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收集资源网

【每日一题】德国古典哲学与马克思主义的统一实践

网络 2023-01-01 14:56

①德国古典哲学:

一,黑格尔哲学体系。唯心主义的,但是具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这是他的体系中的“合理内核”。但是,他的保守的体系闷死了革命的辩证法。

二,费尔巴哈哲学。唯物主义的。但是,他的唯物主义也是不彻底的,不但具有形而上学的性质,而且在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的。(费尔巴哈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体系,却丢掉了他的辩证法)

②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李嘉图:资本家追求利润符合社会最终利益。

斯密提出:劳动是价值的尺度。

③空想社会主义

2、自然科学三大发现

六、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特征。

1、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①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与方法论:作为世界观,它科学揭示了自然界、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作为科学的方法论,它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锐利的思想武器。

②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着重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规律,形成了科学的剩余价值学说,马克思恩格斯又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创建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2、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①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马克思主义是在广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

②这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无产阶级革命和自身的解放同社会发展的规律、人类的彻底解放的必然趋势是完全一致的。无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彻底解放自己。

③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①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反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彻底的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践性,而彻底的科学性是最根本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历久不衰,永葆青春和活力,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它具有彻底的科学性。

②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基本要求。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循和运用规律,是与时俱进的根本要求。

③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也是一个不断总结实践的新经验,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在理论上不断扩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的过程

4、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七、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

1、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完备而开放的理论

①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一,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作为世界观,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总结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最新成就为依据,提供了关于整个物质世界的科学图景,从根本上揭示了自然界、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作为科学的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与革命实践以及各门科学紧密联系,给予无产阶级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思想武器。

二,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历史唯物主义的建立是“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以唯物史观所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为基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则以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和剩余价值学说共同为基础。

②马克思主义是开放的学说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是开放的

二,马克思主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2、马克思主义是一种革命而实践的理论

①这一特点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

一,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作为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它的阶级性和真理性、阶级性和人民性是一致的。

二,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最根本的特征

②这一特点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

3、马克思主义具有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和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①这种理论品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

②这种理论品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彻底的革命性。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

一、哲学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1、意识和物质谁是世界的本原(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即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2、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二、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

1、这个问题也是实践中首先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确立思想和行为出发点和方向的问题。

2、这个问题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3、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惟一或根本标准是:如何回答思维和存在何者第一性问题。

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是:如何回答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凡是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是历史唯物主义,凡是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是历史唯心主义。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形而上学: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也就是说,世界统一于物质

三、唯物主义发展史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①基本观点: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哲学的第一个历史形态。它肯定世界的物质性,但是它把作为世界本原的物质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②成就:奠定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对客观世界穷根究底,试图说明世界的物质本原,在根本点上是正确的。

③局限性:

一,这种观点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在当时并不能被科学证实;

二,它把万物归结为某种可以感知的具体的物质形态,这就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

2、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①基本观点:(唯物主义哲学发展的第二阶段)原子是世界的本原,而原子及其属性(如质量、广延)都是不变的。世界上形形色色、无限多样的不同性质的现象、事物,都是由原子的结合和分离及其空间位置的变化所造成的。

②进步性:

一,继承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基本方向,肯定了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东西。

二,有自然科学理论作根据,克服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的自发的、直观的、猜测的性质。

③局限性:

一,在对待客观物质世界的关系上,它把特殊的物质形态误认为物质一般,把原子的个性错看成是物质的共性,所以就得出物质是原子的结论。

二,在对待哲学和科学的关系问题上,它把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关于物质结构的自然科学学说同哲学的物质概念混为一谈,未能根据自然科学的发展,从无限多样的物质形态里概括出物质的最基本的共性,以丰富哲学的物质观。

三,用原子论无法解释社会现象,不能把唯物主义一元论贯彻到底,割裂了自然界和社会的物质统一性,在社会历史领域必然陷入唯心主义。

3、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①物质观:

(列宁的定义)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感觉到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②意识观:

一,意识的产生: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社会的产物(劳动创造了人)

二,意识的本质: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列宁物质定义的重要意义:

①它彻底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原则,科学地回答了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是反对唯心主义、二元论的锐利武器。

②它揭示了物质的可知性,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③它对物质世界的多样性作了最高的哲学概括,指出了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④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理论意义。

①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列宁对物质作出了最本质的规定,指明了物质对于意识的独立性、根源性。意识对于物质的依赖性、派生性。

②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物质这一客观存在是可以认识的对象。

③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主张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既肯定了哲学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联系,又把它们区别开来,从而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

④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

四、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及方法论意义

1、证明:

①自然界的物质性: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②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一,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二,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

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③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

2、原理:

①世界是统一的 ,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

②统一的物质世界以物质具体形态的差异性和多样性为前提,而它们又以客观实在性为基础。

③物质世界是变化发展着的统一。

3、意义: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石

②要求在工作中要做到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五、物质的存在方式(运动)

1、运动: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物质的根本属性(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2、运动和物质的关系:

物质都是运动着的物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没有脱离物质的运动

物质是运动的担当者和实在基础;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3、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4、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

(机械→物理→化学→生物→社会)

高级运动源于并包含低级运动,但不能把高级运动简单地归结为低级运动。

在一定条件下各运动形式可以相互转化。

5、运动的特殊状态:相对静止

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的稳定和平衡状态。

相对于一定的空间位置;相对于事物自身的“质”

△承认相对静止的意义:

①相对静止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②相对静止是认识事物的必要条件

③相对静止是测量和计算运动的尺度

6、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①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

②认为静止就是绝对地不动,把相对静止绝对化,导致形而上学不变论;

强调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导致相对主义、诡辩论和不可知论

六、实践

1、实践: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2、实践的基本特征:

