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收集资源网

第三届心理健康服务发展历程:1958第一次全国精神卫生工作会议

网络 2022-12-25 01:58

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 ( 1946) 曾认定心理健康的标志是 :

1、身体、 智力 、 情绪十分协调;

2、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

3、有幸福感;

4、在职业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

郭念锋1986年在《临床心理学概论》中提出来的评估心理健康水平的十个标准。

1、心理活动的强度

2、心理活动耐受性

3、周期节律性

4、意识水平

5、暗示性

排放标准标准国iii是国4还是国5_我国心理健康评价标准_国vi是国几标准

6、康复能力

7、心理自控力

8、自信心

9、社会交往

10、环境适应能力

许又新 ( 1988) 提出心理健康可以用三类标准 ( 或从三个维度 ) 去衡量 , 即体验标准、操作标准 、 发展标准。 他同时指出 , 不能孤立地只考虑某一类标准 , 要把三类标准联系起来综合地加以考察和衡量。

第一 , 体验标准是指以个人的主观体验和内心世界的状况 , 主要包括是否有良好的心情和恰当的自我评价,等等。

第二,操作标准是指通过观察、实验和测验等方法考察心理活动的过程和效应,其核心是效率 , 主要包括个人心理活动的效率和个人的社会效率或社会功能。 例如 , 工作及学习效率高低 、 人际关系和谐与否 , 等等。

第三 , 发展标准着重对人的个体心理发展状况进行纵向考察与分析。

衡量心理是否健康时,要把这三种标准联系起来综合考察。

国vi是国几标准_排放标准标准国iii是国4还是国5_我国心理健康评价标准

我国心理健康服务发展历程:

• 1958第一次全国精神卫生工作会议:治疗、收容、管理,方针和政策

• 1986第二次全国精神卫生工作会议:精神病人看病难、住院

• 1993《大学生健康教育基本要求(试行)》中明确将“心理卫生”作为教学内容。

• 1994《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第一次正式提出“心理健康教育”概念。

• 1998年精神卫生工作由卫生部医政司负责改为疾病预防控制司服务,心理健康走向公共卫生领域

• 2001第三次全国精神卫生工作会议,提出全社会参与、提高全民心理健康水平政策

• 2008年制定《全国精神卫生工作体系发展指导纲要(2008-2015)》,提出工作指导与目标: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居民方便获得健康指导、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得到有效管理治疗、精神疾病患者接受康复服务

• 2013《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到,“金康服务业以维护和促进人民群众身心健康为目标,加快发展心理健康服务,培育专业化、规范化的心理咨询、辅导机构”

• 2016《“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要求把健康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提出要“加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卫生与健康服务”

• 2017《关于加强心理监看服务的指导意见》将“心理健康服务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并列使用,提出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心理健康服务需求

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