 意志意识形态》中所阐述的唯物史观的 基本思想的发挥,又是马克思写作《哲 学的贫困》一书的纲要。 (一)社会形式是不能 自由选择的, 社会的发展 有其客观规 人的生产实践活动是社会的产生与发展的基础; 在一定的生产力基础上形成的交往形式或社会形式(也 就是后来的生产关系),是 不能自由选择的; 生产力与交往形式或交往关系之间的矛盾构成了社会冲 突的内在根源,成为社会历 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部历史的基础,人 们不能自 由选择生 生产力的发展程度和水平取决于一系列的客观因素和物 质条件,是人的意志无法左 生产力的发展具有继承性和连续性; 由特定的生产力所制约而形成的交往形式(社会关系) 当然也是不能自由选择的, 并且是构成一定的一切社会 关系的物质基础。 (三)生产力 运动发展的永 恒性决定了任 何交往形式或 者经济形式都 是“暂时的和 历史的” 任何社会形式都是由一定的生产力的决定而产 生的,必然也随着生产 力的变化而发展; 任何社会形式都是由一定的生产力的决定而产 生的,必然也随着生产 力的变化而发展; 由特定生产力决定而产生的社会形式和观念范畴不可能是永恒的。它们是一定历史时期 的产物,具有当然的历史性和暂时性; 蒲鲁东思想的主要表现就是把‚抽象、范畴‛看作‚始因‛,当作‚纯理性‛的存在。这 种典型的唯心史观的根本特点就是‚神话了 以观念形式表现资产阶级关系的观念范畴‛, 从‚资产阶级的视野‛上,把资产阶级的观 念看作‚永恒真理‛。 马克思的历史辩证法的内在意义 它唯物主义地承认人类社会生活的历史时限性,批判一切试图将一定的历 史结构(生产方式)永恒化的做法, 而是真实地面对人类社会历史生存中 的每一个具体的有限的客观情境,以 发现一定的、历史的和暂时的观念映 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正式形成的标志是《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845)和《德意志意识形 态》(1846),公开问世则是以《哲学的贫困》 (1847)和《共产党宣言》(1848)的发表为 标志。
后者的意义极为重大。 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和在实际斗争中的运用来说,需要重点学习的著作是《致约.魏 德迈》的一封信(马克思)、《序言》(马克思)和《第一卷 第二版跋》(马克思)。 写作背景。当时在美国的德国小资产阶级政论家海因芩疯狂攻击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的理论,他把 阶级的存在同政治特权和垄断的存在联系起来宣称 阶级矛盾和阶级对抗可以在‚人性‛面前消失,甚 至把当时的阶级斗争说成是受马克思主义者的唆使 而兴起的。魏德迈于1852年1月29日在《纽约民主 主义者报》上发表文章,对海因芩的理论进行了有 利的驳斥。马克思读了这篇文章后,于1852年3月5 日写了致魏德迈这封著名的信。 历史地位。马克思在信中提出的 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和 阶级斗争理论的最基本的观点, 是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 (一)阶级的 存在仅仅同 生产发展的 一定历史阶 段相联系 阶级决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历史的产物, 而且只存在于人类社 会的一定历史发展阶 阶级的产生必须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 马克思的这个论断,揭示了阶级斗争发 展的客观趋势和无 产阶级专政的历史 必然性。 (三)这个 专政不过是 达到消灭一 切阶级和迚 入无阶级社 会的过渡 马克思的这个论断, 揭示了最终消灭阶 级进入无阶级社会, 是无产阶级专政的 历史使命。
写作背景 《序言》是马克思于1859年月为《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 册写的序言。这篇序言曾经单独地发表 在《人民报》上。从新英格兰到加利福 尼亚的许多德文报纸都进行了转载,并 且加上了各种各样的按语,发生了广泛 的影响。 恩格斯在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一书的评论中指出:历史唯物主义‚不但对 于经济学,而且对于一切历史科学(凡 不是自然科学的科学都是历史科学)都 是一个具有革命意义的发现。‛ 马、恩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一般原理,实现了人类哲学史上 的伟大革命变革。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既是 马克思、恩格斯前一阶段理论研究工作的 科学成果,又为他们进一步研究政治经济 学制定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在这篇序言中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表述, 措辞精当,逻辑严密, 勾勒了历史唯物主义的 大纲,明确了唯物史观 的基本理论。 