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到底有没有是非呢?
是非来自于判断,判断难免具有主观的色彩,见仁见智的情形比比皆是。
庄子说:“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如此说来,岂不成为相对主义?
1 相对主义的后遗症
相对主义的后遗症是什么?
首先我们承认,个人确有不同的兴趣与嗜好。
你喜欢下棋,我喜欢游泳,只要不会互相牵制,不妨各行其是。
其次,在公众事务上,可以参考两点:
一是经由大家表达共同的意愿。
譬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是非,并无绝对的标准可以采用,这时要靠公决。
二是听从专家的意见。
例如新的地铁线路要如何规划,又要如何建设?这不是一般人凭着主观直觉可以决定的。
2 如何明辨是非?
然而,真正麻烦的是道德上的是非。
大原则没有问题,罗马哲人艾比克泰特(Epictetus)说:“想想看,当你毫无私心地赞美时,你赞美谁呢?你赞美义人还是不义的人?谦虚的人还是傲慢的人?温良的人还是放纵的人?”
虽然如此,我们还是希望知道:如何才能成为明辨是非,又行善避恶的人?
以下四点意见可以考虑。
第一,对于道德行为,要化被动为主动。
被动是指受到外在的压力、约束、期许;主动则是自己愿意去做。前者受制于义务,后者则是真正的德行。
中国人重视群体之间的互动关系,常以义务为行为之基础,对于外来的批评与毁誉十分在乎。
但是,真正成熟的人格,则是因为自己要培养德行而主动积极地为善。
简单说来,内心要敏感些,使行为出乎至诚,在行善之中实现自我。
3 勉励自己与宽容别人
第二,黑白二分的道德判断是武断的。
小孩子看电影时,喜欢追问:谁是好人?谁是坏人?天下当然有好人与坏人之分,但是不能普遍而恒久地有效。
因为好坏的判断需要特定的标准,脱离此一标准,许多想法随之改变;
其次,一个人再好,也不易面面俱到、时时警觉。于是,大多数人处在灰色地带,时好时坏,进进退退,十分辛苦。
这种情况提醒我们自己多加努力,同时要对人宽容。
关键在于保持一颗清醒的心。
4 “不屑于”做坏事的人
第三,培养品味,提升自己对美好事物的欣赏能力。
我在耶鲁大学念书期间,受教于余英时先生。
余先生用印一方,上刻“观于海者”四字,取自《孟子》“观于海者难为水”之意,实有恢弘的气魄。
回到是非判断上,一个人常会因为品味较高而“不屑于”去做坏事。
这时考虑的未必是“义利之辨“,而是自恃人格尊严,实在不愿做一些事。
至于如何提高品味,则是人文素养的问题了。多接触文学、艺术、宗教作品,总能让人心胸开阔。
5 道德行为的上限
第四,宗教可以发挥相当可观的作用。
一般而言,道德行为的上下限是宗教与法律。
宗教所对应的是人的良知以及生前死后的报应。信徒必须守戒律,否则自觉不安而无所依靠。
宗教的要求是无限的完美,对世人启迪甚大。唯一要避免的是排他性,亦即各宗教之间设法互相尊重、彼此宽容。
下限则是法律,由外在力量规范大家的行为,维持社会群体的和谐。
6 人生不妨“难得糊涂”
有关判断是非的问题,以上是几点参考。我想说的是:
人生不妨“难得糊涂“,对于小是小非不必计较,尤其是个人的得失可以看开些。但是,对于大是大非,则必须努力分辨。
这不仅是为了群体,更是为了自己。
因为唯有出乎内心的意愿,才能长期坚持原则,而自己内心不是正有明确的要求,想要成全自我吗?
人有自由,必须判断以便选择。判断难免主观,那么我能否主观而不武断,在我与他人之间找到共鸣的基础?
亦即,相信大家都有一颗真诚的心,向着“人与人之间适当关系之实现“去发展。
我们可以肯定:越真诚的人,越有是非感,越能自我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