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收集资源网

【每日一题】方法论的重要性求学还是工作阶段?

网络 2022-12-03 17:58

方法论的重要性

无论是求学还是工作阶段,相信大家都听说过各种各样的学说和理论:毕达哥拉斯学派,欧式几何、牛顿力学、进化论、量子力学、功利主义、凯恩斯主义、格式塔心理学、K线图等等。这些观念代表了我们人类看待世界的角度,其带来的影响远不仅仅局限于观念本身,工程技术的应用已全方位的将这些观念渗透到了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如何看待事物,决定了我们如何思考,如何行动。我们的情感和理智,感受与行动,无一不是构建于我们对世界和自身的看法之上的。在变化空前剧烈,在咨询空前发达、交流空前便利的今天,面对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能够做到有自己的独立判断,拥有一套和谐统一的世界观,可能比在任何时代都要重要。

撰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在于表达看待世界的拙见,希望碰巧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

一些基本的观点

方法论是物质吗_论物质与爱情和婚姻_物质范畴是意识还是物质

在回答什么是好的方法论之前,首先需要澄清几个基本观点。这些观点是后续讨论的基础,如果连这些观点都无法达成一致,后续的争辩就会变的毫无意义。

1.实在与经验之间存在不可跨越的鸿沟:我们所能认识的事物,都只不过是发生在我们大脑中的反应而已,无论我们感觉到什么,都不能从逻辑上得出对于外界世界的任何结论,甚至是外界世界存在的结论。世界的本质,我们是无法知道的,我们所能知道的只能是经验和感受本身而已。当我们使用“现象”、“行为”和“观察”一类的词语时,我们描述的只是主观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幸运的是:尽管个体差异巨大,但我们的观察总是能够莫名其妙的达成一致,来自不同侧面经验的相互验证加剧了这种主观感受的可信度。这为后续的讨论提供了一个可用但并非完全坚实的基础。

对于实在与经验的关系,辉格有2段文字描述的非常棒,引述如下:

“我的心智就像坐在法庭里的陪审员,毫无希望亲临现场,只能从凌乱的证据中努力重建案件“事实”;当然,来自不同感觉渠道的材料之间的相互印证,包括他人对我的推断的反应,可以加强我对推断的信心,但所有这些都只是心理习惯,而不是逻辑推导。”—《实在与经验》

“每个人在观察和谈论世界时,都必须戴上一副有色眼镜,带着一套预设的概念和假设,带着本能、生活史和各种自觉的理论所赋予你的偏见,这些预设和偏见体现在你所说的每一个句子和词汇之中,离开这幅眼镜,你看到的只是一片混沌。尽管如此,某种程度的客观性还是可以指望的,那将来自基于共同语言的有效对话,语言的共同性体现在对话者愿意采用同一组词汇和句式,而每个词汇和句式在他们的头脑中所唤起的观念和联想有着起码的相似性,由此使得对话可以持续下去。”—《自私的皮球》

2.世界的运行是有规律可循的: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对于规律的存在需要有信心。尽管对于“真实”世界的终极真理无法触及,人类通过对经验进行归纳、演绎等方法,可以将现象还原到比较为单纯的地步,将纷繁复杂的现象用少数普遍性的规律来阐述,借以逼近真理。

3.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必然是有原因的,绝不会是无缘无故的。

以上3个观点虽然无法用理性证明,但对此的共同认可却是人类科技和文明得以发展至今的重要基础。相反的假设在刘慈欣的《三体1》中出现过,由于智子的干扰,离子对撞实验呈现出不可预测的状态,导致了一大批顶尖的理论物理学家相继自杀,共同信念的重要行可见一斑。

好的方法论的特点

对于前述的观点达成了一致之后,回到我们关注的问题,好的方法论需要具备哪些特征?概括而言,我认为需要具备以下3个特点:

论物质与爱情和婚姻_物质范畴是意识还是物质_方法论是物质吗

1.具备解释力

这是由方法论本身的属性所确定的,所谓“解释力”体现在如下3个方面。首先是一般性,能够系统的解释表面纷繁复杂的现象。其次具备抽象性,关注问题的核心而忽略无关宏旨的部分,帮助我们认识所谓主要矛盾。最后是跨越时间的能力,既能够解释过去发生的事情,也能够预测将来。以上的3点解释,我们做以下仔细的检视:

首先对于理论的一般性:张五常的《经济解释》说的好:“事实不能解释事实,解释现象需要非事实的抽象理论。”现象之间的关联规律何其多,我们需要的是具有系统化阐述事物发展规律的抽象理论,即所谓的举一反三,这就是其重要性所在。好的理论解释的是因果,而不是现象表明上的相关性。听起来容易理解,但这也是我们平时往往最容易忽视的地方,比如听到“中美贸易战”就认为“股市会下跌”,其本质上是犯了用事实解释事实的错误。诚然两者有一定程度的关联,但根本的逻辑原因并没有被解释清晰,不具备一般性。当然,不同的方法论其一般性的大小是有区别的,比如加了很多限制条件的“特殊理论”解释力小,而有极大一般性但是永远正确的“套套逻辑”,比如经济学中 总需求=消费+投资+净出口+政府购买 永远远正确。高手善于为套套逻辑加入边界条件来进行千变万化的巧妙应用。

