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德育原理复习纲要
德育原理复习纲要
简答
论述
案例分析
卷面分80分作业分20分共计100分
第一章 德育即道德教育
了解德育的内涵
(一)广义的德育(大德育)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
德育即将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德育原理》,胡守棻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与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影响,并通过其品德内部矛盾运动,使其养成教育者的所期望的品德活动,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道德教育。——《德育原理》,胡厚福
(二)狭义的德育(小德育)
德育即育德,是有意识地实现社会思想道德的个体内化,或有目的地促进个体思想道德社会化。——班华主编《现代德育论》
德育指教育者根据社会的需要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采用有效的途径和手段,发展受教育者品德素养的系统活动过程。
指道德教育,使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价值的理解和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
第二章 德育即教育的道德目的1. 试论德育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2.试析我国中小学“越加强德育工作,德育工作越难开展”现象。
第三章 德育的必要性
试论学校德育的必要性。
第四章 德育目的与德育目标
1.理解德育目的的特性和功能;
2.了解德育目标的分类及制约因素;
3.正确理解我国现行的德育目的。
第五章 德育内容与德育课程
1.试析道德理想教育、道德原则教育、道德规则教育之间的关系。
2.中西学校德育内容之比较
3.调整我国学校德育内容的若干建议
4.德育可否作为一门课程去开设?德育学科课程的特点有哪些?
5.德育活动课程实施的主要原则应有哪些?
6.应当在哪些方面优化学校德育的隐性课程?
第六章 德育手段
1.榜样应该具备以下五个条件
第一,榜样的示范要特点突出、生动鲜明,这样才能够引起学习者的注意。
第二,榜样本身的特点(如年龄、兴趣爱好、社会背景等方面)与观察者愈相似,愈容易引起人们的观察学习。如成人榜样对学生的影响就不如年龄相近的同学榜样的影响大。
第三,榜样示范的行为对于学习者来讲要具有可行性,即学习者都能够做得到,这是最基本的条件。如果榜样的行为标准太高,使学习者产生“可望而不可及”之感,那么对学习者的影响会受到限制。
第四,榜样示范的行为要具有可信任性,即学习者相信榜样做出某种行为是出于自然,而不是具有别的目的。
第五,榜样的行为要感人,使学习者产生心理上的共鸣,这样学习者才会表现出相类似的行为。
2.惩罚的基本标准是什么?
(1)惩罚必须是学生违反规则的后果;
(2)惩罚必须对违反规则的学生有意施加某种痛苦或不快;
(3)惩罚必须由权威执行;
3.学校惩罚的伦理原则
第一,必须按正当的程序实施惩罚。
学校和教师在惩罚学生之前,必须有充分的根据,确认该生犯有严重的过错;允许学生申诉,并且认真听取学生的申诉。
第二,必须结合改造和教育实施惩罚。
学校一方面需要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惩罚,而代之以劝诫和教育或其它手段,特别禁止体罚或变相体罚,以免给学生的身心造成严重伤害;
另一方面在不得不实施惩罚时,应当尽可能减轻惩罚的严厉程度,并且结合改造和教育措施予以实施。
第三,惩罚必须仅针对学生的道德过失。
在学校生活中,“惩罚”归根结底是一个伦理概念,意味着学校惩罚针对的是学生在道德上的行为过失。对于学生的非道德性过失,不得以惩罚的方式处理。
第四,不得以学习方式或其它不恰当的方式惩罚学生。
第七章 德育方法
掌握具体的德育方法及其运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思考德育方法的组合模式及灵活运用的问题。
◇具体的德育方法
(一)语言说理类
(二)榜样示范类
(三)修养指导类
(四)实践锻炼类
(五)行为训练类
(六)规范制约类
(七)评价激励类
◇1.掌握教育分寸的艺术2.抓住教育时机的艺术 3.疏导的艺术 4.抓“闪光点”的艺术
第八章 当代西方学校道德教育
1.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的历史沿革
• 第一阶段:宗教化学校德育
• 第二阶段:权威灌输型学校德育
• 第三阶段:科学化学校德育
2.传统学校德育与新德育观的矛盾与冲突
(一)超稳定的传统德育模式与新社会化机制的矛盾
(二)单一专制的传统德育与多元文化价值的冲突
(三)传统学校德育价值取向与当代新兴价值观的冲突
(四)传统学校德育的权威机制与教育民主思潮的冲突
(五)强迫灌输的德育方法与注重个性发展的冲突
3.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对我国学校德育改革的启示
(1)应当把学校德育的重点放在发展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上,坚持选择健康的德育内容的同时注重能力的发展,而不是简单背记某些规则;
(2)应大胆吸收引用科氏的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来改造我国学校德育的课堂教学;
(3)应当注重确立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地位,给学生提供更多参与和承担社会责任的机会;
(4)德育应注重公正团体的作用,注重隐蔽课程的影响;
(5)德育应坚持科学实验,坚持从实践中来再到实践中去的方针,为实践为改革服务。4.由麦克费尔等创设的体谅模式的理论假设
1964-1971年,麦克费尔等人以问卷和访谈的形式,对英国中学13-18岁的男女学生进行过3次大规模的调查,要求他们分别记述一件别人对自己好、对自己不好、对自己既谈不上好也谈不上不好的事件。通过对这些“好事”和“坏事”的分析,他们得出了关于学校德育的一些基本假设。5.简要的评论社会行动模式
不足:
(1)它的理论研究尚处初步阶段,远没有能说明公民行动教育的理论依据,而仅仅表明道德行为是重要的,然而,任何社会行动的产生都是有极其复杂条件的;
(2)公民行动教育费用太昂贵,尤其需建立设备齐全的公民实验室,这在目前大多数学校是很难做到的;
(3)社会行动模式由于诸多现实问题,可能会出现课程中断的情况。
(4)该教育安排繁多的活动,势必影响其他相关学科教学,如何处理这种关系仍亟待研究;
(5)评估的困难,也增加了对这一理论科学性的疑虑。
贡献
首先,它强调德育必须注重公民社会行动方面的教育,注重个体社会道德行为的培养,弥补了上述各种理论的不足,对推动当代学校德育科学化有重大意义;
其次,它提供了一套集心理学、哲学、社会学和系统科学原理于一体的新公民德育体系,对探索发展学生道德认知力与传授道德知识以及与培养公民社会行为三者的关系上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新鲜经验;
再次,它在实践上发展了一套较完整的教育实施方法和程序,并且在使德育与其他学科和课程有机渗透乃至使教学与社会实践融为一体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尤其把复杂的社会行为的培养演变为课堂教育过程,其意义是相当大的。
◆6.通过对社会行动模式与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体谅模式的比较来分析当代学校德育的发展趋势。
(一)社会行动模式与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体谅模式的比较
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道德判断力;
