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在经济体制、经济制度以及经济发展方式等方面的改革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我国也因此逐渐走向了对外直接投资的国际舞台。在这种情况下,比较系统地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对提升当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实践的水平,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马克思的“资本输出’’和“世界市场"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源泉和重要组成部分;列宁的对外直接投资思想体现在他的垄断过剩资本理论当中;毛泽东的对外经济思想中提出了经济交往的必要性,但由于客观历史条件的影响,他没有明确提出对外直接投资;****指出中国在吸引外资的同时也应积极对外投资建厂,逐步发展和壮大中国的跨国企业,首次明确提出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把发展对外直接投资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提了出来;****强调要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地结合起来,进一步发展开放型经济。从总体上说,马克思主义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分为萌芽阶段、形成时期、渐进发展时期、迅速发展时期及成熟时期五个阶段,它具有批判性、继承性和实践性的特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初始于改革开放初期,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内在动因有追求利润最大化、占领与扩大国际市场、提高生产效率等,外在动因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内部化结果、国家经济实力增强与企业个体增强的优化结果及企业自身成长规律与国家宏观政策合力作用的产物等。
从总体上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分为初级发展阶段、积极推进阶段和加速发展阶段,具有投资规模由小到大,增长速度由缓慢转入快速发展、投资主体多元化等特点,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管理与监管体制不畅、海外投资的宏观管理薄弱马克思主义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对当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具有较强的理论指导意义与实践指导意义,要形成中国特色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体系,推进中国的对外投资实践,必须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来指导。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指导意义Maistthe0巧0fforeigIldirectinVestmenthas卸impon锄ttheOretical锄dpraCticcguid锄Ce加Cllina’sCIlrrentforei印directinVestment.WemustalwaysadheretoMaD【ismforeigndireCttheoryt0guideourinVestmentin0rdert0f0肌achinach缸aCteristicStheoreticalsystemforei印directinvestment锄dpromotepmcticcofalina’sforcigninvestment.Keywords:Marxism;ForeignDirectInv伪tment;Thry;GuideIIl长沙理工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作者签名:日期:狲年多月编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长沙理工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同时授权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将本论文收录到《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并通过网络向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本学位论文属于1、保密口,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2、不保密团。(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作者签名:己_年导师签名:么钾房久日期懈。月2多日际直接投资,同一笔跨国直接投资对资本输出国(母国)而言称作对外直接投资,而对资本输入国(东道国)而言称作吸收外国直接投资。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不断创造利用外资辉煌战绩的同时,对外直接投资也逐渐推进,成为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力。
目前,我国已全面进入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经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实质以及他们所带来的种种不良的社会后果等,他们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就是直接利用他国的廉价的生产力,转嫁高科技成果在市场的更大的占有率,转移环境污染,保护本国的生态等,对他国人民进行无情的剥削,实行经济上的殖民地扩张,同时对发展中国家的许多方面进行资本主义制度与方式的指导,从而最终实现政治上的殖民地扩张的目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特定的时期,既处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由“潜水区”转入“深水区"的转型时期,又处于全球经济化浪潮迅速冲击的时期,因此,我们要较好地学习与利用马克思主义的对外投资理论为我国今后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服务。首先,马克思主义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以其博大精深的内容为我国今后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形成提供了理论之源。我们要正确认识到国际的大环境与国内的小气候,审较好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有关原理来解决我国目前在对外直接投资的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并在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实践活动中不断总结规律,不断分析与完善马克思主义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进而形成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其次,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中的开放而系统的观点指引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形成。