①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构成实践活动的诸要素,即实践的主体(人)、实践的对象(客体)和实践的手段(工具等)、实践的结果都是客观;实践的水平、广度、深度和发展过程,都受着客观条件的制约和客观规律的支配。

②实践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体现了自觉的能动性。

③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特点。

3、实践的基本形式:

①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②社会政治实践人们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③科学实验是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准备性和探索性的实践活动。

4、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①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劳动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活动。只有在实践基础上,人类的本质力量才得到充分的体现和确证。

②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劳动一开始就是社会性的。

③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人将自己的本质对象化。

5、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

①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物质世界出现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区分。

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在实践基础上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形成的前提,是构成人类社会客观现实性的自然基础。人在实践活动中创造了人类社会,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又反过来影响和制约自然界,不断改变自然界。马克思认为,应当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人类本性的条件与进行这种物质变换。实践的规律与人类不断自觉遵循物质世界的规律是一致的。

②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也就是把社会生活“当作实践去理解”。社会生活是对人们各种社会活动的总称,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

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总之,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实践的

七、规律及其客观性

(详见《马原》课本P40)

八、意识的能动作用

(详见《马原》课本P41)

九、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详见《马原》课本P42-43)

第二节 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一、联系观

1、联系: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2、联系的特点:

①客观性: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想的。

②普遍性:事物内部的联系;事物之间的联系;整个世界的联系。

③多样性: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

3、坚持事物普遍联系原理的意义:

①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

②当代中国正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就要求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和持续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③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各个国家、各个民族之间的相互联系日趋紧密,这就要求我们把握世界发展进程中诸方面的相互联系,把对外开放作为基本国策,抓住机遇,努力发展自己。

二、发展观

1、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事物的相互联系包含事物的相互作用, 而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2、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

3、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①就新生事物与环境的关系而言,新生事物之所以新,是因为有新的结构和功能,它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旧事物之所以旧,是因为它的各种要素和功能已不适应环境和客观条件的变化,走向灭亡就成为不可避免的。

②就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成熟的,它既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腐朽的东西,又保留了旧事物中合理的、仍然适合新的条件的因素,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

4、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

一切事物,只有经过一定的过程,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中的一切现象都是作为一个过程而向前发展的。

三、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一)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详见《马原》课本P48)

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对立属性又称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又称同一性。

1、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

2、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1、矛盾的普遍性: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矛盾无所不在,无时不有,是事物的共性,它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2、矛盾的特殊性:矛盾着的事物及其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是事物的个性,它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因而是相对的。

△三种情形:

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

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

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根本矛盾: 贯穿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规定着事物的性质的矛盾。

3、解决矛盾的方法的特殊性、多样性:

一,矛盾的一方克服另一方。

二,矛盾双方“同归于尽”,为新的矛盾所代替。

三,矛盾双方“融合”成一个新事物。

4、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详见《马原》课本P50)

(三)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1、质: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认识事物的质的规定性,是我们认识事物的客观基础和实践的起点。

量: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对事物量的认识,又是对事物认识的深化和精确化,没有对事物量的认识,就没有对事物的科学认识。

度:事物量和质的统一。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度这一哲学范畴启示我们,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掌握适度的原则。过犹不及。

量变: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质变: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2、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

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没有量变的积累,质变就不会发生。

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单纯的量变不会永远持续下去,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③量变和质变是相互的渗透的。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另一方面,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

3、质量互变规律: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质量互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4、坚持质量互变规律的原理的意义:

①在理论上,获得了一个坚持辩证发展观,批判形而上学发展观的科学武器。 在量变和质量相互关系的问题上,只承认量变否认质变, 或只承认质变否认量变的两种极端形式,都是形而上学的。

②在实践上,为我们的实际工作提供了一个正确的方法论原则。 既要重视量的积累,又要在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抓住时机,促成事物的质变。

③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自觉掌握这一原理, 就要把求真务实的精神和革命的气魄结合起来,做一个脚踏实地的革命者、改革家,有理想、有抱负的实干家。

(四)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相互转化

1、辩证否定的特点:

①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②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

③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④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2、否定之否定规律

事物内部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使事物的发展经过由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周期性过程,呈现出螺旋式的上升或波浪式的前进运动。

3、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揭示事物的发展是螺旋式的上升和波浪式的前进。

前进性是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曲折性是事物发展的重要特征

坚持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原理,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有迎战困难战胜困难的思想准备。割裂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辨证关系,会导致形而上学的循环论和直线论的错误。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

①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

②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③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第三节 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唯物辩证法作为自然、社会、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一、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一)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

1、客观辩证法: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即客观事物以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形式呈现出的各种物质形态的辩证运动和发展规律。

主要辩证法: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的辩证法,即以以作为思维细胞的辩证思维运动和发展的规律。

唯物辩证法既包括客观辩证法也包括主观辩证法,体现了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的统一。

2、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关系:

从本质上说,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客观辩证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优先于主观辩证法。

主观辩证法同人类的思维的自觉活动相联系的,以概念的形式表现。是派生性的。

(二)唯物辩证法是伟大的认识工具

二、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1、辩证法思维方式:

马克思指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2、辩证思维方法的合理性:

①恩格斯:“辩证法不过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

②恩格斯:辩证法是“建立在通晓思维历史及其成就的基础上的理论思维形式”。

③辩证法是“最完备最深刻最无片面性的关于发展的学说”。

④“辩证法也就是(黑格尔和)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3、辩证法思维方式的局限性:

(辩证法作为一种哲学思维方式,人们在理解和运用这种哲学思维方式时,却存在着诸多问题:有的把它当成了“最大普适性”的方法;有的把它变成了“到处套用的简单公式”;有的把它变成了“教条主义的语录”;有的把辩证法变成了“可以拿来到处应用”的“最简单的技巧”。有的把辩证法变成了没有思想内容的“辩证词句”。于是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又把辩证法变成了“变戏法”。)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一、实践的主体与客体

