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收集资源网

第一章绪论心理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任务【永久收藏】

网络 2023-01-25 11:59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任务

一、心理学的概念: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或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

二、心理现象:

1、心理过程:

(1)认识过程:为弄清事物的性质和规律而产生的心理现象。如:感知、表象、思维、想象、记忆

(2)情感过程:对事物的态度和感受过程

(3)意志过程:受认识支持和情感推动,克服困难,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

2、心理状态:心理活动进程中出现的相对持续的状态。如:注意、灵感、激情、犹豫等

3、个性心理:

(1)个性倾向性:个体对事物的态度和行为的内部动力系统,是具有一定的动力性和稳定性的心理成分,是人格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如:需要、动机、信念、理想、价值观(2)个性心理特点:个体身上经常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主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核心)。

三、心理学的任务:

1、理论任务:通过心理学研究进一步揭示心理、意识的起源。

2、实践任务:总目标是为实现和谐社会服务,为实现物质、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第二节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及方法

一、原则:

1、客观性原则;

2、发展的原则;

3、系统性原则。

二、研究方法:

1、观察法

2、实验法

3、心理测验法

4、其他(个案研究法、相关研究法、元分析法)

第三节心理的实质

一、心理是脑的机能;

二、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反应:

1、客观现实是人的心理活动内容的源泉

2、社会生活实践对人的心理起制约作用

3、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反应

4、心理是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

第四节神经系统和脑

一、神经元:人的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

二、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椎)和周围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和躯体神经系统);

三、人脑的结构和机能

四、人的心理是高级神经系统活动的产物

1、高级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和抑制

2、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是反射

3、经典性条件反射(望梅止渴)

4、操作性条件反射(小鼠踩杆)

5、条件反射的系统性

第二章意识和注意

第一节意识概述

一、意识的含义:意识是人类所特有的高水平的心理活动,是指人对自己的身心状态和外界环境的觉知。(人能意识到自己、客观世界、自己同客观世界的存在)

二、意识的基本特征:

1、觉知性:人类意识最基本特征,指人对内外信息的了解。

2、能动性:人的意识在实践过程中积极能动的反映。

3、社会制约性:(1)社会产物,受社会条件制约(2)语言密切联系(3)意识的内容是社会存在的反映(4)个人意识影响社会意识;个体意识发生发展取决于其社会实践、思想接受

三、非意识、前意识、无意识

1、非意识过程:人体从来不可能意识到的活动。如:内分泌

2、前意识过程:处在前意识水平的经验储存在记忆中,可通过一定方式提取出来。当前未被意识到但很容易意识到。

3、无意识过程:比前意识更难觉知,但也会影响人的心理过程。如:睡梦。

第二节注意概述

一、注意的含义: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1、两个基本特征:指向性和集中性;

2、注意不属于心理过程,是心理活动的一种状态,是心理活动不可缺少的条件;

二、注意的功能:

1、选择功能(基本功能):对信息进行选择,使心理活动有意义

2、保持功能:将注意对象的内容保持在意识中直到完成目标

3、对活动的调节和监督功能:控制活动向一定目标和方向进行

三、注意的生理机制和外部表现

1、生理机制:(1)定向反射:新异刺激出现,人便产生相应运动,将感受器朝向新异刺激以便更好感知;

(2)优势兴奋中心:大脑皮层处于优势兴奋中心时其他区域不同程度抑制;

2、注意是中枢神经系统多水平整合运动。

3、外部表现:(1)适应性运动:侧耳倾听,侧目观看;

(2)无关运动的停止:打游戏时不听别人说话;

(3)呼吸运动的变化:集中注意呼吸变慢。

四、注意的种类: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

1、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作意志努力的注意。如:看爆炸声音方向。

(1)刺激物:强度、对比、新颖性、活动变化

(2)人本身:需要和兴趣、情绪和精神

2、有意注意(随意注意):有预定目的、需要作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1)有意注意主要在社会实践中发生、发展起来,是人所特有的心理现象。

(2)方法:①加深对活动目的、任务的理解;、

②培养间接兴趣(认识重要性);

③合理的组织活动;