体谅模式:道德敏感性;
社会行动模式:环境能力或道德行为能力。不同之处:
教材: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以道德两难情境为教材,体谅模式以人际和社会情境为教材,社会行动模式却没有十分有特点的教材或活动素材。正因为如此,它不如另外两个模式那么具有专业性和可操作性。
方法: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重视道德讨论,体谅模式偏爱角色扮演、摹拟表演、社会剧创作,社会行动模式则强调社会调查、社区服务和直接干预公共事务的社会行动。共同的特点:它们都不主张、不提倡甚至反对脱离学科教学,进行道德教育。它们都力图把学
校德育渗透在学科教学中,并且都按照各自的理论假设,对学科教学的内容进行了调查、梳理和重构,以适应间接德育的要求。
(二)学校德育发展趋势
1.德育重心转向培养适应当代价值多元特点的道德判断力、道德敏感性、道德行动能力。
2.德育途径从重视直接的道德教学转向强调间接的道德教育。
3.德育教材转向开放的情境性教材。
4.德育方法转向以学生的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创作、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社区服务为主,从方法上保证学生主动参与学校德育。
总之,作为当前和未来发展趋势的学校德育,是“培养道德判断力、道德敏感性、道德行为能力”的德育,是“非课程化”的德育,是“情境性”德育,是“诉诸学生生活体验和主动参与”的德育。
第九章 国外学校德育实践简介
1.中小学道德教育的特色、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中小学德育的特色
(1)把德育放在首位。
(2)注重传统道德教育。
(3)注重国情,强调新加坡特色。
(4)重视生活教育与公民知识的传授。
(5)强调从青少年抓起。
(6)重视行为实践在思想道德品质形成种的作用。
◇中小学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1)缺乏足够的合格的专业的道德教育教师。
(2)忽视对个人的品德教育。
(3)教育方法欠缺。
(4)企图用传统思想抵御新思潮。
◇中小学道德教育的发展趋势
(1)修改现行课程标准.以适应时代潮流,兼顾社会的变迁;
(2)继续弘扬亚洲传统价值观,以奠定国民的道德基础;
(3)重视人文学科教学,强调人文精神的价值,指示学生明了立身处世的道理;
(4)改进学校德育教学方法,协助学生了解社会事实,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5)强化“潜在课程”功能,包括教师的生活方式、学生的生活规范以及学生的学习态度等;
(6)积极推行亲职教育。
2.英国学校德育的特点
①宗教性与世俗性并存
②人本主义与自由主义共举
③针对性与梯阶性凸显
④显性与隐性结合3.当代日本德育的特点
◇德育目标:(1)大众性的德育目标;(2)宽泛性的目标理解;(3)序列性的目标设置; ◇德育内容:(1)注重德性养成;(2)针对性的强化;(3)东西合璧的融合性;
◇德育途径:(1)国家政府高度重视且计划性强;(2)注重道德教育的显性与隐性相结合;(3)注重道德教育的整合化、社会化;
◇德育方法:(1)重视德性养成、实践训育;(2)重视德育的“内面化”;(3)日本德育的“三位一体”;
第二篇:《德育原理》复习
《德育原理》
一、简要回答
1、在德育中指导学生品德修养应予把握的主要问题?
答:(1)引导学生进行自我修养,要注意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修养目标和方向。选择什么样的修养方向,决定人思想性质,我国的德育。一定要牢牢坚持个人修养与社会主义人才培养目标的一致性。提倡和鼓励学生按照社会主义思想准则、道德要求进行积极的自我修养,教师要努力引导学生辨别是非,帮助学生确立和选择正确的修养方向。如果只注意使学生产生自我修养的需要而忽视他们自我修养的方向性,就容易使学生产生盲目性甚至误入歧途。因此,教师要时刻关心学生修养的方向,经常分析和研究学生自我修养状况,对缺乏正确修养方向的学生应予以耐心疏导。帮助他们划清社会主义所提倡的自我修养与剥削阶级、与人文主义的“自我完善”的界限,使学生按照社会主义要求来自觉进行修养。
(2)引导学生进行自我修养还要避免出现脱离社会、脱离实际的闭门思过。对社会实践和社会发展能产生积极作用的修养才是真正的修养,而这种修养不能离开与社会实践的结合,不能离开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和交往。因此,要善于帮助和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和投入社会生活和实践中,积极参加集体的各种活动与交往,积极投入客观世界的改造中去,使学生从中不断吸取丰富的精神营养,不断增强他们与实践结合、在实践中修养的自觉性。(3)引导学生进行自我修养还要善于教给学生自我修养的方法,帮助他们找到修养的良好途径,培养他们自我教育的能力。
2、教学德育功能乏弱主要原因?
一是教学观的片面性。这种片面性:一种表现是,把教学单纯理解或看成传授知识的活动,把教学表征性的方面当作了教学的实质,没有认识到教学是以多方面课程的系统传授和学习为其主要表现特征,以促进人多方面发展为目的的一种规范性的教育活动。这种对教学的理解是及其片面的,在实践上必然会降低或窄化多方面的教育功能,也自然谈不到德育功能。另一种表现是功利化的教学取向,这种功利化的教学观,导致实践上的教学极为重视如何能给个人带来利益的观念和知识技能,其结果是教学中的德育越来越被淡化,越来越远离人文精神和道德文化。
二是德育工作习惯及评价习惯上的片面性。运动化、活动化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使我国德育工作的一个显著特征。活动对学校德育来说是不可缺少的,贬低活动、忽视活动不对,但德育工作总是习惯于高活动,甚至把它唯一化,而忽视教学的作用,也是不可取的。
三是体制上的条块分割。现在中小学校普遍没有教务、政教和总务等职能部门,这种体制对教学德育功能的发挥不是没有影响的。这在管理上是无可非议的 , 但这难免不使教学和德育成为问题。按理说,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全校的共同任务,但说是这样说 , 而实际上却难以如愿。
四是教师工作评估导向上的片面性。随着教育改革的进行 , 教师评职、晋级的条件、标准得到一定改进 , 但“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教学方面的指标比较硬,具体 , 可衡性强。而德育方面的指标则比较笼统模糊 , 可衡性差。这种教学指标硬、德育指标软的状况 , 使一些学校在对教师工作评价上自然比较注重可比性强的教学指标 , 教学指标也无形中成为评价教师的主要方面。而德育方面的指标由于笼统模糊而受到忽视 , 成为评价教师的虚软的、非主要的方面。
五是教育力量利用上的偏差 , 过多重视班主任作用 , 忽视挖掘利用广大教学人员作用的发挥。
3、开放式德育及其特点?
开放式的德育并不意味着反对在校园内(或班级内)对学生进行教育,并不意味着什么活动都要搬到校外(班外)去进行。其实,开放式的德育产不否认学校教育,只要外不要内。它是指在力量参与、信息交流与沟通、活动领域、实施过程、组织网络、管理工作等方面有内有外、内外结合的一种教育思想及工作方式。
特点为:德育工作不是自我局限在本校范围内,而是有内有外。既有向外展开,又有向内引入。不是封锁外界现实的影响,无视它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各种方式求得内外影响的一致性,通过内外结合来控制消极因素和不良环境,利用积极因素来影响学生。可见,真正意义上的开放德育并不是反对在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而是反对单纯在校内或单纯在校外的片面做法,重视内外的一致与结合。弄清这一问题对于树立正确的开放意识十分重要。
4、如何确立班级目标才有利于它更好地实现?
