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收集资源网

家庭教育中的10个“复仇”阶段(建议永久收藏)

网络 2022-12-24 07:58

一,称赞的要求。为了获得称赞,学生会努力扮演"好孩子",如果得不到别人的表扬和关注,那么努力就没有意思。因为他们的最终目的只是获得表扬,进一步就是在班级中取得地位。因此他们的世界观就是"如果没人表扬就不干好事"或者"如果没人惩罚就干坏事"。这一阶段的孩子会出现作弊伪装等行为。

二,引起关注。如果做了好事没有受到表扬,或者没有足够的勇气和耐性完成可以获得表扬的事,想法就会变成,"得不到表扬也没关系,反正我得与众不同"。因为与众不同可以为他获得班级中的地位。具体表现,积极的孩子会通过小的恶作剧来博取关注,消极的孩子则会通过扮演无能来获得关注。因为,对他人来说,比起自己的存在被无视,被批评要好的多。

三,权力争斗。这个阶段的孩子不服从任何人,反复挑衅,试图通过挑战胜利炫耀自己的"力量"。表现有对父母老师骂脏话,脾气暴躁,行为粗鲁,抽烟,偷盗等等一系列破坏规则的行为。消极的孩子会通过拒绝学习知识技能等的行为来证明自己"不顺从"的"力量"。这个时候父母和老师千万不能拿起"愤怒的球赛"打出去"斥责之球",因为一旦如此,就上了他们的当,只能"和对方现在同一个球场",被他们兴高采烈的打回下一个"反抗之球"。一定要立即退出他们的"球场"。

四,"复仇"阶段。这个阶段是在前几个阶段没有得到回应,向没有认可"我",不爱"我"的人复仇。当爱的欲望无法实现,人就会转而寻求"憎恶"。既然不爱我。"就在憎恶的感情中关注我"的心理。他们会反复做"对方讨厌的事",比如跟踪狂的行为就是对不爱自己的人进行的爱的复仇。

五,证明无能阶段。

亲子成长 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