④用意志与干扰作斗争。

3、有意后注意:事先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如:熟练骑车。

第四节注意的特征

一、注意的稳定性:注意保持在同一对象或活动所能持续的时间;

1、影响因素:(1)主体状态;(2)对象特点——单调静止难稳定、复杂变化易稳定;

2、起伏分散;

二、注意的广度(注意的范围):同一时间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

三、注意的分配: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

四、注意的转移:有意将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

是情感,认知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_认知情感意志_理想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

第三章感觉和知觉

第一节感觉概述

一、感觉的含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个别属性、直接作用)

二、感觉的种类:视、听、嗅、味、肤、平衡、运动、内脏感觉(8种)。

三、感觉与刺激:

1、感觉与刺激强度:

(1)感受性: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2)感觉阈限:引起感觉、持续一段时间的刺激量;

①绝对阈限:某一刺激引起感觉经验所需的最低强度;

②差别阈限:两种刺激不同时所需最小差异值。

韦伯定律:△I/I=K(刚能引起较强感觉的刺激增加量/原来刺激=一个常数)

2、感觉与刺激时间:感觉后效:刺激对感官作用停止后,感觉并不立即消失,保留暂时的感觉映象。如:余音绕梁。

3、感觉相互作用:

(1)感觉对比;不同感觉的补偿与协作;联觉;感觉综合。

四、感觉的现象:

1、感觉适应:同一感受器在同一刺激的持续作用下,其感受性发生变化而处于适应状态。如:晚上玩手机亮度调高。

2、感觉补偿:某种器官感觉缺失或机能不足,会自动促进和提高其他感觉器官的感受性或感觉机能而起到弥补作用。如:闭上眼睛触觉嗅觉变灵敏。

3、感觉综合:个体多种感觉器官受到外界各种刺激所产生的感觉神经讯息汇聚到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得到整合而产生认知意义的过程。

4、感觉相互作用。

五、感觉是认识的开端,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基础。

第二节几种主要感觉

一、视、听、嗅、味、肤、平衡、运动、内脏感觉。

第三节知觉概述

一、知觉的含义:人脑对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直接反应。(不同于感觉,其反映的是事物各种属性和各个部分的整体)

认知心理学强调知觉是人脑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过程。(组织和解释)

二、感觉与知觉的联系:

1、同属认识初级阶段,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直接反映;

2、感觉是知觉基础,是知觉有机组成部分;知觉在感觉基础上产生,是感觉有机综合。(部分和综合)

3、感觉知觉同时发生,合成感知。

三、知觉的现象:1、知觉适应2、知觉学习3、知觉加工;

四、知觉的基本特征:

1、整体性:知觉是对当前事物的各种属性和各个部分的整体反映;

2、选择性:如:老师写字,字是对象;

3、理解性:知觉收个人知识经验影响;

4、恒长性:往往不随知觉条件变化而变化,相对稳定性。

第四节几种主要知觉

一、空间知觉

1、形状知觉

2、大小知觉

3、方位知觉

4、深度知觉

二、时间知觉

三、运动知觉:真动知觉、似动知觉(I一)

第五节错觉

一、错觉的含义:错觉是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

第四章记忆

第一节记忆概述

一、记忆: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重现;

二、记忆表象:不在面前,头脑中回忆出来的叫记忆表象。

表象的特征:直观性、概括性;

三、记忆分类

1、记忆内容:形象、抽象逻辑、情绪、运动记忆;

2、意识性标准:外显、内隐;

3、记忆时间: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第二节识记

一、识记:记忆过程的开端,保持的必要前提。

二、有意识记、无意识记:

1、有意识记:明确识记目的,并运用一定方法;

2、无意识记:事前没有确定识记目的,也不用任何有助于识记方法的识记。

三、意义识记、机械识记:

1、意义识记:主要通过对材料理解;

2、主要依靠机械重复。

第三节保持与遗忘

一、保持:不仅是巩固记忆,也是实现再认或回忆的重要保障;

二、遗忘及其特点:对识记过的内容不能再认和回忆,或者表现为错误的再认和回忆;

三、遗忘的原因:

1、暂时性遗忘:需适当条件还可能再认和回忆;

