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收集资源网

绪论1.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是人应该具有的基本素养

网络 2022-12-14 07:56

需要word版可私!祝学习愉快~绪论

1. 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是新时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是人应该具有的基本素养。

2. 思想道德素质是促进个体健康成长、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保障。

3. 新时代是我们理解当前所处历史方位的关键词

4.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社会关系的总和决定了人的本质

第一章 人生的青春之问

1. 人生观的主要内容包括人生目的(核心)、人生态度、人生价值。

2. 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人生态度、人生价值选择。

3. 一个人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4. 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是:世界观

5. 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生的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个体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前提。

6. 人生的社会价值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人生社会价值的实现,是个体自我完善、全面发展的保障。

7. 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对立统一,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

8. 社会成员素质的不断提高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推动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

9.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最根本的是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

10. 在社会主义社会,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11. 社会利益体现了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是个人利益得以实现的前提和基础,同时它也保障着个人利益的实现。

12. 正确的人生观:科学高尚的人生追求;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的评价与实现

13. 人类社会迄今最先进的人生追求:服务人民、奉献社会。

14. 人生的价值首先在于:奉献。

15. 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包括:人生须认真、务实、乐观、进取

16. 人们承受困难和挫折的心理基础是:乐观

17. 评价人生价值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实践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促进了历史的进步。

18. 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最重要的就是看一个人是否用自己的劳动和聪明才智为国家和社会真诚奉献,为人民群众尽心尽力服务。

19. 正确评判人生价值的评价方法(三个坚持):

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坚持物质奉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

20. 人的社会关系的总和决定了人的本质,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21. 人生价值的实现条件:从社会客观条件、个体自身条件出发,不断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能力和本领。

22. 追求幸福的过程就是:不满足于现状、不断追求和创造更美好生活的过程

23. 幸福的重要方面:物质/精神需求的满足、物质生活的富足、精神生活的充实

24. 只有在为社会做贡献、为他人服务的过程中,才能获得幸福所需要的环境和条件

25. 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辱问题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一定社会思想道德原则和规范的体现和表达

26. 极端主义是个人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

第二章 坚定理想信念

1. 理想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2. 理想的特征:超越性、实践性、时代性

3. 理想在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发展,而且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以实现。

4. 信念的特征:执着性、多样性

5. 坚定的信念,使得人们具有强大的精神定力

6. 理想是信念所指的对象,信念则是理想实现的保障。

7. 理想信念是人生发展的内在动力。

8. 理想信念是衡量一个人精神境界高下的重要标尺。

9. 理想和信念总是相互依存

10. 理想指引方向,信念决定成败。

11. 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是精神之钙

12. 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原因:

马克思主义体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生命力。

13. 马克思主义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指明了方向

14. 马克思主义坚持的立场:实现人民解放、维护人民利益

15. 马克思主义的任务: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和全人类解放为己任

16. “伟大的认识工具”是:马克思主义

17. 人们观察世界、分析问题的有利思想武器是:马克思主义

18. 大学生要牢固确立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在中共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19. 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具有:必然性、广泛性、包容性

2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构成: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文化(联系4个自信-民族精神、核心价值观自信)

21.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指引中国人民创造自己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2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24. 中国人民胜利前行的强大精神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5. 我们必须不断推进的伟大事业、开辟未来的根本保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共的领导

2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是:中共

28. 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是:艰苦奋斗

29. 我们的传家宝是:艰苦奋斗

30. 在全社会占主导地位的共同奋斗目标是:社会理想(共同理想)

31. 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的实质是:个人与社会关系在理想层面的反映

32. 个人理想以社会理想为指引

33. 正确的个人理想从根本上说,是由正确的社会理想规定的

34. 个人理想的实现,必须以社会理想的实现为前提和基础

第三章 弘扬中国精神

1. 兴国强国之魂:中国精神

2.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撑和精神动力:中国精神

3. 中华民族崇尚精神的优秀传统的主要表现:

①对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相互关系的独到理解;②中国古人对理想的不懈追求;

③对道德修养和道德教化的重视;④对理想人格的推崇

4. 中国古人崇尚精神的典型体现是:矢志不渝地坚守理想

5. 中国古代思想家们的主流观点:重视并崇尚精神生活

6. 中共是中华民族重精神优秀传统的 忠实继承者和坚定弘扬者

7. 中国精神的基本内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8.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9. 伟大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伟大的创造、奋斗、梦想、团结精神

