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收集资源网

浙江大学黄旦教授撰写的《媒介变革视野中的近代中国知转型》论文

网络 2023-01-15 01:00

浙江大学黄旦教授撰写的《媒介变革视野中的近代中国知转型》论文,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2019年第1期,获2021年“浙江省第二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基础理论研究类)。

简介

社会理论视野中的文学与文化_西方文学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 从宏观视野分析_全球化社会理论和全球文化pdf

依照媒介学理论,不同媒介有其不同的技术和文化“偏向”,从而规制了其内容的组织和呈现,规定了接收和体验的方式,重组了人们与现实的关系。因此,书籍和报刊属于不同的媒介,代表不同的知识类型,故晚清朝野遂有 “书博古, 报通今”之一说。正是出于这样的想法,该文以媒介——“书”与“刊”切入,以早期的传教士中文刊物为对象,考察晚清“刊”这种新媒介的生成与原有的“书”之间的牵连和碰撞,以及与近代中国知识转型的关系,从而展示中国近代转型的一个新的轨迹和侧面。

全球化社会理论和全球文化pdf_社会理论视野中的文学与文化_西方文学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 从宏观视野分析

该文共分三个部分:1.察世俗书:每月初日传数篇,从《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的形式、版式、出版周期、内容、文字风格、自身动机等方面入手,展示其似书非书似刊非刊的特征。《察世俗》的主要特征是定期出版的“书”,并且是“神理人道国俗天文地理偶遇”的“新媒介”,从而与书籍和《京报》划出根本的区分。

全球化社会理论和全球文化pdf_社会理论视野中的文学与文化_西方文学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 从宏观视野分析

2.展示事实:以定期方式传播有用的知识,主要讨论《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东西洋考》之“考”,是在中土与西洋严格区分基础上的“西洋”视野,因而有明确的宣传西洋文明之意图。内容分栏并设置目录,第一次为中国人提供了现代刊物的轮廓及其理念,并且透过“展示事实”的规则和标准,提供了现代知识排列的基本样貌。

社会理论视野中的文学与文化_西方文学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 从宏观视野分析_全球化社会理论和全球文化pdf

3.赖尔作南针:中土向无所有,主要分析《六合丛谈》和《遐迩贯珍》。这两个刊物明确认定中国书籍皆陈迹,西洋刊物是中土向无所有。《遐迩贯珍》和《六合丛谈》的新与旧,表示中西所处的不同阶段,是“上等列邦”和“降格以从”的“新”与“旧”。两个刊物都是直接显示西洋的文明和系统介绍西洋知识,诸如化学、察地之学、鸟兽草木之学、 测天之学等等,并进入了文人圈,成为与中国书籍同等重要但性质有别的新学。

社会理论视野中的文学与文化_西方文学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 从宏观视野分析_全球化社会理论和全球文化pdf

该文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其主要学术贡献在于:第一,打破报刊史和历史研究注重媒介内容的惯有视野,而是从媒介形式入手,以“书”与“刊”作为两种不同的媒介及其所代表的知识类型,来讨论近代中国的知识变更,在研究路径上是前所未有的新开拓,从而成为《中国社会科学》刊登的第一篇报刊史文章;第二,以往关于近代中国的转型,都是置于政治和军事的逻辑上,始终贯穿于其中并且起到转接和转化作用的媒介,即便提及也是作为上述二者的附庸。该文打开了一扇新的透视窗口,书与刊的媒介变革,是不亚于政治和军事的一种知识和文化动力,从而为理解近代中国的转型提供了新的启示;第三,近代中国“书”与“刊”的相互纠缠和转化,为看待并理解今天的新旧媒介及其知识和社会变化,提供新的思考。

作者简介

黄旦,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主要从事中外新闻传播思想、媒介理论、中国媒介史研究。

媒介 近代 西洋 刊物 转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