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和“世界市场’’的观点中包括了对外开放、相互联系、经济交往、资本输出等,列宁的“垄断过剩资本"以及后来****、****、****和****等提出的要开展对外经济、发展外向型经济、积极性走出去等开放而系统的观点。这些带有开放而系统的观点为我国形成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指引了方向。同时,我们也要很好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有关原理来破除和引导一些人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今天,在中国全面实行改革开放、提升改革开放水平的今天,马克思主义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不仅有“市场”,而且对一些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与改革开放都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的指导意义。因此,我们要在马克思主义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指导下,积极开展对外直接投资不仅是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内在要求,而且也是提高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笔者结合本国的国情,研究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转型时期如何较好的利用海外资源与市场进行有效的对外直接投资,这正是本文所要研究的原动力和出发点。从这个角度来看,研究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极强的现实意义。
1.2文献综述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研究成果目前较少,系统而完整的马克思主义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目前尚未出现,只有少数的学者和专家研究该理论,它如一颗颗散落的珍珠撤落各处,笔者经过研究将这些珍珠串联起来整理成相关的较为完整的马克思主义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研究理论。首先,有类研究者认为,马克思的《资本论》在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与之相 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中,大量地涉及到投资问题,深入地分析与研究马克思的投 资理论观点和方法,对于我国今天的经济建设和投资活动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如广东商学院投资系的黄正新他就对马克思《资本论》中的几个投资理论问题进行了探 讨与研究。首先,他考察了马克思对投资的定义及其运用,其观点主要认为投资品主要 是指货币,货币是商品交换的最终产物,其后分析了投资的范围、领域以及投资研究具 有二重性等问题;其次,他分析了投资与资本运动的关系,认为投资是资本运动的第一 推动力和持续推动力。第三,他分析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投资规模与生产规模的 问题的研究成果。最后,他认为马克思《资本论》中的投资理论对我们正确理解投资与 经济之间的辩证关系仍有着指导意义。
同时也认为投资是一把“双刃剑",它既是经济 资源的投入与消耗,又是生产力的产出与形成;既可以成为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又可能 成为经济危机的策源地。投资与经济二者协调均衡的一个关键问题在于投资规模的合理 确定。 第二,有类研究者认为,马克思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主要来自于资本输出理论,即 认为资本输出的根本动力在于追求更大的利润。如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的王文峰 认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资本输出理论是FDI理论的重要来源。他在文中指出:马 克思指出:“由于机器和蒸汽的应用,分工的规模已使脱离了本国基地的大工业完全依 赖于市场、国际交换和国际分工。"即国际分工的广泛发展使大规模的资本输出有了最 回黄正新.对《资本论》中几个投资理论问题的研究与思考.当代经济研究,1999,(6):33.37 第四,有研究者在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资本输出理论中指出,马克思虽然没有创立系统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但马克思有关资本国际化、尤其是有关“过剩资本’’和“资本 输出"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武汉大学商学院的肖卫国 等认为资本主义条件下必然产生“过剩资本",形成资本输出的物质基础和必要前提。
资本输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过剩资本一条必要的出路。追逐高额 利润率和获取高额利润是过剩资本输往海外的最根本的内在动力。接受资本输入的国家 成为对其输出资本国家的从属或附庸。另外,他从传统的资本输出与当代国际资本流 动上加以区别。主要有含义、形式和投资主体上的不同。并认为经典作家关于资本输出 的理论对研究跨国公司海外直接投资动力机制的现实意义。1.相对过剩资本积累的不平 衡,以及资本相对过剩与相对短缺同时并存是跨国公司海外直接投资尤其是相互直接投 资的客观基础之一。2.跨国公司海外直接投资活动必然以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在一定 差异性为前提。3.跨国公司海外直接投资的根本动因仍然是追求高额利润。 第五,有类研究者认为,马克思主义者皆没有一个相对独立完整的FDI理论,但并 不认为他们对FDI的认识是肤浅的,相反,他们在创立、继承与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马 克思主义DI理论。如河北师范大学商学院副院长张广兴等认为:与西方经济学家的 FDI理论相比,他们的思想更深刻,更能揭示问题的实质,也更适合指导中国这样的社 会主义国家的建设。其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马克思主义的研究立场切合中国实际。