目标的确立应根据教育目的,要符合学校各阶段的工作任务和班级学生的实际。班集体的目标必须体现马卡 连柯说的“前景路线”原则。也就是说,要有明确的方向,远大的志向,使学生看到前途和充满希望。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长远目标。但光有长远目标是不够的,因为长远目标的实现往往是一个比较复杂和困难的过程,一定时期内很难看到效果,这反过来又会减弱学生的奋斗情绪,降低积极性。所以还应注意设立近期的、经过大家努力能够达到的目标,把学目标分解为若干具体目标或阶段目标,这样的目标能使人在短期内看到成效。能尽快让学生获得成功,尽早得到快乐的体验,从而增强信心和勇气去实现下一个目标。目标的难易程度要适当,目标的提法要适合学生的接受水平。要鲜明、准确具体生动,富有吸引力,号召力和鼓动性,要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5、德育方法的总体把握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在实际工作中,要增强方法的有效性,应在整体上注意以下问题:
(1)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应以启发引导的思想作指导。启发引导的教育思想,重视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的发挥,强调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各种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和主动性,启发引导学生在自主的学习探讨中获得人生的意义和行为准则。
(2)要注意研究和把握好制约方法有效性的因素。德育方法的有效性受多种因素制约,如不正确的教育观、僵化甚至对立的师生关系、不遵守方法运用的基本规则,运用方法时缺乏灵活的机智都会影响德育方法的有效性。在教育中应注意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和尊重受教育主体的积极主动性,避免强制和压服,把方法的运用建 立在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基础之上。
(3)要处理好方法的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古往今来,德育实践的发展使它创造并积累了丰富的方法,这其中一些反映德育规律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是我们今天的德育应予以借鉴和继承的,那种借方法的时代性而否定传统方法的借鉴性和继承性的虚无主义是错误的,反过来说,那种以传统方法继承性为由而在新的时代、新的形势下不主动探索创造新方法的保守主义也是不对的。在当今的时代,我们要注意把方法的继承性与创新结合起来,在创新中继承,在继承中创新。
(4)要重视和发挥方法的整体效应。因为,制约人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是复杂多样的,它决定了运用多种方法的必然性。解决人思想品德方面的问题,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绝不是孤立地使用某一方法就能奏效的,各种方法虽都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功能,但也都它们自身的局限性,要使每一种方法取得良好的效果,也需要有其他的方法与之相配合。
(5)要以科学的方法论作指导。科学的方法论不仅含有各种类型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而且含有科学的方法论,如: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的原则,事物的质变量变、对立统一等,这些对于我们进行德育工作具有重要作用和指导意义,都是在选择和运用德育方法的过程中不可忽视的。
6、为什么说教育爱具有陶冶价值?
教师尊重关爱学生的态度和行为,对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具有良好的陶冶作用和示范作用。在关系和谐心理相融,感情相通,乐于相互交往,易于相互沟通的气氛中,师生之间不仅相互尊重信任,同时还常常伴随相互学习的行为,教学相长能得到最明显的体现。从教师这方面来说,他除了从学生那里觉识自身教之所长教之所短和学生的长处外,他自身许多良好的言行和情感也会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感情陶冶、人格陶冶等,教师的这种态度和行为能对学生的为人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学生在对教师给予他们的尊重关爱中,感受到的不仅仅是爱的温暖,而且能感受到人格的真善美所在。使他们从教师的态度和行为中体验到如何待人,如何为人,懂得真诚与合作的价值,感受到人世间生活的美好,从而形成乐观的生活态度和真诚助人的品格。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有许多教育家都强调,教师只有尊重信任学生,关爱学生,才能培养起学生良好的情感和品德。
7、德育原则及其基本特点和作用?
德育原则是处理德育过程中各种各样关系和矛盾的一般规则和基本要求。它主要针对德育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回答“为什么要这样”、“该怎么这样办”的问题。德育原则反映人们对德育工作的主观认识。但这种认识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人们对教育目的、教育规律、德育实践及其经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特点深刻认识的基础上提出的。
基本特点:
一是时代性,一定的德育原则是与其所处的社会要求、教育目的有着无法割断的联系。二是理论性,德育原则指导实践但并不是实践本身,它是对德育实践某一问题或一般问题加以处理和解决的理性要求,具有明显的理论色彩,体现出一定的德育观念。三是规范性,德育原则不仅反映德育工作观念,而且还为怎样把观念变为有效的实际行为提出一般的要求。
作用:
一是对德育工作的指导作用。德育不仅反映社会及其教育目的对德育工作的要求,而且也是人们对教育规律、教育实践经验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正确反映。因此,它对德育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二是对德育工作的评价作用。德育原则不仅能为人们处理、解决各种关系和矛盾提供一般的策略性要求,而且还反映出一定的德育要求、德育思想、德育价值取向等。能为检查德育工作提供一定的评价依据。依据德育原则来评价德育工作,有利于增强评价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8、品德评价法及其必要性?
品德评价法是指通过对学生思想品德给予一定的评价来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一种方法。人对自身思想品德行为的调节或认定,不仅是依据主观上的自我认识,而且常常是依据客观外界的评价来进行的,由此,使得品德评价在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急剧变化的时期,其思想品德行为经常带有不稳定性。他们自身的长处或不足,需要经常予以评价才能获得强化或矫正。思想品德评价是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一种重要方法。
品德评价法的功能在于:使学生从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中了解、看到自身的长处与不足,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能强化学生的积极因素,矫正和克服消极因素;增强学生的是非观念和荣辱感。
9、对德育管理进行教育性强化的必要性?
管理的教育性强化,即指在管理中要注重通过各种方式的教育工作来增强管理的成效,达到管理的目的。
必要性表现在:
一是管理中的教育性强化,这是一般管理学意义所具有的基本原则。在一般意上认为有效的管理,不只是强化各种规范规章,不仅是进行各种监督检查和奖惩等,也包括运用教育手段,来使人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各种必要的管理规章和要求、措施等,来使人对这些产生内在的认同或接受,调动人的内在积极自主性。教育性成为一般意义上的管理学所强调的重要管理原则,并把它看成是体现人性化管理的重要方面。
二是德育管理本身就是一种服务于教育的管理,它是以有效解决学生思想品德方面存在的问题,培养学生思想品德不断进步、健康成长为目的。这样的管理,要实现它的教育目的,其过程理应充满教育的意义。不注重教育性或失去教育性,德育管理也就背离了它“服务于德育”的目的。
三是从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角度来看,人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固然需要有一定的规范要求,特别是身心发展处于不稳定不成熟阶段的青少年,但并不意味着这是最有效的或一定是有效的。如果教育对象对所要求的规范没有内在的真正认识和理解,如果教育对象对外在的规范要求心有抵触或误解,即使不断加大对遵守规范的检查监督或惩处的力度,也难以使学生的行为品质得以良好的形成。
10、为什么说教学具有教育性?
教学作为培养人的学校活动,其教育性有其必然性:
首先,从教学与教育的关系上看,教学是手段性的,教育是目的性的。
其次,从教育目的来看,教育目的含有对人的素质要求,古今中外的各种教育目的,在其表述上大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都把对人思想品德方面的要求作为主体部分来加以突出,总是构成教育目的的主体部分。
再次,从教学活动进行的内容来看,教学内容虽是多方面的,但都不同程度地含有一定的思想性、道德性、情感性、智慧性、文化性、审美性以及价值性等,这使得教学的进行必须要有教育性,要体现教育性。这其中也就自然包含德育性。
第四、从教学中教育者的使命和实际言行特征来看,教育者承受着社会所赋予的育人职责,这种委托要求教育者并不只是在知识、技能方面,更重要的是在思想、道德、智慧、情感、审美情趣、文化素质、价值态度等方面要对受教育者给予实际影响和引导。
第五,从社会的意愿来看,教学的教育性无不是社会的意志所使然。教学作为培养人的教育活动,自从产生的那一天起,社会就早已按照自己的意志(培养为本社会服务的人),把对人品德方面的要求赋予给了教学,这在人类早期的教育活动中显得尤为突出。回顾历史,人们不难看到,人类早期的教育无不具有德育的性质,即使在其之后到现在,社会也依然按照自己的意志,赋予教学许多的德育使命和内容,把教学作为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社会的意志不仅赋予教学的教育性,同时也决定了社会对教学是否具有教育性、体现教育性具有监督职 能。放弃或违背教育性的教学,总是为社会所不允许的。教学的教育性,是教学的根本所在。
11、教育的人道化及其对教育者的基本要求?
