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收集资源网

走向理解的阅读教学——以《拿来主义》经典价值的挖掘为例赵瑞萍

网络 2022-12-26 08:01

走向理解的阅读教学

——以《拿来主义》经典价值的挖掘为例

赵瑞萍

【摘要】新课程、新教材背景下,注重培养学生思维品质,批判性阅读成为一大方向,但不应走向过度批判,而应通过质疑、批判走向宽容的理解,进而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评价。以《拿来主义》为例,根据杂文的议论性和文学性特点,从议论的内容、说理的方法、使用的例子、写作的意图四方面提出思维生长点,以挖掘文本价值。

【关键词】阅读教学 理解 《拿来主义》 经典价值

《拿来主义》多次被选入语文教材,其经典价值是文本解读和教学的重点。因此,其经典的价值到底是什么,怎么去挖掘其经典的价值就成为一线教师和相关学者的讨论重点。近来,有学者从形式逻辑的角度分析《拿来主义》,认为其违反了“矛盾律”和“同一律”,认为其论题、论证方式和结论不严谨,是“鲁迅行文的瑕疵”“经典文本中的经典错误”。[1]这种“不为尊者讳”的解读值得学生和老师们学习,但其解读是否走向了过度批判呢?所谓的“不严谨”处是否存在作者的精心构思呢?仅从形式逻辑的角度解读复杂的文本是否会走向偏狭?为此,本文将尝试从这些“不严谨处”出发进行探究。

一般认为杂文是文艺性论文,阅读杂文,需要关注议论性和文学性,其中议论性体现在文章的逻辑脉络,需关注论题、论点、论证和论据,文学性侧重于狭义的文学表现形式,如使用“形象、想象、修辞”等文学艺术手法。据此,将从议论的内容、说理的方法、使用的例子和写作的意图四方面对杂文《拿来主义》的经典价值进行挖掘,以达成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评价。

一、、

议论的内容:是否是中外文化交流问题?

青春是拿来_女朋友是拿来干嘛的_拿来主义的论点是

议论的内容也称论题,与论点密切相关,要弄清文章的论题和论点,离不开对行文思路的梳理。此外,“拿来主义”是本文的标题,也是文中重要概念,因此,在梳理思路时需注意对“拿来主义”及其相关、相类似概念的辨析。

文章中出现了三个“主义”:“闭关主义”“送去主义”和“拿来主义”,以及两个与“主义”相关的概念:“拿来”和“送来”。梳理思路后需对概念进行辨析。

文章第1段先提出“闭关主义”概念,即“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接着指出随着国门打开,一切都成了“送去主义”,用反语对其进行了嘲讽;第2段指出要“礼尚往来”,要“拿来”;第3、4段使用归谬法(即先假定“只是送出去”的正确,然后从它推出荒谬的结果是“送来”,从而证明“只是送出去”的错误),论证了“只是送出去”的危害会导致“送来”;第5段提出“拿来主义”的概念,即“‘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第6段指出青年们恐怖洋货,是因为那是“送来”的东西,而非“拿来”的,故在第7段指出“拿来”的要义:“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以上7段是文章的第一部分,讨论的是“为什么拿来”的问题,后面8、9、10段讨论的是“怎么拿来”的问题。

根据上述思路,三个“主义”的内涵离不开“送去”和“拿来”两重意思,梳理如下:

“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

“送去主义”:“只是送出去”,即一味送去,不拿来。

“拿来主义”:“‘送去’之外,还得‘拿来’”。

可见,作者否定的不是“送去”,而是“只是送出去”;作者提倡的“拿来主义”是既送去(但不要一味送去),也要拿来。这样,“送去”和“拿来”的对象就清晰了:“送去”的是本国文化,“拿来”的是外国文化。鲁迅提倡的“拿来主义”,是在送去本国文化之外,也要拿来外国文化。他还在文末强调:“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自成为”,即“自己成为”,即如果只任由国内文艺自由生长,却不拿来外国文化,不向他国学习,那么本国文艺不能自己成为新的文艺,本国的人也不能自己成为新人。鲁迅强调的是向他国学习借鉴的重要性,同时学习借鉴不应盲目,而应“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要改变当前文化发展现状,不应一味自守本国文化并宣传到国外以增强自信和影响力,因为文化自信的精神不在于宣传,而在于创新,要创新就要学习借鉴,就要拿来。

综上,我们可以确定本文的论题为:在中外文化交流的背景下,如何对待外国文化来发展本国文化的问题,而非单纯的“对外交流”问题,故也不存在“前后抵牾”的情况[2]。

女朋友是拿来干嘛的_拿来主义的论点是_青春是拿来

二、、

说理的方法:“大宅子”的比喻是否恰当?