二 是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方法较之西方学者的研究方法更科学。西方经济学家采取超历史、 超生产关系的研究方法,主要从生产力的影响等方面考察FDl的动因问题,在一定程度 上说明了FDI的产生及影响等问题。但这种分析方法仅从表面现象绕圈子,不能真正理 解FDI的实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不仅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对mI的动因问题进行了 深入剖析,还着重从生产关系方面对资本主义性质的FDI的动因进行了更为深刻、具体 的考察,这种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有助于认清FDI的实质,有助于社会主义国家科 学合理地制定外资政策。所以,他们认为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FDI理论在中 国外资实践中的指导地位,以切实服务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圆又如中 国社科院财贸经济研究所所长杨圣明关于马克思主义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他着重分析和 研究了资本国际流动的成因、方式以及双重效应。并指出:马克思主义认为,西方资本 主义国家输往国外的资本不是绝对过剩,而是相对过剩的;社会主义国家在重视独立自 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应善于利用外资;资本国际流动有多种形式和双重效应。利用国 外资本,应以本国具体实际出发,坚持做到趋利避害。
@ 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国外马克思主义学者研究马克思著作的颇 多,但具体研究他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也即是资本输出理论的是风毛鳞角。在此,很遗 。肖卫国,蔡志强.关于资本输出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江汉论坛,1997,(7):4145 。张广兴,董国利,徐勇.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FDI理论.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7,(3):29.32 @杨圣明.关于马克思主义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经济学论坛,2005,(6):24.28 憾,也许这正是本论文的一大缺陷。1.3研究的主要目标、内容及框架1.3.1研究目标+ 究投资现象,从市场与生产国际化的角度对对外直接投资均有着不同观点与见解。在我国,随着经济体制不断改革与完善的同时,政治体制的改革也初露端倪,我国有较少的 部分学者从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的不断发展的实际出发做了颇为深入地探研。在我国的 经济体制改革在经历了破釜沉舟以后较为“蘸鬟仁氯矧器爨啤{m渤馒镑萄博凄i阶蒸 于高技术行业,以获得最新生产技术、管理销售技能,实现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此外, 要利用西方发达国家 将已标准化的产品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的时机,我国企业用低劳动成本所培育的竞争优 势,弥补发达国家的市场空缺。
4.2.2优化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环境 (1)优化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宏观环境 第一,制定对外直接投资远景战略规划,建立政府促进体系,进一步促进对外直接 投资主体多元化 制定对外直接投资长远战略规划,明确对外直接投资的重点区位和优势产业,并适 应中国在转型时期的政治制度与经济体制下的变革。在日益形成的“小政府,大社会, 大企业”下的投资大环境下选择一种即有“大企业”强烈的自由竞争与市场磨合,又适 应“小政府"管理下的中国经济体制的转变的投资理念与规划。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实 际要求和中长期规划,结合国内外经济发展情况和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国际收支状况, 在保证国家经济安全、有效控制国家外债规模的前提下,制订对外直接投资战略规划。 明确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思想、指导原则、产业导向和重点区域等,从而使我 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能更有力地利用国内外2个市场、2种资源,抓住新一轮产业转移 的难得机遇,更好地参与国际产业分工,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推动中国经济的持续健 康发展。@ 建立政府促进体系,重大项目要纳入双边经贸合作体系,利用双边经贸组委会,及 时予以促进和积极的推动作用。若东道国政府对经济干预较深,我国政府也应做好企业 的后盾,特别是对资源开发型项目更是如此。
在两个方面加强促进力度:一是建立制度 促进体系。一方面在财税和金融等方面对企业进行支持,逐步放宽境外投资外汇管制。 另一方面对企业返回的资源产品应给予进口配额、税收和外汇等方面的支持。同时参照 。何太平.马克思列宁的资本国际化理论及其现实意义川.当代经济研究,2000,(11):18 此外,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实践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市场经济体制运行模式之中 的投资活动,它是在尚未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运行中成长起来的。本文正是在这种大环 境大背景的背后深入分析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活动,那么,本文的另一具有实践意义的 目标则是试图建立起一种能指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投资模式、方法与政策,能够较好 地引导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活动朝着积极、健康而有序的方向发展。 1.3.2主要研究内容及框架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对外直接投资的实践出发,结合马克 思主义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考察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流量、流向、规模、区域、行业、 政策等,研究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有效途径、方式、模式等方面的问题,着重分析和把 握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应在哪些行业、区域等方面加以直接投资,并注重分析与完善对 外直接投资的服务与监管以及政策的建立与完善。
