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收集资源网

崔健2021.2.27《感知论》系列之九:一下总是

网络 2023-01-14 06:59

《感知论》的“存在就是在感知”和贝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

——《我读感知论》系列之九崔健 2021.2.27

《感知论》面世之初,就痛痛快快地提出了自己的理论Logo——存在就是在感知,一个“在”字,从修辞上,强烈的提示了“正在进行时”的时态意义,也明确地映射出这句话里暗含的主语就是不假外求、当下就在的“我”。

人们对这句话似曾相识,因为300年前贝克莱曾有一句“存在就是被感知”,作为主观唯心主义的旗号,被人们广为认知。两句话一字之差,又都这么富有表现力,所以,免不了被人们放到一起比较。但是,人们一向有厚古薄今、近抑远扬的思维惯性,所以新生事物总是要在艰难曲折中成长。基于此,我们有必要就此专题,好好梳理一下两家要义,以资借鉴。

先来了解一下贝克莱本人。乔治•贝克莱,1685年3月12日出生于爱尔兰基尔肯尼的一个乡村绅士家庭,按谶纬之学的说法,贝克莱绝对是伴着祥瑞而生的位面之子。天赋异禀,少年学霸,青年成名。15岁上大学,19岁获学士,22岁硕士毕业,留校任教。24岁出版第一部专著《视觉新论》,初未引起重视,后世被科学证实,因开创了视觉心理学、视觉科学和哲学认识论的全新理论而奠定了其在哲学史上里程碑式的学术地位。25岁出版《人类知识原理》,继续在经验主义的哲学认识论领域内开疆拓土,获得巨大成功,名利双收,誉为天才。28岁出版《海拉斯和菲洛诺斯的对话三篇》,继续在唯心主义经验论的领地内深耕筑垒,实际上也是为基督教捉襟见肘的危险地位禳星续命。天才的创作换来了颜如玉和黄金屋。他先是在欧洲各国访问游览、讲学布道6年,之后回爱尔兰成为神学教会的主教,继之迎娶爱尔兰大法官之女为妻并先后生育了7个子女,此后一直在上流社会顺风顺水,功成名就。直至1753年1月14日的夜晚,贝克莱一家围拢在壁炉旁喝茶,夫人安妮朗读圣经,贝克莱兴致勃勃地评说,不一会儿,声音没有了,贝克莱溘然长逝,时年68岁。

贝克莱的人生善始善终,显然很成功,尤其是善终,更是可欲而不可求的最高境界。但比之于他的人生,更加令人印象深刻的却是他的精神世界。

贝克莱的学术巅峰期,整个欧洲的人文背景正是文艺复兴之后兴盛起来的理性主义启蒙时期,在欧洲的夜空里,群星闪耀,一干理科学霸不可一世地跨界搞哲学(或者反过来说也对:一帮哲学家跨界搞科学),笛卡尔首当其冲(解析几何拜他所赐),莱布尼茨(和牛顿分别独立提出微积分)和斯宾诺莎紧随其后,确立了哲学理性主义的原则和认识论,主张人类可以通过推理获取知识。这些人齐齐发力,欧洲自然哲学(后来的科学)成就爆发,为后来的工业革命打下基础,最终彻底的改变了人类文明形态,把人类送入现代科技文明时代。可是毕竟人家一直自认是搞哲学的,所以,这些理性主义大师自然主要还是确立了人与存在之间的理性原则:行为要符合一定的目的。这个原则慢慢异化成了我们现在口头说的“做人要理性、不要太感性”(太有才)。那些大师当然要率先垂范,所以现在看起来,那些人好像都是不食人间烟火、脱离了低级趣味的神仙,甚至好多人因为太理性而终身未娶(康德最甚,但属戏说)。但人毕竟是人,饮食男女,大欲存焉,而且,是人都有功能强大完美的六大感官、七情六欲,怎么可能太偏废感性经验的事实呢?感性经验就那么不堪、那么随性、毫无理性吗?所以,在理性主义大行其道的同时,自然催生了经验主义的深度发掘:它认为,人类的想法来源于经验,所以知识可能除了数学以外主要来源于经验(非常强悍,把所谓的“理性”也纳入到“感性经验”的框架内)。先是自由主义鼻祖洛克(唯物主义经验论者),接着就是贝克莱(唯心主义经验论者),之后又有休谟(怀疑论和不可知论者)、康德(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结合者)等人,前赴后继的把经验主义演化得天花乱坠。在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相生相克的辩证发展中,康德、黑格尔取长补短开山立派,完成了德国古典主义哲学的大成收官之作。