其次是理论的抽象性带来的“虚假性”问题,因为以理论解释现象,在某种程度上一定是抽象的,抽象的思想并非事实。其“虚假性”体现在如下方面:

尽管抽象的理论存在上述种种的“虚假性”,但同时其正是由抽象本身也获得了一般性的解释能力。有解释力的理论的重点并不在于其是否“真实”(前面已经所述,我们对于真实是一无所知的),而在于其是否能够帮助我们理解事物运行的规律。

论物质与爱情和婚姻_方法论是物质吗_物质范畴是意识还是物质

最后是跨越时间的能力,这里最经典的案例之一是爱因斯坦于1916年提出的广义相对论,不仅成功的解释了“水星近日点进动”现象,其理论预言的“光线引力偏折”更是在之后被观察多次验证。解释过去的同时能够预测未来,经得起时间流逝的考验,这是解释力强的最佳佐证。

2.可证伪 ( falsifiability )

科学不是求对,也不是求错,科学求的是“可能被事实推翻”。可证伪学说来自于卡尔·波普对石里克、卡尔纳普等人提出的“逻辑实证主义”的修正与改良。后者应用归纳法作为武器,认为科学的理论是经得起经验事实验证的。然而,前述的基本观点1中我们提到,事实和经验之间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更不用说有限次的观察相对无限次可能性带来的归纳不完全问题。卡尔纳普意识到该问题后提出了“确认度”的概念,认为理论被经验事实验证的次数越多,则确认度就越高。但波普仍然敏锐的指出有限观察相对无限可能性的总值导致确认度接近于零,正是基于归纳法无穷尽对人类的观察进行总结,“可证实性”被波普弱化为“可证伪性”。即我们可以认为:如果一个理论始终处于可能被证伪的境地却一次次的得到验证,恰恰说明了该理论的正确性和生命力。

这里需要强调一个最基本的逻辑,如果有A—>B的规律,当发生not B—>A的时候(而不是not A—> not B),才是证伪。比如若下雨(A),天上就一定有云(B)。如果出现没有云(not B),但有雨(A),下雨必有云只说就被事实推翻了。尽管这是逻辑学中最基本的定理,当我们面对复杂的实际问题时,往往会忘了这条原则而发现不了一些谬误。

这是好的方法论的第2个特点,看似理所当然,但可证伪意味着需要一个前提:理论本身需要清除的显示他有错误的可能性。回到现实生活中,违背“可证伪”的原则的理论比比皆是,他们披着各种不同的外衣,让我们难以分辨。这些理论可分为以下几种,简单举例如下,其在现实的理论中往往由于经过多重推断,而让人难以发觉。

物质范畴是意识还是物质_论物质与爱情和婚姻_方法论是物质吗

3.美

相对于具备解释力和“可证伪”而言,美无疑是一个更高阶的要求,也是一个掺杂了更多主观因素的判断(方法论本身就是人类对经验做的主观加工和提炼)。

”简约”之美:尽管对于“美”的理解有所不同,但由于方法论创立的意旨就在于化繁为简,导致了”简约”之美的共同被认可。她体现了人类对于凭借理性和智慧能够理解世界的信心。无论是“奥卡姆剃刀”原则的广泛接受、简约至极的麦克斯韦方程所受的推崇,还是爱因斯坦的名言:If you can't explain it simply,you don't understand it well enough.都表达了人类对于简约之美的喜爱。

个性之美:这里引用杨振宁先生的一段话作为解释,这段话完美的贴合了我想要表达的意思:

"在每一个有创造性活动的领域里,一个人的爱憎,加上他的能力、脾气和机遇,决定了他的风格,而这种风格转过来又决定他的贡献。乍听起来,一个人的爱憎和风格竟与他对物理学的贡献关系如此密切,也许会令人感到奇怪,因为物理学一般认为是一门客观地研究物质世界的学问。然而,物质世界具有结构,而一个人对这些结构的洞察力,对这些结构的某些特点的喜爱,某些特点的憎厌,正是他形成自己风格的要素。因此,爱憎和风格之于科学研究,就像它们对文学、艺术和音乐一样至关重要,这其实并不是稀奇的事情。"

好的方法论正是在满足以上3条原则的前提下不断的修正和发展,向着具备更大的一般性发展,科学的进步在于有广泛解释力的代替了较狭窄的。

求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