教育的人道性,在总体上说,是指包括教育制度、教育目的、教育过程等方面人道性体现和要求,从教师对教育人道性应有的体现来说,教育人道性主要指教师在教育目的上对良好人性发展及其价值的追求,和教育过程中对人的价值的重视,对人的尊严、权利的尊重,对人的关心和爱护,以及对人的合法权益的维护性。
教育过程的人道化具有这样几方面的基本要求:一是尊重学生,不讽刺挖苦学生,不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二是关心学生,把学生的痛苦或不幸以及他们各方面的良好发展放在心上,关注他们生活的冷暖、学习的进步以及他们做人的好坏,为他们良好的发展积极创造条件能在他们需要的时候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指导;三是热爱学生,对学生的发展不仅寄予良好的期待,而且还能以爱的情感,对学生的发展给以全身心的投入。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能在学生身心和利益受到危害时挺身而出,敢于同危害学生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的现象作斗争;四是平等公正地对待学生,与学生保持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不能因身为教师而在学生面前盛气凌人,或以不公正的态度对待学生。要善于与学生平等交往,遇事通过民主协商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而不是压制学生。要认识教师和学生在人格和社会地位方面的平等性,对学生中出现的问题一视同仁,不以出身贵贱而喜欢一部分学生或厌恶另一些学生。
教育过程的人道化是通过全体教育工作者(包括教育部门工作人员、领导干部和教师)来体现的,因此,教育过程的人道化,实质上也是对全体教育工作者的要求。教育者如不按上述要求去做,则是职业道德低下的表现。如果违背了上述表现,则是不道德甚至是非道德的表现,必将遭到人们的谴责。这方面的问题在上一章中已有所体现,这里不做叙述。
12、搞好学校德育管理应把握的主要问题?
德育的管理性强化不可忽视以下方面的工作:一是德育思想观念的强化,包括使全体教育者充分认识德育的地位和作用,树立正确的德育观和价值观。使教育工作者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进取精神。二是强化完善德育组织系统,处理好各组织之间的关系,使他们之间有分有合,分则各负其责,各有特点;合则目标一致,相互配合。三是德育机制的强化,包括建立完善必要的制度和规范,建立公正公平的奖惩机制,良好的检查评估导向机制,校内外新影响的沟通协调机制等。机制的强化应在活化上下功夫,同时要赋予它公平公正的品质。四是德育队伍的强化,除明确目标职责,注重德育素质的培训和提高,坚持正确的导向外,还应注意主动关心和支持他们的工作,努力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五是强化德育的研究探索,以科研带动和深化学校的德育工作。
13、德育目标及其对德育活动的质的规定性?
德育目标,即品德教育所要达到的目的或所期望达到的结果,一般表现为对品德培养的基本(或具体的)要求,是一个国家(或学校)对学生品德培养的出发点和归宿。就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来说,德育目标总是带有综合性。从实际的讨论来看,德育目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德育目标指一个国家或社会提出的总体德育目标,是所属各级各类学校的德育都应遵循和把握的总体原则。广义的德育目标是指对德育活动既具有宏观指导、又有具体要求的目标领域(也可称为目的领域)。具体表现为含有层次结构的目标系列,各层次目标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德育目标对德育活动具有质的规定性:
一是对德育活动的质的规定性,即规定了德育的社会性质——品德培养的社会倾向性,在根本上决定了德育要为什么样的社会培养人,指明了德育的方向。如果违背了这种性质,偏离了这一方向,代表社会的相应管理机构就要对此加以纠正。
二是对所要培养的素质有质的规定性,即具体规定着培养什么样的品德,表明对品德素质的明确要求。德育目标对德育活动的质的规定性,使它对德育活动的要求带有很强的原则性。成为社会把握德育性质和方向的根本所在。
14、德育意识及其对德育工作的影响? 德育意识即指人对德育工作的主观映象、想法以及由此形成的思想、观念等。它反映德育这一社会存在,同时对其又具有反作用。它源于人与德育这一客观存在的相互联系,又随德育实践而不断发展变化,并对德育工作给予各种不同的影响。
德育意识对德育工作的能动性主要表现为,使德育工作者能够从实际工作中引出的观念、思想、规则等来指导、计划自己的行动,引导德育工作方向、确定活动意向、预见活动未来。使德育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和创造性。
15、德育队伍管理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德育队伍管理。德育队伍是搞好德育工作的关键,建立良好的德育队伍是德育管理的一项长期任务。德育队伍管理重要的是搞好德育队伍的组织建设和思想建设。建设德育队伍要树立新的德育队伍观。旧的德育队伍观仅仅把队伍局限在班主任或学校范围内,难以适应改革开放时期德育工作的开展。在改革开放的社会中,学校德育队伍要体现层次性(既不仅要有工作队伍、教育队伍,还要有领导队伍和管理队伍)。在校内重点建设好能够自觉教书育人的师资队伍,特别是班主任工作队伍。因为在学校中,全体教师是德育工作的主体力量,班主任是德育工作的骨干,这是始终要把握住的。在校外,要特别注意搞好家长队伍建设,德育队伍建设与管理除提出一定的要求(如明确责任制、建立班主任工作规范或条例等)外,还要经常对他们的工作、纪律、作风等方面进行检查,考察他们的育人素质。德育队伍管理要重在调动人们德育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此,不仅要教育启发他们自觉工作,还要主动关心、支持他们的工作,爱护他们。努力帮助他们解决实际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同时,还应注意坚持正确的评估导向,活化激励机制,把德育工作作为评估教师工作的一项硬性指标。做好这些工作,有利于激励工作人员奋发努力地工作。
16、陶冶教育法及其必要性?
所谓陶冶,汉语的本意为制陶器和炼金属的方法,后被移用教育中,比喻对人的品格给予有益的影响。陶冶教育法就是指利用或创造有教育意义的环境或情境,对人给予积极感化和熏陶,潜移默化地培养人思想品德的一种方法。
必要性表现在:人的成长离不开各种各样的环境和情境,各种各样的环境和情境总是不断地给人这样或那样的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和行为方式常常是在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环境或情境影响的过程中形成的。因此,注意利用各种具有教育意义的环境或情境来陶冶学生的思想和情操,是德育的一个重要方法。我国古代就非常注意利用这一方法,不少人主张,培养德行要“熏清陶染”,“潜移默化”“陶冶而成之”。
17、班级德育有效性的必要基础?