说理的方法不同于论证方法,论证注重的是“前提—结论”之间的逻辑性,指向的是杂文的议论性;说理方法则更为宽泛,是阐述道理的方法。由于上文已对《拿来主义》所使用的论证方法和论证思路做了一定讨论,因此,这部分将着重讨论容易造成理解偏差的“大宅子”这一运用比喻的说理方法上。

正如李玉山所言,之所以对论题存在理解偏差,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使用了“大宅子”的比喻,故而他认为应该将“大宅子”换成“城堡”或“教堂”等,否则就违反了“同一律”[3]。从比喻的内涵来说,比喻是就近取譬,如诸子用山水喻哲理,不仅是古人“天人合一”观念的体现,还因为山水是古人常接触的对象。一方面使用比喻的是因为话不能、不需或不便明说,具有含蓄蕴藉之效;另一方面虽然比喻的效果是含蓄,但也不能含蓄到不为读者所理解,因此,除了考虑喻体和道理之间的相似点,还要考虑选用的喻体是否在读者的生活经验范围内。这样再看“大宅子”的比喻,作者不用“城堡”和“教堂”,原因在于本文是写给中国民众看的,“城堡”或“教堂”是在大部分中国民众的生活经验之外的。可见,使用“大宅子”的比喻只是作者读者意识的体现,并不存在转换论题、违反“同一律”的问题。

三、

使用的例子:“有的放矢”之“的”是什么?

举例论证是一种归纳论证,单从形式逻辑的角度看,除非进行完全归纳,遍举某一情形所有例子,否则使用例子进行论证说服力很弱,因为永远无法穷尽存在的情况,总有反例存在的可能。但写作往往并不只是按形式逻辑的法则进行,写作需要考虑篇幅、写作意图和读者的接受等,因此,面对抽象的问题难以理解时,往往需要通过举例来清晰化;要辨析某一观点的正误,有时也可以通过举例看是否有成立的情境。所以,要论证一个观点一般可以举很多不同的例子,反过来,同一个事实也可以用于表达不同甚至是各异的价值判断。陈嘉映曾说:“事实是从实际发生的事情截取而得,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截取。……同一件事可以提供颇不相同的事实,有时甚至会‘歪曲事实’。世界上每天发生无数多的事情,要论证某个结论,何须编造事实,两个人挑选的事实不同,足以引出完全相反的主张。”[4]

文本中,徐悲鸿、刘海粟和梅兰芳的例子容易引发争议。有观点认为,鲁迅对于刘海粟、梅兰芳等人的评价有些偏颇,可能使学生对这些名人产生误解。对此,我们需特别关注鲁迅原文中两个词:“叫作”和“送”。原文这样表述:

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

女朋友是拿来干嘛的_拿来主义的论点是_青春是拿来

“叫作”和“送”表明鲁迅的批判另有主体:不是梅兰芳、刘海粟等人,也不只是这些人的行为,而是主导或评价这一行为的另一主体。根据当时的写作背景,本文写于1934年6月4日,而在同年的5月28日,《大晚报》中就有对于梅兰芳、刘海粟等人行为的评论,鲁迅在《谁在没落?》一文中引用了《大晚报》的新闻:“我国美术名家刘海粟徐悲鸿等,近在苏俄莫斯科举行中国书画展览会,深得彼邦人士极力赞美,揄扬我国之书画名作,切合苏俄正在盛行之象征主义作品。……自彼邦艺术家见我国之书画作品深合象征派后,即忆及中国戏剧亦必采取象征主义。因拟……邀中国戏曲名家梅兰芳前往奏艺。”[5]可见,鲁迅的靶子是当时国民政府一味送去的行径和主流媒体宣扬为“发扬国光”的舆论导向。

但是,徐悲鸿、刘海粟二人的欧洲巡展事实如何?“发扬国光”的价值评价是否公允恰当呢?徐悲鸿曾经在《巴黎中国美术展览会》一文中提到:“吾国在国际间声誉日落,苟无文化宣传,外人观念,日以谬讹,而文化宣传之吸引力,以美术为最宏,与人印象亦较切。”[6]刘海粟也在《刘海粟归国后告教育部书》中提到欧洲巡展的背景:“近年来日本政府乘中国多故,乘机预拨巨款,力事宣扬日本现代艺术,俨然以东方唯一之最高地位自居。至欧人一般亦视中国为过去,对于现代,只知有日本,而不知有中国也。”[7]鉴于此,刘海粟做了如下计划:“海粟来欧之始,对于此事之设计,分为二步:第一步征集中国现代绘画作品在欧展览,第二步与欧洲各国订约交换展览,以为久长之事业。”[8]可见,刘海粟、徐悲鸿的欧洲巡展确有“发扬国光”的目的,但不止于此,还在于促进平等的文艺交流,从“订约交换展览”中可见一斑。此外,两位美术家在宣传本国古代和近代画作时,也注重吸取他国优秀美术经验,如刘海粟在欧洲两年多的时间里,就学习西方美术技法,“不但求历史之认识,复欲增实技之素养”[9],借鉴西方美术经验作画二百三十余帧……

