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收集资源网

(2021高考语文4)试探小说三要素作用题的答题技巧

网络 2022-12-09 19:00

(2021 高考语文4)

试探小说三要素作用题的答题技巧

小说阅读是语文试卷中分数占比较高的部分。150分的高考试卷中,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分值基本都在15分以上,其中浙江卷和江苏卷中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分值占比更大。因此,小说阅读的复习不容小觑。

对于高中生来说,小说是比较熟悉的文体,并且一般对小说都比较感兴趣,阅读的数量比较多,对情节和人物的把握相对来说也比较容易;另外,小说的构成相对散文来说也更简单一些。但是,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相对较弱,加上小说三要素之间以及三要素和主旨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所以在答题时很难一语中的或做到全面考量。本文就三要素和主旨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简单盘点,以期对高三学生的小说复习有一定帮助。

小说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并且三个要素最终都为主旨服务。也就是说,三要素都有服务主旨的作用,除此之外,小说三要素之间也会产生相互作用,以下略作探讨。

一、环境的作用

小说三要素中,如果说人物和情节是“花”,则“绿叶”非环境莫属。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社会环境,多数都是用来衬托人物或是为情节服务,因此,这一类的试题也最为常见。

如2019年全国卷Ⅱ《小步舞》第9题:“小说中的卢森堡公园苗圃在情节发展中有重要作用,这种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环境描写对情节发展的作用。文章通过“我”与老舞蹈师在卢森堡公园苗圃的相识相知,以及对老舞蹈师夫妇跳小步舞的描绘,表现了老舞蹈师夫妇对过去岁月的怀念,以及他们在现代社会情感得不到宣泄的压抑与痛苦,也表现了这件事对作者心灵的冲击。小说第三段写道:“这是一座似乎被人遗忘的上个世纪的花园,一座像老妇人的温柔微笑一样依然美丽的花园。绿篱隔出一条条狭窄、规整的小径,显得非常幽静。在这迷人的小树林里,有一个角落完全被蜜蜂占据。它们的小窝坐落在木板上,朝着太阳打开顶针般大的小门。走在小路上,随时都能看到嗡嗡叫的金黄色的蜜蜂,它们是这片和平地带真正的主人,清幽小径上真正的漫步者。”作者在这里描写了一个清幽寂静的公园,下文中作者正是在这里遇见了本文的主人公——跳小步舞的舞蹈师夫妇。这里的环境为人物的出场设置了场景,故事得以顺理成章地展开;而后的日子里,“我”经常见到这对夫妇,看到他们在这里跳舞,和他们聊天,这些故事都是在这个公园的苗圃里发生的,所以这里是故事集中发生的地方,也是推动情节发展的地方。

作用题,一般要从对小说各个要素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但因本题题干已经限定了需要分析对情节的作用,作答就更简单了。答题时,只需要先锁定景物描写,明晰景物特点,再联系上下文情节,便可推知其作用。

又如2019年全国卷Ⅲ《到梨花屯去》第8题:“小说中有多处景物描写,请分析其功能。”

《到梨花屯去》中,作者多次描写了去梨花屯途中的风景,属于自然景物描写。第一处景物描写是“天色好晴朗。水田还没有栽上秧子,但包谷已长得十分青葱,初夏的山野,透露着旺盛的生命力,叫人沉醉不已。碎石的马路拐弯了,爬坡了,又拐弯了,又爬坡了。不时有布谷在啼叫,车上的人似乎打起盹来了”,而后“马车停住,打盹的干部猛地抬头,看见有人正上到车上来”。这才有了后文两人的对话,因此,这里的景物描写是告诉我们文中的对话是在路上展开的,也就是为两人的对话和故事的展开提供了背景。

第二处景物描写是:“三只白鹤高高飞过,不慌不忙扇动着长长的翅膀,在蓝天里显得又白又亮……”这一处景物描写是在“笑颜使气氛松动起来”这一情节之后,景色和人物对话的轻松氛围是契合的。再到后文,双方在讨论问题时争相追揽责任的时候,文中写道:“双方都有诚恳的态度,气氛十分亲切了,甚至到了甜蜜的地步。”而后进行的景物描写就是“路旁出现了一条水沟,水欢快地流淌着,发出叫人喜悦的响声……”风景的变化和二人一路上的谈话氛围始终契合,环境的变化也体现了小说中人物的心理变化。风景是秀丽的,引人入胜的,通过二人的对话可知故事也是美好的,充满时代气息,所以景物和主旨是契合的。

