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收集资源网

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学科

网络 2022-12-18 11:56

1

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学科统称为文艺学。

文艺学这个学科名称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从俄文翻译过来的,实际上的名称应是文学学。

大概是因为文学学不太符合汉语的构词习惯,人们也就普遍地接受文艺学这个名称了。

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包括三个分支,即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

这三个分支具有不同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它们之间既互相独立又相互联系、互相渗透。

文学理论是文艺学中三个分支之一,它与其他分支有着极其紧密的联系:它通过对文学问题的审视,侧重于研究文学中带有一般性的规律,它力图指导、制约着其他分支的研究,但它本身又必须建立在对具体的作品、作家和文学现象的研究基础上。

它虽然也涉及具体的作品、作家和文学现象,但一般是作为例证出现的。换言之,文学理论不得不具体地分析一些文学作品,涉及一些作家。

但它不像文学批评和文学史那样,专门去分析和评论一个个作家作品,一个个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

文学理论以哲学方法论为总的指导,从理论的高度和宏观视野上阐明文学的性质、特点和规律,建立起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方法。

文学理论的对象和任务并不是人们主观随意划定的。

总体而言,一个理论前提是把文学理解为一种活动,即人类的一种高级的特殊的精神活动。

文学不是以成品这种形式而存在的,而是以活动的方式存在的。

美国当代文艺学家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中提出了文学四要素的著名观点,他认为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总是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四个要素组成的。

在文学活动中,世界指文学活动所反映的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

客观世界包括自然万物与社会的历史与现实;主观世界既包括人的思想情感,也包括宗教信仰意义上的超验世界。

文学活动也是作者的表现活动,作者通过文学创作来表达他的感受和感情,并试图以此唤起读者相应的感受和感情。

文学的作用是什么意思_文学作品中矛盾的作用_文学是灯作者在回顾自己的文学启蒙

文学反映的世界并不等于世界本身,同时,文学表达的情感也不同于作者内心的实际感受,这两种终究要在作品中体现出来。

因此,作品是文学活动的又一基本要素。

作品显现出的与现实的差异,是其短处,也是其长处。短处在于艺术描写不能达到丝毫不差地再现现实;而长处在于艺术描写可以超越事物的本真形态,去创造一个更具有普遍性的、更深层次的意蕴。

文学活动不只是作者创作的活动,它还应该包括文学读者进行阅读鉴赏的活动,只有经过读者阅读鉴赏,作者创作的文本才能实现其价值。

文学理论所把握的不是这四个要素中孤立的一个要素,而是四个要素构成的整体活动及流动过程和反馈过程。

以上,就是文艺学和文学理论的简单介绍。

2

关于文学的产生,有很多种说法。有巫术发生说,宗教发生说和游戏发生说三种主要学说。

还有中国古代的伏羲制八卦的圣人发生说,欧洲十九世纪伴随浪漫主义产生的心灵表现说等。

在这里将简单介绍前面三种主要学术,和我国当前主流的劳动发生说。

英国人类学家弗雷泽在其代表作《金枝》中较早提出了巫术与文学的关系问题。巫术,就是一套约定俗成的有目的和意义的行为方式系统。

在漫长的历史中,巫术仪式逐渐演变为巫术表演,其中包括演员、舞蹈、美术、音乐等的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戏剧艺术的历史逐渐发生。但另一方面,前文明社会的巫术仪式面临崩溃,宗教信仰逐渐产生,表演行为又开始与宗教联系在一起了。

宗教和文学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这一点集中表现在欧洲的中世纪。

文学艺术受到宗教的影响,除了欧洲文艺主要反映的是宗教题材外,其发展也受到基督教的制约。

由此,有些学者提出文学源于宗教这一结论。

德国批评家赫尔德认为,诗歌是想象的艺术,“唯一通向灵魂的美的艺术”“灵魂的音乐”“打动着内在的感官,而不是艺术家的肉眼”,诗歌占有特殊的位置。

这一观点对当时浪漫主义运动产生了促进作用,同时也把诗歌情感同宗教神秘情感联系了起来。

最早从理论上系统阐述游戏说的是德国哲学家康德,他认为艺术是自由的游戏,其本质特征就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或者自由的合目的性。

