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收集资源网

互文性理论的缘起与流(1)(组图)

网络 2023-01-08 07:04

互文性理论的缘 起与流 变秦海鹰内容提要本文对西方互文性理论的历史背景和基本走向做了整体勾勒。文章在简略介绍互文性概念的“迁徙”过程和近年来法国方面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别考察了以克里斯特瓦为代表的早期互文性理论的缘起和20世纪7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互文性理论的特征,并尝试用自己的表述方式对互文性一词的适用范围给以界定,以反映目前西方学术界对这个概念的基本理解。关键词 互文性 文本理论 结构主义 后结构主义以质疑原创性和作者权威为出发点的互文性概念,其本身的“著作权”问题却是少见地无可争议,几乎人人都承认它的发明者是法国批评家克里斯特瓦。1966—1968年间,克里斯特瓦先后在《巴赫金,词语、对话和小说》、《封闭的文本》和《文本的结构化问题》这三篇论文中使用了一个由她自己根据几个最常用的法语词缀和词根拼合而成的新词——互文性(intertextualit6),并以多种方式给以定义:任何文本的构成都仿佛是一些引文的拼接,任何文本都是对另一个文本的吸收和转换。互文性概念占据了互主体性概念的位置。诗性语言至少是作为双重语言被阅读的。①我们把产生在同一个文本内部的这种文本互动作用叫做互文性。对于认识主体而言,互文性概念将提示一个文本阅读历史、嵌入历史的方式。

在一个确定文本中,互文性的具体实现模式将提供一种文本结构的基本特征(“社会的”、“审美的”特征)。㈤文本是一种文本置换,是一种互文性:在一个文本的空间里,取自其他文本的各种陈述相互交叉,相互中和。③万方数据外国文学评论No.3,2004这三篇论文是互文性概念的原始出处。其中第一篇文章尤其为学术界所熟悉,因为它在提出互文性理论的同时,也首次向西方批评界介绍了俄国文论家巴赫金的对话理论。按照托多罗夫的说法,“互文性”一词其实就是巴赫金“对话主义”的法文翻版。不过,正如克里斯特瓦本人后来所承认的那样,她发表这篇论文,并不仅仅是为了介绍巴赫金,而是为了“从中抽取出一个与当前最先进的理论研究相吻合的内核”,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法国的“尖端研究”。Ⅷ她所说的“尖端研究”指的是围绕着《如是》杂志和“如是”理论研究小组而展开的文学探索。《如是》杂志由先锋派作家索莱尔斯创办于1960年(1983年起更名为《无限》),经过多次内部重组,逐渐在20世纪60年代末的法国知识界树立起了一种理论造反派的形象。他们的文章大多带有战斗性和极端性,并且对当时中国正在进行的文化大革命表现出了极大热情。他们努力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运用到文学理论中,要在文学领域闹革命;他们像兰波、马拉美等现代性诗人那样深信,只有通过语言革命才能真正改造世界。

“如是”小组的理论探索伴随着1968年法国的社会动荡和5月风暴达到高峰,并以同年出版的集体论文集《整体理论》作为标志。克里斯特瓦于1966年从保加利亚移居法国之后,迅速成为该小组的核心成员。她的互文性概念便是在《整体理论》中被正式推出的,该书所表达的符号批判思想和主体批判思想构成了这个概念的直接理论语境。《整体理论》收入福柯、德里达、巴尔特、索莱尔斯、克里斯特瓦等人撰写的论文,它见证了一个时代的理论梦想,一般被看作是“如是”小组的集体宣言,也有保守派人士斥之为“理论恐怖主义”。文集作者的意图是对20世纪60年代中叶以来出现在西方人文科学领域的一些新思想、新观念进行一次系统清点和总结,并通过这次统一的思想行动,“发动一场全面的颠覆”。刨收入其中的文章包括福柯的《距离、面貌、起源》、巴尔特的《戏剧、诗、小说》、德里达的《延异》、索莱尔斯的《写作与革命》、克里斯特瓦的《符号学:批判的科学和/或科学的批判》、《文本的结构化问题》等。这些文章从哲学、文学、语言学等不同的领域出发共同走向了对“结构”、“符号”、“意义”、“主体”等“神学范畴”的彻底质疑。就哲学而言,便是用“书写”、“差异”、“延异”的概念来颠覆以“语音的在场”为基础的逻各斯中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大厦;就文学而言,便是反对传统的表现论和再现论,同时试图“超越字面的、形式的或结构的东西”,@即超越结构主义的文学观和批评方法,在更广阔的范围内把握文学的本质。