2、永久性遗忘:不重新学习无法恢复。

第四节再认和回忆

一、再认:经验过的事物再度出现时,能认出来:

二、回忆:事物不在面前时,能把它重新回想起来。

1、有意回忆:有回忆的目的、任务,自觉的追忆。

2、无意回忆:触景生情

第五章想象

第一节想象概述

一、想象的含义:想象是人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这是一种高级认知活动。

二、想象和实践:想象是在实践中发生、发展起来的,同时也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必要条件。

三、想象和实践:想象不仅在实践中发生发展,同时其正确性也受实践检验。

四、想象的作用、意义:

想象:想象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必要条件;

1、创造想象是人们进行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心理活动。

2、想象力是人的智力结构中的一个重要成分,想象力的发展影响着智力发展。

五、想象的种类:

1、有意想象:有目的性和自觉性的想象:

2、无意想象:没预定目的和计划产生的想象。

第二节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理想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_是情感,认知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_认知情感意志

一、再造想象:根据别人的描述和图样,在头脑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是接受知识不可缺少的条件。

二、创造想象:不根据现成描述,而在大脑中独立产生新形象的过程。

(首创新、独立性、新颖性)

动机:(1、创造动机2、扩大知识范围,增加表象储备3、思维的积极活动4、灵感)三、幻想:一种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的想象。

第三节睡眠和梦

一、睡眠:睡眠并非完全失去意识,也是意识的一种状态。

第六章思维

第一节思维概述

一、思维的含义: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间接和概括的反映,是揭示事物本质特征及内部规律的理性认识过程。

思维和感觉知觉一样,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高级反映。

思维是认识的高级形式。

二、思维的特征:概括性(铅笔蜡笔——能写字)、间接性(地上湿了——刚刚下雨)。

三、思维的种类:

1、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

(1)动作思维:思维过程中以实际动作为支柱的思维;

(2)形象思维:以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作为支柱的思维;

(3)抽象思维:以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来反映客观事物的运动规律,对事物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的思维过程。

2、非逻辑思维、逻辑思维:

(1)非逻辑思维:不具有或不遵循明确的逻辑规则的思维。

(2)逻辑思维:也称分析思维,有明确逻辑形式并遵循一定的逻辑规则的思维。

3、集中思维、发散思维:

(1)集中思维:思考问题时信息朝一个方向聚敛前进,从而形成单一的、确定答案的思维过程。

(2)发散思维:思考问题时信息朝着各种可能的方向扩展,并引出更多新信息,使思考者

不拘泥于一个途径。

四、思维和语言:

(1)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思维本身并不具有这一特点;

(2)思维与客观事物的关系是反映与被反映,其间有本质、必然的联系;语言同客观事物是标志和被标志的关系,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第二节思维过程

一、分析和综合: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环节,一切思维活动离不开头脑的分析与综合;

1、分析:把事物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个别特性或个别方面;

2、综合:把事物各个部分或不同特性、不同方面结合起来。

二、比较和分类:

1、比较:在头脑中把各种事物或现象加以对比,确定它们之间异同点的思维过程;

2、分类:在脑里根据事物属性的异同,把事物分类。

三、抽象和概括:

1、抽象:在头脑中抽出同类事物的本质特征,舍弃非本质特征的思维过程;

2、概括:把同类事物的本质加以综合并推广到其他同类事物的思维过程。

四、具体化:把抽象和概括出来的一般认识应用到具体的、特殊的事物上的过程。(即通过实例说明概念,加深对概念理解。)

第三节概念及其掌握

一、概念的含义: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和现象的一般特征和本质特征的反映。(如人反应的不是高矮胖瘦)

二、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1、每一个概念都有它的内涵与外延;

2、(1)内涵是指概念的含义,即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

(2)外延是指概念的范围,即具有概念本质属性的一切事物;

3、外延大小由其内涵决定。

三、概念的种类:

1、具体概念和抽象概念:根据概念反映客观事物的抽象与概括程度划分;

(1)具体概念:香蕉、苹果

(2)抽象概念:水果

2、合取概念、析取概念和关系概念:根据概念反映的客观事物属性的数量及其相互关系划分;