第一章绪论主要是介绍选题依据、文 献综述、研究目标、内容及框架。第二章主要是介绍马克思主义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 主要内容及特点。其中对马克思主义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进行了整理与研 究,从而为该理论本身提供了理论依据。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新发 展,并对马克思主义对外直接投资理论进行了辩证解读,进而为后续的中国对外直接投 资的实践活动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第三章主要是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分析, 试图在对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实践的过程中把握其投资的动因、进程、特点和问题。第 四章主要是分析马克思主义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对当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指导意义, 首先分析马克思主义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对当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意义,指出该 理论对构建中国特色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体系的引领作用,并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实践 提供理论指导,然后分析了马克思主义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对当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 实践意义,主要阐述了对投资区域、投资环境以及投资方式上的指导作用。 1.4研究的思路、方法与创新 为了客观地研究和分析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为,最终找到一种方法有效地指导 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实践,本文首先所采用的是文献研究法和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找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及投资的一般方式;其次,采用了实证研究法与理论联系 实际相结合的方法。
其中以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实践的全活动展开,分析其成长历程、 特点、存在问题以及对策、发展趋势等,均采用了以上的方法。最后本文采用比较研究 的方法,本文试图建立一种能指导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方法论,其中与国外的对外直接 投资的相关理论进行比较和分析,最后搭建具有解决我国特色FDI中存在问题的方法论 雏形。 综观前人对对外直接投资活动的研究,尽管从对外直接投资活动本身研究的 资本,在资本主义制度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规模的扩大,必然会引起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的加强,最终导致国内垄断。所谓过剩资本,是指“那种利润率的下降不会 由利润量的增加得到补偿的资本”。马克思曾进一步指出:“资本输向国外……这种情 况之所以发生,并不是因为它在国内已经绝对不能使用。这种情况之所以发生,是因为 它在国外能够按更高的利润率来使用"。圆因此,所谓“过剩资本”只是相对于利润率 而言的。“过剩资本’’是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平均利润率趋向下降规律发生作用的必然 结果。可见,追求利润最大化和大量过剩资本的存在决定了资本输出的必然性。 在此基础上列宁也提出了垄断过剩资本为追求高额垄断利润而开展对外直接投资 的理论。列宁的对外直接投资思想包含在他的资本输出理论之中。
19世纪末20世纪初, 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发展成为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在这个时期大大地发 展起来。当时,输出资本的主要国家是英国、法国、德国,其中英国居于首位。英国主 要采取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而且绝大部分是将其资本输入其自己的殖民地,这与它占 有大量的殖民地关系密切。法国的国外投资则主要在欧洲,并且多半采取对外间接投资 的形式。 笔者认为列宁的对外直接投资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的对外直接投资思想,他在 马克思对外直接投资思想雏形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如他认为:直接投资是垄断过剩资本 的必然要求;垄断过剩资本向外直接投资的具体形式是由帝国主义国家的政府、企业或 者银行进行的,它们在国外创办独资企业或者与外国资本联合创办合资企业,或者以低 价收购或兼并外国已有的各种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是帝国主义压迫和剥削别国人民的基 第三阶段:渐进发展时期(第一次世界大战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一次世界大战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各国忙于战事和恢复生产。国际上各种经济活动陷入停顿,甚至 倒退。但是跨国直接投资受到日益不确定性的负面影响可能比其它任何国际活动都要 少,从1914一1938年,跨国直接投资总额几乎增加了1倍,达到260亿美元。
固 经过两次世界大战后,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中,对外直接投资则成 了主要的投资方式。马克思把对外直接投资作为自由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部分,列宁 把对外直接投资作为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部分。无论自由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直 接投资,还是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都是资产阶级剥削国内外人民的重要 手段。二次世界大战后,虽然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垄断资本主义的 本性没有改变,西方发达国家仍然把对外直接投资作为推行霸权主义的重要工具。 在马克思主义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不断发展中,从马克思列宁对资本主义对外直 接投资的科学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演进历程。在自 。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279-2舳 @马克思.资奉论(第3卷).北京:人民}l;版社,1975,285 国联合国贸发会议跨国公一J与投资司.94’世界投资报告一跨国公司、就业与工作环境.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 社,1995,187 10 由资本主义时期各资本主义国家处在轻工业化阶段,主要特征是商品输出,对外间接投 资和直接投资开始出现;在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后,各资本主义国家进入 重工业化阶段,主要特征是资本输出,其中对外间接投资占主要地位,对外直接投资也 普遍出现。