再如2018年江苏卷《小哥俩儿》第14题:“分析小说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对情节发展的作用。”这一题同样是考查景物描写对情节发展的作用。

“这是刚刚天亮了不久,后院地上的草还带着露珠儿,沾湿了这小英雄的鞋袜了。树枝上小麻雀三三五五地吵闹着飞上飞下地玩,近窗户的一棵丁香满满开了花,香得透鼻子,温和的日光铺在西边的白粉墙上。”

鸟语花香与温暖的阳光,营造了充满生机的氛围,才有了后面一段“二乖跷高脚摘了一枝丁香花,插在右耳朵上,看见地上的小麻雀吱喳叫唤,跳跃着走……”,所以环境描写又为人物的兴趣转移和情绪变化做了铺垫;一切都欣欣向荣,生机勃勃,这些描写也为二乖在墙角边发现小猫埋下伏笔。

综上可知,环境这个小说中的“绿叶”,除了为故事交代背景,营造氛围之外,还要为人物、情节和主旨服务,概括起来,环境描写有以下作用:

1.基本作用:提供自然背景,表现地域风光,交代时间、地点、季节和环境,增添诗情画意(自然环境);交代人物活动或成长的时代背景,表现时代特征,渲染环境气氛(社会环境)。

2. 对人物的作用: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烘托人物性格、心情或表现某种心理,衬托人物形象,暗示人物前途命运等。

小说的三要素是指( )_测评要素 测评指标的关系_英美小说要素解析

3. 对情节的作用:暗示并推动情节发展等。

4. 对主旨的作用:暗示、象征、揭示或深化主旨;揭示时代本质(社会环境)。

二、情节的作用

情节是小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从塑造人物、表现主旨、前后情节之间的关系方面来考虑情节的作用。同时,小说是一种胜在人物和情节的文体,因此,读者的阅读体验也是不可不考量的一个因素。

如2020年全国卷Ⅰ《越野滑雪》第9题:“……请据此简要说明本小说的情节安排及其效果。”《越野滑雪》的主要情节是两人的越野滑雪和在小客栈逗留时的情景,并没有起伏波折的情节变化,但我们从两人在小客栈的对话中可以推测出对话背后隐藏的更为丰富的内容,比如,两人对滑雪的热爱、两人的志同道合和情谊之深、对滑雪的强烈愿望,以及这种强烈的愿望很可能无法实现的无奈和怅惘等。

就人物而言,刻画了两个极其热爱滑雪并对相约一起滑雪有着强烈愿望的人物形象。就读者的阅读体验而言,这种大量的留白起到了引人遐思的效果。在主旨上,这种人生的怅惘正是作者通过留白想要引发读者思考的地方。

再如2019年全国卷Ⅲ《到梨花屯去》第9题:“两个乘客为什么沉默?小说为什么首尾均有这一细节?请结合全文分析。”

这个题目和一般的情节作用题稍有不同,问的是首尾为什么都有同一细节,可见并不是考查单个情节的作用。同一个情节出现两次的原因自然要讲到二者之间的关系,读过文本会发现,前后是同一次“沉默”,情节上有前后照应之意。从主旨上来说,开篇提示“回过头来看一看”,结尾又说“不知为什么”,反复强调这个沉默,势必会引发读者去思考沉默背后的深意。

再如2017年山东卷《七岔犄角的公鹿》第19题:“本文以‘我’与特吉的冲突开篇,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从人物上来说,小说以“我”和“特吉”的对话冲突开篇,不仅通过语言描写刻画了“我”的倔强和好强,还交代了“我”的身份以及“我”和继父的情感隔阂,才会有后文“我”因为公鹿护卫鹿群而“着迷地瞅着它”。

从情节上来说,这番对话推动了后文“我”去打猎,因此有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从读者阅读体验上来说,冲突引出了“我”的身世,造成悬念,能激发读者阅读兴趣,把读者迅速带入故事情境。