物质生产的两个方面——生产力和生产关 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由包括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各个方面组成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形成了有机的、运动 的整体,构成为社会的经济结构,从而成为 一个特定社会现实的经济基础; 在这个基础之上既竖立着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又存在着与之相适应的一 定的社会意识形态。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成为历 史发展的源泉和动 力,也构成为社会 发展的根本规律。 首先,一定要 把社会的物质 生活的变革与 精神生活的变 革区别开来, 要看到这两者 之间的因果关 其次,社会变革当然是由人们的主动的、自觉的历史行动促 成的,但它的深沉的根基却存 在于物质生活条件之中。 1、马克思关于“原始社会”与“奴隶制度”的 本意 马克思没有把‚原始公社‛和‚奴隶制度‛单独地作为历史 分期概念,从未使用过‚奴隶 制‛概念,也不认为奴隶制度 是与原始公有制根本对立的两 种生产关系。 2、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 广义的亚细亚所有制指建立在农 业生产方式上的原始农村公社。 包括:第一、纯公有制的民族农 村公社;第二、公私混合型的地 域农业公社。 3、社会经济形态及马克思划分不同 社会时期的标准 马克思把社会经济形态看作一定历史时代的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看作一定历 史时代的社会经济结构、经济基础或者 经济制度。 关于划分不同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理论。‚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 的社会形态,在这种社会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 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 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 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 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
建立在 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 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 第二个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 ——马克思《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 两个社会历史形态理论之间的关系 其一,二者都是立足于对人类的物质 实践活动的本质认识,基于人与人、 人与物、人与自然的关系演变; 其二,两种观点的结合对于我们深入 理解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以及各自 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都是至关重要的。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的两个社会历史形态的理论与‚两个必然与两 个绝不会‛的思想有机的结合起来,一方 面认识到历史上任何一种社会形态或阶段 都是一定条件和时代的产物,都具有产生 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另一方面还要看 到任何一种社会形态在具有历史合理性的 同时,也都有着鲜明的时代性和历史的局 限性,都不可能亘古长存。 资本主义灭亡的历史必然性。 ‚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是社会生 产过程的最后一个对抗形式‛, ‚人类社会的史前时期就以这种 社会形态而告终‛。 附加内容: 用历史主义的观点来分析资本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区 别于单纯的道德批判和倒退 的浪漫主义的本质特征。
1、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起过的非 常革命的作用 资产阶级打破了已不再适应已经发展了的生产力的封建的所有制关系,代 之以自由竞争和与自由竞争相适应的 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 资本主义促进了现代自然科学与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其深入到生产过程之中, 在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创造出比以往一 切时代总合还要巨大的生产力; 资本主义打碎了过去时代复杂的宗法等级关系,代之以简单的阶级对立。它撕 去了曾蒙人们头上的各类职业面纱,代 之以赤裸裸的利益和金钱关系。 2、经济全球化是资本主义的必然 要求 ‚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 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 这是资本主义发展从一开始就具有的 特征的真实写照。 资本主义大工业与世界市场的发展具有互动效应。‚大工业建立了由美洲 的发现所准备好的世界市场。世界市 场使商业、航海业和陆路交通的到了 巨大的发展‛; 世界市场的发展使任何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呈现出世界性的特点,促使各 国之间的联系加强。 资产阶级对世界商品与原材料市场的控制,以及由于其工业化巨 大发展所创造的廉价商品和先进 生产力水平,迫使所有不想灭亡 的民族都先后加入到资本主义自 由市场竞争的大潮中,将资本主 义的文明变成世界的文明。
