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收集资源网

高考志愿填报:第三章社会化社会化

网络 2022-12-21 12:59

第三章社会化

社会化是个体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适应并吸收社会的文化,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学习社会知识,掌握社会技能,建立社会经验,并通过自身不断的选择和建构,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社会成员的过程。

原因/条件:

1. 人脑有以千亿记的神经细胞,其形成各种联系和网络的可能性几乎是无限的。

2. 社会化的本质是社会经验的传递,语言是传递的中介。

3. 人类童年的长期依赖性的生活阶段,为家庭和社会发挥对儿童长期而系统的影响提供了可能性。

特征:

1、社会强制性:

人置身于一个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社会的影响。(例:语言、风俗、习惯,对女子的称呼)

任何社会都会使用种种方式对其社会成员施加影响,使之成为该社会需要的成员。2、个体能动性

个体社会化一开始就表现出能动性(哭、笑、不屈从;哭和笑实现交往,语言)。

早期较少选择,随年龄增长越来越表现出能动性。

生活目标的选择、职业选择、专业选择、性格的塑造与改造(早期、晚期)。

3、终生持续性

社会化是通过人的整个一生完成的,个体从婴儿其开始经过儿童期,青年期,成年期到老年期都在不断地进行。

继续社会化:

成年期后为了不断适应变化的社会文化环境而继续学习社会知识、价值观念与行为规范。

再社会化:

有意改变原有价值观念与行为模式,建立新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的过程。

强制性(eg:劳教改造)

非强制性:(环境的急剧变化)

社会化的内容1、政治社会化:政治态度和信仰形成的过程。国家意识;爱国情操

2、道德社会化:将特定社会所肯定的道德规范逐步内化的过程。“家教”和“尚贤”“孝”;“仁”…

3、性别社会化:获得所属文化所规定的性别角色。

4、法律社会化:法律信仰的形成、准备规范的内化、行为的遵从等。

社会化的方式

1. 奖励与惩罚

2. 模仿

3. 认同

4. 社会教化和个体内化

社会化的因素

1、遗传因素

遗传意指父母的生理、心理特征经过受精作用传递给子女的一种生理变化的过程。遗传对个体的发展决定了以下三件事,即:基本特征②男女性别③是单胎还是多胎。

2、社会因素

社会文化

文化是在某一特定群体或社会的生活中形成的、并为其成员所共有的生存方式的总和,包括价值观、信仰、艺术、法律、风俗习惯、风尚、生活态度及行为准则,以及相应的物质表现形式。

特点:

普遍性与共享性;后天习得;以象征符号为基础;整合性

表现:

提供社会化的规范;培养人们对身份、地位的认同;造就人的心理和人格模式

3、家庭教养方式;父母期望;文化层次;家庭气氛

4、学校/日托中心学校文化;教师威信和期望;

5、同辈群体心理认同感;决策作用

6、大众传媒电视;网络;媒体中的偶像崇拜

性别社会化

社会分工;家庭双亲;学校(教材中的性别

角色;教师的性别观念;同伴的影响);大众传媒的角色定型

成人社会化

在基本社会化基础上,适应文化环境的变化及其所要求的角色重构,在担负正式社会责任后进行的延伸性的社会知识、技能、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学习过程。

内容:

1. 深层文化传统和生活经验

2. 价值观念和社会行为模式

3. 人生目标与价值观念

过程:

1、角色获得

站在别人的立场,体验别人的角色,了解别人在特定交往情境中的期望和情感。

2、角色改变

从具体的角色上来看,成年人不只承担相对单纯的角色,众多的角色要求他们面对不同对象和情境及时、经常转换角色。

3、再社会化

个体从一种思想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或工作方式向另一种方式迅速转变与适应的过程,称为再社会化问题。

社会化中的问题

1、社会失范

社会失范指社会规范在某些方面和程度上的模糊、混乱和趋于多元化的现象。

在社会转型期,由于分化与整合不能完全同步,价值规范的更新转换难以完全协调,势必造成社会失范。

社会失范使人们在社会化过程中无所遵循、无所适从,因而是转型期影响社会化的障碍因素。

2、社会转型与成人的继续社会化

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不仅对青少年的社会化造成了种种不利影响,而且提出了成年人的继续社会化问题,也就是不断学习、不断适应社会的问题。

在促进成人的继续社会化方面,教育和职业的改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代差问题

狭义上是指父母与子女两代人之间的差别;在广义上是指社会中年轻一代与年老一代在思想、价值观念、生活态度以及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别。

适当处理代差问题,注意增强代际沟通和理解,促进共识,化解家庭矛盾和社会冲突。

第四章社会角色

角色:指个体与其在现实的社会关系和生活环境中所处的地位、身份相一致的行为方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

三要素:

1. 角色是一套社会行为模式;

2. 角色是由人的社会地位和身份所决定,而非自定的;

3. 角色是符合社会期望(社会规范、责任、义务等)的。

角色的分类

1、按存在的形态分

理想角色:“应该如何”