第四阶段:迅速发展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_20世纪60年代末)第二次世晃大 战使美国以外的各参战国的经济都惨遭破坏,各国经济一度处于崩溃的边缘,跨国直接 投资剧减。英、法、德等西欧原主要的对外直接投资国家,战后为重振经济地位,用了 十几年的时间把大量资金用于国内经济建设,从而减少了跨国投资。相反,由于美国在 战争中大发横财,战后美国的经济地位如日冲天。战后初期,美国单独拥有资本主义世 界工业产量53.4%(1948年)、出口贸易的32.4%(1947年)、黄金外汇储备的74.5%(1948 年),都占第一位。美国兴起了跨国直接投资的浪潮,大量的美国资本流入英联邦地区 和英国本土,使美国成为头号跨国直接投资强国。美国的跨国直接投资存量由1945年 的84亿美元增加到1970年的782亿美元,在50年代末,世界跨国直接投资一半是美 国资本。英国则降为了世界第二号跨国直接投资国,到1965年该国的跨国投资才达到 1913年的水平。跨国投资在这一时期是美国称霸天下的时代,英、法、德等西欧传统跨 国直接投资大国在这一阶段的跨国直接投资基本处于停滞不前和恢复的阶段。 在理论上,“尽管马克思的经济思想是以英国为理论研究的主要‘例证’的,但是 直到20世纪初,英国和西欧其他国家的马克思主义学者在经济学上仍然建树甚微,他 们的注意力大多集中在马克思的政治学、历史学和社会学等领域。
"圆当时,在西欧的马 克思主义经济思想领域中,只有少数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偶有著述,他们试图用马克 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重新考察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发展,以分析出他们在新时期的 新情况、新特征,最终探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新理论。但这些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的经 济理论中的对外直接投资这一领域几乎没有人涉及到。 20世纪60年代,东方马克思主义继承者的主要代表****,他对马克思主义的对 外直接投资理论的发展是不太成熟的,在当时东方社会的整个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为低下 的条件下,他认为:要主动与外国“做生意",发展对外经济关系;要尽量吸收外国和 华侨资金:要善于学习外国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 第五阶段:成熟时期(70年代初——至今)进入70年代以来,生产国际化的程度进 一步提高,跨国直接投资的规模和发展速度超过了以往任何时候,尤其是80年代中期 经历了一个特别急剧增长的过程。全球跨国直接投资累计额从1970年的1278亿美元增 至1995年的27000亿美元。@这一时期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一些主要的资本 主义国家在原来的对外直接投资的地位上发生了“位移"。日本和一些西欧国家在经过 。
陈继勇.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研究.武汉:武汉大学fll版社,1996,12 @程恩富.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卜海: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2006,10 @联合国贸发会议跨国公司与投资司.96’世界投资报告.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997,2、146 了十几年的经济重振后,经济已经迅速增长,70年代后,这些国家的跨国投资活动急剧 扩大。美国在对外直接投资上的地位虽不如前二十年,但其对外直接投资的绝对额增长 也很快。此时,一些发展中国家在积极吸收对外直接投资的同时,也开始让本国资本走 出国门,开始走向对外直接投资的历史舞台,因而从根本上扩大了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 与流量,同时也改写了以前只有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单向投资的国际局 面。诚然,此时对外直接投资强国仍然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如美国、德国、英国、 日本和法国等。 此时,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研究的仍然较少,而 中国正在此时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深刻的社会改革,其改革的重心就是要以经济改革 为中心,因而,东方的马克思主义继承者****同志对马克思主义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在继承前人伟大思想与理论的同时发展和丰富了其理论,他认为:要更多更好地吸收和 利用外国资金、资源和技术,进一步拓宽利用外资领域和形式;要大胆吸收和借鉴国外 一切适应社会化大生产规律的经济手段、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要积极扩大对外贸易,开拓国际劳务合作与对外承包工作以及国际 旅游等,使我国经济真正走向世界。
随后,****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和****同志有关投资的实践 与理论后,他提出了一些有关对外直接投资的较为成熟的做法,并形成有关理论。如1992 年,****在十四大报告中就把扩大对外直接投资,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 提了出来。他认为:把扩大对外直接投资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要积极开 拓国际市场,促进对外贸易多元化,发展外向型经济:不仅要积极吸引外国企业到中国 来投资办厂,也要积极引导和组织国内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到国外去投资办厂,利用 当地的市场和资源;鼓励和支持我国优秀企业扩大 合作。继续推进自由贸易区谈判,认真实施已签署的协定。维护公平的国际贸易秩序。2.2马克思主义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主要内容 2.2.1马克思的资本输出与世界市场理论 纵观人类历史的发展是一个由封闭半封闭到不断走向开放的过程。马克思一生没有 专著开放理论,但从他的经典著作《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中可以洞见他的开放思 想。同样,他一生也没有形成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专著,但也可以从他的一些著作中得 出来。可以说,马克思的投资思想是以他的开放思想为前提而从中得来的。而他的投资 思想大多可从他的《资本论》中找到该思想的源头,他在该著作中没有明确指出是对外 直接投资或是对外直接投资,大多是以“资本输出”或“资本过剩"等概念提出来的。
马克思没有使用过“对外直接投资"这一术语,而是使用“世界生产"、“全球的生 产"、“世界市场"等概念,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和发展的条件上着重分析了世界市 经济全球化。历史的发展促进了世界市场总体的形成和当代经济全球化的演进,马克思的世界市 的理论之源,也为我国的改革开放提供了理论的支撑。 其主要对 外直接投资思想集中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世界市场"和“全球的生产"的形成与发展是自然与历史的演进过程。.世界市场 世界市场的形成,意味着国际交换具有普遍性和同一性,各国生产、交换、消费过程和 经济运行机制相协调,形成普遍的世界交往。近代国际化生产就是随着世界市场的形成 马克思认为:全球生产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和历史范畴,它是伴随着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和以殖民制度为特征的早期世界市场出现而产生的。15世纪末至18世纪60年代, 世界市场的地理范围是有限的,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70年代是世界市场迅猛发展 的时期,这个时期整个世界市场联系在一起。由于机器大工业的发展,产业资本取代了 商业资本,在世界市场上居支配地位,它促进了国际专业化分工及国际贸易的深化。19 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30年代是世界市场总体的形成时期,这时期的世界市场垄断资 本占主导地位,商品交易规模和种类不断增加。