“互文性”概念的提出与这种超越形式主义一结构主义的努力密不可分。在这种理论背景中, “互文性”与“书写”(或译为“写作”)、 “生产”等概念相结合,成为一种批判武器,并直接支持了巴尔特同时期提出的“作者死亡”论。“如是”小组对传统文学观的批判主要针对以理性主体为中心的作者、意义、真理、创作意图等概念而展开。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传统文学观认为,文学是作者以语言为中介对世界的“再现”和对自我的“表达”;作者之于作品,如同上帝之于世界,所以文学活动被称为“创作”或“创造”。而“写作”的概念则强调,文学作为语言“实践”,不是再现,不是表达,不是创作,而是“生产”,是语言本身的生产,是语言生产意义的过程:“处在生产运作中的写作不是再现。”④从这个角度讲,“书写”和“文本”的概念是对“文学”这个笼罩在光环之中的神圣概念的否定。在主体万方数据互文性理论的缘起与流变批判的基础上,他们反对结构主义的封闭的作品观和研究方法。结构主义把文本设想成一个自足的语言实体,意义只存在于语言的封闭结构内部的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中。“如是”小组的理论家们则认为,写作产生出文本或话语,文本或话语不是语言学家所研究的“结构”,不能单纯地用语言学来把握,还应该借助其他人文科学的方法。

这种反对结构的思想也意味着对“代码”、“系统”之类的结构主义基本概念的批判。这一系列的批判既是“如是”小组“整体理论”的主要内容,也是克里斯特瓦的互文性概念得以生长的土壤,它本身就是为了取代互主体性概念而提出的。《整体理论》一书的出版则使这个概念首次引起了文论界的关注,因为克里斯特瓦的一篇系统阐释互文性概念的文章《文本的结构化问题》就收录在这本书中。除这篇文章外,收录在《整体理论》中的索莱尔斯的两篇文章《写作与革命》和《一个现代文本的语义层面》也为推出互文性概念起到了不小的作用。索莱尔斯在这两篇文章中特意说明,互文性是由克里斯特瓦提出的重要概念:“互文性概念(克里斯特瓦)在此具有关键意义:任何文本都处在若干文本的交汇处,都是对这些文本的重读、更新、浓缩、移位和深化。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文本的价值在于它对其他文本的整合和摧毁作用。”({})这些论述后来也经常被理论界当作互文性概念的经典定义来引用。互文性概念作为先锋派文论家手中的一个批判武器,在当时法国的整体学术语境中还属于一种边缘话语,加之克里斯特瓦的思想体系庞杂,其著述从内容到语言都极为艰涩,其中既有转换生成语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精神分析等学科的术语,又有数学公式和微积分术语,所以她的理论影响起初基本上只限于“如是”小集团及其外围成员。

wogenghei西方协商民主理论内涵及其渊源^^^政体选择_中国影响性诉讼_西方互文性理论对中国的影响

而相当多的文学系教授则坦言“不好懂”。互文性概念之所以能从她艰涩的著述中脱颖而出,在批评界广泛传播,并迅速发生流变,一定程度上还要归功于巴尔特。自从1966年克里斯特瓦(以博士研究生身份)在巴尔特的研讨班上第一次提出互文性概念以来,巴尔特便成为这个概念的热情宣传者和积极阐释者。他本人大约是在1970年出版的《S/Z》一书中开始使用“互文本”一词的(他在各种访谈中使用这个词的时间更早),后来又在《从作品到文本》、《文本的快乐》、《文本理论》等多篇文章中谈到这个问题,其中《文本理论》一文是他于1973年为法国《通用大百科全书》撰写的词条。在这样一部最具权威性的大型百科全书中增添这个相当于三万左右汉字的新词条,这本身就意味着“如是”小组的文本理论正在走出先锋派的小圈子,开始被“文学共和国”所接纳,开始被体制化。在这篇精心撰写的词条中,巴尔特用了很长的篇幅来介绍克里斯特瓦的互文性概念和建立在这一概念上的文本理论,非常明确地把具有互文性特征的“文本”作为一个有特殊理论意图的新概念提出来,使它区别于传统文人所推崇的“文章”或语言学家所研究的“语篇”。对照克里斯特瓦的相关论文和巴尔特的这个词条,我们可以确认,该词条所说的“文本理论”基本上是对克里斯特瓦的文本生产观的转述和梳理,巴尔特显然也认同这种思想,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它的酝酿过程。

西方互文性理论对中国的影响_中国影响性诉讼_wogenghei西方协商民主理论内涵及其渊源^^^政体选择

这种并非巴尔特本人原创的理论,经过他富有魅力的文笔的提炼和点化,变得比较容易消化,尽管其中的内容依然相当高深。此外,巴尔特在法国知识界已经确立的显赫声望也为这个由“陌生女子”发明的新术语提供了某种学术担保。当然,巴尔特在介绍和阐释克里斯特瓦的互文性的同时,也借用这个概念逐渐丰.2,.万方数据外国文学评论No.3,2004富了他自己有关阅读行为的思考,并在这种思考中再次扩展了这个概念的边界,使其重点明显偏移到了读者一边。巴尔特本人其实并不大热衷于“语言装置”、“转换生成”之类的机械化术语,他的互文性思想融人了他的文本享乐主义,其精髓在于崇尚阅读的乐趣和自由;他认为后人对前人的解读反过来构成并不断地构成前人文本的一部分,这样他就使建立在时间维度上的渊源和影响问题彻底地失去了意义;他用一种独特的“文本分析”方法代替了他本人早期的“结构分析”,致力于倾听文本中的多重声音,“通过对代码的多重化来揭示处在互文性中的文本,使文本与语言的无限相连通”。凹“如是”小组既是一个理论研究小组,也是一个文学实践小组,他们不仅要求文本理论必须“结合”文学实践,而且进一步要求文本理论与文本写作合二为一,变成同一种活动。