1、主体: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客体:纳入主体的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是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2、主体和客体的相互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实践关系、价值关系。(P64-65)

3、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环节:

一,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实践目的是指实践主体根据自身的需要和对实践客体的认识而对实践结果的构想,是实践主体对未来的实践结果的预测、预见。实践方案是指人们为实现实践目的而制定的实践活动的规则、程序和步骤。

二,实践主体按照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实际地作用于实践客体,通过一定的实践手段把实践方案变成实际的实践活动。

三,通过反馈和调节,使实践目的、手段和结果按一定方向运行。

总之,实践活动过程在主体的自觉意识支配下,既能动地变革着客观世界,也能动地改造着自身的实践能力。

二、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P65-66)

①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②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③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④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三、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认识是什么?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对认识本质的科学回答。深刻把握认识的本质,必须弄清各种哲学派别在这个问题上的不同观点。

(一)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1、可知论:承认认识对象是可以被我们所认识的理论。它认为认识的本质是对外部世界的反映,认识能够达到同它所反映的对象相符合。它认为在世界上不存在永远不能被认识的东西。可知论基本倾向是唯物主义。彻底的唯心主义者也主张世界是可知的。

2、不可知论:认为认识对象不能被我们认识或不能最终被我们认识的理论。不可知论的共同特点是否认人有认识世界的能力,否认科学知识的真理性、客观性和可靠性。这种观点不利于科学的发展,并为信仰主义保留了地盘。他们的基本倾向是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

(二)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1、认识论中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

一,“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路线 ,主张物质引起感觉、思想,从客观到主观,这是唯物主义认识路线。

二,“从思想和感觉到物”,主张感觉、思想派生物质,从主观到客观。这是唯心主义认识路线。

2、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

这种认识论坚信人们的认识来自于客观世界,他们为知识的确定性、必然性和普遍性找到了一个可靠的基础。正如自然科学家坚信从拉普拉斯的机械决定论出发,如果知道了物质微粒在一定时机中确切的排列和运动,就能够根据力学定律推算出世界的过去和今后的变化。

△两个根本缺陷:

①只从直观的客体一方来说明认识的形成及其本质,把认识的产生简单地看作是主体接受对象的刺激,和对象把自身“烙印”在主体大脑中的结果把主体与客体的地位完全颠倒了。

②在这样的认识论理论中,认识主体的作用被完全排除在哲学家的视野之外。

3、唯心主义先验论

客观唯心主义先验论认为人的认识是上帝的启示或绝对精神产生的,即从天上掉下来的。

主观唯心主义先验论认为人的认识是主观自生的,是“内正反省”的结果,即认为是自己头脑里所固有的,是心灵的自由创造物。

(三)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建立实现了认识论史上的伟大变革

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以能动反映的观点彻底批判了唯心主义先验论的观点,并科学地说明了被唯心主义所抽象发展了的主体能动性思想。

2、马哲以能动反映的观点从根本上驳倒了形形色色的不可知论,指出以实践为基础的认识活动是人与世界相统一的基本环节。

3、马哲以能动的反映论,彻底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根本缺陷。

①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把认识主体看成一种生物性的自然存在物,把人产生认识的过程看作是认识者消极、被动地接受外界刺激的过程。抹煞了认识的社会性、主动性和能动性。

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区别:

一,与旧唯物主义离开社会实践和人的历史发展来理解人的反映不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立足于社会实践的观点,全面地、正确地分析和说明了人对世界反映的社会性、主体性和能动性。

二,与旧唯物主义脱离辩证法不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把辩证法贯彻于反映论,指出人对世界的能动反映是充满矛盾运动的辩证过程。

4、马克思主义能动反映论的特点

①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先是反映论;

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实践论,它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

③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唯 物主义和辩证法的高度统一。

(四)认识的本质

1、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就认识活动在人的全部生存活动中的地位来说,它本质上是一种主体与客体间的反映与被反映关系,它以主客体实践关系为基础,同时渗透着主客体的价值关系。

2、反映、选择与建构

在认识的本质中,反映的、摹写的方面与能动的、创造的方面是不可分割的。建构或重构是认识过程中主体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突出表现。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认识本质的科学规定

就认识活动中各个要素相互作用的机制来说,认识是模写、选择、建构和创造的统一。

四、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认识运动是一个辩证以展过程: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一)从实践到认识

1、感性认识: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特点:生动的、形象的,但是还不深刻。

2、理性认识: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

特点:抽象性、间接性的物点,它以反映事物的本质为内容,因而是深刻的。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不同阶段: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级,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①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坚持理性认识对感性认识的依赖关系,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唯物论。

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只有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住事物的本质,满足实践的需要。坚持了这一点,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辩证法。

③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人们不应当也不可能把它们截然分开。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4、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①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地感性材料。这是正确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基础

②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制作加工,才能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也就是说,必须运用辩证思维的科学方法,才能获得真正的认识。

5、主体素质在认识中的作用:

主体素质包括主体的身体素质和精神素质,认知结构是思维方式、科学知识、价值观念等方面凝结而成的统一体,它们共同制约主体反映客体的全过程。

①认知结构制约人们每一具体认识过程的目标选择。

②主体不仅要按照自己的认知结构选择客体,也要按照自己的认知结构整理来自客体的信息。

③主体不仅按一定认知结构选择客体和整理客体信息,而且按这种认知结构对客体作出解释。

6、非理性因素对认识过程的作用:

①主体的意志、情感等因素影响主体能动性的发挥,从而影响主体认识的过程和结果。

②主体在许多情况下能以直觉、灵感等非逻辑的形式达到对客体的领悟和认识。

③主体在提出假说、猜测以及进行想象时,也伴有意志、情感、灵感、直觉等非理性因素的作用。主体的精神素质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是人的认识具有能动性的重要表现。

(二)从认识到实践

1、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的飞跃:

认识的能动作用,不但表现于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之能动的飞跃,更重要的还须表现于从理性的认识到革命的实践这一个飞跃。

2、为什么要实现第二次飞跃:

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

掌握理论的目的就在于指导实践。理论具有能动地指导实践的作用。

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去,为群众所掌握,对会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真正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显示出理论的作用来。

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正确的认识才能有效指导实践。

2、实现由理论向实践的飞跃,必须具有以下条件的。

①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只有这样,理论才能真正发挥自己的指导作用,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②理论要回到实践,需要经过路线、方针、政策等中介。理论只有转化成为政策,对能为群众所理解、掌握,最终转化为群众力量。

③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还必须为群众所掌握。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理论只有为群众所掌握才能化为改造社会、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

④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即工作方法。方法是理论的具体化。如,调查研究等方法。

(三)认识运动的不断发展反复和无限发展

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步地深化和提高,这就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

1、认识过程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原因是:

①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从主观方面说,人们总是受到自己认识能力和实践活动范围的限制。从客观方面说,受到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以及客观过程的发展和表现程度的限制。客观事物的本质有一个显露的过程,人的认识也就需要一个过程。

②从人们具体的认识过程看,当某一思想、理论、计划、方案等,经过多次反复,在实践中达到了预想结果,就算完成了。

2、把握认识发展总规律的意义

①它体现了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为防止和克服“左”的和右的错误倾向提供了认识论基础。

②这一原理是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哲学基础。

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

一、真理

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1、真理的客观性(P73-74)

①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作为一种主观的思想形式,是把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外部客观世界作为认识对象的。真理的思想内容与认识对象的本质和规律具有一致性。

②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真理的一元性,这是指对于特定的认识客体来说,真理只有一个,它不因主体认识的差别和变化而改变。

2、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①真理的绝对性即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

一,任何真理必然包含着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都不能被推翻。否则,就不成其为真理,这一点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在这个意义上,承认了客观真理也就是承认了绝对真理。

二,人类的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在这个意义上,承认世界的可知性,承认人能够获得关于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正确认识,也就是承认了绝对真理。

②真理的相对性即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直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在一定条件下,人们对事物的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局限的、不完全的。

一,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任何真理由于都会受到人类实践水平和范围以及认识能力的限制,它只能是对无限的物质世界发展的某一阶段、某一方面、某一层次的认识,因而是有限的。这是真理在广度上的有条件性、有限性。所以,人的认识有待于进一步扩展。

二,真理反映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也是有条的、有限的。任何真理都只能是主观对客观事物近似正确即相对正确的反映。这是真理在深度上的有条件性、有限性。所以,人的认认识有待于进一步深化。

3、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

①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中;真理的相对性之中,也包含着绝对性的颗粒。另一方面,绝对之中有相对,真理的绝对性通过相对性表现出来,无数具有相对性的真理之总和构成具有绝对性的真理。真理的两重性就是指:任何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两者的统一。就真理在一定条件下对有限事物的认识来说,它是相对的;

就真理在这条件下,反映客观世界、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真实情况来说,是绝对的。

②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真理永远处在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这是真理发展的规律。人类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是从相对性真理走向绝对性真理、接近绝对性真理的过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由相对性真理向绝对性真理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

③马克思主义作为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它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就是坚持和发展的统一,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发展和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处于不断发展和创新的过程之中。

④绝对性真理和相对性真理的辩证统一,是同人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的至上性和非至上辩证统一的。

二、真理与谬误

1、真理与谬误既是对立统一。

①真理与谬误是对立的。就一定范围、一定客观对象来说,真理不是真理、谬误就是谬误,二者有本质区别,不能混淆。

②真理与谬误又是相互联系的。真理是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的,没有谬误也就无所谓真理。

③真理的发展也是通过与谬误的斗争来实现的。真理的每一个进步都意味着谬误被批驳、被放弃、被真理所取代。

④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在一定范围、一定条件下才能够成立,如果超出这个范围,失去了特定条件,它就会变成谬误。谬误也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转变为真理。错误是正确的先导。

三、真理的检验标准

1、实践地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①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所谓检验真理,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是否相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社会实践是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它符合真理的本性要求。

②从实践的特点看,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就是说,人们遵循着一定的认识去实践,就可以引出现实的结果,把主观的东西变为客观的东西。

逻辑证明是检验真理的必要补充,不能取代实践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已被逻辑证明了的东西,还必须最后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最终被认为是确定无疑的认识,逻辑证明必须服从实践检验的最后结果。真理一定是符合逻辑的,但符合逻辑的不一定是真理。是不是真理,需要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得到最终的证明。

2、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唯一性。即离开了实践,再也没有另外的标准。

实践最终一定能鉴别出认识的真理性。这就是实践标准的确定性。肯定了实践标准的客观性和唯一性,也就必须承认实践标准的确定性、绝对性。

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则是指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的条件性。实践对真理的检验不可能一次完成的。

实践检验和证明真理是一个无限的过程。

四、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1、价值及其特性(P81-82)

2、价值评价及其特点(P82-83)

3、价值评价的功能与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意义(P84-85)

4、价值和真理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P85-86)

第三节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详见P87-89)

二、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创新)

(详见P89-90)

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相结合

(详见P90-92)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正确认识这一问题是解决其他社会历史观问题的基础和前提

(一)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1、存在着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一种是唯物史观,另一种是唯心史观。

2、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唯心史观一直占据统治地位。唯心史观的主要缺陷是:

至多考察了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进一步考究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和经济根源,因而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前提出发,把社会历史看成精神发展史,根本否认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根本否认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

1、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无论是地理环境还是人口因素,都不能脱离社会生产而发生作用,都不能决定社会的性质和社会形态的更替。

①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永恒的、必要的条件,而且它作为劳动对象而不断进入人们的物质生产领域。

②人口因素也是重要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对社会发展起着制约和影响的作用。人是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主体,人口状况、数量、素质、结构等对社会存在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2、在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①物质生产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首要前提。

②物质生产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

③物质生产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3、社会意识: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具有复杂的结构,根据不同角度可以将意识划分为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以及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设的意识形式。

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称为社会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属于思想的上层建筑。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它们从各自不同方面发挥独特的作用。在阶级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文化,本质上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意识形态,因而具有鲜明的阶级属性。可见,意识形态反映经济基础,而非意识形态则不反映经济基础。

4、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一,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主观反映。

二,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地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和发展。

总之,社会意见以理论、观念、心理等形式反映社会存在。这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

②社会意识又有其相对独立性,即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主要表现在:

一,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的不平衡性。

二,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且各具有其历史的继承性。

三,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先进的社会意识,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对社会发展起着阻碍的作用。(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是通过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实现的。正确而充分地发挥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有赖于社会文化建设特别是先进文化的建设。在当代中国,加强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先进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就要发展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我国和全人类的文明进步作更大贡献。)

5、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①它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正确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历史革命性变革的基础。

②唯物史观对历史基本问题的科学回答,宣告了唯心史观的彻底破产。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深刻的理解和掌握这一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1、生产力: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生产力具有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

2、生产力具有复杂的系统结构。其基本要素包括:

一,劳动资料,也称劳动手段。

二,劳动对象。

三,劳动者。

生产力中还包含着科学技术。科学技术能够应用于生产过程、渗透在生产力诸基本要素之中而转化为实际生产能力。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应用于生产过程的周期日趋缩短,对于生产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日益成为生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技术先进 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第一生产力。

3、生产关系: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生产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政治关系、家庭关系、宗教关系等其他社会关系,都受生产关系的支配和制约。

△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是最基本的:

①它是人们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前提,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这种前提决定的,所以是基本的、具有决定意义的方面。

②它是区分不同生产方式、判定社会经济结构性质的客观依据。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及意义。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在社会生产中,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二者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

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在两者的矛盾运动中,生产力是居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的方面。

一,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历史上的各种生产关系都是适应一定的生产力发展需要而产生的。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生产关系。生产力状况是生产关系形成的客观前提和物质基础。

二,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②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形: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当着不变更生产关系,生产力就不能发展的时候,生产关系的变更就起了主要的决定作用。

③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是一个过程,表现为二者的矛盾运动。这种矛盾运动中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亦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从过程上看,这一规律表现为生产关系对于生产力总是从基本相适合到基本不相适合,再到基本相适合;与此相适应,生产关系也总是从相对稳定到新旧更替,再到相对稳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这种矛盾运动循往复、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发展,进而推动整个社会逐步走向高级阶段。

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①这一规律正确阐释了社会形态的演进过程及其历史正当性问题;正确评价了历史和现实中的事件、人物以及各种社会集团的理论、主张等,为正确认识社会和历史提供了基本观点和方法。

②这一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依据。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自觉地认识和把握这一规律,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扫除生产力发展的障碍作为自己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

③在当前,学习和运动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关系的原理,就要敏锐地把握社会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趋势和要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推向前进。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另一个基本规律。深刻地理解和掌握这一规律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1、经济基础: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意识形态:又称为观念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思想观点。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和政治组织又称为政治上层建筑,

2、观念上,层建筑和政治上层建筑的关系是:

①政治上层建筑是在一定意识形态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②政治上层建筑是在一定意识形态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③政治上层建筑一旦形成,就成为一种现实的力量,影响并制约着人们的思想理论观点。

(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居于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核心)

(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的。

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一,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得以确立统治地位并巩固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政治、思想条件。任何上层建筑的产生,都能直接或间接地从社会的经济结构中得到说明。

二,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

三,经济基础的变更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并决定着变革的方向。

②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集中表现在:为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服务,确立和维护其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统治阶级总是利用和依靠自己政治上,思想上的统治地位,通过国家政权和意识形态的力量,排除异已势力及其思想,力图将社会特别是经济关系控制在“秩序”的范围之内,维护自己经济基础的统治地位和根本利益。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可能积极的进步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衰退的,当它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反之,就会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规律,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这里的“一定要适合”表明:

经济基础状况决定上层建筑的发展方向,决定上层建筑相应的调整或改革,而不允许上层建筑长时期落后于或不适应自己的发展;上层建筑的反作用,也必须取决于和服从于经济基础的性质和客观要求,而不允许上层建筑脱离自己的发展状况和水平。

在当代中国,深入理解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必须正确把握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过程中的利益关系,并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以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加快上层建筑领域的改革。生产关系的实质是人们的物质利益关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保护,从根本上说就是为了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所以,要积极稳妥地推进上层建筑领域的改革和发展,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1、社会形态的内涵

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社会形态包括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是三者的历史的、具体的统一。

2、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依据生产关系的性质,社会历史可划分为五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封建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其第一阶段是社会主义社会)。这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是社会历史运动的一般过程和一般规律,表现了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

但是就某一国家或民族的社会发展的历程而言,社会形态更替形式有多样性。

3、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与多样性,根源于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相统一的过程。

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必然性,主要是指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过程和规律是客观的,其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确定不移的。社会形态更替归根结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其中,生产力的发展具有最终的决定意义。