换言之,艺术作为自由的游戏,就是合目的性合无目的性、有意图性和无意图性、艺术和自然的统一。

康德的游戏说在席勒那里被系统地继承并加以发挥。

席勒认为,人的艺术活动是一种以审美外观为对象的游戏冲动。而“过剩精力”则是文艺与游戏产生的共同生理基础。

最后是基于马克思文艺理论的劳动发生说。

马克思认为文学起源于劳动,最早的文学艺术作品产生于人类的劳动过程。

因为劳动提成了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如物质条件、语言系统等,同时劳动还产生了文学活动的需要,比如协调行动、交流情感、减轻疲劳等。

除此之外,劳动构成了文学描写的主要内容,远古时代遗存的作品中大都描写了当时人们劳动生活的内容,而劳动也制约了早期文学的形式。

各民族最早的文学体裁是诗,而诗在当时是必须吟唱的,而且它以载歌载舞的方式来传达。

因此,早期的文艺是诗、乐、舞三位一体的结合体。而这种表现,其实是劳动过程中这几种艺术形式的萌芽因素统一在一起的反映。

劳动说之所以可以统摄其他各种涉及文学的活动的因素,是因为劳动构成了人类活动的基础,通过劳动才有人生存的可能,而人的其他活动都在劳动的基础上延伸,甚至有些也成为了新的劳动内容。

如今的文学创作,就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会工作,成了劳动的一部分。

3

文学是什么?它诚然被视为美的“语言艺术”,包括诗歌、小说、散文、戏剧文学、影视文学等样式,但是在古代甚至今天,文学至少有着两种不同的含义:广义的文化含义和狭义的审美含义。

文学是灯作者在回顾自己的文学启蒙_文学作品中矛盾的作用_文学的作用是什么意思

在中外文学史上,文学最初并不是指今天所谓的“语言艺术”或“美的艺术”,而是泛指广义的文化过程。

在中国,文学最初泛指文章和博学,这正体现了文学的广义的文化含义;在西方十八世纪以前,文学也往往是在文化含以上使用的,即文学属于一般文化,没有被称为美的艺术。

文学被视为一种审美形态,是指文学是具有审美属性的语言行为及其作品,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

这正是文学的审美含义。在现代世界,通行的也还是文学的审美含义。

那么区分文学与非文学的标准是什么呢?主要有一下几点。

第一,文学的语言是否有独特的表现力;第二,文学总是要呈现审美形象的世界,这种审美形象具有想象、虚构和情感等特性。

第三,文学传达完整的意义,本身构成一个整体;第四,文学蕴含着似乎特殊而无限的意味。

4

文学具有审美意识神态属性和话语蕴藉属性。

文学是意识形态的形式之一,而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文学的特殊性就在于它是审美意识形态的形式。

在中国,把文学看成审美意识形态的形式,,主要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的成果。

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的形式,是要在具体的语言组织中显示特定社会生活的种种情状。

由字、词、句、段、篇组成的具体文学语言系统,看起来只是一次远离社会生活的个体审美事件,但归根到底总是社会生活复杂的想象性再现。

文学的审美形态属性,是指文学的审美表现过程与意识形态相互浸染、彼此渗透的状况,标名审美中浸透了审美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巧借审美传达出来。

如果从目的、方式和态度来看,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表现为无功利性与功利性、形象性与理性、情感性与认识性。

无功利性指人的活动不寻求直接的实际利益满足,也就是说在文学活动中,无论作家还是读者在创作或欣赏的状况中都没有直接的实际目的,并不企求直接得到现实利益。

文学的作用是什么意思_文学是灯作者在回顾自己的文学启蒙_文学作品中矛盾的作用

但文学的无功利性背后又总是存在着某种功利,这一点可从文学作为作家和读者的社会话语活动、作为再现现实社会生活的话语结构两方面看。

由于在其话语结构种显示了现实社会关系的丰富与深刻变化,因而间接地也体现出掌握现实社会生活这一功利意图。

确切的说,无功利性是直接的,功利性是间接的,直接的无功利性总是实现间接功利性的手段。

从方式看,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表现在,文学处处以形象感人,但也含有某种理性。