20世纪40年代以来,世界市场向多元 化、多极化发展。二战以后,全球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国际 分工日益深化和细化,从而推动了科技进步为动力、以跨国公司为载体、以全球化产业 结构调整为内容的全球生产的发展。 (2)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具有世界性。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手稿《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中分析了社 会各个环节及其相互关系,并指出还应研究“生产的国际关系",并指出“生产的国际 关系"应包括国际分工、国际交换、资本输出和输入、汇率变化等内容。马克思在1847 年的《哲学的贫困》中指出“出于机器和蒸汽的应用,分工的规模已使脱离本国基地的 大工业完全依赖于市场、国际交换和国际分工。”这里马克思高度概括了国际分工的产 生历程,人类社会的分工,必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深化和扩大,也必然导致劳动生 产率的提高,商品交换规模的扩大。 “世界贸易和世界市场在16世纪揭开了资本的近代生产史",并且“对于资本主义 生产来说,非常重要的是产品发展成为商品,而这同市场的扩大,同世界市场的建立, 因而同对外贸易有极为重要的联系"。世界市场总体是资本关系最为发达最为发展的形 式。
“创造世界市场的趋势已经直接包含在资本概念本身中"。圆 资产阶级社会的历史任务是建立世界市场和以这个市场为基础的世界性生产,甚至 可以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发展物质生产力并且创造同这种生产力相适应的世界市场 的历史手段。马克思指出:“大工业建立了由美洲的发现所准备好的世界市场。世界市 场使商业、航海业和陆路交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这种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工业的扩 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资产阶级埋葬了工业脚下的民族基础,古老的民族工业被消灭了,它们 被新的工业排挤掉了。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 地区的资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 总之,不断扩大的世界市场和各国之间在物质生产上的紧密联系驱使各个国家不以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ll{版社,1972,132.13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L册).人民;n舨社,1979,39l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伞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252 固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254 14 社会形态、社会意识论,因生产与市场的需要而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
(3)世界市场和国际贸易能提高资本的平均利润率及高于本国投资的利润率。 关于资本输出的原因,马克思指出:“资本输出国外……这种情况之所以发生,并 不是因为它在国内已经绝对不能使用。这种情况之所以发生,是因为它在国外能够按更 高的利润率来使用。"在分析19世纪的殖民地国家时马克思又指出:它们之所以能够 吸引资金是因为“它们能够提供较高的利润率"。圆马克思集中阐述了国际分工和对外直 接投资的关系和资本输出的根本动力在于追求最大利润。 此外,马克思也认为:对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来说,“首先因为这里是和生产条件 较为不利的其他国家所生产的商品进行竞争"。@发达国家可以按照低于国际价值的价格 出口其产品,既在竞争中压倒对手打开销路,又能获得超额利润。“原料价值的低廉对 工业国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一些自由贸易派鼓吹降低或废除原料进口关税, 让便宜的原料尽可能自由地输入,以降低生产成本,或者直接到殖民地进行对外直接投 资,充分利用那里廉价的劳动力和自然资源,所获得的高额利润自然会提高全国国内的 平均利润率。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自然条件差异很大,从事国际贸易的各国 之间商品的个别生产价值也各不相同,它们之间的交换也只能按国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决定的国际价值来进行计量。
发达国家由于具有有利的生产条件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其 产品的个别价值就低于国际价值,而落后国家则正好相反。这正是价值规律在国际市场 上发挥作用的结果。然而,“比较发达的国家的劳动在这里作为比重较高的劳动来实现。" @从而总是能获得超额利润,而落后国家的剩余劳动并没有完全实现为利润,落后国家 的一部分剩余劳动就成了发达国家获得超额利润的源泉。 马克思指出:“投在殖民地等处的资本,它们能提供较高的利润率,是因为在那里, 由于发展程度较低,利润率一般较高,由于使用奴隶和苦力等等,劳动的剥削程度也较 因此,表面上国际贸易是遵守国际价值规律的原则,实际上却是国际间剥削与压榨的主要手段。 (4)资本输往国外是有效地解决资本过剩的重要方式。 所谓资本过剩,实质上总是指那种利润率的下降不会由利润量的增加得到补偿的资 本的过剩。而资本本身的过剩,实际上是资本生产的过剩,它是资本积累过剩的结果。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他各种矛盾,在造成人口相对过剩的同时也造成了资本的相 对过剩。只要为了资本主义生产目的而需要追加资本为0,那就会有资本的绝对生产过 剩。但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资本增殖,即是占有剩余劳动,生产剩余价值和利润。