领悟角色:自己的理解

实践角色:实际行动中的表现

2、按角色获得的方式分

先赋角色:与生俱来的

自致角色:自主获得的

3. 按角色规范的制约程度分

规定性角色:(正式角色)

开放性角色:(非正式角色)

4. 按权利与地位关系分

支配角色

受支配角色

5. 按角色意图分

功利性角色

表现性角色

6. 按参与程度分

七类型(0度参与到精神与外物合一的参与)

角色的行为模式

1、角色学习

角色学习是角色扮演的基础和前提,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形成角色观念,一是学习角色技能。

角色观念的内容

角色地位;

角色义务;

角色行为;

角色形象。

对于角色学习的理解

角色学习是综合性学习;

角色学习是在互动中进行的学习;

角色学习是随着个人的角色的改变而进行的学习。

2、角色扮演

3、角色冲突

概念:

占有一定地位的个体与不相符的角色期望发生冲突的情境,也就是个体不能执行对角色提出的要求就会引起冲突的情境。

类型:

角色内冲突(对同一角色不同的期望)

角色间冲突(角色丛)

角色冲突的强度与角色间的共同性和角色的限定性有关。

缓解角色冲突的方法

角色规范化

角色合并法

角色层次法

4、角色偏差

概念:

指一个人行为和心理准备长时间偏离社会期望,形成与自己社会身份不相适应的行为和心态结构。

表现:

个人的整个行为动力系统的各个环节,包括其所受到的外部对待、评价与角色期望、其内在的自我概念系统、动机机制以及表现于外的行为模式和行为后果,都偏离了特定社会身份要求的一般模型。

性别角色差异

两性差异

生理差异

心理差异

男性:强壮、豪爽、潇洒勇敢、果断、幽默、有责任心、事业有成、专一。

女性:温柔、贤淑、善良、善感、气质高雅、平和、美丽、活泼、依赖。

个性和行为方面的性别差异:侵犯行为、支配行为、自信心、交际等。智能方面的差异:智力、语言能力、运动技能、空间能力、数学能力、知觉速度、艺术和音乐能力等。

成就方面的性别差异:学业成就和职业成就

第六章社会认知

个体的社会性需要包括哪些内容_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哪些内容_道德社会化的内容包括

一、社会认知

人对各种社会性的人或事物形成的直接的整体性印象,主要是指对人的知觉(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群体)。

认知主体对认识客体外在特征的认知、对其内在特征的推理与判断,以及认知主体与认知客体关系的理解与推断。

区分:社会认知与社会知觉

社会认知是社会知觉的上位概念,包括推理等;社会知觉仅是社会认知的一部分。

二、社会认知的特征

1.选择性

2.互动性

3.防御性

4.完整性

三、社会认知的范围(P115)

1.他人外部特征

个体通常会依据他人的外表、语言、行为、形态、情境等,对他人状态、心理与行为等进行了解与认识。

察言观色

2.他人性格

“刨树刨根,看人看心”

3.人际关系

亲疏程度

四、社会认知的过程

1.社会知觉

在社会环境中,对人或群体的社会特性及各种社会现象的初步认识。

2.社会印象

通过社会知觉形成的直接的认识在头脑中保留下来的形象。

3.社会判断

在社会知觉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的认识。

如何进行社会认知?

一、自动化信息加工

无意识的、不带明确意图的、自然而然的信息加工。

优点:最短时间内做出判断

不足:受经验和知识的限制

二、控制性信息加工

有意识的、有明确意图的、需付出努力的信息加工。

优点:准确性高些

不足:占用心理资源

三、社会认知的图式(P112)

1.图式的含义与类型

Schema

个体图式:特定对象的典型形象。

三、社会认知的图式

1.图式的含义与类型

自我图式

角色图式

事件图式

2.图式的作用

帮助记忆

帮助自动化加工

完善信息

包含情感

社会认知的影响因素

一、认知主体因素

1.原有经验

2.价值观念

3.情感状态

4.熟悉度与情感卷入(客观性下降)

5.认知偏见

A.光环效应(晕轮效应)

如果一个人被赋予了一个肯定的或者有价值的特征,那么他有可能被赋予更多的积极特征。

第三节社会认知的影响因素

一、认知主体因素

B.相似假定作用

假定对方与自己有相同之处。

C.类化原则

按照某个标准将认知对象分类。D.积极偏见(宽大效应)

表达积极肯定的估价往往多于消极否定的估价。

E.隐含人格理论

每个人都有自己对人格的独特见解体系。体系中个性品质相互联系,其中某个特征占重要位置,可据此进行推断。

F.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

与人接触时(特别是头次接触时),首先被反应的信息,对形成人的印象所起的作用叫首因效应(或最初效应、第一印象);

最后的信息对形成人的印象所起的作用叫近因效应(或最近效应、最后印象)。

沉锚效应(锚定效应):