实际上,所谓“理性主义”、“经验主义”,只是后世哲学家主观的划分,主角们从来没有这么认为过,他们都觉得自己最理性,只是各自理性的立场和站位不同,所以就在传播过程中,被后人异化对立起来了。就是理性主义的三大旗手(笛卡尔、莱布尼茨、斯宾诺莎),也都主张感性经验在除数学领域之外的重要性,只不过他们在数学等理性科学领域的成就太大、探索太深,所以就被后人贴了“理性主义”的标签。贝克莱本身也是学理的,曾经针对当时炙手可热的微积分提出过著名的“贝克莱悖论”,一时震动数学界。但是,因为他的主要成就在于感性经验领域,所以也被后人贴了“经验主义”的标签,但他的“经验主义”也必然是“理性”的“经验主义”。也就是说,理性是超越性的,是哲学的基本条件,是哲学家的基本要求,不管他属什么流派,甚至以“非理性主义”为标志的“现代主义”、以“反理性主义”为标志的“后现代主义”,其本质也是一种“理性“。换句话说,“非理性主义”要“非”得有“理性”,“反理性主义”也要“反”得有“理性”。因为不管思维还是外延、物质还是意识,没有理性、不合逻辑的事物是无法存在的。存在是理性的存在、人是理性的人。无理性无存在,存在必须是理性的存在。

贝克莱认为 存在就是_存在主义 存在即被感知_贝克莱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

那么,我们就来看看主观唯心主义经验论者贝克莱的理性所在吧。

以贝克莱的标志性口号“存在就是被感知”为引线(实际上贝克莱本人没有明确的提出过这句话,这是后人研读他的著作后,从他的话语中截取总结出来的,他原话的完整意思是:除上帝外,存在物只是被感知到的观念,除观念外,一无所有。后人这样总结,朗朗上口,方便流传,基本能表达贝克莱的意思,但远不够丰富和完整),我们先梳理一下贝克莱的基本理论模型。

贝克莱的理论模型很简洁:上帝、观念、人。无限全能的上帝,向所有人开放展示丰富多彩的观念,这些观念被人感知,就构成了人眼中的世界。总结起来,就是:存在就是被感知。

贝克莱的理论精华都浓缩在他的第三部著作《海拉斯和斐洛诺斯的对话三篇》里。“对话”就是辩论(所以这本书曾被誉为欧洲最好的辩论文本),辩论的双方是唯物主义经验论和唯心主义经验论,实际上就是洛克和贝克莱(洛克比贝克莱大53岁,洛克作古后9年,贝克莱出版这本书,所以辩论并非是当面正反方的舌战,而是理论之间的比较,因为,当时的欧洲,洛克的理论是主流)双方,唯物和唯心一直是天生的对头。

洛克和贝克莱之间的唯物和唯心之战,并非是关于类似“眼前这张桌子是物质的还是意识的”这样的问题的辩论,这样的问题是普通外行的问题,而哲学家们早已经统一意见:我们见到的“眼前的桌子”是意识的(我们见到的桌子的所有属性,包括大小、形状、颜色、质地等等,都是我们的意识现象,这些东西,都在我们的意识中,所以,我们“眼前的桌子”是意识的)。在哲学家眼里,唯物和唯心之争,焦点在于有无“物自体”。以洛克为代表的唯物经验论的观点认为,在所有我们的感官能感知到的事物存在属性之下,还有我们无法感知的“物自体”,“物自体”本身没有任何性质,我们无法感知它,但它支撑着我们能够感知到的事物的所有性质(康德语:我们不可能认识到事物的真性,我们只能认识到事物的表象;我们只能知道自然科学让我们认识到的东西);贝克莱的反驳观点认为,根本没有“物自体”,自然也就没有所谓的“物质”存在,事物所有的性质只是上帝显现给人的观念,存在就是观念的集合,存在就是被感知的观念(贝克莱自己说:如果把我们感知到的观念的东西当作物质,我比谁都拥护唯物主义,言外之意,那些性质根本不是物质的,只是观念的)。