(1)良好的人际氛围(2)正确的舆论
(3)领导核心和骨干富有影响力(4)心向一致的努力态势(5)健康的文化情趣(6)活动的开展有序和谐
二、判断下列问题并说明理由
1、学校的德育,不是向学生提供一定的道德观点,而是分析道德的方法。(正确)
2、只有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融入社会各项活动中的德育,才是开放式的德育。(错误)
3、集体教育是个别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基础和背景,但不能完全代替个别教育。(正确)
4、加强学校德育,就要把德育渗透到教学中去。(错误)
三、问题分析
1、现在许多学校在德育中都很注重对学生的心理疏导,请你分析这其中的道理。
正面教育、疏通引导的原则是指在德育中要坚持用正确的理论、事实和榜样等来教育学生,疏通学生思想障碍,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体验和实践等不断进步。人的思想品德的培养教育有其特殊性,这就是把它们思想意识的形成与转变作为主要任务。而对于思想意识形成与转变这样的问题,是不宜用强制的、压服的方法去解决。因为,大多情况下,压服的结果往往是压而不服。只有正面教育、疏通引导,才能获得良好效果。坚持正面教育、疏通引导,是我国教育性质的具体体现。
正面教育、疏通引导是使青少年成长所必需。处于身心发展关键阶段的青少年具有很大的可塑性的与“两极”发展的可能性。他们既可能接受正确教育形成良好的品德,又可能接受不良影响,养成坏的或不好的行为习惯。他们的特点是,既然富于理想,又注意实际;既品德高尚,又不拘小节;既勇于独立思考,又容易盲目信从;既然理智沉稳,又易感情冲动等等。要把他们培养成为适应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人,就应予正面教育和疏通引导。
2、中外不少教育家、思想家都强调对学生的教育要“长善救失(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请你分析这是为什么?
长善救失,即发扬积极原则克服消极,是指在教育过程中要不断发现并利用各种形式不断强化和发扬学生自身积极向上的一面,抑制或消除其消极落后的一面,因势利导、长善救失。
学生思想内部的矛盾斗争是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动力。学生思想内部的斗争主要表现为他们自身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的矛盾。二者之间强弱状态的不断变化,导致人思想品德表现有所不同。当积极因素得到增强,并成为矛盾的主导方面时,消极因素就会受到抑制或被消除,人的思想品德就会向健康的方面转化和发展。反之,积极因素就不能很好地主导思想品德向健康良好的方向发展。因此,在德育过程中要注意以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良好的德育效果离不开教育和自我教育的有机结合。学生自身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过程实质是学生自我教育的过程。不断帮助和引导学生利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有利于增强学生战胜“自我”的积极体验,提高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并养成自我教育的能力。
3、古语有“数子十过,莫如奖子一长”之说,值得教育思考。请你谈谈这其中的道理。
正面教育除了用先进的理论、事实以及良好的榜样去激发学生,教育学生外,还要对学生思想行为给予正面强化,即通过表扬奖励等手段,对学生积极的思想行为给予肯定赞赏。正面强化,不是不要批评处分,德育中批评处分是不可少的。研究表明,正确使用表扬奖励的手段比批评处分更容易促进学生的上进。古人“数子十过”,莫如“奖子一长”的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数子十过”易使其灰心丧气,因为他会有“他已把我看扁了”之感。“奖子一长”可使其振奋向上。因为他会有“他已对我寄于很大希望”之感,“他十分理解我”之感。所以,进行正面教育也应注意以表扬奖励为主,并力求在表扬奖励的基础上使学生内心发不断进步的动机,产生高尚的追求。
4、教学是学校德育的基本途径,但不是唯一的途径。请你分析这是为什么?
教学是学校德育的基本和主要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因为除教学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的德育途径,如生活实践活动,班级和团队活动以及专题性的德育活动,还比如隐性的德育途径也很多,它们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亦有重要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5、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真正的教育是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教育。请你谈谈这其中的道理。
德育实施过程之所以要注重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主要在于:第一,这是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可靠保证。德育实施过程的目的,不在于它确立了相应的影响机制或组织形式,也不在于它建立了广泛的影响渠道和约束机制。而在于它是否真正促进了教育对象思想品德的真正发展。思想品德的真正发展虽需要一定的外在教育影响,但这种发展在本质上是自我性的——即经过自己的身心活动建构起自身的品德。这种情况意味着:外在的教育影响能否取得好的教育效果,与教育对象自身是否具有相应的内在活动密切相关。自我教育作为教育对象自身内在活动的重要方式,具有“自教”性特点。这种“自教”的发生,既表现教育活动之外,也常常表现在教育活动之中。
第二,自我教育不仅是影响教育成效的重要因素,也是当代教育追求的目标。当代社会的文明发展,使人的主体地位日益得到重视,日益得到提升。现实社会的改革开放和激烈的竞争,无疑需要人以更大的主体性来适应。正因为如此,人的主体性发展在当代教育中被受关注,成为教育追求的目标。而人的主体性发展与自我教育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自我教育既是人主体性成长的内在土壤,也是主体性体现的主要标志。没有自我教育,人的主体性发展失去了内在的土壤,主体的素养就难以得到提升,就难以实现本质力量的丰富性。人的自我教育是人生 存发展的自主性、主动性的体现,人的主体性发展总是伴随自我教育而发展,人的主体性只有在自我教育中才能得以真正确立和不断巩固。
6、现实教育中,有的教师那种对学生“宁给好心不给好脸”等做法,实质是伦理观念上的误区。请你谈谈这其中的道理。
教育受实践应有的理性把握就是要坚持和体现它的人道性、引导性、广泛性、理智性和纯洁性、爱与严的结合性。
教育爱的人道性不仅指教育目的上对学生良好人性发展的追求及其制度化保证,而且还包括在教育过程中对人的生命极其价值的重视,对人的人格、尊严和应有权利的尊重,对人的尊重、关心和爱护,以及对人的合法权益的维护性。对教师而言,就应在教育过程中自然体现这些。但如何体现?却是不能没有理性把握的,这种理性就是要理解把握教育爱内在的人道规定性。我们看待和评价教育爱之所以要坚持人道性的标准,是因为在实践中并不是教育爱的所有言行都具有人道性。那些“宁给好心不给好脸”的行为,那些“恨铁不成钢”的粗暴行为,那些信奉“打是疼骂是爱”的行为等等,极易导致学生对教育爱的回应的消极性或“过激反应”,有时还会导致非人道的现象发生,使教育爱走向它的反面。我们不否认,在现实教育中,有些教师对学生“宁给好心不给好脸”,有着内在的对学生关爱的良好动机,也确实是为学生负责,也有着使学生成材的良苦用心。因此,要保持教育爱对学生人性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就必须要保持教育爱的人道性。
这在实践上意味着:教育爱必须要建立在对学生人格及其尊严尊重的基础之上,体现出人格地位的平等性。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坚持和体现尊重关爱学生的人道性要求,并不是反对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过错给予必要的批评甚至是必要的处分。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的过错行为是需要一定的批评甚至处分来加以制止和纠正的。要把对学生必要的批评或处罚建立在尊重关爱的基础上,体现对学生人格的尊重,不侮辱学生的人格,不损伤学生的自尊,不伤害学生的情感,体现出对学生的真诚和希望,使学生认识到过错的不合理性,受到深刻的教育。这样的批评或处分才是具有人道性的道德表现;在履行教育职责中,要充分认识学生合法权益的不可侵犯性,不能损害学生的合法权益,体现出对学生合法权益的尊重和自觉维护。教育爱内含的人道性规定是不可违背的,违背了人道性,爱也会变成鞭挞人性,摧残人性甚至是残害人性的凶手,这已是许多事实所证明了的。
7、教育(德育)有法(方法),但无定法。为什么是这样?请你谈谈自己的理解。
德育有法,但无定法,一劳永逸的方法是不存在的,任何一种德育方法都会因时间、地点、条件和操作方式的不同而此时有效,彼时无效,或此时无效彼时有效。这便需要从实际出发,灵活而富有机智地选用德育方法,并不断探究新的德育方法。教育机智是指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对各种意外的意想不到的事件,能够恰当判断灵活处理的一种能力。
教育机智对德育方法取得良好效果具有重要作用,正如乌申斯基所说:“无论教育者怎样地研究了教育学理论,如果他没有教育机智,他就不能成为一个优良的教育实践者。”教师在千变万化的教育情境中,对事物敏锐的感觉和恰到好处的判断,采用因地、因时、因人而宜的德育方法,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还有利于师生关系的融洽,同时有助于提高德育实效。
教育机智主要指的是教师的一种应变能力,具体表现在:冷静理智的自制力,灵活机智的解惑力,随机应变的变通力,及时果断的调控力以及细致的观察力。这些能力的形成与教师的教育素养密不可分,即第一,教师必须首先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教师发自内心地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是教育机智形成的前提;第二,教师还需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教师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只有沉着冷静,才能灵活地处理好各种事件;第三,教师应具备渊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时产生教育机智的源泉。
四、案例分析
1、新学期开始了,刚参加工作的宇婷老师被安排做初一(3)班的班主任工作。怎样才能教育好学生?她向一位多年做班主任的教师请教。这位班主任告诉她:“必须对学生严厉点,特别是那些调皮捣蛋的学生,不能给他们好脸,越给他们好脸他们就越不像话。学生要是不怕你,这个班就什么都干不好。” 请分析:这位班主任的话能使宇婷老师做好班级的教育工作吗?为什么?你认为班主任怎样对待学生才能做好教育工作?