规律的客观性并不否定人们历史活动的能动性,并不排斥人们在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于某种社会形态的历史选择性。

4、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包含三层意思:

①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造成了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为人们的历史选择提供了基础、范围和可能性空间。

②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也是一个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人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一方面,人们的历史选择活动总受到自己目的驱使和制约,因为在社会历史领域活动中,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受激情行动的、追求目的的人;另一方面,人们的历史选择活动又必须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因为历史过程受内在的一般规律支配的,人们的历史选择只有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才能实现。这就决定了在社会形态更替过程中历史主体的选择活动,必然是一个合目的性合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

③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人们对于社会形态的历史选择,最终取决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根本意愿以及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把握和顺应程度。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群众是社会形态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对于社会形态的历史选择,正是在遵循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参与社会变革实现的。

5、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社会形态的更替,还表现为历史的前进性与曲折性、渐进性与跨越性的统一。

①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渐进性主要是指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演进的基本趋势,其历史过程是一个“扬弃”的过程,

②历史发展的曲折性和跨越性。一种新社会制度取代旧社会制度,往往并不是从旧社会制度发展较为充分的典型的国家开始,而更易于旧制度发展不很完善或者很不充分的地方突破。这既体现了社会形态更替过程的曲折性,又为社会形态更替的跨越性提供了条件和历史契机。

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

(详见P114)

(二)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社会基本矛盾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P114-116)

①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的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一,生产力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不能任意选择的物质力量和历史活动的前提。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进而决定其他社会关系的基本面貌,决定世界发展的历史进程。

二,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内容,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人类社会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前进的。

②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在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的产生和发展。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也会影响和制约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当上层建筑适应新的经济基础时,也就必然会促进经济和社会的进步。当上层建筑不适应经济基础状况并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时,只有解决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才能解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进而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③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二、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阶级和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社会现象(P118)

2、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P118-119)

3、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是认识阶级社会的科学方法(P119-120)

三、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P122-123)

四、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P123-125)

1、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2、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二重性

第三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P128-129)

唯心史观VS唯物史观

2、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是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前提(P129)

3、从社会历史的整体联系和具体过程中认识和把握历史创造者及其活动(P130-131)

4、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P131-133)

5、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P133)

二、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P134-137)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

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

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P140-141)

①资本主义出现的途径:

一是从小商品经济分化出来;二是从商人和高利贷资本转化而成。

2、资本原始积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

3、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P143)

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1、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它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产生的历史条件:一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出现;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2、商品的二因素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①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切劳动产品所共有的属性。使用价值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②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

③价值: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一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社会属性。

④价值与交换价值: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的表现形式。商品的价值是劳动创造的,其实体是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商品交换实际上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商品的价值在本质上体现了生产者之间的一定的社会关系。

3、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①对立性表现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要获得商品的价值,就必须放弃商品的使用价值,要得到商品的使用价值,就不能得到商品的价值。对于商品生产者而言,他生产商品并不是为了取得使用价值,而是为了取得价值,只是为取得价值,才关心使用价值。商品生产者只有将商品的使用价值让渡给商品购买者,才能取得价值。

②统一性表现在: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一种物品如果没有使用价值,就是无用之物,即使人们为它付出了大量的劳动,也没有价值。一种物品尽管具有使用价值,但如果不是劳动产品,也没有价值。

3、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商品是劳动产品,生产商品的劳动可区分为具体和抽象劳动。

①具体劳动: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马克思也称之为有用劳动。

②抽象劳动: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消耗。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活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③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的两种规定。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的抽象劳动,这就是劳动的二重性。正是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

④具体劳动和抽象也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不是各自独立存在的两种劳动或两次劳动,它们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统一的,是商品生产者的同一劳动过程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另一方面,具体劳动所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是劳动的自然属性,而抽象劳动所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关系,它是劳动的自然属性,而抽象劳动所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关系,它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4、价值量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不是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而只能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生产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劳动生产率指的是劳动者生产使用价值的能力。劳动生产率与使用价值量成正比,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

5、价值规律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价值规律是贯穿于整个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它既支配商品生产,又支配商品流通。

在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价值规律是在市场配置资源的过程中体现它的客观要求和作用的。

△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在:

①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和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②自发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③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价值规律在对经济活动进行自发调节时,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后果。

①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的进步。

②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一部分具有有利条件的生产者可能积累大量的财富,而一部分处于不利地位的生产者可能亏损甚至破产。

③价值规律自发调节资源在社会生产各个部门的配置,可能出现比例失调的状况,造成社会劳动的浪费。

6、价值形式

商品的交换是以货币为媒介的。货币是在长期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从历史上看,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即: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和货币形式。

货币具有五种基本的职能,即价值尺度、流能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商品与货币的矛盾:随着货币的产生,整个商品世界就分化为两极:一极是各种各样的具体商品,它们分别代表不同的使用价值;一极是货币,它只代表商品的价值。这样就使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发展成为外在的商品和货币的矛盾。一切商品只要转换成货币,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就能得到解决,从而使商品的价值得到实现。

7、私有制基础上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P151)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贯穿商品经济发展过程的始终,决定着商品经济的各种内在矛盾及其发展趋势。

①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

②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

③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在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是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这种矛盾进一步发展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和生产的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正是这一矛盾的不断运动,才使资本主义制度最终为社会主义制度所代替具有了客观必然性。

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

1、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①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扬弃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为剩余价值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劳动价值论是由古典政治经济学提出。

②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2、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的认识(P153-154)

第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一、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1、劳动力成为商品,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①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商品来支配;摆脱了各种形式的人身依附关系。

②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需的东西。

劳动力成为商品,标志着简单商品生产发展到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新阶段。在这一阶段,资本家与工人的关系,形式上是“自由”、“平等”的买卖关系,而实质上是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的关系。