这样自说自话显然是没有说服力的,哲学家不这样干。哲学家立论一定有论点和论据,并且要符合逻辑。所以,驳斥一种论点,一定要找到其论据的逻辑漏洞,驳倒论据,论点就无法立足了。所以,贝克莱的《对话三篇》里,大量的篇幅着墨于逐一驳倒洛克的论据(心疼洛克3秒钟,幸亏他已经不问世事9年了,否则情何以堪?贝克莱情商绝对一流,挑个不说话的下手,省的大家不悦,要不人家是人生赢家呢,自有长处。戏说)。

洛克最主要的贡献就是反神学的唯物论,他的理论支撑有两个部分:1,摈弃神,确立本体论的“物自体”;2,物质存在的主要性质和次要性质。他通过哲学理论的推演,最终指向的是人的自由和民主的存在状态。所以,洛克被誉为“自由主义”鼻祖,最重要的启蒙运动思想家,当然就是反神学的斗士(启蒙就是从中世纪的神学桎酷中的思想解放)。这还了得,贝克莱作为虔诚的基督徒、神学教会的权贵阶层、基督教的捍卫者、当然也是笃定的唯心主义哲学家,绝对不会放过他(当然,这种“斗争”不是权谋诡诈的争斗,而是学术之争,再说了,俩人已是阴阳两隔,只能是隔界相爱相杀了)。

贝克莱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_贝克莱认为 存在就是_存在主义 存在即被感知

洛克的不可知的“物自体”理论依据来自于经验主义的逻辑推导。我们的对象世界,呈现给我们的都是我们自己的感官经验所能获得的性质、表象、形式,换句话说,我们感知到的性质、表象、形式,只是我们的意识中物,那么是什么东西让我们意识出来这些性质、表象、形式呢?这个东西就是不以我们的感官、意识为条件的无条件的给予者,就是不可知的“物自体”(后来的康德在洛克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物自体”的不可知性,不是它的神秘,而是人的知性结构无法达到)。正是因为“物自体”的无条件存在,所以世界是物质的,这就是唯物论的立足之本。

贝克莱轻而易举的驳斥了“物自体”的观点:既然存在“物自体”,它是物质的,就一定占据空间有外延,有外延就有了空间性质,这与“物自体”不具有任何性质从而不可知的前提相矛盾,所以“物自体”的概念不成立;“物自体”的概念名称本身就说明我们知道了它的存在,这显然与其不可知的属性有些逻辑上的矛盾,所以,这种说法是谬误的,它所指代的事物也只能是不合逻辑的了。

洛克总结了物质的两种性质:主要性质和次要性质(也有的译作第一性质和第二性质):诸如密度、体积、数量、运动、静止等性质,不以人的感官意识而存在,称为主要性质或者第一性质;诸如颜色、声音、气味、冷热等性质,依赖于人的感官而存在的性质,称为次要性质或者叫第二性质。如果没有人的感官在场,则次要性质不再存在,主要性质照样存在。根据事物的这两种性质的划分,洛克确定了存在不以意识为条件的物质第一性前提,构建了自己的唯物主义经验论的理论体系,一时无两。

贝克莱驳斥两种性质的理论更加干净利索:不错,颜色、气味、声音等性质绝对是依赖于感官的特异性存在,没有感官,绝对不会产生“物质”的这些性质,那么,“物质”的密度、体积、形状、运动、静止等性质,就能脱离开感官经验而存在吗?难道密度不是我们的理性意识感知到的吗?体积不是我们的理性意识加之视觉经验而计算出来的吗?形状不是视觉加理性意识感觉到并描述出来的吗?运动和静止难道不是视觉效果吗?所以,无法想象脱离开感官经验而独立存在的所谓的“主要性质”或者“第一性质”,它们仍然是意识中物,仍然是观念的东西,而不是物质。

好的,驳倒了“物自体”和“两种性质”,就等于驳倒了洛克唯物论的理论基石、驳倒了唯物论,那么,贝克莱成功的把存在拉进了意识世界里。但这仅仅是拉进了人的意识世界里,这还远未能解释存在的一切,更未能推导出他无限敬仰和忠诚的全知全能的上帝的本体性存在。