由此可见,《大晚报》中对于刘海粟、徐悲鸿二人欧洲巡展的价值定位更倾向于单向的“发扬国光”,而隐藏了他们促进文艺平等交流的努力,虽未歪曲事实,但作为主流报纸没有报道全部事实,只从事实中截取部分发表价值论断以引导舆论。这样看来,鲁迅在《拿来主义》讨论“送去主义”时使用的不是徐、刘二人欧洲巡展的事实,而是《大晚报》评价二人欧洲巡展为“发扬国光”这一事实,故用了“叫作”,且是加引号的“发扬国光”;用“送”字表明自己针对的对象不是梅兰芳本人及其艺术,而是“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的人及其行为,即强行将中国戏剧与象征主义相联系的牵强附会的行径。

或许有人会说,鲁迅在文章中虽未提到徐悲鸿和刘海粟,但他对“大师”加了引号,可见其对二人的嘲讽。其实,这样的“嘲讽”在鲁迅的杂文中多次出现,例如鲁迅在《“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中不乏对梁实秋行为的批判,这是否意味着鲁迅是针对梁实秋本人呢?鲁迅曾在《伪自由书前记》中谈及他的杂文写作:“论时事不留面子,砭锢弊常取类型。”[10]他是将梁实秋身上“由阶级立场和政治态度所主使的为资本家奔走”的特点当成了“乏走狗”的社会类型。正如钱理群所言:“鲁迅的论战方法是‘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只抓住其具有普遍意义的那一点,即‘乏’的那一面,而有意排斥了这一点所不能包括的某人其他个别性、特殊性的方面(如梁实秋在散文写作和翻译上的成就),这样才能提升出一种社会类型。”[11]据此,我们就可以对《拿来主义》中使用的例子有新的理解:使用徐悲鸿、刘海粟、梅兰芳的例子所批判的类型就是当时国民党政府“送去主义”的行径和当时主流媒体对这种行径的美化;同样,使用尼采的例子也并非批判尼采本人(鲁迅一度推崇尼采),而是借此批判当时国民党政府自诩在文艺上高人一等、妄自尊大的盲目的不实的认知。

四、

写作的意图:如何进行知人论世?

鲁迅的杂文是关注当下的檄文,其写作意图往往蕴含在杂文当中,如通过上文思路梳理了解其写作意图在于提倡正确对待外来文化,促进本国文化创新发展。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知人论世”的方法对其进行印证和深入理解。

如前文所述,鲁迅的杂文是通过“这一个”来看“这一类”,鲁迅构思的起点基本都是个别的、具体的现象,但他能借助当下发生的个别的现象由点及面、由现象升到本质针砭时代的痼疾。《拿来主义》的产生既源于《大晚报》的不实报道,也来自鲁迅面对三十年代“流行的西化、闭关、复古等绝对的主张”[12]的思考,当下个别的、具体的现象只是激发他提笔的契机。这种着眼于当下具体现象并对其本质的开掘正彰显了鲁迅的“杂文自觉”追求。鲁迅在《且介亭杂文·附记》中谈到“杂文”的编排和“知人论世”,认为杂文“编年有利于明白时势,倘要知人论世,是非看编年的文体不可的”[13]。因此,研究鲁迅作品时进行知人论世,不仅要关注具体而微的写作背景,还要关注鲁迅所处的时代背景。要理解鲁迅的杂文,不仅要关注“具体意义”[14],还要关注其“抽象意义”[15],即文中的“社会类型”所反映的时代问题和其跨越时空的经典价值。

综上,通过对文章的内容、说理的方法、使用的例子和写作的意图等的质疑、批判和探究,挖掘文章经典价值,达成对文章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我们又对文章的写作手法等进行了评价。这样,或许我们可以更好地走近经典,更好地认识鲁迅。

拿来主义的论点是_女朋友是拿来干嘛的_青春是拿来

参考文献:

[1][2][3]李玉山.《拿来主义》“逻辑”诊断[J]. 中学语文教学,2020(2).

[4]陈嘉映.事实与价值[J]. 新世纪周刊,2011(8).

[5]鲁迅.鲁迅文集:4[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18:193.

[6]徐悲鸿.巴黎中国美术展览会[J].艺风,1933(11).

[7][8][9]刘海粟.欧游随笔:刘海粟游记[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260-261,260,258.

[10]鲁迅,鲁迅文集:3[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18:3.

[11]钱理群.鲁迅杂文[J]. 南方文坛,2015(4).

[12][14][15]张心科.《〈拿来主义〉“逻辑”诊断》的逻辑诊断[J].中学语文教学,2020(9).

青春是拿来_拿来主义的论点是_女朋友是拿来干嘛的

[13]李新宇,周海婴,主编.鲁迅大全集:8(创作编1934)[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1:64-65.

(上海市宜川中学200065)

(《中学语文教学》2021年第2期)

往期精彩

01

02

拿来主义 鲁迅 刘海粟 杂文 鲁迅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