人们在对某人某事做出判断时,易受第一印象或第一信息支配,就像沉入海底的锚一样把人们的思想固定在某处。

二、认知对象因素

1.认知对象的魅力

2.知名度

3.认知对象的自我表演

三、认知情景因素

1.空间距离

亲密距离46CM;

人际距离1.2M;

公众距离3.6M。

2.背景参考

第四节印象形成与管理

一、印象及其作用

印象(impression):人在最初遇到新的社会情境时,主观上按照自己以旧有经验为基础的理解,将情境中的人或事物进行归类所形成起来的对有关人或事物的概念,是社会知觉过程的结果。

作用:

对别人或事物进行归类,明确其对于我们的意义,使自己的行为获得明确定向的过程。

二、印象形成中的信息选择倾向

1.自然特征

性别、种族、外表吸引力。

2.社会特征

所属群体、社会角色。

3.心理特征(具有社会评价意义)

人际关系(真诚vs 自负)、智力(聪慧vs 笨拙)。

三、印象形成的一般规则

1.一致性原则

整合矛盾的信息,形成对对方一致性看法。

2.评价的中心性

将哪种特性放在中心位置进行评价?

对社会特性的判断影响喜欢程度;对智能方面的判断影响尊重程度。

3.中心特性的作用

四、印象形成的基本模式

1.平均模式

安德森(Anderson,1978)研究发现,有些人在总印象形成上,并不是简单地将人们各个特征的评价分值进行累加,而是通过将各个特征的分值加以平均,然后根据平均值来形成对一个人的总体印象。

2.增加模式

对人的特性了解越多,对其越喜欢。

3.加权平均模式

对人的总体印象不是依据简单的平均结果,而是首先按在总体评价中的重要性,确定出每一个特征的权数,然后再将权数与每一个特征自身的明显度相乘。最后进行平均计算的结果,正是权数与明显度相乘的积。

先行信息与消极否定信息的权重。

第四节印象形成与管理

五、印象形成的实证研究

左右视觉与印象形成

强势与弱势印象控制实验

六、刻板印象

Stereotype:

人们通过整合有关信息和个人经验形成的一种针对特定对象的既定的认知模式。

生活中的刻板印象

1 能力评价

2 人品评价

七、印象管理

1.含义

Impression Management: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式影响或控制别人形成对自己的印象的过程。即有意地留给别人一定的印象。

第四节印象形成与管理

2.印象管理的策略A.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

B.投其所好

称赞他人

遵从

自我表现

社会交换

第五节归因理论

一、什么是归因?

根据有关的外部信息、线索判断人的内在状态,或依据外在行为表现推测行为原因的过程,也称归因过程。

二、归因的理论

1.海德的朴素归因理论:

为什么要归因?

每个人都是朴素心理学家,致力于寻找行为的原因解释。(F.Heider,1958)

理解环境的需要;控制环境的需要。

主要观点:

为了满足理解和控制环境的需要,人们就会根据各种线索对已发生的行为和事件进行原因解释。

行为的原因有两种: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内在因素主要包括个人能力、努力等;外在因素主要包括工作本身的难易程度、运气等。

2.维纳的归因理论:

主要观点:

认为成功、失败的原因包括两个维度,一个是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一个是稳定的与暂时的因素。

认为能力、努力、运气、任务难度是个体分析工作成败的主要原因。

第三个维度——可控性。

动者可以通过主观努力改变行为及其后果。内外控者所理解的控制点位置不同,因而他们对事情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也不同。

3.琼斯和戴维斯的对应推论理论:

主要观点:

由人的外显行为来推断其内在动机和人格特质,内在动机和人格是外显行为的原因。第五节归因理论

前提:只有不存在外界压力或压力很小的情

况下,个人的言行才会被看作是内在品质、动机、性格的外在表现,才可以作内在归因。假设:人的人格特质、动机都与一定的外在行为相联系,一定的外在行为是由一定的内在的人格特质、动机等引起的。

影响对应推论正确性的主要条件:

a.行为的自由选择性;

b.社会赞许程度;

c.角色要求

4.凯利的三度归因理论:

主要观点:

(1)人们通常使用三种方式解释行为的原因:

-行为者:个体自身可能是行为的原因。

-情境:情境的特征可能是行为的原因。

-刺激物:行为的对象可能行为的原因。(2)人们通过检查三个独立维度的信息来进行归因:

区别性:行为者的反应是否是针对于特殊刺激物的;

一致性:行动者的反应是否与其他人的一致;

一贯性:行动者的应是一贯的还是偶然的。不足:

归因模型过于理想化,实际中人们常常得不到一贯性、一致性、区别性的全部信息,也不会进行如此科学、复杂的分析。

第五节归因理论

三、归因偏差

1.基本归因偏差:

对他人行为进行归因时,往往将行为归因于内部稳定的个性特征,低估了情景的作用。文化背景的不同,西方国家的人倾向于用个体因素来解释事件,而亚洲国家的人多使用情境归因。

eg:家长教训孩子,教师批评学生,领导斥责下属。

第五节归因理论

产生的原因:

a.社会规范: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b.行为者比环境的其他因素更突出。

第五节归因理论

2.行为者—观察者效应:行动者对自身行为归因不同于他人对此行为的归因。

认知到的是同一个行为,行动者倾向于把成功归因为个人,把失败归因于情境;而观察者则会更多的把成功归因于情境,失败归因于个人的特质。

第五节归因理论

可能的原因:

行动者与观察者的视角不同,行动者注意外在情境因素;而观察者则更关注行动者。行动者与观察者的信息拥有量不同,行动者了解自己的过去和本性,而观察者则较强调现实因素(此时此地)。

3.自利性偏差(自我服务偏差):

个体一般都对良好的行为采取居功的态度,而对于不好的、欠妥的行为则会否认自己的责任。

当某个行为有个体的自我卷入的时候,个体在归因过程中,会有明显的自我价值保护作用,即归因会朝有利于自我价值确立的方面倾斜。

自我服务偏差往往随自我卷入的深浅而不同,自我卷入越深,自我服务的程度越高。

4.忽视一致性信息:

个体只注意自己的表现,不太关注周围人如何行动。

第七章社会态度

一、态度

1.定义:

认知和评价的组织或倾向;

偏重于情绪情感;

行为反应的准备状态;

个体自身对社会存在所持有的一种具有一定结构和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状态。

2.态度的特征

社会性:后天习得的

主观经验性;

动力性;

稳定性与持续性;

指向性。

3.构成要素:

认知成分

人们作为态度主体,对于一定态度对象或态度客体的知识、观念、意象或概念,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起来的具有倾向性的思维方式。

第一节态度概述

情感成分

对一定态度对象的体验,如接纳或拒绝、喜爱或厌恶、热情或冷漠、敬重或轻视等。

第一节态度概述

行为成分

心理准备状态和反应倾向。

4.态度的维度

指向(对于态度对象是肯定指向还是否定指向)

强度(一种特定态度倾向于某一指向的程度)

深度(主体在一种态度对象上的卷入水平)向中度(一种态度在个人态度系统和相关的价值系统中接近核心价值的程度)

外显度(主体在一种态度上所表现的外露程度)

二、与态度相关的概念

1.价值观

人们用来区分好坏标准并指导行为的心理倾向系统。

态度的核心是价值,但价值观更广泛、抽象。

2.信念

人们对生活准则的某些观念抱有坚定的确信感和深刻的责任感的意识倾向。

信仰规定态度的基本取向。

第二节态度理论

一、强化论观点

经典条件反射

操作性条件反射

学习理论

二、认知论观点

1.紧张减缓理论

以认知统合倾向的态度形成于改变为核心。代表:平衡理论;认知失调理论。1.紧张减缓理论

基本假设:

人的认知结构是一个平衡而协调的系统,如果出现了不平衡、不协调,就会引起心理上的不适感,从而引起认知结构的改组,产生改变这种状态的趋势,以便恢复协调。

认知失调:

1957年,费斯廷格出版了《认知失调理论》一书。

不协调的原因:

逻辑上的不相容

认知成分与文化模式不协调

与过去经验不协调

失调的后果:

作为心理上不舒适感的失调的存在可导致个体去减少失调、达到协调;

当存在失调时,个体除了失调以外,还主动避开促进失调增大的情况和信息。

1.紧张减缓理论

消除失调的方法:

改变认知;

改变行为;

增加新的认知。

2.归因理论

3.社会判断理论

谢里夫与霍夫兰德

对物体重量的直觉,被试的判断具有均等分布的倾向。

同化效应:被试做出的判断在尺度上的分布倾向于聚集在尺度等级较高的一端。

对比效应:被试做出的判断在尺度上的分布倾向于聚集在尺度等级较低的一端。

第二节态度理论

被判断物体如果与参照物相差较大,则人们的判断偏大;如果相似,则人们的判断也倾向于相似。

接受的区域;

态度不明朗的区域;

拒绝的区域。

三、功能理论基本假设:

人们之所以持有某种态度,是因为这种态度能够满足他们的某种需要,特别是心理上的需要。

工具性、调适性与功利性

自我防御

认识环境

价值表达

第三节态度的测量

态度无法予以直接观察的,只能采取间接的方式进行测量。

有两类实际反应可以用来作为推论态度的依据:

1.该人对该事物所表现的直接行动;

个体的社会性需要包括哪些内容_道德社会化的内容包括_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哪些内容

2.该人以语言或文字的形式就其对该事物的想法、感情及行为倾向所做出的自我陈述。第三节态度的测量

测量的内容

态度的方向:指人们对客体的肯定或否定的反应;