中国影响性诉讼_西方互文性理论对中国的影响_wogenghei西方协商民主理论内涵及其渊源^^^政体选择

正如巴尔特所说,真正的文本理论只能到“如是”小组的文本实践中去寻找。同样,互文性理论的源泉除了来自巴赫金的对话理论以及索绪尔的字谜研究之外,也来自克里斯特瓦周围的一些法国先锋派作家的文学实践,离她最近的作家就是她丈夫索莱尔斯。索莱尔斯一直致力于探索一种新的文学形式,他称之为“文本写作”,其特点之一就是着力凸显文本的互文性特征。他于1966年发表的小说《悲剧》便是一部典型的互文性小说,其中到处是“引文的拼接”,而克里斯特瓦提出的具有引文性质的“互文性”概念也是在1966年。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当批评界开始对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思想做回顾总结的时候,人们大多会提及“如是”小组的文本理论和互文性概念。例如1972年,“互文性”一词首次出现在托多罗夫等人编著的《语言科学百科词典》的附录中,构成其中“文本”词条的一个主要内容。该词条把“文本”一词作为法国60年代末出现的符号批判理论的一个关键概念来介绍,并指出互文性是文本的重要属性。这大约是专业术语词典中最早提及互文性概念的例子,紧接着就是巴尔特次年为法国《通用大百科全书》撰写的《文本理论》词条,我们可以把截止《文本理论》之前的这段时期看作是互文性理论的初创期。

互文性概念在巴尔特的《文本理论》一文中获得正统地位之后,越来越受到文论界的青睐。各种背景的理论家们纷纷接过这个概念,按照自己的理解和需要,对它进行调整、修正和再阐释。加拿大学者昂热诺在一篇论述这个概念的沿革的文章中,把这一复杂的流变过程称为互文性概念的“迁徙”。凹我们可以把这个迁徙过程大致分成两个方向:一个方向是解构批评和文化研究,另一个方向是诗学和修辞学;前一个方向趋向于对互文性概念做宽泛而模糊的解释,把它变为一个批判武器,这一方向的代表是美国耶鲁学派的解构批评,并最终与美国的文化批评、新历史主义、女权主义相汇合;后一个方向趋向于对互文性概念做越来越精密的界定,使它成为一个可操作的描述工具,这一方向的代表是法国的诗学理论家热奈特和新文体学家里法泰尔。学术界一般把前一个方向称为广义互文性,把后一个方向称为狭义互文性,我们还可以分别称之为解构的互文性和建构的互文性,前者是克里斯特瓦本人理论的逻辑延伸和扩展,尤其是加入了德里达解构论的成分,后者则明显脱离了克里斯特瓦最初的意识形态批判意图,发展成了一种建设性的文学研究方法。英美学术界第一部综合介绍互文性理论的专著《互文性》的作者艾伦把克里斯特瓦的研究称为后结构主义的互文性,把热奈特和里法泰尔万方数据互文性理论的缘起与流变的研究称为结构主义的互文性;㈣法国最近出版的一本互文性资料汇编则把各种互文性理论分成了“定义性的”和“操作性的”两大类。

@前者旨在思考文学的特性或文学性,后者则致力于用这个概念来研究具体的文学现象;巴黎第四大学著名文论专家孔帕尼翁在2003年开设的“文学理论:互文性”的课程大纲中区分了“根本的互文性”和“应用的互文性”。所有这些区分都意味着互文性理论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确实呈现出了两个区别比较明显的走向或阵营。克里斯特瓦和巴尔特的互文性概念是对文学文本和文化文本的基本特征的高度概括(“任何文本都是互文本”),是典型的广义互文性。这个概念本身所具有的宽泛、模糊、不确定的特点使它很容易被后来的各种泛文本思潮接过来继续发挥,尤其是被耶鲁学派的几位解构主义批评家所发挥,成为解构批评的一个重要内容。产自法国的互文性概念和解构概念之所以一度成为大洋彼岸批评界的热门话题,这一方面是因为巴尔特和德里达的文章很早就有英文本在美国流布(巴尔特的《作者的死亡》一文甚至先有英文本,后有法文本),他们二人在60年代末都曾到美国讲学,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耶鲁学派的几位解构批评家,如德曼、米勒等都有很好的法语和法国文学修养,能直接与法国同行对话。在我们看来,美国文论界似乎比法国文论界更热衷予把德里达的解构哲学与克里斯特瓦的互文性理论糅合在一起,让踪迹、差异、散播、互文等术语变成可以相互阐释的概念。比较一下美国学者和法国学者有关“互文性”的著述,就可看出些许区别。美国学者对“互文性”的阐释大多着眼于解构之维,一般都要提到德里达,而法国学者在讨论互文性问题时,...

互文性 文学 文本分析 巴尔特 结构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