(1)合取概念:两个或两个以上本质特征同时存在并相互联系的概念。(水果——水分、果实)

(2)析取概念:同时具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属性,也可以只涉及其中某一个属性的概念。如:好学生可指品学兼优或单指学好

(3)关系概念:根据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形成的概念。如:上下左右

3、日常概念和科学概念:根据概念掌握的途径划分;

(1)日常概念(前科学概念):个体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人际交往或经验积累而形成的概念。如:动物、植物、人

(2)科学概念(明确概念):在科学研究中通过假设和检验后逐渐形成的,反映客观事物本质特征及内在联系的概念。如:勾股定理

4、自然概念和人工概念:根据概念的人为性划分;

(1)自然概念:人类历史发展中自然形成反应客观事物本质特征的概念。如:雷电雨(2)人工概念:实验室条件下人为的将客观事物的属性或特征结合起来而产生的概念。模拟自然概念的形成过程人为制造出的。如:有一定规律的空间位置关系

四、推理(逻辑推理)的含义:推理是以某种原则为基础,由已知事件推求未知结果,其间经过的心理活动就是思维。

五、推理的种类:

1.归纳推理:个别到一般的推理。

如:鸽子两腿,鸡两腿,鸽子就是鸡

2.演绎推理:一般到特别的推理。

如:狗有四肢,队友有四肢,队友是狗。

3.直观推断推理:个人根据以往解决类似问题的经验中累积的诀窍去推理思考的方法,则称为直观推断推理。

第四节问题解决

一、问题解决的含义:在问题情境下,经由思考和推理而达到目的的心理历程。是指由一定问题情景引起的,经过一系列有目的和指向性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得到解决的过程。

二、问题情境的含义:指个人自己觉察到的一种“有目的但不知如何达到”的心理困境。

三、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1、迁移:迁移是在某一种学科或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理解或态度对在另一学科或情境中技能、知识、理解或态度的获得的影响。

(1)正迁移: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促进另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

(2)负迁移: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干扰另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

2、原型启发:原型启发是指在其他事物或现象中获得的信息对解决当前问题的启发。

3、功能固着:功能固着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只看到某种事物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它其他方面可能有的功能。

4、心理定势:指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是在过去经验的影响下看待或解决问题时的倾向性。

5、情感与动机:积极情绪会使问题顺利解决,消极情绪会阻碍问题的解决。

四、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1、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和明确问题;

2、分析问题:分析问题的性质与条件;

3、提出假设:考虑解答方法;

4、检验假设:获得正确方法和结果。

第五节创造性思维

一、创造性思维的性质: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

二、创造性思维的特点:

1、有发散思维,也有集中思维;

认知情感意志_是情感,认知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_理想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

2、创造性思维没有现成答案;

3、迷恋和目的指向性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特征;

4、灵感状态;

5、需要创造性想象的参与。

流畅性:限定时间内产生观念数量的多少

灵活性:摒弃旧的习惯思维方法,开创不同方向的能力

独创性:产生不同寻常的反应和不落常规的那种能力或重新定义。

三、培养创造性思维:

1.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求知欲和好奇心。

2.培养发散思维、集中思维和横向思维。

3.发展直觉思维和形象思维。

4.培养创造个性。

第七章情绪和情感

第一节情绪和情感概述

一、情绪和情感的含义:

它是人的心理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伴随认知过程产生。产生于认知和活动过程,并影响认知和活动进行。不同于认知过程,它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另一种反映方式。(人对客观事物和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的反映)

1、情绪情感是由一定的刺激引起的

2、刺激以需要/动机为中介引起情绪

3、情绪是身心一体的反应

二、情绪和情感关系:

情绪:出现的早,大多与人的生理需要相联系。

情感:出现的较晚,大多与人的社会需要相联系。

情感具有稳定性而情绪具有情境性

第二节情绪学说

(一)詹姆斯-兰格理论:刺激引起生理反应,进而引起情绪体验。

(二)巴甫洛夫的情感学说:动力定型,是个体为了生存适应,在身体上生而具有某些调节机构,能够自行运作,经常保持某一适于个体生存所需的标准,借以维持生命,从而发挥其生活上的功能。