态度的强度:指人们对客体的认知、情感表现出的程度,即态度的力量或深度,可以用尺度标示出来。

一、量表

1.等距法—瑟斯顿量表

瑟斯顿(L.L.Thurstone)发明的,其内容是选取一组有关某一问题的简单、直接、涉及面广的陈述,再要求被试对其中的每一个陈述作出一种反应,最后总结出结果。

第三节态度的测量

2.累加法—李克特量表

李克特(R.A.Likert,1932)的量表,是对瑟斯顿量表的简化和发展。李凯尔特选择了对态度对象不是赞成就是反对的陈述,然后分给事先从待测的被试中选出的少数审定者,将其排列成五个等级。

3.语义分化量表

奥斯古德(Osgood)等人于1957年发展起来的,是等级量表的另一种形式。

基本方法:用成对的两极性的形容词,如好/坏;聪明/愚蠢等来评价态度对象。

第三节态度的测量

情感范畴即好/坏,称为“评价”向量;

强度范畴即强/弱,称为“潜能”向量;

修饰词如快/慢,构成了“活动”向量。

第三节态度的测量

二、投射法在测验时,向被试提供一些刺激,让被试在不受限制的情况下自由反应,从而不知不觉露出其人格特点。即在没有控制的条件下,个人内在因素通过某些刺激投射出来。

第三节态度的测量

1.主题统觉测验(TAT):用几十张内容暧昧的图片,让被试看图后自由编故事,但必须有四方面内容:你看到什么?促使图片上的事发生的原因是什么?以后会有什么结果?以画中人的体验是什么?

被试在编故事时,就把内心冲突和欲望穿插在故事中,即把心理投射在故事中。

第三节态度的测量

2.造句测验(SCT):事先准备好几个有关某一事物的未完成的句子,让被试把句子写完,从中反映被试的态度。

三、行为观察法

通过观察人们的行为,从而推论人们对待某事物态度的方法。

距离测量:交往的接近程度和融合程度。四、生理反应法

人在产生某种态度时,其身体内部会发生一系列的生理反应。通过测定这些变化的生理指标,从而推断其态度状况的方法。观察人们的行为,从而推论人们对待某事物态度的方法。

测谎仪

五、内隐态度测验

人目前,测量内隐态度的方法主要有启动技术和内隐联想测验等。

启动技术被大量研究证明是内隐记忆的良好测定方法。

五、内隐态度测验

内隐联想测验(IAT,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基本原理是,如果一个人内隐概念中关于某一对象与某一特定属性之间的联结紧密(如花-美丽),则辨别归类加工的自动化程度就高,反应时也较短;而如果人们内隐概念中关于某一对象与一个特定属性之间联结不紧密(如花-令人厌恶),则人们在进行辨别归类时会产生认知冲突,反应时也会较长。

第四节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一、态度的形成

1.态度形成的影响因素

环境因素

社会环境;

家庭;

同伴;

团体。

个体的学习

条件反射;强化;观察学习

2.态度形成的过程

从无到有

3.态度形成的阶段(P146)

顺从:在社会影响下,外显行为表现得与别人一致,而对客体没有深刻的认识和情感,是表面的,多受奖惩原则的支配。

认同:指喜欢某人或某群体,内心乐于与之保持一致,从而形成与之一致的态度。

内化:即内在化。是把自己的情感上的认同与自己已有的信念、价值观结合起来,进行理智的判断而形成的态度。

二、态度的改变

1.态度改变的内容

程度;

方向。

一致性改变:

方向不变,只是强度变化的态度改变形式。如从稍微反对变为强烈反对。

不一致性改变:

方向发生变化的态度改变形式,以新态度取代旧态度。如从厌恶变为喜欢。

在相同情境下,态度的一致性改变比不一致性改变容易。

第四节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2.态度改变的策略

A.劝说宣传法

借助信息传递来改变态度。

传播者、传播过程、接收者、传播情境。

传播者:专家身份;社会身份;吸引性;相似性;可信赖性。

传播过程:单方面传播;双方面传播;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渠道。

接收者:原有态度;人格特点;信息加工;好心情。

传播情境:信息繁多;分心情境;信息重复。B.行为改变的态度改变作用

1、诱导服从

当个体作出了与内心的态度不相一致的行为时,如果没有其他附加的理由可以解释这一行为的话,个体就只能通过态度改变来减少自己的不协调感。

2、角色扮演

是扭转人们日常生活中顽固态度与行为的很好方法。

C.团体影响法

改变个人与团体之间的关系

个人越重视自己的团体成员身份,则越不易改变其与团体一致的观点;

个人在团体中地位越高,越维护团体的观点;

个体越相信所属团体的合法性,则越能接受团体规范。

第四节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参照群体引导

团体公约、团体规则、行为的引导性。

第四节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D.活动参与法自我卷入

E.消除态度防卫

自我防御倾向:

抗拒反应

心理惯性

保留面子

态度改变的自我防卫策略:

笼统拒绝

贬损来源

歪曲信息

论点辩驳

合理化作用及其他防御方式

应对策略:

立场靠拢;

分散注意;

惠待。

F.利用过度理由效应

附加的外部理由取代了人们行为原有的内在理由而成为行为支持力量,从而行为由内部控制转向外部控制的现象。

第五节偏见与歧视

一、偏见(prejudice):

人们不以客观事实为根据建立的对特点人或事物的情感色彩明显的倾向性态度(一般是不公平、不合理的消极否定态度)。

歧视(discrimination):

不平等地看待和对待某个特定对象,其核心是将特定对象看得比自己低劣,并使自己的压迫、强制、剥夺对方的行动合理化,造成社会地位、经济地位的不平等。

第五节偏见与歧视

偏见偏重于情感;歧视偏重于行为倾向。

二、偏见与歧视为何产生?

