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心理学教授写的心理学科普。上网搜相关信息,这个教授应该是靠谱的。
本书对许多心理学常见误解与伪科学做了辨析。看完才明白心理学也是一本讲究实证的科学,佛洛伊德那一套在当代心理学界早就不招待见了,因为缺乏实证,不能预测与指导,只能事后诸葛亮。
《巨婴国》作者武志红自称是北大心理学本硕连读的,看完本书后我判断武志红要么是有意的骗子,明知他的那一套理论经不起同行评议这个最低的学术标准,还要在媒体上大肆宣扬,要么是心理学的差生,完全不认同心理学的实证方法,完全不认可学术发明发现的规范,执意到媒体上宣扬他自己的理论。
以下是书中重要信息与观点的摘抄,#号后面是kindle电子书的页码:
1:心理学不相信个人的智慧,更相信科学的方法,而科学方法的本质是证伪,即对我们的经验、常识和直觉,产生怀疑、挑战和批评。#67
2:时至今日,每个学心理学专业或从事心理学工作的人仍然会被人问到三个问题,第一个通常是:“你知道我现在心里在想什么吗?”名列榜眼的问题则是:“你会催眠和解梦吗?”排名第三的问题则一般是:“什么,你们心理学还做实验?”这类对于问话人来说再正常不过的问题,却总能让这些学心理学的人哭笑不得。#88
3:心理学是一门科学,必然要遵循科学的标准,即研究的必须是实证可解的问题;方法上要遵循系统的实证主义;研究结论是公开知识,即能够被重复验证(可再现性),并能经过同行评议。这三条标准也是区分科学心理学和其他伪心理学的分水岭。#112
4:没有人会因为不懂量子力学的各种晦涩的术语而鄙视物理学,但他们却会因不能忍受心理学术语所造成的隔膜而对科学心理学产生拒斥,继而转向了那些通俗易懂但科学性无法得到保证的理论或方法。#123
5:但由于种种原因(如专业限制、商业考虑等等),最终呈现在大众面前并得到广泛传播的往往并不是科学的心理学,而是包装精美的伪心理学;有一些所谓的“心理学家”甚至在媒体平台上用错误的理论误导大众。#131
6:人们并不知道许多伪科学(例如占星术、通灵外科手术、超速阅读、生物节律、接触治疗、潜意识自助录音带、辅助沟通和灵媒侦探等)所宣称的主张,其实早已被证明是错误的。#169
7:简而言之,现代心理学并没有像媒体和一些人文学科那样被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理论所左右,也没有被其限定。#240
8:当公众面对真实性可疑的科学发现时,一个屡试不爽、颠扑不破的标准就是,考察这些发现是否在得到认可的科学期刊上发表过以及是否经过了同行评审。#428
9:“人性本善还是本恶”就不是一个可实证的问题,因此不属于科学领域。“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同样也不是实证问题,因此也不属于科学领域。#458
10:世俗智慧的可鄙之处就在于,它们压根不承担被驳倒的风险。#497
11:可证伪性标准主张,一项理论如果有用,它所作出的预测必须是明确的,理论必须两面兼顾,也可以说,这项理论在告诉我们哪些事情会发生的同时,应该指出哪些事情不会发生。#609
12:当研究人员承认精神分析的“解释”对治疗该疾病毫无用处的时候,对抽动性秽语症的认识和治疗才开始获得进展。#691
13:同样,如果外行人使用术语“抑郁”,那就意味着“感觉糟透了”。相反,在《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iagnosticandStatisticalManualofMentalDisorders)中,对抑郁症的专门定义占用了超过12页的篇幅(AmericanPsychiatricAssociation,2000),并且与“感觉糟透了”有着很大的区别。#1059
14:个案研究和见证作为评估心理学理论和治疗的证据是毫无价值的。#1212
15:个人见证的鲜活性常常令其他一些更可靠的信息黯然失色。#1309
16:每周在高速公路上死于车祸的人数,相当于一架喷气客机的载员数,但我们对此漠然置之。这是因为“能坐满一架喷气式客机的人死了”这一信息没有通过媒体以一种鲜活的形式传达给我们。#1332
17:不仅公众受到鲜活性问题的困扰,在心理学和医学领域,有经验的临床从业者一直都在努力摆脱个别案例的压倒性影响给他们的决策带来的阴影。#1396
18:兰迪的生物节律和占星术小把戏,其实是一种被命名为巴纳姆效应(Barnum,著名的嘉年华和马戏团的团主,提出了“每分钟都会有人上当受骗”的说法)现象的范例。这一效应曾被心理学家广泛地研究。研究者发现,大多数成年人都会认为泛化的个性总结都是准确的,并且都是对自己独特的描述。#1426
19:重要的是,我们要意识到电视、网络、平面媒体会公布心理学领域里几乎所有稀奇古怪的主张,只要他们觉得这能够吸引观众,就不顾这些主张与已有的证据是多么地相悖。#1493
20:不幸的是,许多纽约的民众和组织并不这样看。他们对“实验”这个鲜活的词语作出了情绪化的反应,并且反对这项旨在让城市更合理地运用资金的对照研究。#1949
21:杜夫罗的一位对贫困国家进行援助实验的同事说,经常有人对她说:“你不应该拿人做实验。”她回复道:“好吧,那你就别想知道项目是否有效——那不是实验吗?”#1964
22:简而言之,心理学在很多方面都贴近“真实生活”,只不过很少为大众所知。研究型心理学家已经找到了怎么使人们节省更多的养老金以及如何增加器官捐赠比例(Thaler&Sunstein,2008)的途径,发现了如何让人们去注射流感疫苗(Price,2009),创新出了能够减少能源使用的行为模式(Attari,Dekay,Davidson,&RruinedeBruin,2010;Todd,2010)。#2370
23:金融分析师通常会对股票市场价格的每一次小的波动都编造出精细的解释,而实际上这种变化大多只是随机波动而已(Kahneman,2011;Taleb,2007)。#3274
24:而实际上,23人的班级中,两人同一天过生日的可能性大于50%。而在35人的班级,可能性就更大了(概率大于0.80;见Martin,1998)。因此,美国历史上有43位总统,詹姆斯·波尔克和沃伦·哈丁两位在同一天出生(11月2日)也就不足为奇了。#3419
25:同样地,在上述研究中,临床心理医生相信,他们的经验应该可以提供给自己一些“洞察力”,从而得以作出比定量数据更好的预测。实际上,这些“洞察力”根本不存在,他们的预测比依赖公开的统计信息所作出的预测要差。#3501
26:有许多有效性经过了严格的心理学检验程序验证的认知和行为疗法,却很少出现在书店的货架上。利连恩菲尔德(2012)估计每年有3500种自助读物出版,其中只有5%的书中具有科学效度。#3622
27:他认为伪科学的主张有以下一些特征:●喜欢采用特殊的假定,使得其主张免于被证伪;●强调主张是确证的,是不可辩驳的;●喜欢将提供证据的任务强加给怀疑者,而非拥护者;●过度依赖轶闻趣事和各类见证叙述来证实其主张;●逃避同行评审;●并非建立在已有的科学知识之上(缺乏学科关联性)。#3898
28:世俗智慧通常包含许多一厢情愿的想法:人们更愿意相信世界是他们所期望的样子,而非其真实的样子。为此,科学家们承担着费力不讨好的任务,那就是去告诉公众:这个世界的本质并不是他们所想象的那样(“不,快餐对你的健康没有好处”)。#3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