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收集资源网

给我最深刻的阅读感受是神性与人性的对抗

网络 2022-12-07 11:56

关于创作

一些回答

一、几个外国小说

1.列夫·托尔斯泰

列夫·托尔斯泰给我最深刻的阅读感受是神性与人性的对抗,不管是面对战争,面对爱情,还是面对一次在我们这里不会被认为是犯罪的犯罪。他对制度的攻击并不止于攻击制度,更在于人的救赎。我把这称之为伟大的托尔斯泰之美。

批评与自我批评 批评别人_批评和自我批评 批评自己敢于截短亮丑,批评别人敢于_解构主义批评老人与海

2.加西亚·马尔克斯

在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小说里,时间和空间都是可以回旋的。历史不但是骨感的也是奇幻的,现实不但是实在的也是传奇的,事件中的人性或因人性而发生的事件,不但是复杂的,甚至是残酷的,也是童稚般天真的,以至于让我感到伟大的加西亚·马尔克斯是一个智慧老成而又永远不会长大的稚童。当然,我这里说的主要是他的《百年孤独》。

3.契诃夫

我说过,契诃夫是我阅读到的最具智慧的小说家,就因为他的智慧,我在他的《小公务员之死》里读到了他微笑着的自嘲,在《苦恼》里读到了他有泪却不让流出眼眶的人性之美,在《瞌睡》里读到了他因为很难说是简单还是单纯而导致的残酷,在《万卡》里我读到了对不幸的饱含诗意的温情表达。我当然也没有忘记他也是一位伟大的戏剧家,他的小说艺术处处都有我们常说的戏剧性,而他的戏剧也告诉我们所谓的戏剧性不一定是剑拔弩张的,也许是隐藏在平淡无奇里。其冲击力往往在平常的“小处”。在平常的“小处”里发现戏剧,是契诃夫艺术智慧的组成部分。一段对话,也可能具有强烈的戏剧性。

他的语言也是诗性的,读几行《草原》中的场景描写就会有强烈的感受。

批评和自我批评 批评自己敢于截短亮丑,批评别人敢于_批评与自我批评 批评别人_解构主义批评老人与海

在他的每一行文字里都能感受到他对人的关怀。

《瞌睡》里一个小女孩因为太过瞌睡而掐死了主人的孩子,人命关天的事件,契诃夫却把更为残酷的“后来” 减省了。他当然不是没有能力写好这个“后来”,而是他知道一味的晾晒残酷不但不是一种智慧,还有可能是一种愚蠢。

契诃夫的小说是朴素的,也是具有现代性的。

4.海明威

对海明威我曾说到他的简洁。海明威的简洁不止于语言,更在于他的“冰山理论”,他把“冰山”安置在了深水之中,这样的安置也是海明威的简洁。还有,海明威对“场景”的重视,让他省去了没有必要的叙述语言。

批评和自我批评 批评自己敢于截短亮丑,批评别人敢于_解构主义批评老人与海_批评与自我批评 批评别人

除了简洁之外,还有他故事和人物的力度。这在他的《杀人者》,尤其在《老人与海》里都有不同凡响的表达。

二、 关于自然主义

在我看来,没有绝对自然主义的艺术,无论什么样的艺术形式都无法复制和还原我们所谓的“生活”,即使照相也无法做到,把自然主义作为一种艺术倾向,可以是一种说法,对艺术创作的意义到底有多大,我很怀疑。对艺术研究应该有其价值吧,比如,把它作为一个艺术流派。

三、 关于浪漫主义

我的小说应该与文艺批评中所谓的浪漫主义无关。所谓的诗性表达是对无奈,压力,变形的诗意化解构。当然,也可以把这种解构称之为“中国式浪漫”,一种变形或畸形的浪漫。这样的“浪漫”,是人性面对不应该承受而又不得不承受的压力时的自然反应。当压力强过物体的受压力时,物体就会变形,长期受压而不死,就会导致精神变形,心理扭曲,言行不一……习惯这种强压下的生存,就会习惯压力导致的变形,视非常为正常,视邪性为正当。我们也把这样的对压力的解构称之为“变通”。文化心理和精神建构成形,就是所谓的“性格”。我们如果没有对这种超强压力的解构力和这样的民族性格,这个民族恐怕早就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这样的解构,有其弹性。这样的弹性也许是诗性的一种。荒诞的,反讽的诗性。

解构主义批评老人与海_批评与自我批评 批评别人_批评和自我批评 批评自己敢于截短亮丑,批评别人敢于

我小说中有很多是这样的人物。如果我的作品里还有所谓中国叙事,所谓的性格塑造的话,也都在这些人物形象里。

四、审丑意识

丑和美是相对的两极,如果是丑就无美可言。审丑之审的含义在审视。没有对丑的审视就不可能有对丑的表达,也就没有所谓审丑的艺术。所以,在我看来,审丑之美,美在艺术,说到底还是一种审美。把丑写得真切,生动,精彩,有力,写出丑象所遮蔽或隐蔽着的真相。这是艺术之美,不是丑之美。这才是审丑之美的价值所在。我们看到的伟大的艺术作品,几乎都与审丑有关。所谓的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品都具有各自独到的审丑意识。没有审丑,何来批判?没有批判,何处寻美?纯粹审美的文学作品在我的记忆里好像没有。

对艺术美学来说,美的含义应该不仅是我们经常有的适意与舒心。残酷、孤独、荒诞、变形等等,包括丑与恶,都在其列。

五、关于“形下”与“形上”

在我看来,中国文学史和中国思想史一样,更多的是一种“形下”的传统。很少有对形象的拷问,考量和质问,更多的是对“先验”的忽略,有鬼神也是“形下”的,功利性的。正因为是这样的传统,我们的文学似乎不屑于诸如孤独、边缘、局外、异己以及“乌托邦”的价值和意义。重显示,重日常,重具体,不屑于打通“形下”与“形上”的屏障。不善于在具象中寻找“形上”。所以,我们的文学形象中没有“浮士德”,没有卡夫卡那样的“城堡”。

(未完......)

附记:

上边的所谓回答,是因为西北大学周燕芬教授的文学硕士张蕾。她阅读了我全部的小说和诗,并有大量的笔记,思考和质问。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是希望对她的论文有所帮助。还有几个问题,因为类似或相同,挪到了另外的地方。特此说明。

人性 文学 艺术 小说 契诃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