群体间的利益冲突;

社会化;

个体人格与心理因素。

第五节偏见与歧视

三、偏见与歧视的后果

自我实现预言;性别角色;疏离;

消除刻板印象;

增加平等的、个人间的交流;

共同命运与合作奖励;

制定有助于消除偏见的社会规范。

第八章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人们在共同活动中彼此为寻求满足各种需要而建立起的相互间的心理关系。

二、为什么要建立人际关系?

1.满足一定的需要

(1)亲和需要

阿特金森认为社会交往的两种动机:

亲和需求:寻求和保持许多积极人际关系的愿望;

亲密需求:追求温暖、亲密关系的愿望。eg:恐惧与亲和需要

恐惧会增加亲和需求

焦虑与亲和需要

焦虑会降低亲和需求

(2)人际回报

依恋:提供安全感与舒适感;

社会融合:归属感;

价值确定;

可靠的同盟感;

得到指导;

照顾他人的机会(3)摆脱寂寞

寂寞:社会关系欠缺某种重要特征时体验到的主观不适。

孤独:与他人隔绝的客观状态。

2.保证幸福的生活

人际关系与心理发展、身心健康、生活幸福、事业成功

三、怎样建立人际关系?

1.人际关系状态

共同心理领域和情感融合范围

第一节人际关系概述

2.人际关系的深度

奥尔特曼和泰勒用社会渗透理论(social penetration theory)思想来解释人与人相互关系的水平。

观点:亲密人际关系是在一个人“渗透”过一个人的表面特征,并逐步了解到一个人内部自我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随着人们自我表露逐渐增加而发展的。随着对一个人的接纳性和信任感越来越高,人们也会越来越多地表露自我,同时也要求别人越来越多地表露他们自己。

自我表露(self disclosure):将自己的信息告诉他人,与他人分享内心的感受和信息。

自我的分层

鲁宾等人(Rubin & Shenker,1978)

最表层:兴趣爱好及其有关的内容;

第二层:真实的态度;

第三层:私密性更高一些的个人的人际关系状况与或个人自己对自身的真实评价;

第四层:隐私的个人生活内容。

3.人际关系发展阶段

a.交往定向阶段

涉及交往对象的选择,包含着对交往对象的注意、抉择和初步沟通等多方面的心理活动。

b.情感探索阶段

双方探索彼此在哪些方面可以建立信任和真实的情感联系。

c.感情交流阶段

安全感和信任感已确立,交往的内容涉及自我的许多方面,有较深的情感卷入。

d.稳定交往阶段

心理上的相容性会进一步增加,自我表露也更为广泛和深刻。

1.人际关系破裂的过程

a.分歧

b.收敛

c.冷漠

d.逃避

e.终止

2.人际关系破裂的预防

认清人际冲突或分歧的本质,并学会建设性地处理分歧或冲突,可以有效地减少人际关系恶化和破裂的发生。

解决冲突的有效步骤:

相信一切冲突都可以理性而建设性地获得解决;

具体地描述冲突,客观分析原因;

借助他人的力量;

对提出的办法逐一进行评价,筛选出最佳的解决途径,最佳方法必须对双方都最有益;

第二节人际关系理论

一、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

舒茨(Schutz,1958):

每个人都有与人交往的需要,包括:

1、包容需要:个体想与他人建立并维持一种满意的相互关系的需要。

2、控制需要:个体控制他人或被他人控制的需要,亦即个体在权力问题上与他人建立并维持满意关系的需要。

3、情感需要:个体爱他人或被他人所爱的需要,即个体在与他人的关系中建立并维持亲密情绪联系的需要。

三种人际行为

包容行为(低社会、超社会、社会行为);支配行为(拒绝、独裁和民主);

情感行为(低个人、超个人、个人行为)二、社会交换理论

霍曼斯

基本假设:人们所付出的行为要么是为了报酬,要么是为了逃避惩罚,并且按照尽量缩小代价,尽量提高收益的方式去行动。

人际关系首先并且最重要的是建立在自我利益的基础上的。即,人们选择最能使自己获利的他人,同时,为了得到收益又必须给予他人。

代价:时间、金钱、精力、机会、忍耐……收益:情感、利益、思想、知识、信息……

三、公平理论

社会交换理论忽视了关系中一个重要因素——公平。

人们并非简单地以最小代价换取最大利益,他们还要考虑关系中的公平性,即关系双方贡献的成本和得到的回报基本是相同的,公平的关系才是最稳定、最快乐的关系。

过度受益和过度受损的关系中,交往双方都会对这种关系感到不安,且双方都有在关系中重建公平的动机。

第三节人际吸引

一、人际吸引: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接纳和喜欢。

为什么会喜欢?