3、马、恩时代与当今世界全球化的 比较 在马克思、恩格斯那个时代,资本所有者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主要是出于不断扩 大商品输出,扩大商品销路的需要。 在我们这个时代,资本所有者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则主要是出于扩大资本输出, 扩大有利投资场所的需要。为了寻找和占 领有利的投资场所。 在马克思、恩格斯那个时代,在 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商品资本的 国际化已经达到了很深、很广的 程度。 在我们这个时代,在经济全球化 过程中,金融资本的国际化则达 到了更深、更广的程度。 在马克思、恩格斯那个时代,主导全球化的资本主义国家所做的是‚使未开化和半 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 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 东方从属于西方‛。 在我们这个时代,主导经济全球化的美国和其他西方发达国家所做的则是企图使发 展中国家从属于发达国家,使社会主义国 家通过演变从属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使 东方从属于西方。 《资本论》第一卷出版后,各国思想家的评论形形色色,莫衷一是。有的指责马克思 ‚形而上学地研究经济学‛,有的攻击马克 思的方法是‚套用‛黑格尔的唯心辩证法, 是‚黑格尔的诡辩‛,有的则表示了对《资 本论》方法的不理解。
马克思认为有必要对 上述种种诘难作出回答。1872年6月,《资本 论》第一卷第二版在作了许多重要修改之后 问世。为了说明这一版出版的意义和自己对 若干问题的思考,马克思于1873年1月写了第 二版‚跋‛。 在这篇跋文中,马克思简要地叙述了本版所作的几处必要的、某些部分甚至是 ‚更彻底‛的修改;分析了英、法、德 等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发展、衰落以 及必然代之而起的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 特别着重阐述了《资本论》采用的方 法——辩证法,这个为人们‚理解得很 差‚的方法,指明了辩正方法的唯物主 义基础及其批判的、革命的本质。 马克思的辩证法是以实践的唯物主义为基 础。黑格尔的辩证法 是从不知道什么地方 发生的纯粹思维发出 的,是同任何能思维 的人脑无关的,因而 实质上是唯心的。 马克思还认为应当发现并重视 在黑格尔哲学神秘外壳下所隐 藏的客观的有价值的东西。 马克思的辩证法是对黑格尔辩 证法的批判吸收。 ‚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现存事物 的否定的理解; ‚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 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 ‚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 恩格斯一生之中不仅与马克思一道创建、捍卫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而 且对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做出了重 要贡献,尤其是做了许多马克思当 年想做却未曾做的大量的工作。
这 些突出表现在恩格斯晚年对德国古 典哲学的总结和对历史唯物主义重 要思想的维护和发展上。 这部著作是恩格斯1886年写成的。 写作的直接原因是《新时代》杂志 邀请恩格斯评述施达克《路德维 希〃费尔巴哈》一书,恩格斯欣然 同意,并借此机会实现他和马克思 多年的愿望。 恩格斯写作这部著作还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首先,实现他和马克思多年的宿愿— —全面系统地清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德国 古典哲学的关系。 其次,为了适应思想战线上斗争的需要。这本著作被誉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概论, 是恩格斯1895年逝世前的一部成熟的著作, 概括了马克思、恩格斯一生哲学方面的伟 大成就以及当时社会实践和科学发展的最 新成果。 11、恩格斯对黑格尔哲学的评价与总结 、恩格斯对黑格尔哲学的评价与总结 (1)恩格斯对黑格尔的一著名的命题“凡是现实 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的分析 首先,黑格尔的‚现实‛仅仅属于那同时是‚必然‛的东西; 其次,黑格尔的‚现实性‛并不是事物在任何条件下所永远具有的属性; 第三,根据这种分析,黑格尔的这个命题就会转化成另一个命题:‚凡是现存的,都是应当灭亡的。 (2)恩格斯进一步指出了黑格尔哲 学的真实意义和革命性质: ‚正是在于它永远结束了以为人的 思维和行动的一切结果具有最终性 质的看法‛; ‚完美的社会、完美的国家是只有 在幻想中才能存在的东西‛。
