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语:《庄子》分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共三十三篇。以寓言故事为主,兼具文学趣味和哲学思想。
我的目标是通读全篇,但文言文实在艰涩。所以我用自己的语言转写成故事和感悟,拆分阅读。希望你喜欢我的文字。多提宝贵意见!不甚感激!
全文共3700字
前情提要:上周花了两篇文章讲完了《逍遥游》里的八个故事,有鲲鹏虫鸟之见;列子御风飞行;尧让天下;肩吾和连叔讨论吸风饮露的圣人;庄子、惠子争论大葫芦、丑大树的用处,看似分裂的故事却直指核心问题——何为逍遥?无己、无功、无名、无用。
昨天开启了庄子另一篇经典内篇《齐物论》第一期,齐物齐物,乃万物齐同:生死,贵贱,荣辱都是一回事。是非,对错,善恶,皆出自“成心”,即人接触外物后被蒙蔽了的真心,进而生发出成见和偏见,乐此不疲地损耗自己去斤斤计较。
前文回顾:
《庄子 逍遥游》(一):鲲鹏腾飞九万里,鸠雀扑棱几尺高
《庄子 逍遥游》(二):巨型葫芦当船使,奇丑大树活得久
《庄子 齐物论》(一):灵魂拷问自己,意识从何而来?
《庄子 齐物论(二)》
世上本无是非,人,非要论出是非对错!
①言论和风吹不同,没有风吹草动那么自然,发言的人出口成章,表明自己的观点,但他们的发言并不能作为标准。他们真的说了什么吗?还是根本就没说什么呢?他们都以为自己的话不同于破壳小鸟的叫声,但真的有区别吗?还是根本就没有区别呢?
②大道为什么隐晦不明而有了真伪之分呢?至言又为什么隐晦不明而有了是非之分呢?大道本是无处不在的,为什么出现后又不存在了?至言为什么说出来又不被认可了呢?
③大道被小小的成就隐蔽了,至言又被华丽的辞藻掩盖了,所以才出现了儒家墨家的是非争辩,对方否定的他们就肯定,对方肯定的他们就否定,与其千方百计去证明对方是错的,还不如去观照事物的本源。
①夫言非吹也,言者有言。其所言者特未定也。果有言邪?其未尝有言邪?其以为异于鷇kòu音,亦有辩乎?其无辩乎?
②道恶乎隐而有真伪?言恶乎隐而有是非?道恶乎往而不存?言恶乎存而不可?
③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故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则莫若以明。
【鷇(kòu】须母鸟哺食的雏鸟。
①万事万物都有两面,不是这一面就是那一面。从那一面看不见自己这一面,但从这一面就能对事物有所把握。所以,彼方出自此方,此方也源于彼方。彼与此,二者相互依存共生。
②既然如此,一出生,即面向那方的死亡,一死亡,又面向即将到来的重生;有肯定就有否定,有否定也必有肯定;是非相随,没有绝对的错与对是与非,对的是错的,错的也是对的。所以圣人从来不去分辨是非,只求顺应事物的本源和自然发展。
③“此”是“彼”,“彼”也是“此”,“彼”有一个是非,“此”也有一个是非。真的有彼此之分吗?亦或是真的没有彼此之分吗?一旦超脱了彼与此,是与非的对立面认知,就叫掌握了“道枢”,即大道的关键枢纽。合乎了道枢,才算是真正进入了道之环的中心,轻松应对无穷变化。藏在“是”中的变化无穷无尽,藏在“非”中的变化也无穷无尽,所以说老生常谈,还是那四个字——莫若以明,不如去观照事物的本源。
①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说也。
②虽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是以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亦因是也。
③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无彼是乎哉?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也。故曰:莫若以明。
万物混同,浑然相通,有何区别?没有区别
①用手指来说明手指不是手指,不如用不是手指的东西来说明手指不是手指;用白马来说明白马不是马,不如用不是白马的东西来说明白马不是马。从万物浑然一体的齐物论观点来看,天地不过一指,万物无非一马,没有任何区别。
②可以是可以,不可以是不可以。路是人走出来的,事物的名称都是人叫出来的。为什么是这样的呢?它原本是这样的,所以人们就认为是这样的。为什么不是这样的呢?它原本不是这样的,所以人们就认为不是这样的。
③为什么可以?因为它原本就是可以的,所以人们就认为是可以的。为什么不可以?因为它原本就是不可以的,所以人们就认为是不可以的。
④任何事物本来就有它正确的,应该被认可的一面。没有什么事物是不正确的,不该被认可的。举例来说,草茎和房柱,丑女和西施,以及世上一切离奇古怪,诡谲难解的事情,从道的观点来看,都是万物相通,浑然一体的。
【原文对照】
①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马喻马之非马,不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
②可乎可,不可乎不可。道行之而成,物谓之而然。有自也而可,有自也而不可;有自也而然,有自也而不然。
③恶乎然?然于然。恶乎不然?不然于不然。
④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故为是举莛tíng与楹yíng,厉与西施,恢诡憰jué怪,道通为一。
我的感悟:是非观到底对不对?要不要?