答:不能使这位新教师做好班级的教育工作。因为,因为前一位教师的话违背德育原则,即使她的话是好心和好意,在实践是是绝对不会取得好的教育效果的。班主任在实际的教育工作应该平等地对待学生,要尊重信任学生。
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中学生成人感(或者说独立性)增强。这一时期,他们把自己当作大人看待,并力求与成人平等,要求独立自主。他们有很强的自尊心,要求别人尊重自己的个性、尊严以及建议和意见,也比较爱接近在这些方面尊重和信任他们的人,能够与之倾心交谈,并乐于接受那种别人所给予的尊重和信任的帮助、劝说等等。相反,对于那些不尊重、不信任、不理解他们的人或事,常常抱怨、不满、甚至会以各种方式加以对抗等。所以,作为一名班主任,应该能够深刻体察到学生这种心理特点,在教育过程中要尊重、信任学生,正确地理解学生。班主任对学生的尊重来源于热爱学生的情感。师爱是教育成功的关键因素。作为班主任,应当热情关怀、爱护、尊重他们每一个人,而不能以学生学习成绩好坏、是否遵守纪律来决定对他们的态度。要做到尊重学生,班主任还应具有自制力,站在教育者应有的高度上,对学生采取宽容、谅解的态度,在与学生发生冲突时,理智地考虑解决办法,尽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2、现实中有人往往用这样的情况来说明学生的思想品德是有问题的:如:有百分之多少多少人不了解林则徐,有百分之多少多少人不知道“
9、18”是什么日子……等。请分析:这种评价中所说的问题,是属于学生思想品德上的问题吗?你认为哪些方面才属于思想品德问题?为什么?
答:这些问题不是思想品德问题。在涉及到善和恶的问题上才属于道德问题。道德问题不是知多知少的问题,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五、联系实际论述
1、教育爱的有效实践为何需要用理性来加以把握。
教育爱的理智性和纯洁性,不仅是保持爱的道德性所必需,而且也是取得良好教育效果所必需。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爱都具有道德意义,都能达到一定的教育作用。如果在教育中,当教师对学生的爱不能被理智所驾驭,不能保持它的真善美的道德本性的时候,这种爱就会失去教育作用,而且还有可能走向它的反面。这说明,爱也具有二重性,即现实中,既存在含有真、善、美的高尚的、积极的爱,也有偏狭、庸俗的、消极的爱。只有那种充满真善美的爱,才是培养良好品德的费沃土壤,照耀美好心灵的阳光,才能陶冶人高尚的情操。而要保持爱的道德价值,使它发挥更大的教育功能,就必须保持爱的理智性和爱的纯洁性。教育爱的理智性,要求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是理性和明智的,而不应是盲目冲动的。盲目的爱缺乏是非感,没有明确的目的性,不能有力地引导学生向好的方向发展,有力抑制和消除学生自身的不良因素:冲动的爱缺乏理智的驾驭,难以保持他的一贯性和稳定性,犹如夏季风雨反复无常。有的不仅不能起到教育作用,而且有可能出现两种结果:一是在爱中缺乏一贯的教育性,放松教育,甚至放任,这就是溺爱。这种爱从长远来说,是不利于学生健康发展的。因为它不能使学生自身的缺点、毛病得到克服,而且有可能带来许多不良的习惯。这已为许多事实所证明。二是因爱而过分苛刻地要求学生,达不到要求就严厉批评、训斥甚至进行各种形式的惩罚,这就是苛刻的爱。这种爱表面上看是对学生很负责任,一切都是为了学生好,但“爱之深”,往往会带来“恨之切”的行为,造成对学生身心的伤害和对他们人格的漠视,使教育失去道德意义和教育意义。总之缺乏理智的爱,无论在道德上还是在教育上都难以带来良好的结果。爱的理智性要求教师队学生的爱要有明确的目的性,要有正确的是非标准。对学生爱的情感和行为,要富有冷静的判断、耐心的期待和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事实证明,这种理智性对不断增进教育效果是极为重要的。
第三篇:保险原理与实务复习纲要
保险原理与实务
1.风险与风险管理
风险是一种损失的发生具有不确定性的状态。客观性、损失性、不确定性。
风险因素分有形风险因素和无形风险因素。
风险按损害对象分人身风险、财产风险、责任风险(信用保证保险);按起源与影响分基本风险、特定风险;按风险所致后果分纯粹风险、投机风险。
风险管理的流程:目标的建立、风险的识别、风险的估算、选择对付的方式、计划的实施、检查和评估。
可保风险的条件:经济的可行性,独立、同分布的大量风险标的,损失的概率分布是可以被确定的,损失是可以并容易确定和计量的,损失的发生具有偶然性,特大灾难一般不会发生。
2.保险概述
广义保险包括具有互助关系的保险形式,包括互助保险经济单位保险、合作保险、商业保险。狭义保险仅指追求最大经济效益为目的的商业保险。
从经济角度看,保险是对非预期损失成本再分配的经济合约(分摊意外损失、提供经济保障的财务安排)
从法律角度看,保险是一方同意对另一方的损失给予补偿的合同约定,是合同行为。综上:保险是一种经济补偿制度,其形式是以保险法规为依据的保险合同。
保险的基本职能:分摊损失、经济补偿。保险的派生职能:投资职能、防灾减损。
保险按风险转移层次分类:(1)原保险与再保险:按照风险损失转移的层次分类,保险可分为原保险(重复保险和共同保险)和再保险。原保险是指投保人与保险人之间直接签订合同,确立保险关系,投保人将风险损失转移给保险人。再保险,也称分保,指保险人将其所承保的业务的一部分或全部,分给另一个或几个保险人承担。(2)复合保险与重复保险:投保人在同一期限内就同一标的物得同一风险向若干保险公司投保,如果保险金额之和没有超过标的财产的实际财产的可保价值,成为复合保险。超过称为重复保险。31页死亡表计算发现制作?