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I{版社,1975,285 圆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265 @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264 固马克思.资奉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123 @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264 @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I版社,1975,265 马克思指出:“这终究是生产过剩,因为资本已经不能按照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健 康的、正常的’发展所需要的剥削程度来剥削劳动,而这种发展所需要的剥削程度至少 要使利润量随着所使用的资本量的增加而增加,从而使利润率不会在资本增加时按同一 程度下降,更不会比资本的增加更为迅速地下降。一资本过剩的解决方法已经包含在 这里所说的要加以解决的那个冲突的表现本身中。这个方法就是:把在价值上与全部追 加资本或其中一部分相等的资本闲置下来,甚至使它部分地毁灭。这就是说,资本的生 产过剩,主要是通过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混乱和停滞、危机、资本的破坏来解决的。同 时,把资本输向国外也是解决资本过剩的重要途径。 总之,马克思是站在世界历史观和全球化唯物史观的高度上,第一次科学地阐述了 世界市场总体的本质、全球化的两重趋势,并粗线条地逻辑地复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运 动的全过程(世界市场总体正是它运动的终点和最高发展形态),从而初步建立起关于 世界市场总体和经济全球化的分析框架。
马克思曾在19世纪70—80年代进一步把世界 市场和全球化理论同东方落后国家的特殊过度和发展问题相结合,他认为进行社会革命 的落后国家应通过与世界市场的联系吸收资本主义一切积极成果。他还指出:经济落后 的非资本主义国家在一定历史环境和历史条件下,可以成为“共产主义发展的起点”、“新 生的支点"、“新生的因素"、“现代社会[指资本主义社会一引者注]所趋向的那种经济制 度的直接出发点"。那么,如何实现这种历史性的转变、过渡和发展呢?马克思总结了 两条所必须遵循的原则。其一,“一切都取决于它所处的历史环境和历史条件",其二, “首先必须排除从各方面向它袭来的破坏性影响,然后保证它具备自然发展的正常条 件”。@除了通过一场社会变革之外,最为重要的“历史条件"和“正常条件"就是经济 落后国家应该“和控制着世界市场的西方生产同时存在",“并和资本主义所统治世界市 场联系在一起",“而占有资本主义制度所创造的一切积极的成果"。 2.2.2列宁的垄断过剩资本理论 如果说马克思关于国际分工及资本输出动力理论尚未完全展开论述,而只是一个初 具马克思主义理论特色的跨国投资理论的雏形的话,那么列宁的资本输出、垄断同盟分 割世界的理论则较为成熟,更贴近现实的具有马克思主义特色的跨国投资理论。
其主要 观点有: (1)对外直接投资是垄断过剩资本的必然要求。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或帝国主义阶段,资本输出代替 商品输出成为这一阶段典型的特征。列宁在分析帝国主义国家的资本输出现象时就曾指 出,这些国家之所以能够对外输出资本,其前提条件是:“第一,所有发达的资本主义 国家有了资本家的垄断同盟;第二,少量积累了大量资本的最富的国家已处于垄断地位, 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284.285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j|I版社,1975,25l 国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765 16 额利润。 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特点是最大企业家的垄断同盟的统治。当所有的原料来源都被 霸占起来时,这种垄断组织就坚固无比了。列宁指出:“资本主义愈发达,原料愈缺乏, 竞争和追逐全世界原料来源的斗争愈尖锐,那末占据殖民地的斗争也就愈激烈。删因此, 对于垄断资本来说,不仅已经发现的原料来源是有意义的,甚至于未发现的原料来源之 地都是有意义的。因为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今日无用的土地明同就有可能成为有 用之地。
垄断资本必然会加强扩大经济领土,甚至是一般的领土。因为他们会估计到从 投资过的土地那里可能获得原料来源和收回比投入资本更多的资本。 (3)对外直接投资是帝国主义压迫和剥削他国人民的基础。 垄断资本主义在对外直接投资时,往往是对外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是联系在一起 的,进而使它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一个资本分布的网络系统,从而使垄断资本直接或间 接地统治着全世界。正如列宁指出:“这就是帝国主义压迫和剥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 坚实基础。"资本输出是垄断资本剥削世界大多数民族和国家的人民,尤其是落后国家 的人民来获取垄断利润的工具。帝国主义国家在进行对外间接投资时,不仅对债务国进 行重利盘剥,而且在提供贷款时附加种种条件,其中包括强迫债务国购买它的商品,为 推销它的过剩商品、扩大商品输出开辟道路。这是说,垄断资本家输出借贷资本时,“要 从一条牛身上剥下两张皮来"。固第一张皮是从贷款取得的利息:第二张皮是在强迫债务 国用同一笔贷款来购买他们的商品取得的垄断高额利润。帝国主义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 同时也是一举两得:一方面是直接扩大了本国的商品输出,也就是扩大了市场。另一方 面,利用输出生产资本直接榨取输入国人民的血汗。
资本输出到落后的国家那里后,“利 润通常都是很高的,因为那里资本少,地价比较贱,工资低,原料也便宜。" 资本输出不仅是帝国主义压迫与剥削他国人民的基础,而且也是他们侵略和奴役落 后国家,把它们变成自己的殖民地和附属国的重要手段。帝国主义对他国的侵略首先就 是从经济开始的,对外直接投资可以控制他国的经济命脉,不仅使这些国家的人民受到 残酷的剥削,而且直接加强了帝国主义对这些国家的政治控制。帝国主义国家通过对外 间接投资,建立起落后国家在财政上对自己的依赖关系,使得这些国家不仅从经济上依 附于自己而且也从政治上依赖于自己。 (4)金融业的发展使垄断资本家对外直接投资成为可能 由于银行和信用事业的巨大发展,使垄断资本家有可能集聚或集中起巨额的货币资 本。列宁指出,由于资本主义的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已经把许多落后国家卷入资本主义世 界市场,这为帝国主义国家的对外资本输出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 哆q宁.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802—8 o列宁.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784.785 国列宁.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il;版社,1972,835 18 产党愿与友好国家进行经贸交往的愿望。
在中共中央政府通过的,经****多次修改和 补充的《陕甘岭施政纲领》第21条明确规定:“在尊重中国主权与尊重政府法令的原则 下,允许任何外国人到边区游历,参加抗日工作或在边区进行实业等。"建国以来,由 于我国实行“一边倒”政策,主要是和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做生意,积极拓展对外 经贸关系。解放后,我国需要大量的资金搞建设,****在《论新阶段》中强调指出: “只有主要依靠自力更生,同时不放松外援之争取,才是正确的道路。"最后,他还提 出要善于学习外国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认为:“科学本身是没有国界的”, 要主动向外国学习,特别是自然科学、技术和企业管理知识。他说:“要向外国学习科 学的原理",罾我们要抵制和批判资产阶级的腐败制度作风,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去学习 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企业管理方法中合乎科学的东西。川‘在技术方面,我 看大部分先要照办”。固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希望尽快地改变我国在经济技术管理等方面的 落后状态,力求把我国建设成一个社会主义强国。 舞彰飘茹。薹耜魏i飓醚;分析了地基处理型式、土层结构、软土厚度和路堤高度共4个影响因素变化时所对应的软土路基侧向变形特点,比较它们各自的地基侧向变 形~时间~深度曲线形态、侧向变形大小、最大侧向变形发生位置以及地基中某点 侧向变形收敛速率,并对这一系列现象进行理论分析,得出一些区域性结论。