2、劳动力商品的特点

“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的。”它包括三个部分:

①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②为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③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3、货币转化为资本:

由于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创造价值的源泉这一特点,货币所有者购买到劳动力以后,在消费它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收回他在购买这种商品支付的价值,还能得到一个增殖的价值即剩余价值。而一旦货币购买的劳动力带来剩余价值,货币也就变成了资本。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家购买的是雇佣工人的劳动力而不是劳动。劳动是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它本身并不是商品。

二、资本主义所有制

(P156-158)

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在等价交换原则的掩盖下,雇佣工人从事劳动,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这就是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质。

三、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一)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和资本主义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中产生的作用

1、物质资料生产过程,即劳动过程,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劳动过程是劳动者通过有目的的活动,即运用劳动资料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改变自然界的物质状态,创造出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使用价值的过程。由于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要素都被资本家所占有,由此决定了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两个特点:其一,工人要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他们的劳动隶属于资本家;其二,劳动的成果或产品全部归资本家所有。

2、价值增殖过程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这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主要方面。所谓价值增殖过程,是超过劳动力价值的补偿这个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资本家购买的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价值超过了补偿劳动力的价值,从而形成了剩余价值,是价值形成过程转变为价值增殖过程的关键。

3、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

资本是可以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

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采取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种形态,根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可以将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区别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

①不变资本: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如厂房、机器、原料、燃料),它在生产过程中被消耗,生产出新的产品。生产资料的价值通过工人的具体劳动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其转移价值量不会大于它原有的价值量。

②可变资本: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如工资)。可变资本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不是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而是由工人的劳动再生产出来的。在生产过程中,工人所创造的新价值,不仅包括相当于劳动价值的价值,而且还包括一定量的剩余价值。

△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产生的源泉。它表明,

①剩余价值不是由全部资本产生的,即不是由不变资本产生的,而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产生的唯一源泉。

②这种划分也为确定资本家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

(二)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

1、绝对剩余价值: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劳动日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2、相对剩余价值: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

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是通过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实现的。由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降低了劳动力的价值,从而缩短了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了剩余劳动时间。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

3、超额剩余价值,是指企业由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

(三)资本积累

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是资本积累。

1、资本主义的再生产过程: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①简单再生产:资本家瓜分到剩余价值后,如果将其完全用于个人消费,则生产就在原有规模的基础上重复进行,这叫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

②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点是扩大再生产。资本家获得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后,并不是将其完全用于个人消费,而是将一部分转化为资本,用以购买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使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重复进行,这就是资本主义的扩大再生产。

2、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唯一源泉。

资本积累的本质,就是资本家不断地利用无偿占有的工人的剩余价值来扩大自己的资本规模,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

3、资本积累的源泉是剩余价值。

4、资本积累规模的大小取决于

①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②劳动生产率的高低;

③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

④资本家垫付资本的大小。

5、资本积累是社会财富占有两极分化的重要原因。资本积累还是资本主义社会失业现象产生的根源。随着资本积累而产生的失业是由资本追逐剩余价值引起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所导致的。

6、资本的构成:

①资本的技术构成:从自然形式上看,由生产的技术水平所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技术构成。

②资本的价值构成:从价值形式上看,资本可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这两部分资本价值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价值构成。

③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资本的价值构成,技术构成的变化往往会引起价值构成相应变化,而价值构成的变化通常反映着技术构成的变化。

④资本的有机构成:这种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着资本的有机构成。通常用c∶v来表示。

7、资本的积聚:指个别资本依靠剩余价值的资本化来增大的资本总额。

资本的积累:资本积聚的基础和条件,资本积聚是资本积累的直接结果。

资本的集中:指把许多已经存在的、分散的、规模较小的资本合并成为规模较大的资本。

所谓相对过剩人口,就是劳动力供给超过了资本对它的需要。

劳动力供应量具有绝对增加的趋势。原因主要有:①妇女和儿童加入雇佣工人的队伍;②破产的农民、手工业者和中小企业主加入雇佣工人的队伍。

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胜利。

随着资本积累的增长,在生产的社会性和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就是资本主义被新的、更能够适应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社会形态所取代的根本原因。

(四)资本的循环周转与再生产

(P166-169)

1、资本循环是资本从一种形式出发,经过一系列形式的变化,又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

2、产业资本在循环过程中要经历三个不同的阶段,与此相联系的是资本依次执行三种不同的职能。

第一阶段:购买阶段,即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购买阶段。它属于商品的流通过程。在这一阶段,产业资本执行的是货币资本的职能。

第二阶段:生产阶段,即生产资料与劳动力按比例结合在一起从事资本主义生产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上,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相结合生产物质财富并使生产资本得以增殖,执行的是生产资本的职能。

第三个阶段:售卖阶段,即商品资本向货币资本的转化阶段。在此阶段产业资本所执行的是商品资本的职能,通过商品买卖实现商品的价值,满足人们的需要。

3、产业资本的运动,必须具备两个基本前提条件:

一,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空间上同时并存;

二,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时间上继起。

4、资本的周转,指资本周而复始、不断反复的循环。资本是在运动中增殖的,资本必须不断地、周而复始地循环,才能不断地带来利润。如果每次资本周转带来的利润一定,则资本周转越快,在一定时期内带来的利润总量就越多。

5、影响资本周转的因素有许多,关键的因素有两个:

一,资本周转的时间,是指资本停留在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总和。

资本周转次数,是指全部预付资本的价值,在一定时间内通过循环运动而复归的次数。习惯上以“年”作为衡量资本周转时间的自然单位。

二,生产资本的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构成。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是根据资本价值周转方式划分。固定资本是以厂房、机器、设备等劳动资料形式存在的那一部分生产资本。流动资本是以原料、材料、燃料等劳动对象和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那部分生产资本。(注意区别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预付资本的周转次数=(一年内固定资本周转价值总额+一年内流动资本周转价值总额)/预付资本总额。