3保险的基本原则
最大诚信原则概念:最大诚信原则源于海上保险。保险作为一种特殊的民事活动,要求当事人所具有的诚信程度比其他民事活动更为严格:必须保持最大限度的诚实守信,这就是保险的最大成性原则。内容:主要包括告知和保证两种形式。告知分保险人的告知和被保险人的告知。分5点46页;大书64页。弃权与禁止反言。划痕险要累计。。。
4保险合同
当事人:保险人 投保人关系人:被保险人 受益人辅助人;保险代理人保险公估人 保险经纪人保险合同的客体:保险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利益
保险合同内容:保险条款保险合同基本条款内容(权利义务关系资格)。。。
保险公司的业务管理:保险展业展业方式:寿险(总代理制度、分支机构制度、直销制度)财险和责任保险的展业方式(独立代理人制度、独家代理人制度、设立内部销售部门、直接反映销售、混合销售)。。
4财产保险
概念:是以财产及有关利益为保险标的,保险人对被保险人的各种物资财产及有关利益发生保险责任范围内的各种自然灾害意外事故而遭受经济损失时给予补偿的一种保险。狭义广义。
。。。
第四篇:德育原理
一、名词解释
1教师道德:作为职业活动行为主体的教师在个体一般道德基础上,发自内心对职业生活各种要求的认同,是教师所秉持的职业道德认识、职业情感以及在从业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职业行为,对职业伦理规范的自觉遵守并践履以德行的面貌展示出来的一种品质,是对教师职业生活的一种整体把握。P
532 教师道德修养:就是指教师在道德意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等方面进行自觉的自我学习、自我锻炼、自我培养和自我陶冶的功夫和过程。教师道德修养包含了教师遵照道德原则和规范所进行的学习、体验、反思、修炼和提高一系列心理活动和客观的实践活动,以及在每个阶段所能达到的道德境界p52。德育过程:即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实施的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具体来说,德育过程是以促进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为目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参与、双向互动的教育活动过程。P11
德育目标的层次:是指同一个目标在不同级次学校班级的过程中,具有高低不同的要求,形成符合学校、班级实际标准。P130德育目标的序列:是指把同一目标中不同层次,按照到底的不同要求,顺序形成一个承前启后的体系。P130德育的途径:是指教育者为传递德育内容、完成德育任务、实现德育目标而确定的各种路径(渠道)的总称,由参与者、方法、手段等要素组成。P140学校德育管理:是为了实现一定的德育目标任务,运用科学管理思想,结合学校德育的特点而进行的行动策划,并通过一定的途径、方法和手段积极实施的过程。P158
8学校德育的评价:是指运用测量或评鉴的科学手段和方法,对学生潜在的和外显的综合素质如思想品德、世界观、气质、性格的差异及其功能行为进行测量和评价的活动。P178学生档案袋:是指有关每一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成就,取得的进步以及所反映学习成果的一连串信息的汇集,即每一个学生具有代表性的学习成果(作业、作品)、反思报告、评价结果以及相关记录和资料的收集。P187
二简答新型德育中的教师角色定位p48
答:(1)教师既是德育教育者又是道德学习者
(2)教师既是道德示范者又是道德实践者
(3)教师既是道德知识的传递者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教师道德修养的意义p
53答:(1)教师道德修养的特殊性
(2)教师道德对教育事业具有促进作用
(3)教师道德对未成年学生具有示范作用
(4)教师道德地社会生活具有导向作用教师道德修养的内涵p5
4答:(1)充满爱心、忠诚事业
(2)努力钻研、学为人师
(3)以身作则、行为世范教师德育修养的方法p56
答:(1)学习与实践
(2)自行与交流
(3)认同与发展
5.教师德育素养的结构?p58
答:(1)教师的德育意识
(2)教师的德育知识
(3)教师的德育能力
6.教师德育能力发展依存的条件?p60
答:(1)掌握必要的德育知识与技能是发展德育能力的先决条件
(2)德育能力的发展还依赖于德育活动内容的正确选择
(3)德育活动过程的合理安排和德育方法的恰当运用
7、教师德育意识的构成4答:
1、教师对自身道德意识现象的体验
2、教师对学生道德实际表现的体验
3、教师获得对德育活动的体验
4、对德育环境的体验
8、学生道德发展的过程特点
3答:(1)做人与成长(2)明理与习德(3)长期与反复
9、皮亚杰的儿童品德发展阶段p79
1).自我中心阶段(2~5岁)
2).权威阶段(6~8岁)
3).可逆性阶段(8~10岁)
4).公正阶段(11~12岁)
10、人本主义的道德情感教育原则p86
1)真诚
2)接受和信任
3)移情性理解
4)主动倾听
11、学校德育中师生关系的性质 p97
1.教师和学生的生命之交流
2.教师和学生的创造之生成3.教师和学生的情理之互动
4.教师和学生的活动之协同
12、中小学德育目标体系构建的依据 p130
1..社会对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的需要
2.学生自身对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的需要
3.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及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与发展规律
4.制定者对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期望及其教育理论和实践水平
13、中小学德育目标体系构建的原则p1
311)继承、借鉴与创新的统一
2)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需要统一
3)适应性与超越性的统一
4)整体性与层次性的统一
14、学校德育管理的基本模式p16
31)学校德育目标管理模式
2)学校德育常规管理模式
3)学校德育制度管理模式
4)学校网络德育管理模式
15、德育日常评价的重要方面?P186
答:
1、评价的内容要明确。
2、评价要真诚。
3、评价要是适时、适度。
四论述
1.学校德育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原则?p100
答:教师与学生之间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教师是关键要素,教师需要遵循一定的工作原则,讲求工作的艺术性,才能够实现此目标.(1)目标趋同原则:就是要求教师工作目标和学生的发展目标需要与学校教育的整体目标在总的方向上一致或趋
同,都要以达成教育目标为重,要以学校教育要求为最终结果,不断修正师生双方目标.只有这样,师生才能互相
合作,团结一致,共同努力,争取达到共同的目标.(2)尊重信任原则:教师在德育过程中,要从尊重学生,热爱学生,理解学生和信任学生出发,向学生提出道德要求,使
道德要求变成他们的自觉行动.教师只有尊重学生,热爱学生,理解学生和信任学生,学生才会尊重教师,亲近教
师,熨衣接受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从而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
(3)心理相容原则:是指师生相互吸引,和谐相处,相互尊重和相互支持.教师和学生心理相容度高,师生关系表现更
高的良好状态,德育内容和要求就容易被学生接纳和吸收.在德育过程中,师生关系是否心理相容,对整个德育活
动过程影响很大,决定德育效果的好坏.心理相容为师生关系达到和谐,融洽创造了条件,从而提高德育效果.(4)智能互补原则:指在师生群体内,由于所担负的角色不同,因而需要担任不同工作的人员相互合作,互为补充.智
能互补的主要内容包括知识水平互补,思维类型互补,能力专长互补,知识构成互补等.德育活动是一种极其复杂的智力活动,针对教师个体来说,构成智力的各要素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往往是不均衡的.教师要善于发挥学生的长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每一名学生的智力和才能,形成一个最佳的互动和互补的师生结构,才能有效的提高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
15、学校德育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策略
答:(1)教师要向学生表达教师之爱