(三)坎农-巴德的情绪理论:情绪的中心不在外周神经系统,而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情绪体验和生理变化是同时发生的,它们都受到丘脑的控制。

(四)强调认知作用的情绪学说:强调情绪的发生依赖于有机体过去和现在的认知经验,以及人对环境事件的评估、愿望、预想的性质。

(五)普拉契克的情绪进化学说:情绪是进化的产物,是有机体力求适应和控制生存环境的所必须的工具。

第三节情绪状态

一、情绪状态的含义:情绪状态是情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

二、情绪状态分类:

1、心境:微弱、而持久的影响人的整个精神活动情绪状态。(弥散性)

2、应激:在意料之外的紧急情况下产生的极度紧张的情绪。

紧张:紧张是人在某种压力环境的作用下所产生的一种适应环境的情绪反应。

3、激情:一种强烈的、爆发性的、短暂的情绪状态。(激动性、冲动性)

4、焦虑:伴随着某种不祥预感而产生的令人不愉快的情绪,是一种复杂的情绪状态。

特质焦虑:相当稳定的人格心理特征。

状态焦虑:特定情境表现。

第四节情感与情操

一、情感:

道德感: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去评价人的言行而产生的情感体验。

理智感:是在人的智力活动过程产生的情感体验。

美感:是对事物的美的体验,是根据美德需要,按照个人所掌握的美的标准,对客观事物(包括内容和形式)进行评价是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二、情操:情操是带有理智性的与正确的价值评价结合在一起的各种高水平的情感的综合体;情感发展成熟的标志,是高尚的情感体验。

理智的情操:逻辑性情操,评价事物真伪过程种引起的体验;

道德的情操:情操核心部分。通常指与评价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相联系的道德情感与操守的结合。

美的情操:与崇高人类进步事业相一致的种种美的结合。

第八章意志

第一节意志概述

一、意志的含义:意志是自觉的确定目的,根据目的来支配和调节行为,从而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意志是人类特有的。

二、意志的特点:

1、意志行动有明确的预定目的;

2、随意运动是意志行动的基础;

随意运动:受意识调节、具有一定目的和方向性的运动。

3、意志行动往往与客服困难相联系。

第二节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

一、心理过程:

1、动机冲突;

2、确定行动目的;

3、选择方式和方法;

4、作出决定;

5、实现所作出的决定。

第三节动机及其激发

一、动因与动机:

动因(做某件事的原因):一个人开始参加某种活动的相当稳定的行为倾向,它只有在行为

中才能得以实现;

动机:在某一时刻对于参加某种实际活动负有责任的状态,是实际引起人去行动或抑制这个行动的一种内在推动力。

第四节意志的品质与培养

一、意志的品质:

1、自觉性(独立性):明确目的性,充分认识行动的社会意义,使自己的行动服从于社会的要求。

2、果断性:果断性是一种明辨是非,迅速而合理地采取决定,并实现所作决定的品质。

3、坚韧性:指个体在执行时坚持到底的的品质。

4、自制力。

二、意志的培养:

1、加强目的性教育,注意培养道德情感;

2、组织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意志锻炼的直接经验;

3、针对学生的意志类型,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

4、启发学生加强自我锻炼;

5、学校的纪律有重大作用。

第九章人格和人格倾向性

第一节人格概述

一、人格的含义:人格是个体独特而相对稳定的心理行为模式。

二、人格的特征:

1、整体性:人格是一个统一完整的结构。

是情感,认知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_认知情感意志_理想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

2、稳定性和可塑性

3、独特性:没有完全相同的人格。

4、社会性和生物性:收生物因素的制约和社会因素的制约。

三、人格的心理结构:

1、人格倾向性:是人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以人的需要为基础,以世界观为指导的动力系统。

2、人格心理特征:一个人身上经常的、稳定的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

第二节需要

一、需要:

1、需要的含义:是人脑对生理需求和社会要求的反映。

2、需要的表现:机体内部的不平衡状态。

3、需要的特点:总是指向客体或事物。

二、需要的分类:

1、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2、生理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维护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主要理论: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2、阿尔得夫的需要理论