邓立志、徐林荣【17】指出砂桩加固处理软基的侧向位移主要发生在填筑期,后 期增长缓慢并很快趋于稳定;砂桩加固处理加快了软土层的固结速率,起到了限 制侧向变形的作用。 1.2.2侧向位移预测研究 软土地基在路堤荷载作用下会产生竖向沉降和侧向变形,而侧向变形又引起 竖向附加沉降,即不排水沉降。在某些情况下,这种包括不排水沉降和侧向变形 的不排水剪切变形将会导致路堤或邻近构筑物的稳定性问题。因此,变形预测显 得尤为重要。变形预测与控制实际上就是信息化施工和动态设计的具体内容,工 程应根据已获得的监测数据,预测变形的大体变化趋势,然后据此作出判断,并 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以达到信息化施工的目的。 目前对沉降的预测研究已经比较深入透彻,而侧向位移的预测研究有诸多复 杂多变的影响因素包括土层构造、路堤形状、填土宽度与压缩层厚度之比、填筑 速率、软基处理形式、土的结构性等,目前其研究成果多集中在现场长期观测数 据的分析(经验方法)和数值模拟上,而对其模型分析以及理论研究还不是很深 放和自力更生的关系中,强调必须以自力更生为主。这是因为中国社会的发展动力只能来自中国社会内部,它所面临的问题是特殊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只能依靠自己来探索。
最后,****还清醒地认识到“发达国家欺侮落后国家的政策没有变。"哪因此我们 要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吸收外资和利用外资比较适合于我们在改革开放初期,而 且它的弊端是有可能使我国成为他国的附庸和新的殖民地,因此,在我们已进入深化改 革的时期,我们已有了积累的资金,此时我国进行对外投资变为可能。在新的形势下, 我们与时俱进,鼓励和支持对外投资,为搞好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服务。只有不断增强 我国的综合国力,我国的国际利益才能得到较好地维护;反之,则会处处受制于人,国 家利益不仅得不到较好的维护,甚至可能会受到冲击和侵害。 2.2.5****的对外直接投资思想 ****在继承前人有关马克思主义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优秀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 发展和完善了该理论。他认为,首先,要把扩大对外直接投资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一项 重要措施,要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促进对外贸易多元化,发展外向型经济。1992年,江 ****在十四大报告中就把扩大对外直接投资,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提了出 来。****指出我国要“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促进对外贸易多元化,发展外向型经济。 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尽快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符合国际贸易规范的新型 外贸体制。
"@其次,不仅要积极吸引外国企业到中国来投资办厂,也要积极引导和组织 国内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到国外去投资办厂,利用当地的市场和资源。“我们不仅要 积极吸引外国企业到中国来投资办厂,也要积极引导和组织国内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 到国外去投资办厂,利用当地的市场和资源。视野要放开一些,既要看到欧美市场,也 要看到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发展中国家的生产力水平比较广阔。在努力扩大商品出 口的同时,必须下大力气研究和部署如何走出去搞经济技术合作的问题。‘引进来’和 ‘走出去’是我们对外开放方针的两个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方面,缺一不可。这个指 导思想一定要明确。现在国际竞争这样激烈,无论从目前搞活国有企业还是从我国经济 的长远发展来看,非这样做不可。”根据当前的资料来看,这是我们第一次使用“走出 去”的概念。再次,要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并努力掌握主动权。必须失时机地实施“走 出去"的战略,把“引进来"和“走出去"紧密结合起来,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 两个市场。2000年3月,****在同出席九届人大三次会议的上海代表座谈时指出:随 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们要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并努力掌握主动权。
必须不失时机 地实施“走出去”的战略,把“引进来"和“走出去’’紧密结合起来,更好地利用国内 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这是我们在参与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的必 。****.****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19 国****.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 人民出版社,1996.23 国****.在接见全国外资工作会议代表时的讲话.人民日报,1997.12-24 21 外直接投资理论的雏形。而他的投资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 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 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此外,在保持出口平稳 增长的同时,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优化出口结构,鼓励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产 品出口,提高出口产品质量、档次及附加值。积极扩大进口,重点增加先进技术装备、 重要原材料和关键零部件及元器件进口。
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立足以质取胜,调整进出口结构,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发挥利用外资在推动自主 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另外,优化利用外资产业结构和地 区布局,稳步推进服务业对外开放。限制和禁止高耗能、高排放和部分资源性外资项目, 切实纠正招商引资中违法违规的做法。 (2)创新对外直接投资和合作方式,加快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