在贝克莱的眼里,感官意识和观念是两码事。

先看看感官经验意识能给我们带来什么。贝克莱引用了洛克举的一个例子:声音只是空气中粒子的振动给我们的感官耳朵带来的刺激。贝克莱说,粒子的振动带不来声音,那只是振动而已。贝克莱说,空气中粒子的振动可以让我们感觉到微风拂面、寒风刺骨、或是狂风怒号,但我们却明明听到了歌声婉转、燕语莺声、语言字句的发音,并且所有不同的声音,都有不同的含义,这万千不同的含义,就是“观念”。所以,从粒子的振动,经由感官,到我们能感知到的成形的、富有含义的观念的东西,这中间发生了什么?换句话说,我们的耳朵只能收集到空气中粒子的振动,而我们完全可以在不知道这种振动的存在以及振动的方式的情况下,清晰的知道了富含意义的“观念”,为什么?因为“上帝”,是“上帝”给了我们“观念”,我们可以看不到粒子,也完全可以忽略粒子的存在,但这丝毫不影响我们感知到“观念”,并且我们可以随心所欲的使用“观念”。一切都是因为全能全知的“上帝”。

贝克莱认为 存在就是_存在主义 存在即被感知_贝克莱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

同样的道理,我们的眼睛只能看到光,可我们分明的感知到了红色,是因为“上帝”赋予了我们红色的“观念”。我们的鼻子只能收集到粒子对嗅觉细胞的撞击,但我们分明嗅到了香味,是因为“上帝”赋予了人类香味的“观念”。所以,存在就是“上帝”给予的丰富多彩的“观念”被人类感知到,你在感知这些观念,世界因你而存在,你不感知了,自有别人在感知,别人也不感知了,还有“上帝”在感知。总之,这个世界上,除了“上帝”之外,就只有源自“上帝”的“观念”,存在就是(这些观念)被感知后呈现在“人的意识”中的存在。

300年前贝克莱的时代,科学刚刚兴起,康德还没出生,黑格尔不知还在哪儿排队,爱因斯坦、波尔、薛定谔等人还没有业因,更没有现代科技、生命科学的证据支撑。基本上靠着感性经验和逻辑思辨,贝克莱创造了这套主观(加客观)唯心主义经验论也实属非凡了。他的贡献主要在于闯出了一条主观唯心主义经验认识论,动摇了唯物主义经验论的理论根基,为人类的认识论的进步迈出了一大步。他的理论消极意义在于他顽固保守地强化了“上帝”的本体性存在,这在客观上也强化了人无法摆脱的从属性地位,延缓了人类自身追求自由解放的脚步。从哲学学术上来说,他确立了不变的“上帝”的“形而上学”的前提存在,这无疑封死了人类探索未知的无限可能性,有思维僵化的必然性,打击了辩证法强调的运动变化的能动性和积极性。但是,我们对待前人,一定要批判性的继承,不能盲目崇拜,更不能一棍子打死,犯“第十个包子”的错误更是愚蠢的。

300年后的今天,人类经历了现代文明的高速发展,也经历了马克沁重机枪的生命收割、飞机大炮的激情洗礼、原子弹的汽化蒸发后,人类站到了文明发展必须重新抉择的路口。选择困难症是知识泛滥的后遗症,人类依然是彷徨无措、莫衷一是。所幸的是,这一切可能因为《感知论》的出现而获得转机,它的这句“存在就是在感知”,与贝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是如此相像,但绝对是相差300年,不可同日而语了。

好的,我们就以“存在就是在感知”为引线,梳理一下《感知论》的存在理论(跳出唯物唯心的窠臼,因为王建平先生认为,“物”和“心”只是人类的精神性意识产生的谬误的、不合逻辑的概念性存在,是一种错误的“感知事实”,根本无法概括存在的根本性质,反倒是把人类引向无尽的苦难)和感知理论。