吸引的回报理论:我们会被那些其出现对我们是一种回报的人所吸引。

二、人际吸引的影响因素

(一)接近性(远亲不如紧邻)

居住位置越近的人之间关系往往更亲密。相比之下,那些距离较远的人之间关系可能就不是那么亲密。

可能的原因:

1.接近性增加了熟悉程度。

2.接近性常常和相似性联系在一起。

3.人们能从居住接近的人身上以相对较少的代价获得社会性报酬。

4.基于认知一致性,如果和我们住在一起或者一起工作的人是我们不喜欢的,会引起我们心理上的焦虑。

(二)熟悉性

1.熟悉引起喜欢

扎荣克:向学生们展示了他人的面部照片,有些图片被呈现达25次之多,有些则仅仅被呈现一两次。

结果发现,一个人的照片被呈现次数越多,被试对照片就越喜欢,对照片上的人也是越喜欢。

2. 熟悉对象的性质与喜欢

Perlman & Oskamp于1971年选择三种类型的人的照片作为研究素材。一类为正面人

物,一类为穿着运动服的中性人物,另一类则为反面人物。

结果表明,熟悉增加了被试对于正面与中性对象的喜欢水平,但对于反面对象,却没有这种效应。

(三)外表吸引力

1. 外表吸引力的影响

外貌、魅力与吸引力

2. 外表吸引力的力量源泉

美的即是好的

光环效应;刻板印象

辐射效应(radiating effect)

有吸引力的人被认为拥有与外貌毫不相干的优秀品质,如健康、智力等。

一般情况下美貌会产生辐射效应,但是,如果人们感到有魅力的人在滥用自己的美貌,则会反过来倾向于对她们实施更为严厉的惩罚。

3. 外表吸引力的评价标准

(四)其他个体特征

1. 能力

才能与被人喜欢的程度,在一定限度内成正比例关系,才能越高,越受人喜欢。

超出这个范围,其才能所造成的压力就成了主要的作用因素,使人倾向于逃避或拒绝。犯错误效应

小小的错误会使有才能的人吸引力更增加一层。

2. 个性品质

个性品质对人际吸引的影响很大,而且这种吸引比较稳定和持久。

性别差异:男性吸引他人的品质有真诚、果断、勇敢、理智、忠诚、冒险、胸襟开阔、坚强等;

女性吸引他人的品质有开朗、活泼、温柔、体贴、善解人意、待人热情、随和等。

心理学家安德森(Anderson,1968)进行的一项研究中,将555 个描绘个性品质的形容词列成表格,让大学生被试评价在多大程度上喜欢一个有这些特点的人。

结果表明被试评价最高的品质是真诚和诚实,而评价最低的是虚伪和说谎。

3. 致命吸引力

最初吸引我们的某人身上的个人品质有时可能成为两个人关系中最致命的缺陷。(五)相似性与互补性

1. 相似性

人们倾向于喜欢在态度、价值观、兴趣、背景及人格特征等方面与自己相似的人。

性别差异

2. 互补性

双方在交往过程中获得相互满足的心理状态。

人际吸引中的互补因素,往往在感情较深的朋友、夫妻间发生作用。

(六)相互性:喜欢那些喜欢我们的人互动;礼尚往来

如何让人喜欢

掌握接近因素设计偶然见面机会;

建立积极情感,营造愉悦心境;

充分利用异常情境,促进与其交流;

关注相似性,忽视差异性;

表达积极情感;

注重外在表现。

第四节爱情

一、爱情的含义

广义:存在于各种亲近关系中的爱,意味着人际关系中的接近、悦纳、共存的需要及持续和深刻的同情、共鸣的亲密感情。

狭义:异性之间的强烈的人际吸引。(一)爱情与喜欢

爱情的主题:依恋;关怀与奉献;信任。爱情与喜欢的区别:

1.幻想;

2.情感体验强度;

3.生理需要;

4.排他性。

(二)爱情的行为与体验

口头表述;

身体语言;

行动。

二、爱情的类型

1.两分法

同伴式的爱情;

激情式的爱情。

2.六分法

浪漫式的爱情;

占用式的爱情;

最好朋友式爱情;

实用式爱情;

利他式爱情;

游戏式爱情。

第四节爱情

三、爱情的三角理论

爱情三角理论(R.Sternberg, 1986):

所有的爱情都应含有三要素:亲密(intimacy)、激情(passion)、承诺(commitment)。

四、爱情的心理效应

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Romeo & Juliet effect):