10. 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11.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底气,是中华民族风雨无阻、高歌行进的根本力量。

12. 时代精神反映社会进步的发展方向,引领时代的进步潮流,是社会的主旋律和时代的最强音。

道德是规范人们什么行为_大学生道德与法律规范教程_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规范是什么

13. 改革是破除社会发展障碍、激发社会发展活力的引擎

14.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

15. 当代中国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体现出来的精神品格和精神特征包括:改革创新精神

16. 当代中国人民精神风貌的集中写照是:时代精神

17. 激发社会创造活力的强大力量是:时代精神

18. 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紧密关联,都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19. 弘扬和培育时代精神必须立足的根基是:民族精神

20. 民族精神赋予中国精神以民族特征,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独立性得以保持的重要保证;

21. 必须坚持立足民族,以维护国家发展主体性

22. 时代精神赋予中国精神以时代内涵,是中国精神引领时代前行、拥有鲜明时代性和强大生命力的重要根源。

23.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交融汇通,成为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奋力实现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

24.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以高扬的精神旗帜为指引,以强大的精神支柱为支撑。

25. 凝聚中国力量的精神纽带是:中国精神

26. 激发创新创造的精神动力是:中国精神

35. 推进复兴伟业的精神定力是:中国精神(坚定的信念,使得人们具有强大的精神定力)

27. 爱国主义表现在: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灿烂文化;爱自己的骨肉同胞、国家

28. 爱国主义的丰富性和生命力,是通过它的历史性和具体性来表现的

29. 新时代的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

①坚持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相统一;②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③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④必须坚持立足民族又面向世界

30. 当代爱国主义精神最重要的体现是:坚持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相统一

31. 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首先体现在:对社会主义中国的热爱上

32. 在新时代的条件下,弘扬爱国主义的重要着力点和落脚点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33. 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题中之义是:维护和推进祖国统一

34. 人们爱国主义情感培育和发展的重要条件是:对祖国悠久历史、深厚文化的理解和接受

35.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中,必须继承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

36.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是:保持港澳长期繁荣稳定,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37. 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

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家安全为依托

38. 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是:创新创造

39. 改革创新是时代要求

40. 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是:改革创新

41. 新时代的迫切要求是:坚持改革创新

42. 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创新

43. 当今国际竞争新优势的集中体现是:创新能力

44. 我国赢得未来的必然要求是:改革创新

45. 大学生在学习与实践中创新创造的重要前提是:树立敢于突破陈规的意识

46. 民族精神是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向、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

47. 时代精神是体现民族特质并顺应时代潮流的价值取向、思想观念、精神风貌、社会风尚的总和

第四章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 群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道德是规范人们什么行为_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规范是什么_大学生道德与法律规范教程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紧密联系、互为依存、相辅相成

4. 体系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内核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体现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

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反映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

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是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都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 本质要求

10.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价值引领是:观和体系

11.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国家层面标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刻度

12. 衡量现代社会是否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重要标志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13. 每一个公民都应当树立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追求 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14. 有效整合我国社会意识、凝聚社会价值共识、解决和化解社会矛盾、聚合磅礴之力的重大举措是: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5. 保证我国经济社会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支撑是: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铸魂工程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遵循

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价值内核是:坚定的核心价值观自信

1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是一定社会形态社会性质的集中体现,在一个社会的思想观念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

1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体现着社会制度、社会运行的基本原则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

20. 坚定核心价值观自信的理由:

①丰厚的历史底蕴;②坚实的的现实基础;③强大的道义力量。

2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历史底蕴的集中体现是:深深地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2. 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3. 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4.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

2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根据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27. 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规定的价值表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特征和根本追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身的独特品质的内核:中国特色的价值理念

3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其先进性、人民性、真实性而居于人类社会的价值制高点

32. 我国社会制度的内在精神之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3. 当今时代人类社会的价值制高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民性,体现在:

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反映最广大人民的价值诉求,引导最广大人民为实现美好社会理想而奋斗

3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特性是:人民性

36. 人民性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

37. 人民性的实践根据是:社会主义运动

3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义力量来源于:真实性

39. 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正实现 奠定根本的制度前提和制度保障的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制度

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规范是什么_道德是规范人们什么行为_大学生道德与法律规范教程

40. 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要求我们在发展的进程重虚心学习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41. 引风气之先的社会力量是:青年