6、社会再生产:

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问题。

所谓社会总产品就是社会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所生产的全部物质资料总和。

社会总产品在价值形态上又叫社会总价值:

①包括在产品中的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c),

②凝结在产品中的由工人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v),

③凝结在产品中的由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里创造的价值(m)。

社会总产品在物质形态上,根据其最终用途可以区分为生产性消费的生产资料和用于生活消费的消费资料。

社会生产可以划分为两大部类,第一部类(I)由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所构成,其产品进入生产领域;第二部类(II)由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所构成,其产品进入生活消费领域。

7、社会总产品在实物上得到替换,在价值上实现补偿,客观上就要求两大部类内部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和两大部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①生产资料的生产和消费资料的生产既要保证简单再生产实现,更要保证扩大再生产的实现。

②生产资料的生产既要满足本部类对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的补偿,也要保证两大部类扩大生产规模后对追加生产资料的需求。

③消费资料的生产则既要满足两大部类劳动者的个人消费和社会消费,也满足扩大生产规模后对追加消费资料的需求。

(五)工资与剩余价值的分配

1、工资: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这是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表面上,工资是劳动的报酬,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似乎工人的劳动全部得到了补偿,这样,工人的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有酬和无酬劳动的区别就消失了,它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

2、利润:资本家并不是把剩余价值看作可变资本的产物,而是把它看作全部垫付资本的产物或增加额,剩余价值便取得了利润的形态。当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时,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关系便被掩盖了。

3、利润率: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之后,剩余价值率就转化为利润率。利润率就是剩余价值和预付总资本的比率。

①资本的有机构成与利润率:在剩余价值率和劳动力价值不变的条件下,资本的有机构成与利润率呈负相关(即按反方向变化)。资本家采用新的机器设备必然会提高资本的有机构成,从而使利润率会降低。

有机构成的提高,利润总量不会减少,反而会增加。因为新技术设备的使用,会同时更多的增加产品产量。如果让资本家的利润总量下降,资本家是不会采用这个技术设备的。

②平均利润率:剩余价值总量对社会总资本的比率。按照平均利润率来计算和获得的利润,叫做平均利润。即不同部门的资本家,按照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原则来瓜分剩余价值。平均利润形成后,在各个部门之间通过以资本和劳动力转移为特征的竞争使利润率趋于平均化。

③超额利润:平均利润形成后,在部门内部仍然存在着企业之间的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的差异,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水平高的企业会使自己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从而获得超额利润。即个别企业的资本有机构成越高,其产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因而可以获得得超额利润,其利润率也就越高。

④平均利润率规律的作用表明,每个资本家所得利润多少不仅取决于他对本企业工人的剥削程度,而且还取决于整个资产阶级对整个工人阶级的剥削程度。资本家之间在瓜分剩余价值上固然有一定程度的利害冲突,但在加强对工人阶级的剥削以榨取更大量的剩余价值这一点上,有着共同的阶级利益。

(六)马克思剩余价值论的意义

①剩余价值论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剥削本质,阐明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阶级斗争的经济根源,指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必然性。

②剩余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揭示资本主义制度剥削本质的锐利武器。由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的发现,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

③马克思在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积累、流通以及分配过程,揭示资本主义经济特殊规律的同时,也揭示了商品经济和社会化生产的一般规律,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四、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P170-171)

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生产关系与社会化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这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具体体现。

(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P171-172)

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周期一般包括四个阶段,即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

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一、资本主义的国家、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1、国家职能(对内;对外)(P173-174)

本质:资产阶级进行统治的工具

2、政治制度:(P174-176)

资本主义民主制度;资本主义法制;分权制衡的组织形式;选举;政党

3、进步性(P176-177)

4、局限性(P177-179)

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及其本质

1、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P179)

第五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第一节 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

一、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

1、垄断的形成(P185)

2、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P186)

3、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P186-187)

4、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P187-188)

二、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P188-196)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的背景(P189-190)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P190)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作用(积极;局限)(P191-192)

4、垄断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的扩展

①经济动因(1-4)

②基本形式(1-3)

③影响(资本输出国;资本输入国)

(跨国公司P194)

5、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①五个基本特征

②帝国主义的实质:垄断资本凭借垄断地位,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三、经济全球化及其后果(P196-199)

1、表现(1-3)

2、动因(1-3)

3、影响(积极;消极)

第二节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一、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新变化(P200-204)

1、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国家资本主义;法人资本主义)

2、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

3、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

4、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

5、政治制度的变化(1-4)

二、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P204-206)

1、原因(1-4)

2、实质(1-2)

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一、历史地位(P208-210)

1、进步性(1-3)

2、局限性(1-3)

二、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P210-214)

1、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1-4)

2、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1-3)

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P217-221)

二、列宁、斯大林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P221-224)

三、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P225-227)

四、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227-231)

1、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兴国家政权

2、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的民主

第二节 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

一、在实践中深化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认识(P233-234)

1、对社会主义本质和基本特征的认识在实践中深化和发展(1-6)

二、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P235-238)

1、原因(1-2)

2、必须充分认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1-4)

三、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P239-241)

1、原因(1-3)

2、努力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1-3)

四、社会主义在实践探索中曲折前进(P242-245)

1、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的客观性

△决定因素(1-3)

2、社会主义在自我发展和完善中走向辉煌

△社会主义国家如何进行改革(1-4)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P245-250)

1、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2、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3、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党

4、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党

5、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团结统一的党

二、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领导核心(P250-253)

第七章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详见P257-275)

主义 资本 劳动 马克思 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