再如2017年浙江卷《一种美味》第13题:“小说设置了一个意外的结尾,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情节上,结尾出现的鱼似乎也不是凭空来的,前文“掀锅盖”“不记得细节”“忘了味道”等若有若无的伏笔,与结局相互照应,使文章结构完整,构思巧妙;再者,结尾提示了“美味”有两层含义,与标题“一种美味”相呼应。

主旨上,引发读者思考“美味”的意蕴,暗示主旨。

从表达效果来看,小说在结尾处突然反转,前面大家在津津有味地喝鱼汤,结尾发现“鱼在锅外”,意外的情节有出人意料之感,增强了文章的戏剧性,诡异之处也有深意,易引发读者的思考。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初步总结出情节的作用有以下几点:

1.人物角度:刻画人物性格或表现人物形象。

2.情节角度:推动情节;铺垫;伏笔;照应;丰富情节;制造波澜;情节上宕开一笔,舒缓节奏;使情节曲折起伏有波澜。

3.主旨角度:揭示主旨深化主旨,发人深思,耐人寻味。

4.读者角度:制造悬念,引人入胜,发人深思等。

三、人物的作用

如2016年全国卷Ⅲ《玻璃》第(2)小题:“‘我’在小说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作答人物的作用题,首先要分清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通读全文可以知道,《玻璃》中,“我”是次要人物。情节上,“我”是事件的参与者,由于“我”的提议,情节得以发展变化,“我”推动了情节发展。人物上,衬托人物:小说主人公王有福的性格,由于“我”的存在而更加鲜明。读者体验上,“我”是叙述者,使故事真实可信。

2015年浙江卷《捡烂纸的老头》第15题:“你认为作者刻画‘捡烂纸的老头’这一人物有什么用意?”

旁观者看到老头和食客的冲突,字里行间的惊讶、怀疑、鄙视跃然纸上。一个平凡低微的生命,毫无存在感。四次“没人理他”写出了没人关心他的情状,关于这个老头,无论是心情抑或是心事都没有人在意。结尾是“他死了”,破席子下发现八千多块钱,“他攒下这些钱干什么”没人知道,他怎么攒下的这些钱,也没人知道。

从情节上来看,似乎没有和其他人物之间过多的情节关涉,就连旁观者都仿佛是“虚设”的,因此,没有所谓的推动故事情节之类的作用。

从主旨上来看,作者塑造了一个低微、令人轻视的小人物,再描写别人对他的态度,大概是想提醒我们,每个人都有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和自己的尊严,也就是黑塞所说的,每个人都不仅仅为之间而活,……每个人的故事都永恒而神圣,每个人的一生都意义非凡。在这种意图的基础上,作者的主旨应该是呼唤人们关注那些社会底层的人,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同情理解和尊重。

综上,人物这一要素的作用可以概括如下:

小说的三要素是指( )_英美小说要素解析_测评要素 测评指标的关系

1.人物上:衬托主要人物(次要人物),树立典型,凸显形象。

2.情节上:作为线索,推动情节发展。

3.主旨上:群体渲染气氛,奠定感情基调,反映社会现实,揭示主旨(社会意义)。

根据以上对于小说三要素各自作用的论述,大致可以表现为下图:

这个作用关系图可以为我们提供做题时的思考方向,意为各要素的作用都要尽可能全面地从对另外几个要素和主旨的影响方面入手思考,具体的影响需要结合具体文本进行具体分析。

四、关于环境的一点说明

从以上总结来看,环境似乎一直是作为背景、陪衬出现的,但是当出现社会背景和人文背景时,小说的主旨会与社会和时代相关,也会出现塑造人物形象、描绘情节发展是为了刻画“时代景象”的情况。比如鲁迅先生的《药》《祝福》,所有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最终所要表现的主旨就是当时时代的黑暗、社会的残酷。这是环境和人物、情节共同当“红花”的情况。而此时,社会环境在某种意义上就等同于主旨,也并没有跳出人物和情节的作用中对主旨表现所起到的作用这一论述。

一篇小说是一个整体,各个要素互相牵涉,共同作用于文章主旨。本文通过一些总结,希望能对考生答题有些许帮助,需要注意的是,文中所总结的内容是答题思路以及作答术语,具体情况还应该联系作品进行阐释分析。

小说 景物描写 文学 人物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