“存在就是在感知”,是谁在感知呢?在最初的本体发端上,是“感知意识”在感知。也就是说,《感知论》确立的存在本体是“感知意识”(这是一个专指概念,不是任何一个人的感知意识,而是作为世界本体的原初的“感知意识”,实际上就是“意识”,但因为“意识”就是为“感知”所用的,所以叫它“感知意识”)。“感知意识”一定是“动态”地感知着什么,绝对的静止下一切都将不存在。所以,“感知意识”必然要启动“感知运动”,而且既然是“感知”,一定就要有“感知体”和“感知对象”,也就是“感知体”和“被感知体”,“感知体”就是“生物”,“被感知体”就是“存在”。“感知意识”没有具体的内容,它只是自带一套功能强大到难以想象的“感知规则”和“感知逻辑”的意识体。“感知体”和“被感知体”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内容和形式,它们需要在“感知规则”和“感知逻辑”的框架约束内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简到繁、从不完善到逐渐完善的成长壮大和进化。进化的动力就是“感知意识”先验性的“感知最大化”、“感知愉悦化”的内在要求。存在的开始是“感知意识”设定的无序粒子团,“感知意识”在此基础上启动“感知运动”,按照“感知规则”和“感知逻辑”的要求,使“无序粒子团”做有序运动(在此节点上,完全就是量子力学的理论),这个无序到有序、无型到有型的“量子坍缩”过程,就启动了存在的进化始端。最初的“感知体”不知道是什么形态,但因为它承载了某种“意识”,所以它就是生物,是现在的生物多样性的分蘖渊薮。最初的“被感知体”也不知道是什么样子了,但它开始有型了,也就成了现在灿烂多姿的存在物的进化原型。

“感知规则”和“感知逻辑”的最大特性就是不停的运动变化,这种运动变化具有有序、活跃、持续、稳定的特征,这种特征赋予了“感知运动”以“愉悦”的感性感受(我们先验的喜欢有序、活跃、持续、稳定的事物,比如我们的呼吸、心跳、昼夜、四季等,又比如,咿呀学语的孩子对动感音乐都会因先验性的敏感而兴奋,反过来,所有无序、萎顿、断续、不稳的感性获得,都会令我们无法忍受,比如窒息、心律不齐、昼夜颠倒混乱、四季错乱、杂乱刺耳的声音等等)而呈现在“感知体”的“感知意识”里,就是这种“愉悦”的感性推动力,持续推动着“感知体”从有感应的粒子,到电子质子中子、原子、分子、有机物、细胞、多细胞生物、植物、动物、直到人类的进化过程(学过组胚的人都知道,人类胚胎的发育过程有一个“进化重演”的现象,胚胎从受精卵细胞,到细胞分裂成多细胞胚囊,到胚芽,到多胚层成型,到肢芽发育,到脏器发育,到胎儿,到分娩,活脱脱重演了一遍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鱼类到爬行动物,再到四足动物,直到人类的进化过程),这个复杂的“感知体”的进化过程,其本质就是“感知意识”在“感知最大化”、“感知愉悦化”的强大冲动下,不断的尝试着用更复杂、更完美的“感知体”(不断进化的生物)来感知出、创造出更复杂、更完美的“感知世界”(不断进化的世界),最终形成了现在这个多样性的生物界,和山川大地、鸟语花香、日月星辰、茫茫宇宙的世界。

并且还将要继续进化下去,进化得更复杂、更完美。这个进化过程似乎也被记录在了生物的神经系统进化过程中(实际上只是我们认为有这个神经系统,按《感知论》来说,神经系统也只是我们的“感知事实”,是符合“感知规则”和“感知逻辑”的事实,并没有物质性的神经系统),从原始的感应物、原始的感觉神经、网状神经、节索状串联神经、脊索、神经管、植物神经、自主神经、脊髓、原脑、小脑、中脑、大脑,这些类型的感觉中枢,它们所感知到的世界的大小、层级是不同的,从一隅到宇宙,从微观到宏观,从粒子到大体,对于一个具体的“感知体”个体来说,它的感知世界是有限的,而对于本体性的“感知意识”来说,所有的“感知体”各自感知创造出来的“感知世界”的约定、融合、叠加,形成了整体性存在的共体感知世界。几十亿年来,本体性的“感知意识”就是通过多样性的“感知体”,感知着、创造着、调整着、磨合着这个整体性存在,按照“感知规则”和“感知逻辑”的要求,创造出这个完美、圆满运行的世界。因为人是“感知意识”创造出来的最高级的“感知体”,所以,人也拥有最强大的感知能力,对应性的人也拥有最大的脑容量(这只是一种感知事实,不是物质性的脑组织),在这偌大的脑容量内,一定储存和包含了进化过程中各种低层级“感知体”的脑容量和感知能力,至少储存和包含了人这一支进化链上的低层级生物的脑容量和感知能力。