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然而教师的工作对象首先是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是具有情感的活生生的人,是与教师有着同等人格尊严的个体,此时教师的爱会作为一种外部的情感因素,能够转化为学生自身的道德动机,成为学生推动自己不断进步的动力。师爱可以作为一种教育力量,给学生以温暖,提供学生成长中所需要的稳定、安全和一般性的支持,它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受到鼓舞,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和人格形成。因此,对学生表达教师之爱是至关重要的,关乎着师生和谐关系的建立。
(2)教师要和学生进行对话沟通
师生之间教育交往的主要形式就是对话,通过对话形成真正的沟通和交流,从而达到理解,即精神获得沟通。教师的角色理应是对话者和理解者,从而平等地看待学生、尊重学生,以角色换位来“移情”和理解学生,并达到共情从而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总之,教师要倾听学生的声音,通过与学生交谈和说理,进一步建立起学生的理性行为,从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3)教师要向学生展现民主作风
教师应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快乐的环境,让学校充满了友爱、和谐的气氛,让学生们在老师面前能畅所欲言,这不仅体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相待,而且也锻炼了学生们的各种能力,如语言、思维等,这些都与教师的影响有着密切关系。总之,教师在与学生的各种交往中,要建立起诚挚、平等、互敬、互尊、互重的友好关系,向学生展现民主作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4)教师要与学生进行道德合作
教师和学生的道德合作,就是指教师在道德教育活动过程中与学生之间协同的意识和心态的反映。合作是以师生关系为中心的诸多教育关系的健康与协调,教师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个人之间关系的基本道德要求,也是集体主义原则的具体表现。教师与学生的道德合作,给学生得到的成长提供了自主发展的宽松环境,平等、合作、健康的师生关系,尉氏县学生得到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3、德育过程与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区别p117
思想品德教育过程:
① 思想品德教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其实施属教育活动范畴;
② 是从外部对教育者施加影响的过程;
③ 受教育者与外界教育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
思想品德形成过程:
① 思想品德是人的精神素质的组成部分,其形成属于人的素质发展范畴;
② 是在外部影响作用下,道德主体内部自身运动的过程;
③ 是道德主体与各种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
我们再谈个体思想品德形成规律时,指的是一种个体德行发展客观过程中的规律,而我们讲德育规律时,则是指我们自觉地控制事物,间因果关系或变量间的关系,使教育活动按照预期目标形成良好思想品德的规律,所以我们说,德育过程论在探讨德育规律时,探讨的是施教与受教之间的变化规律,是从教的角度探讨教育者如何实施德育的过程,而不是指单方面的思想品德形成规律;对德育过程规律与思想品德形成规律的正确区分是认识德育过程规律的前提。
4、德育过程中开放性与整体性相结合原则p12
3教育过程的开放性要求教育一方面一开放的心态冲破传统道德教育的封闭,领会中国传统文化对于道德的理解,另一方面以开放的态度对待已发生的社会变革而带来的道德上的变化。开放式的道德教育不是以禁锢学生的思想为目的,而是促进学生的到的思维能力,特别是独立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道德观为目的。用一种单一的到的教条和道德信仰体系教育学生,并采取一切措施压迫学生接受这些教条的做法,都会阻碍学生理智和道德的发展。教育过程的开放性原则要求作为道德教育内容的价值准则和规范系统必须向学生开放接受学生的检验。是学生的道德观点经过自己的理智思考而自由选择。现代德育过程理论认为的是个体的完整的人格特征。个体的道德发展以受教育者的自觉的生命实践活动为基础,是首要教育者在日常生活实践完整生命活动的展开。作为道德发展的主体,受教育者的身心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他们的个体性,主动性,完整性在道德上是统一的。所以,德育不能着眼于德性的单一方面,不能强调单项的道德知识的接受与片面的行为操练。否则,个体道德的健全发展就是不可能的。
5德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相结合的原则p12
4德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是指在学校德育过程中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教育力量协调一致,系统地发挥整体影响的教育作用。这是由于影响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因素的广泛性和社会性所决定的,谈到外部因素的整体影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曾说过:“一个人不能够一部分一部分地来教育,而是由人所经受的种种影响的全部总和综合地教育出来。”
德育影响的一致性指的是影响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各方面因素和力量的协调一致,互相配合。德育影响的连贯性则是指教育过程运行的计划性和系统性。德育过程系统是一个与外部社会相会影响、相互作用的开放系统,如何利用各种外部因素,形成教育的合力,成为现代德育所面临的迫切的现实问题。为此,作为学校教育来说,应首先保持校内
各方面的教育影响的一致,充分发挥学校德育的主导作用,成为学校德育的整体优势。其次,应密切联系家庭和社会,统一协调各方面的教育影响,积极组织学生进社会实践,一方面培养受教育者的道德思维和践行能力,同时,也起到优化外部环境的作用。最后,要根据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点,不断地提出适时、适度的要求,并将这种要求贯彻到底。
6、小学生德育内容体系的基本内容?P138
答:根据小学生生活的环境、交往对象及身心特点,我们认为小学德育重在帮助学生认识自己与自己、个人与他人及集体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的规范、意识和行为教育。
(1)、心理健康教育。主要进行自我认知及活泼开朗、合群、乐学等健康的人格教育。
(2)、法纪教育。主要进行班规班纪、校规校纪、小学生守则及交通规则等教育。
(3)、道德规范教育。主要进行家庭美德、社会公德、个人品德的教育。在家庭美德方面,主要进行尊老爱幼、爱父母家人等教育;在社会公德方面主要进行文明礼貌、团结同学、尊敬师长、乐于助人、爱护公物、遵守公共秩序等意识和行为教育;在个人品德方面主要进行城市、善良、友爱、谦让等平的教育。
(4)、思想教育。主要进行人生观中的热爱生活、积极进取、乐观向上、不惧困难和挫折的人生态度教育。
(5)、政治意识教育。主要警醒爱国旗、国徽、国歌,爱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爱中华民族的故土山河等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第五篇:德育原理
2014年春季 期末作业考核
《德育原理》
满分100分
一、判断下列问题并说明理由(每题10分,共40分)
1、加强学校德育,就要把德育渗透到教学中去。
2、德育是对人思想品德给予多方面培养的各种教育活动的总称。
3、品德是人的心性(心理因素活动)和社会规范价值系统相互作用内生而成的“合金”。
4、德育的社会价值就是维护和发展社会关系,而不是社会生产。
二、问题分析(每题10分,共20分)
1、现实教育中,有的教师那种对学生“宁给好心不给好脸”等做法,实质是伦理观念上的误区。请你谈谈这其中的道理。
2、教育(德育)有法(方法),但无定法。为什么是这样?请你谈谈自己的理解。
三、案例分析(共20分)
1、在某地召开的德育工作会议上,与会的一位负责德育工作的校领导抱怨学校不重视德育工作,说“学校整天上课补课,我们搞德育连时间都没有”。请分析:在学校搞德育连时间都没有,除了有“不重视德育”这一原因外,还说明了德育自身一种怎样的观念?你认为应怎样解决好“连时间都没有”的问题”
四、联系实际论述(共20分)
1、多元化社会生活条件下学校德育应如何看待和把握好“一元”和“多元”的关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