(3)恩格斯对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总 整个世界是一个运动的、过程的集合体,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是静止的、不 动的,一切都处在生成和灭亡的不断 变化中;‚除了发生和消灭、无止境 地由低级到高级的不断的过程,什么 都不存在‛。 ‚口头上承认这个思想是一回事,实际上把这个思想分别运用于每一个研 究领域,又是一回事‛。 体系与观点方法的矛盾; 保守与革命的对立。 2、对费尔巴哈哲学的评价总结 费尔巴哈是19世纪德国杰出的唯物主义 哲学家。他把德国哲学从唯心主义的桎 梏下解放出来,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 这是他的历史功绩。但是,费尔巴哈虽 然突破了黑格尔的体系,却没有能够批 判地克服它,而只是简单地把它当作了 无用的东西抛在了一边。 3、新哲学的创立和旧哲学的终结 恩格斯强调指出,从黑格尔学派的解体过 程中产生了唯一的产生真实结果的派别, 是同马克思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马克思 主义哲学的创立不仅开创了哲学发展的新 境界,同时也终结了近代以来的体系哲学, 标志着哲学发展的重大转折。黑格尔哲学 的解体同时也就是旧哲学的终结。 恩格斯在总结全部哲学发展历史的基础上,第一次对哲学基本问题作了明确的规定:‚全部 哲学。
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人们对‚灵魂对外部世界的关系‛的思考,其实就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的原始形式。 1、哲学的基本问题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思维与存在何者为本原、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二是‚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的思维 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 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 现实?用哲学的语言来说,这个问题叫做 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2、要特别重视恩格斯对“唯物主义” 这个概念的谨慎使用 首先,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哲学两大阵营的唯一标准,‚除 此之外,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这两个术 语本来没有任何别的意思,它们在这里 也不能在别的意义上被使用‛; 其次,恩格斯是为人的认识确定一个正确的出发点与原则。 3、对“不可知”论的认识以及如何 驳斥的问题 首先,对不可知论的提出与提出者,恩格斯先是充分肯定‚他们在哲学的发展 上时期过很重要的作用的‛; 其次,恩格斯站在新唯物主义的立场上,明确指出:‚对这些以及其他一切哲学 上的怪论的最令人信服的驳斥是实践, 即实验和工业‛。 结论:恩格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规定及其论述,廓清了直到今天的整个哲学史 的五花八门的各种学派、流派和体系, 对哲学以及哲学史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
哲学的基本问题对于我们的实际 工作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在本书的第四部分,恩格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作了科学的概述。同其 他马克思恩格斯的哲学专著相比,它联 系到哲学的变革,完整系统地阐述了唯 物史观的基本原理。 首先,恩格斯认为,在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中,同样存在着不以个人的规 律,与自然规律比较起来:社会规律 离不开人的活动,而人的行动始终是 受意识和目的指导的。 其次,怎样发现这些规律呢? A、旧哲学的种种缺陷: 一是旧唯物主义,‛不彻底的地方不再承认精神的动力,而在于不从这些动 力进一步追溯它的动因‛; 二是唯心主义,‚它不在历史本身中寻找这种动力,反而从外面,从哲学 的意识形态把这种动力输入历史‛。 BB、恩格斯指出了正确途径: 、恩格斯指出了正确途径: 第一,要研究使广大群众、使整个民族、使整个阶级行动起来的动机, 第二,要研究持久的、引起伟大历史变迁的行动,不是只研究社会发展中的暂时的 因素; 第三,要探讨反映在行动着的群众及其领袖即所谓伟大人物的头脑中的动因。 总之,根据社会历史发展的特点, 既要研究人们的思想动机,又必须 研究在人们动机背后隐藏着的动力, 即研究思想动机的物质原因,才能 发现社会历史本身发展的客观规律。