贝克莱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_贝克莱认为 存在就是_存在主义 存在即被感知

这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或者特殊人群身上经常会体现出来,但往往被我们当作幻觉或者异常的超能力现象。之所以大部分人只能感知到六大感官允许我们感知到的世界,无法感知到在进化过程中曾经能够感知到的存在,一是因为“感知体”的感知要遵循生物界的“经济原则”(减少能耗),另一个原因就是六大感官的感知占据了优势,抑制掉了非优势的感知(这是一种被称作“优势抑制”的普遍现象,比如说书生专心致志读书时,可能听不见窗外美女蛇的呼唤)。但是,那些感知一直都在,因为它们属于本体性的“感知意识”。所以,现代脑神经科学也发现,人类只开发利用了大脑功能的极少一部分,大部分功能在沉睡。

进化一直在本体性的“感知意识”操控下运行,多样性的“感知体”也一直遵循着“感知规则”和“感知逻辑”构造着存在和自己,它们一直在使用着本体性的“感知意识”,或者说,本体性的“感知意识”一直在庇护、使用着多样性的“感知体”,包括人类,直到人类因为“一念无明”而产生了“精神性意识”。

人类产生的精神性意识以“自我”的概念为基本特征,从此后人类有了“自我意识”,“自我”是什么?是一条命,所以,相伴而生的就是“生命和死亡”的意识,为了维护这条命的存在,人类必须拼尽全力获取物质,原来的“感知事实”、“感知属性”全都变成了不知来龙去脉的客观物质。原来在本体性“感知意识”庇护下整体性存在、不可分割的人和存在,愣生生被拥有了“精神性意识”的人类分割成对立的人和客观世界、意识和物质,从此,人离开整体性存在而进入绝对的孤独,人开始单枪匹马闯荡江湖,没有目的,没有意义,不知所来,不知所去。人再也不能在本体性的“感知意识”的立场上考虑整体性的存在,人只能站在“精神性意识”的自我立场上面对茫然的存在。于是,人只能鼓足勇气去生存,去竞争,踏着血泪之路,创造着竞争性的、堪称璀璨的人类文明,这就是充满着苦难、矛盾、血泪、危机的现代文明的本质特征。

《感知论》就是为了解除人类的苦难而来,它从难以想象的形而上境界,极为宏观的抽象出存在的本质就是在感知,本体性的“感知意识”创造出符合“感知规则”、“感知逻辑”的完美圆满的整体性存在,谬误的“精神性意识”创造出不合规则和逻辑的艰难困苦、矛盾重重、危机四伏的现实世界。所以,破除“精神性意识”里的谬误,回归纯粹的“感知意识”,破除独立的自我个体,回归整体性存在,是《感知论》提出来的最可能有效的未来方案。

好了,介绍完“存在就是在感知”和“存在就是被感知”两家各自的要义,我们再来试着比较一下两家的异同。

相同点在于两者都认为存在是意识性的,两者都宣称“物质不存在”,两者都认为所谓的物质,不过都是意识里的呈现物,一个叫做“观念”,一个称为“感知属性”。

不同点很多也很重要,甚至是根本性的不同。

存在主义 存在即被感知_贝克莱认为 存在就是_贝克莱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

第一:本体论不同。贝克莱认为世界的本体是全能全知的上帝,上帝是主体,人是从属性的,人永远无法摆脱根本性的卑微的宿命,这是消极的、令人绝望的,人类的实践证误了的。而《感知论》确立的本体是“感知意识”,“感知意识”就是终极之“我”,就是我们意识到的“我”的存在,也是我们口头所说“我”的来源,虽然我们极大的误用了“我”的概念,但毕竟是“我”,不是他人,不是上帝,这充分确定了我们的主体性地位,这是最大的积极意义,为我们的存在正名,我们不是该死的罪人,我们是主体,我们是世界的主人,我们拥有无限可能性,我们的存在就是世界的存在,我们的存在有着至高无上的意义。这令人鼓舞和兴奋。