如果出现干扰恋爱双方爱情关系的外在力量,恋爱的双方情感反而会加强,恋爱关系也因此更加牢固。

当人们被迫做出某种选择时,他们对这种选择会产生高度的抗拒心理,而这种心态会促使人们做出相反的选择,并实际上增加对自己所选择的对象的喜欢。

五人际关系的改善

合理表达与沟通

第十一章社会影响

含义:在社会力量的作用下,个人的信念、态度、情绪及行为发生变化的现象。

第一节他人在场

一、社会促进与社会抑制

社会促进:个体从事某项活动时,他人在场促进其活动完成,提高活动效率的现象。(社会助长)

结伴效应;

主场效应;

观众效应。

社会抑制:个体从事某项活动时,他人在场干扰的活动完成,抑制活动效率的现象。(社会干扰)

可能的原因

1.优势反应强化说

他人在场造成生理唤醒状态,提高动机水平,使优势反应能轻易地表现出来,较弱的反应则受到抑制。

2.评价与竞争观点

观众的评价是形成社会促进的重要原因;他人在场激发被评价意识,提高动机水平。影响他人评价与动机水平的因素:

a.活动者觉知评价的水平;

b.评价者的身份和态度;

c.活动者的年龄和个性特征。

他人在场唤起竞争意识,由社会比较引发的竞争压力,增加行为的内在动力。

3.分散冲突理论

他人存在会造成注意的分散与转移,产生两种基本趋势之间的冲突:注意观众和注意任务。

其影响取决于任务要求的反应是否为优势反应。

4.生理心理反应模式

他人在场可能存在两种冲突的生理心理反应模式:激励或威胁。

要看个体是否有足够的资源来应对任务。

二、社会惰化

1.含义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事情时,个体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社会懈怠)

eg:磨洋工现象、大锅饭

2.可能的原因

个体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不会被单独评价,个体的努力会淹没在人群中,评价焦虑减弱使其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意识下降,行为动力减少。

3.跨文化的一致性普遍性、文化差异、性别差异

4.预防策略

单独评价

提高认识

控制群体规模

报酬,任务趣味性、复杂性等。

三、社会影响理论

拉坦(1981)

他人对个体总的影响取决于他人的三个属性:

数量、强度和直接性。

数目增多,影响增大;

他人的重要性或权利越大,影响越大;

时空越接近,影响越大。

第一节他人在场

四、去个性化

个体在一个群体中与大家一起从事某项活动时,对群体的认同淹没了个人的身份,使个体失去通常的个性感。

原因:匿名性;责任分散;自我意识下降。eg:球迷闹事、小团伙犯罪

第二节从众

一、什么是从众?

个体在群体压力下,改变知觉、判断、信念或行为,使之与群体中的大多数人一致的一种倾向。

类型:

真从众:表里如一,口服心服;

权宜从众:行为一致,内心不从;

不从众:

表不从,内心从;

表里一致的真不从众

1.谢里夫的规范形成研究

诱动错觉

第二节从众

二、经典实验

2.阿希的线段判断实验

第二节从众

三、为什么会从众?

1.信息性社会影响

Informational social influence

人们有确认真实情况的需要,而他人的行为通常能提供十分重要的信息。

把他人视为指导行为的信息来源从而顺应其行为。

影响因素:

群体掌握的信息程度;

独立判断的信心。

2.规范性社会影响

Normative social influence

人们为了获得社会接纳而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使其符合群体的规范和标准。

四、哪些因素影响从众?

1.群体因素

a.群体一致性

群体意见越一致,从众的数量越多。

b.群体规模一定范围内,从众性随规模的增大而增大。

c.群体凝聚力

凝聚力越高,个体对群体的依附性和依赖心理越强烈,越容易对所属群体产生强烈的认同感。

d.个体在群体中的地位

地位越高,越有权威性,就越不容易屈服于群体压力。

2.情境因素

a.刺激物的性质

清晰性;重要性;伦理道德问题。

b.时间因素

互动的阶段

3.个体因素

a.性别和年龄

b.个性

能力;自信心;自尊;社会赞许需要。

c.知识经验

d.自我卷入水平

第三节服从

一、服从:由于外界压力而使个体发生符合外界要求的行为。

他人/规范

二、服从的经典实验

米尔格拉姆,服从权威实验

被试:广告公开招募

任务:朗读记忆配对关联词,电击惩罚错误的学生。

实验假设:极少的“老师”会服从命令对“学生”实施有伤害的电击。

结果:

结论:人们倾向于服从权威。

三、为什么要服从?

1.合法权力

社会赋予了卷入社会角色关系的一方更多的影响力,从而使另一方认为自己有服从的义务。

2.责任转移

将行为的责任转移给了实验者,认为自己仅仅是帮助实验者达到研究目的的代理人,不对行为后果负有责任。

四、影响服从的因素

1.命令者的权威性

职位高、权力大、知识丰富、年长者、能力

突出等。

2.他人支持与服从

降低权威者的命令效力,增加对权威的反抗程度。

3.服从者的道德水平和人格特征

职位高、权力大、知识丰富、年长者、能力突出等。

4.权威的靠近程度

人际关系理论 认知发展理论 动机理论 三维归因理论 角色冲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