庄子的话有点绕,单单一个“是非”竟然可以引申出如此多的思考,不得不佩服他的最强大脑。“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我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的确,多少次的无明之火,都是缘起于想反驳对方的立场,争一时之气。赢了,沾沾自喜,输了,闷闷不乐。听庄子一句劝,“莫若以明”,凡事追根溯源,别人的闲言碎语就是沿途的枝枝蔓蔓,不提也罢,别为了这些琐事逞一时之快。不如直达源头,解决问题。
可以说庄子是避世、消极的,也可以说他是超脱张扬的,就看读者的心态能读出什么来了。这些观点一直在冲击我心里的“树活一张皮,人活一口气”、“不蒸馒头争口气”这些话,觉得都有道理,但也有点迷茫。
这是我目前的感悟!
庄子还不忘调侃一番儒墨两家持己方观点互相对骂的现象,我道家在旁观战,不参与其中,你们说的都对,也都不对,根本就没有是非,所以我不去分辨是与非,顺应自然,万物皆通,万物皆同也!高,实在是高!
这令我想到我昨天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还对他说过:“做人要有原则,要有是非观念,不要因为害怕或崇拜谁,就不敢违背那个人的意愿。记住你的立场和原则,不要站队,而要站原则,要建立自己的是非观。”
我觉得我说的好像没错,但是按《齐物论》的观点似乎又哪里错了。我是不是要对孩子这么说:“任由他们去争论吧,没有谁对谁错,不要参与任何争辩,都是人心被蒙蔽的把戏罢了。”
十多岁的孩子能听懂吗?我都怕自己说不清楚,越说越乱。“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让我去经历孩子所经历的,我又能做到几分呢?真是看人挑担不吃力。
这是我的困惑,究竟要不要有是非观?
知识拓展:公孙龙的《白马论》——如何三步论证“白马非马”?
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中提到,“马”是当时辩者辩论的一个重要主题,我的理解那就是当时的“热榜热点”了,尤其以公孙龙的《白马论》最为著名。
“白马非马”是古代思想史上的著名命题。公孙龙的三步论证是这样的:
①首先,这字面上的概念来论证:“马”指马的形态,凡是具有马的形态的都命名为马。“白”指颜色,凡是白颜色的都命名为白。“白马”是马的形态再加上白的颜色,即白色的马。可见,“马”与“白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所以“白马非马”。
【原文】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命色者非命形也。故曰:白马非马。
②其次,他又从“马”与“白马”的包括范围不同来论证:“马”包括一切马在内,所以黄马、黑马都包括在内。白马仅限于白色的马,黄马、黑马不在内。所以“白马非马”。
【原文】求马,黄、黑马皆可致;求白马,黄、黑马不可致。
③第三,他又从个性与共性的关系来论证:白是一切白色的共性,而不是马;马是一切马的共性,而不是白。白马指白色的共性加上马的共性。所以“白马非马”。
【原文】白马,非马也。白马者,马与白也,白与马也。故曰:白马非马也。
公孙龙的论证在逻辑上和概念分析上做出了独到的历史贡献,听上去似乎有点道理,但是他混淆概念,割裂并夸大字面意义上的差别,始终流俗于诡辩,总有种上不了台面的感觉。用现在流行的一句话评价,就是“格局小啦!”
庄子这段话里的“以马喻马之非马”是不是对公孙龙“白马非马”的时评,不得而知。不过我一时好奇,还是查了一下他们的年龄差:
从生卒年看,庄子比公孙龙要大49岁。假设公孙龙20岁(公元前300年)出道,提出白马论,庄子也已经69岁了。不过他活得长,所以时评公孙龙也不是没可能,更何况当时“以马辩论”是一种潮流。而且,《庄子 杂篇 天下》中也记载了辩者"二十一事",其中直呼其名提到过公孙龙。
【原文】桓团、公孙龙辩者之徒,饰人之心,易人之意,能胜人之口,不能服人之心,辩者之囿也。
【译文】象赵国的桓团和公孙龙这一类人,(强行)给人洗脑,改变听众的观念,只能使人口服,但心却不服。他们自己也落入了自己设的圈套,牛角尖钻不出来了 。
虽说杂篇不一定是庄子本人所著,但是道家一派对公孙龙这种炫技炫智,为争而争的作风肯定是看不大惯的。我也有同感,就算白马非马,争来何为?毫无意义。你若愿意,天下都可以叫做“马”,一个称呼而已。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