3、麦克莱兰的需要理论

第三节动机

一、动机的含义:动机是为实现一定目的而行动的原因。

引起动机必须有需要(内部条件)和诱因(外部条件)。

二、动机的功能:

1、引发功能

2、指引功能

3、激励功能

三、动机的分类:

1、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2、长远、概括动机和暂时、具体动机

3、高尚动机和低级动机

4、主导动机和辅助动机

5、意识动机和潜意识动机

第四节兴趣

一、兴趣的含义:

1、兴趣是个体力求认识某物或从事某事的心理倾向

2、兴趣是需要的延伸

3、兴趣是认识和从事活动的巨大动力

4、兴趣是引起和保持注意的重要因素

二、兴趣的分类:

1、物质兴趣和精神兴趣

2、直接兴趣(过程)和间接兴趣(毕业)

三、兴趣的品质:

1、兴趣的广度:兴趣范围

2、兴趣的倾向性:对什么发生兴趣

3、兴趣的持久性:稳定性

4、兴趣的效能:个体兴趣推动活动的力量

第五节理想、信念、世界观

一、理想

1、概念:个人对未来有可能实现的奋斗目标的向往和追求

2、分类:社会理想、个人理想

二、信念

1、概念:坚信某种观点的正确性,并支配自己行动的个性倾向。

2、形成:直接经验、间接经验(书本等)、推论。

3、信念具有深刻的情绪体验,是知、情、意的高度统一体。

4、信念具有稳定性。

5、信念使个性稳定而明确,并具有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世界观

1、概念:世界观是信念的体系,是一个人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

2、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

3、世界观是人格倾向性的最高层次。

4、世界观对人的心理活动的作用:

(1)决定个体发展趋向和稳定性;

(2)影响认识的正确性和深度;

(3)制约情绪的性质与变化;

(4)调节人的行为习惯。

第十章气质性格及其测量

第一节气质

一、气质概述:

1、概念:人心理活动的稳定的动力特征。

2、稳定性和可塑性;

二、气质类型及其特征:

1、气质类型的特征:

(1)感受性:感受性是指人对外界刺激的感受能力。感受性是神经系统强度特征的表现,可以根据人们产生心理反应所需要的外界刺激的最小强度来进行判断。不同的人对刺激的强度的感受能力是不相同的。

(2)耐受性:耐受性是指人在经受外界刺激作用时,在时间和强度上可经受的程度。(3)反应的敏捷性:敏捷性是指一般的心理反应和心理过程进行的速度,包括注意转移的快慢和难易

(4)可塑性:可塑性人根据外界事物变化的情况而改变自己适应性行为的灵活程度。(5)情绪兴奋性:情绪兴奋性是指以不同的速度对微弱刺激产生情绪反应的特性。

(6)向性:外向性(兴奋过程强)和内向性(抑制过程占优势)

2、气质类型的构成:

(1)胆汁质(不可遏制型):相当于神经活动强而不均衡型。这种气质的人兴奋性很好,脾气暴躁,性情直率,精力旺盛,能以很高的热情埋头事业,兴奋时,决心克服一切困难,精力耗尽时,情绪一落千丈。(孙悟空)

(2)多血质(活泼型):相当于神经活动强而均衡性。热情,有能力,适应性强,喜欢交际,精神愉快,机智灵活,注意力易转移,情绪易改变。但办事重兴趣,富于幻想,不愿做耐心细致的工作。(猪八戒)

(3)粘液质(安静型):相当于神经活动强而均衡性。平静,善于克制忍让,生活有规律,不为无关事情分心,埋头苦干,有耐久力,态度持重,不卑不亢,不爱空谈,严肃认真。但不够灵活,注意力不易转移,易墨守成规。(沙僧)

(4)抑郁质(弱型):相当于神经活动弱型。沉静、深刻、易相处,人缘好,办事稳妥可靠,做坚定,能克服困难。但比较敏感,易受挫折,孤僻、寡欲,反应缓慢。(林黛玉)

三、看待气质类型:

1、气质有稳定性和可塑性;

2、气质没有好坏之分;

3、气质类型不决定一个人成就的高低;

第二节性格

一、性格概述

1、含义:性格是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

2、性格与气质相互制约、相互影响。

3、性格与性质区别:

(1)性格社会性强,气质生物性强;

(2)性格形成晚且易变,气质早且不易变;

(3)气质具有明显的天赋性,无好坏之分;性格后天获得,有好坏之分。

4、性格与气质联系:

(1)性格在一定程度上掩盖或改造气质。如,如飞行员必须具有冷静沉着。

(2)气质影响性格的形成。

(3)气质影响到个体对事物的态度和行为方式。

二、性格特征的分析

1、性格的态度特征:(1)对社会、集体和他人(2)对工作和学习(3)对自己的态度

2、性格的意志特征:(1)对行为目的明确程度(2)对行为的自觉控制水平(3)在长时间工作中表现(4)在紧急或困难情况下表现

3、性格的情绪特征:(1)强度(2)稳定性(3)持久性(4)主导心境

4、性格的理智特征:(1)感知(2)记忆(3)想象(4)思维

三、性格的形成和发展

1、遗传和生物因素:体格、性别;

2、环境因素:家庭、学校、社会;

3、个人。

第十一章能力及其测量

第一节能力概述

一、能力的含义:

1、·能力:能力是人顺利的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的人格心理特征。

2、能力是保证活动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但不是唯一条件。(还有人格特点、知识技能、工作态度、物质条件、健康状况以及人际关系等。)

二、能力的分类:

(一)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一般能力:大多数活动所需要的能力。

特殊能力:专门能力,为完成某项专门活动所必须具备的能力。

(二)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

认知能力:成功的完成某种活动最重要的心理条件。

操作能力:操纵、制作和运动的能力。

社交能力:社交。

(三)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

模仿能力:模仿。

创造能力:创造。

三、能力、知识与技能

1、区别:

(1)属于不同范畴,能力是个性心理特征,知识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技能是个体身上固定下来的自动化的行为方式。

(2)知识、技能的掌握和能力的发展不是同步的,能力的发展比知识、技能的获得要慢的多,而且永远随知识的增加而成正比例的发展,人的知识、技能在一生中可以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的积累,是无止境的,但能力随年龄的增长,是一个发展停滞和衰退的过程。2、联系:

(1)能力在掌握知识和技能中形成和发展的,在组织恰当,方法合理的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同时发展着能力,离开了学习和训练,任何能力都不可能得到发展。

(2)能力既是掌握知识的结果,又是掌握知识的前提。

(3)能力不表现为知识和技能本身,而表现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

第二节智力

一、智力的含义

1、智力:智能或智慧,我国心理学界定义为个体各种认知能力的综合。

第十二章心理健康

第一节心理健康概述

一、心理健康的含义

1、心理健康的含义:意指个体健康的心理状态,具体表现为认知正常、情感协调、意志健全、人格完整、适应良好、幸福生活等。

2、不同观点:

(1)没有心理症状就是心理健康;

(2)行为符合社会规范就是心理健康;

(3)适应良好就是心理健康。

二、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

1、健康指躯体没有疾病、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的健全与最佳状态;

2、(1)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前提条件;

(2)心理状态对身体状态的影响显而易见。

第二节心理健康的三级防御

一、一级预防

任务:指导人正常生活

方式:宣传

特点:范围大面积广

二、二级预防

对象:轻度心理异常

方式:心理咨询和指导

三、三级预防

对象:严重心理异常者

方式: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

第三节压力和心理健康

一、压力的含义

1、压力:由内外刺激令个体产生心理紧张、心理威胁或心理恐惧而使得个体所产生的心理压迫感。

二、压力来源

(一)外在刺激:1、物质环境2、灾难事件3、生活事件

(二)内在因素:1、躯体疾病等生理因素2心理挫折、心理冲突等

三、应对心理压力

1、增强抗压能力;

2、确立适当的期望水准;

3、体验生活意义;

4、确立生活目标;

5、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

6、隔离

第四节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

一、在适当的学习压力中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

二、增进自我悦纳,端正自我评价;

三、建立良好人际关系(亲子、师生、同学);

四、增加健康的情绪行为和生活幸福感;

五、开展青春期性教育,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心理学 心理健康 情绪和情感 情绪理论 动机理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