2、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 接动力,生产方式的内部矛盾运动 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1)应善于和注意发现现实社 会关系中的本质联系,特别是各种 阶级关系; (2)阶级的产生和发展是由于纯粹 的经济原因。恩格斯指出,阶级之 间的斗争首先是为了经济利益而进 行的,政治权利只是用来实现经济 利益的手段。 (3)阶级的产生和阶级斗争的发展都是由 于生产方式变化的结果,生产方式的矛盾 运动是社会发展变革的根本动因。恩格斯 认为,任何争取解放的阶级斗争,归根到 底是为了打破过时了的生产关系的束缚, 建立新的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获得本 阶级的经济解放,以及巩固和发展本阶级 的经济利益。 (1)经济基础决定国家:‚在现代历 史中,国家的意志总的说来是由市民社 会的不断变化的需要,是由某个阶级的 优势地位,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和交 换关系的发展决定的。‛ (2)经济基础决定法:‚如果说国家 和公法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那么不言 而喻,私法也是这样,因为私法本质上 只是确认单个人之间的现存的、在一定 情况下是正常的经济关系。‛ (3)经济基础决定思想理论形态。 当时自然科学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基础和确证。
当时自然科学的三 大发现,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自然 科学的证明。 马克思主义哲学确立了实践的首要的、基础的地位,把变革世界作为自己的主 要任务,为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提供了 理论基础。 19世纪80年代,资产阶级加紧了对工人阶级的进攻。唯心主义和机会主义的代表人 物,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猖狂地攻击历史 唯物主义。梅林等人过分强调经济在社会 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忽视了政治和思想 对经济的反作用方面。因此,无法彻底揭 穿巴尔特等人反对马克思时所采用的‚经 济唯物主义‛的实质和手法。拉法格甚至 还直截了当地称历史唯物主义为‚经济决 定论‛。 恩格斯感到,批判资产阶级教授们和追随者“青年派”把唯物史 观庸俗化,全面回答历史唯物主 义问题,以澄清人们思想上的混 乱已成为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 恩格斯强调的明确观点是‚-----根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因素 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 产。无论马克思和我都没有肯定过 比这更多的东西‛。 1、对经济因素所含内容的进一步丰富. 在恩格斯看来,作为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 的经济关系,包括着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 中所存在的一切物质关系的总和,或者说全 部生产过程所赖以进行的各种前提和条件的 总和。
因此,‚经济基础‛这一范畴决不是 指某种抽去具体现实内容的单纯关系,而是 与现实的生产力乃至特定的自然条件、人口 因素等密切相关的统一的经济有机体。 2、重申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活中经 济的决定作用具有根源性和最终决定意 义的基本原则。 在现实关系中,经济关系是‚构成一条 贯穿始终的、唯一有助于理解的红线‛。 3、表明了在历史发展的复杂的实 际过程中,经济并非历史的唯一决 定性因素。 历史过程具有多方面相互联系和相 互作用的特点,表明了历史发展动 因的多样性。 4、表明了经济因素对政治和精神生活 的决定作用的形式是复杂多样的。 决定作用既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 的。根源在于上层建筑的结构、功能和 发展的规律各具不同的特点,反映着它 们同经济关系的联系的复杂性。 1、经济因素和上层建筑的关系是 第一位和第二位的关系; 2、上层建筑对经济因素可以起促进 或延缓的作用; 3、上层建筑可以在某种限度内改变 经济基础。 思想理论形态是上层建筑的重要内容,也 是其反作用的突出表现。 1、思想理论形态的历史继承性,使其形成了自 身发展的特殊规律,而且都按照自己的方式影 响社会存在和人们的意识,在历史发展中起着 各自独特的作用。