42. 大学生应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

43. 青年的价值取向关系着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

44. 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础是:知识

第五章 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1.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2. 道德起源的首要前提/第一个历史前提 是:劳动

3. 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是:社会关系

4. 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人的自我意识

5. 道德产生的思想认识前提:道德

6. 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具有普遍性和阶级性,相对独立性

7. 道德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特殊意识形态、社会利益关系的特殊调节方式、实践精神

8. 道德的功能:最基本:认识功能、规范功能、调节功能;此外:导向功能、激励功能

9. 道德发展的五种历史类型:

原始社会的道德、奴隶社会的道德、封建社会的道德、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

10. 道德发展的总趋势是:向上的、前进的

11. 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是:道德的发展和进步

12. 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

①重视整体利益,强调责任奉献;

②推崇仁爱原则,注重以和为贵

③提倡人伦道德,重视道德义务;

④追求精神境界,向往理想人格;⑤强调道德修养,诸种道德践履

13. 中华传统美德认为,人生诸种需要中最高层次的需要是:道德理想的实现

14.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革命道德

15.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国革命道德的渊源

16. 中国革命道德的主要内容:

①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③始终把革命利益放在首位;④树立社会新风,建立新型人际关系;⑤修身自律,保持节操

17. 革命道德的灵魂:坚持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的不屈不挠的精神

18. 贯穿中国革命道德始终的一根红线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9. 共产党人和革命者从事革命活动的目的:为革命利益而奋斗

20. 践履中国革命道德的重要环节:共产党人修身自律、保持节操

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攻坚克难的强大精神支撑是:中国革命道德

22. 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

23. 道德的核心问题决定并体现着道德建设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

24. 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人际关系的客观要求是:为人民服务

25. 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制度保证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26. 为人民服务的基础:

在以公有制为主体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基础上,形成的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进步的人际关系

2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要求是:为人民服务

28. 社会主义道德的原则是:集体主义

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规范是什么_道德是规范人们什么行为_大学生道德与法律规范教程

29. 集体主义的最高层次是:无私奉献、一心为公

30. 公民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是:顾全大局、遵纪守法、热爱祖国、诚实劳动

31. 公共生活的特征:活动范围的广泛性,活动内容的开放性,活动方式的多样性,交往对象的复杂性

32. 最普遍、最基本的社会生活是:公共生活

33. 社会生产生活活动的重要基础是:有序的公共生活

34. 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障是:有序的公共生活

35. 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是:有序的公共生活

36. 维护公共利益、公共秩序、社会和谐稳定的起码的道德要求是:社会公德

37. 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38. 社会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志是:爱护公物

39. 社会公德最基本的要求是:遵纪守法

(公民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是:顾全大局、遵纪守法、热爱祖国、诚实劳动)

40. 维护公共生活秩序的重要条件是:遵纪守法

41. 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正确使用网络工具,健康进行网络交往,自觉避免沉迷网络,养成网络自律精神,积极引导网络舆论

42. 维护网络道德规范的基本保障是:个体的道德自律

43. 人们丰富社会物质生活或精神生活的生活方式是:职业生活

44. 维系人们职业活动和职业生活的思想观念保障是:正确的劳动观念

45.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46.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中最高层次的要求是:奉献社会

47.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高目标指向是:奉献社会

48.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

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服从社会发展的需要;做好充分的择业准备;

49. 人们奉献社会、完善自身的必要条件是:职业活动

50. 素质是立身之基,技能是立业之本

51. 提高职业道德素质:学习职业道德规范;提高职业道德意识;提高践行职业道德能力

52. 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

53. 恋爱中的道德规范:尊重人格平等;自觉承担责任;文明相亲相爱

54. 家庭产生的重要前提、缔结婚姻的必然结果是:婚姻

55. 家庭美德的主要内容: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邻里团结

56. 家庭关系的核心是:夫妻关系

57. 个体人格完善的重要标志是:个人品德

58. 积极社会发展进程中重要的主题精神力量是:个人品德

59. 采取有效的道德修养方法:学思并重、省察克治、慎独自律、知行合一、积善成德

60. 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以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来看待道德

61. 锤炼高尚的道德品格:

ef="">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激发正向的道德认同和道德情感;强化坚定的道德意志和道德信念

62.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是:志愿服务

63. 志愿服务的精神是:奉献(精髓)、友爱、互助、进步

64. 社会风尚: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

65. 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是: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道德素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国精神 社会主义道德 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