形象,这里指审美形象,即由文学的文本结构所呈现的富于意义的审美感性形态,它是文学的特有存在方式。

由于以形象形态存在,文学必然地表现为直觉方式。因为形象往往只在直觉的瞬间才真正活现出来。

而文学仍然需要理性,只不过理性在这里是以特殊形式存在的。

可以说,不仅在文学创作和阅读种,而且在艺术形象本身种,理性都在起着微妙而重要的作用。

这种作用集中表现在它使文学的艺术形象终究服务于特定时代的人类生活。

所以,文学的形象的,这是由文学直接的审美感性特征决定的;同时文学又蕴含某种理性,即文学创作、阅读及形象本身都可能与某种间接的或深层的理性考虑有关,这是由文学的人类活动属性本身决定的。

从态度看,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表现在文学富于情感性,但也带有某种认识性。

文学是情感的,这里指审美情感,是凝聚在审美形象种的主体态度,如好恶、喜怒、肯定否定等。

同时,这里面也有理智的认识因素在起作用。认识在这里意味着客观的、理智的反映,文学不仅表达主观情感评价,而且也表达客观的理智认识。

以上三方面表明,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的形式,在无功利、形象、情感种隐含功利、理性和认识。

文学的审美与意识形态复杂地缠绕在一起,文学既是审美的,又是社会的。

文学的作用是什么意思_文学是灯作者在回顾自己的文学启蒙_文学作品中矛盾的作用

文学并不直接体现其社会属性,而总是保持自身的审美风貌。

5

文学作为具有审美属性的语言艺术,是特定社会语境种人与人之间从事沟通的话语行为或话语实践。

把文学视为话语或话语实践,主要目的不是仅仅突出文学的语言特征,而是强调这种语言形式本身正处在完整达社会生活过程的相互作用中。

文学作为话语,与日常话语、哲学话语、政治话语、科学话语不同,具有蕴藉特点,从而具体地表现为话语蕴藉。

蕴藉来自中国古典文论,蕴原意是积聚,收藏,引申为含义深奥;籍,原意是草垫,有依托之意,引申为含蓄。

蕴藉字文学艺术领域,它是特指汉语文学作品中那种意义含蓄有余、蓄积深厚的状况。

进一步看,文学作为话语蕴藉有两层意思。

第一,整个文学活动带有话语蕴藉属性。文学活动作为话语蕴藉,主要是指文学的属性和意义存在于特定话语系统的创作和接受过程中,仿佛具有无限的生成与阐释的可能性。

例如,对同一种文学创作或文学接受活动,处于不同社会语境中的人们可以发掘出不同的意义来。

第二,在更具体的层次上,被创造出来以供阅读的特定文本带有话语蕴藉属性。这就是说,文本是特定的,但文本的意义似乎是无限丰富的。

文学的话语蕴藉特点具体体现为两种较为典范的文本修辞形态中:含蓄和含混。

含蓄是文本的话语蕴藉的典范形态之一,指在有限的话语中隐藏或蕴蓄仿佛无限的意味,使读者从有限中体味无限,换言之,就是以少寓多,小中蓄大。

含混,也称歧义、复义或者多义,是话语蕴藉的典范形态之一,指看似单义而确定的话语蕴藉多重不确定的含义,令读者回味无穷。

换言之,读者阅读文本时可能感到其中含蓄着多重不同的意义,有多种读法,即一中混多。

文学诚然与社会生活、社会权力关系具有多方面的复杂联系,但都只能以话语蕴藉这一特定形态表现出来,都只能蕴含在话语的含蓄或含混的意义空间中。

如果离开了话语蕴藉,便不存在文学了。

文学 艺术 国家公务员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