2、思想理论形态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 由于意识形态有着自身相对独立的发展道路, 使意识形态的发展并不与经济发展完全同步。 3、各种思想理论形态之间的交互作用。 理论观念形态是一个有机的体系,其中某种 形式的发展变化都同其他各种形式的发展 有关联。政权是上层建筑的主要部分,所 以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在各种意识形式的 交互作用中占有主导地位。 恩格斯关于社会发展的合力思想严 格说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 合力指的是人们的‚意志合力‛; 广义的合力指的是包含‚意志合力‛ 在内的‚总合力‛。 1、‚意志合力‛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历史的活动离不 开人的活动,而人的活动又是在一定的思想 动机支配下进行的,任何意志和动机都不是 凭空产生的。不同的意志和动机产生于不同 的生活条件,而生活条件的不同,决定了人 们的意志、动机和愿望不同,于是就形成了 各种意志和力量之间的交互作用。 “合力‛并不是各种意志和力量的简 单相加,也不是没有矛盾和斗争,而 是各种意志和力量在相互冲突、相互 牵制、相互抵消中产生的结果。这种 相互作用作用最后出现的结果,往往 同每个人的意志和愿望并不相同,甚 至是谁都没有希望过的。
2、‚总合力‛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在致约布洛赫的这封信中,恩格斯 不仅提出了意志合力在社会发展中的 作用的思想,而且提出了包含意志合 力在内的‚总合力‛的思想。 需要把握如下思想:(1)要发挥社会合力的整体功能和效 果: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经济因素、政 治因素和文化因素;生产力、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所有这些因素都是 社会动力系统的要素之一,它们对社会发 展的影响也是在交互作用中融合为一个系 统整体,从而发挥着整体的功能。 (2)要坚持全面的观点,重视 各种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既要重视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 如‚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 和经济因素,也要重视其他因素 的作用,如政治制度、法律制度 (3)要坚持重点的观点,突出物质生产和经济因素的决定性作用。既 要看到经济、政治、文化,生产力、 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 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都是社会发 展的动力因素,又不能把它们的作 用等量齐观。 恩格斯精辟地阐明了必然性和偶然性 之间的辩证统一。 一方面,没有脱离偶然性的必然性, 偶然性是必然性的必要补充和表现形 另一方面,也没有脱离必然性的偶然性,在偶然性的背后隐藏着起支配作 用的必然性,必然性要通过各种偶然 性为自己开辟道路。
1、历史唯物主义不是僵死的教条, 而是研究工作的指南; 2、要根据原著学习、研究和理解 马克思主义理论; 3、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南,重新 研究全部历史。 列宁是一位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其一生对发展马克思主义做出了重大贡 献。列宁主义的最根本的特征,就是 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时代的发 展和本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列宁在 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上有很多重要学 说,特别是他的辩证法思想。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列宁侨居国外,先在波罗宁,后到瑞士的伯尔尼。这是列宁在 思想理论战线进行斗争的年代,也是列宁对 辩证法进行深入研究的时期。在这个研究过 程的第三个阶段,列宁完成了《哲学笔记》 的八个笔记本的写作,形成了列宁研究辩证 法的丰硕成果。在1914年12月完成的《黑格尔 (逻辑学)一书摘要》是列宁所作的读书摘 要中最重要的部分,同时也是整个《哲学笔 记》的重心所在,我们所选择的这篇‚谈谈 辩证法问题‛就选择于其中。 《哲学笔记》是‚列宁思想实验室‛。它记录了列宁对黑格尔及其 他哲学家的著作所进行的系统的研 究和批判,展示了列宁哲学思想的 深度、广度和力度。 (矛盾) 1、列宁确立此观点的理论前提和历史 条件。
2、对立统一(矛盾)的基本思想; 3、对立统一(矛盾)规律是辩证法的 实质之内容。 1、两者同一的基本含义; 2、任何认识命题都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 因素; 3、认识史的辩证法进一步证明了辩证法 和认识论的一致; 4、认识过程的辩证法证实了辩证法与认 识论的统一。 1、列宁说:‚从辩证唯物主义的 观点看,哲学唯心主义是把认识的 某一个特征、方面、部分片面地、 夸大地-----发展(膨胀、扩大)为脱 离了物质、脱离了自然的、神化了 的绝对。‛ 2、唯心主义的产生根源有两点:一 个是认识根据,二是坚实的社会根源。 唯心主义是服从于某一统治阶级(阶 层或集团)的特殊利益和需要之上的。 这就可以进一步说明唯心主义为什么 一定要产生的问题,也不能忽视唯心 主义产生的阶级根源。 欢迎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