第二:解释存在的方法论不同。贝克莱的存在,预先假定了一个全能全知的上帝,上帝准备了一套现成的“观念”,这些“观念”被人感知到了,就呈现为世界的存在,这无疑具有了“形而上学”(注意,不同于“形而上”,“形而上”是一种思维方法,指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抽象思维方法,而“形而上学”特指预先假定一个普遍的本体,我们去发现、回归这个普遍的本体的学问)的僵化、有限、消极意义。《感知论》的本体“感知意识”并不提供具体确定的内容,只是提供一套功能强大的规则和逻辑,然后,存在在规则和逻辑的规范下自由发展、不断进化,这显然具有了一些辩证法的方法论意义,是运动变化的,无限可能的,积极能动的。

第三:对“人”本身的解释不同。贝克莱特别强调了物质不存在,存在就是上帝提供的“观念”被人感知到,那么,“人”是怎么来的?“人”有没有物质属性?《感知论》在这一点上解释的非常清楚且彻底,“人”自身也是一种“感知事实”,人是“感知体”,是“感知意识”里的呈现物,“人”的肉体也仅仅是一种“感知事实”,并不存在物质性的肉体,肉体也是“感知属性”的集合。

第四:在存在的进化方面,差异巨大。贝克莱的时代,达尔文还有将近百年后才能出生。所以,他那个时代,进化的观点还没有那么成形。所以,在贝克莱的理论中,很难看到进化论的身影。而《感知论》中,处处弥漫着进化的观点,“感知体”在进化,“被感知体”在进化,存在在进化,人也在进化,但不同于达尔文的“物竞天择”,《感知论》里进化的源动力就是“感知意识”的“感知最大化”、“感知愉悦化”冲动。

第五:贝克莱的“观念”和《感知论》的“感知属性”的外延大不相同。贝克莱的“观念”,主要集中在人的六大感官所能感知到的感知信息内,这太局限了,远远不能解释所有的存在现象。贝克莱的“观念”更偏重于解释六大感官感知到的宏观世界,而对于六大感官感知不到的微观世界,似乎并未包括在“观念”的范围内。而《感知论》的“感知属性”,远远跳出人的六大感官的感知范围,包括着所有生物的感知范围,甚至超出于生物范围,而直达最原初的感应性的“前意识”形式。所以,本体性的“感知意识”所感知到的“感知属性”,不但包括了宏观世界,也包括了微观世界,不但包括了大体世界,也包含了粒子世界,存在中的一切,都是感知属性的集合,这无疑使《感知论》对于存在的解释,具有了彻底性,大大增强了说服力。

第六:“感知”的目的不同。贝克莱的“感知”,是在证明上帝的全能全知,弱化了人的能动性。而《感知论》的“感知”,是为了感知最大化和感知愉悦,凸显了“感知”的意义,”人生”的意义。

第七:对科学的态度不同。贝克莱的哲学要为基督教服务,具有反科学的原始冲动,他所主张的上帝的“观念”,只是上帝无条件的给予,他并不强调“观念”的科学性。而《感知论》虽然认为科学不完善,但并不认为科学是错误的,它只是认为科学因为缺乏了主体而不完善,只要加上了“感知意识”主体,既有的科学才能是完美无缺的科学,所以《感知论》欢迎科学,承认科技文明的重要意义,有效的把科学成就整体模块化的纳入到《感知论》的理论体系之内,《感知论》里经常说:我们携带着高级文明回来,就表明了对科学的态度。

第八:情怀不同。贝克莱是笃定的基督徒,他的哲学也要为基督教服务。相对于解决现实世界中的苦难,他更关注于让人们皈依上帝。《感知论》却一贯地坚持东方式的自强不息、心怀天下的情怀,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只有我们自己才能救自己。我们的文化基因里就有这种不信邪的猛劲儿,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炼石补天、大禹治水,我们从来都是靠自己。《感知论》更是发起了人类历史最难以想象的挑战,挑战的是精神上的大山巨海、洪水天裂。能成功吗?我们不知道,我们知道的,只是我们打从开始就从来没有服输放弃过,我们相信,这次也是。

洋洋万言,不知所云,不敢说教,权当自学,错谬之处,还望网上的大德高知不吝赐教。最后,在此向所有参考过的文章作者致敬,感谢你们的辛勤工作给我带来的方便和启示。更向贝克莱先生和王建平先生奉上我最崇高虔敬的敬意,感谢你们指引我探索的方向。

经验主义 理性主义 物质与意识 理性与感性 上帝粒子
上一篇:人类是10.5,鲸鱼是6.8,长臂猿是1:2500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