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献苏/海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商丘师范学院讲师
中小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中小学课堂,是贯彻党和国家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客观要求,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选择,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现实之举。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指出:“创新中小学德育课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课堂是培育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的主要场所,更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阵地。目前,学术界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的研究成果中,关于“为何进”的问题进行了多维阐释,取得了系列成果,但关于“何以进”“如何进”等问题的整体研究相对薄弱。本文认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中小学课堂,不仅要在观念上把握好“为何进”的理论问题,还要在实践中把握好“何以进”“如何进”的路径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就要遵循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以及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中小学生成长发展规律,从优化理念、直面问题、机制构建等层面加以推进,更好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眼入脑入心。
一、优化理念: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中小学课堂的常态化
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中小学课堂的理念,目的在于解决好为何“进”、为谁“进”以及怎么“进”等问题的思想观念的总和。理念的优劣,往往直接影响着进度与实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中小学课堂不是为“进”而“进”,而是通过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的价值理念,不断增强其统领功能,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中小学课堂常态化的理念。进中小学课堂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统领作用,特别是要将其丰富内涵与时代精神贯穿于教书育人全过程。当前阶段的关键在于,要深入教书育人的具体环节之中,对教学内容、教学情境、教学层次全面优化,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统领功能常态化。
(一)教学内容:突出重点、加强引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党在领导全党全国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过程中凝练的共同理想与价值主张。它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进行了论述,其内容具有高度的理论性和抽象性。推进其进中小学课堂,要重点优化三个方面的教学内容。首先,要在关注中小学生身心特点的基础上注重教学内容的转化。中小学生特别是中学生的思维较为活跃,个性较为张扬,但对于比较抽象的概念或者理论的理解力相对欠缺。因此,要关注教学内容的有效转化以及学生认知能力、接受程度的差异,做到因材施教,以增强不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其次,在尊重中小学生成长规律的基础上注重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中小学生处在思想形成的奠基阶段,学生的认知能力、接受能力及判断能力处在一个循序渐进的强化过程之中。所以,在教学内容上应当合理安排与中小学生成长阶段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内容体系,构建具有连续性、层次性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通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党领导广大人民在建设、改革和发展过程中根据实践的需要而积累和凝练的理论成果。为此,我们将这些内容融入中小学课堂教学过程应坚持与时代同行、与历史同进。在历史和时代的发展进步中引导中小学生深化认识、勇于实践,从而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能够满足中小学生的学习需求。再次,教师要主动肩负起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中小学课堂不断优化教学内容的任务。从现实情况看,当前的中小学课程体系尚未设置专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课程。因此,德育课程及各学科课程教师要根据中小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社会发展需要,进一步挖掘各学科课程蕴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元素,从而构建以德育课程为主、各个学科课程为辅的协同育人机制。譬如,通过集体备课、分组研讨的方式来弄懂教材、吃透理论,将教材体系中的德育思想转化为教学体系中的德育内容,及时向中小学生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包含的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相关内容及其蕴含的思想内涵和时代价值,使中小学生增进价值认同。
(二)教学情境:优化环境、营造氛围
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以来,“很多专家学者从概念内涵阐释、基础理论挖掘、现状原因梳理进行了积极探索”。但从其进中小学课堂的角度加以考察的成果并不多,分析教学环境的成果则更少。毋庸置疑,课堂环境对于中小学生的知识学习和价值观形成,以及良好学风的形成均具有重要影响。而优化课堂教学环境又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中小学课堂的必要前提。因此,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坚持情理结合、融情于理,通过设置兼具指引性和开放性的话题讨论引导中小学生开展头脑风暴,强化中小学生对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深入理解,以教育感染力来增强育人实效性。可见,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质是一种精神层面的互动和对话,这种互动和对话需要借助良好的课堂环境。教师在课堂上要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引导力。通过生动语言、感人故事激发中小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境体验,培养中小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同时,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和督促者,可通过将调查、展示、互动等教学项目贯穿于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引导中小学生在教学环节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引导中小学生与核心价值观的相关教学内容产生同频共振,营造健康活泼的课堂氛围,发挥核心价值观的舆论引导功能,进而增强中小学生的德育意识。
(三)教学层次:因人而异、循序渐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中小学课堂的过程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过程,也不是照本宣科的传导过程,而是关注中小学生个体差异与全面发展需要的过程。从个体差异看,不同学生的生活背景、性格禀赋各有不同,这些差异会导致其价值观念、思想观点存在差异。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中小学课堂的过程中,要注重因人而异,并要结合中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体验,因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合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从全面发展需要来看,要注重处理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价值观念与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之间的有机结合,这里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以及他们求得满足的方式”。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中小学课堂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内容具体化、形象化,设计出有层次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流程,从而使其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质言之,满足学生的“需要”意味着必须遵循学生的观念认知规律、专业学习规律和成长发展规律,这样才能在充分尊重学生在知识学习、价值认同、观念养成、行动自觉等层面“需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向更加全面发展的“现实的人”的目标迈进,进而有效达成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的教学目标。
二、直面困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中小学课堂的主要问题
中小学课堂是学校立德树人的主阵地之一。当前,要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切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还面临不少困境。而如何面对这些困境,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并不断优化中小学课堂教学,强化“教育发展,德育优先”的育人理念,是各个学校需要认真面对的重要现实问题。
(一)缺乏多课程的协同教育机制
一些中小学校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往往聚焦于德育课程,各个学科与实践教学课程还缺乏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衔接。甚至在各个学科与实践活动中,几乎看不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内容。加之部分德育课程教师在讲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内容时,习惯于枯燥理论的灌输,因而使得一些中小学生出现厌学心理。讲授其他课程的部分教师也认为,只要把课程自身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即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只是德育课程教师的任务,以至在教学过程中忽视学生道德素养的养成教育,导致学生对语文、数学、外语等课程的学习很重视,而对培育正确价值观念、提升道德水平等内容不够重视。所以,学生价值观念的培育和道德水平的提高不能只靠德育课程教学。各个学校应尽快完善“学科德育”课程体系,不但要在德育课程上大力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还应通过遵守上课时间和课堂纪律、认真听讲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所有课程的课堂教学中去,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多管齐下,从而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合力。
(二)缺乏丰富新颖的教育方式
目前,很多学校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非常重视,并通过德育课程或专题讲座形式集中讲授相关内容。但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授课时间较短、大课授课方式难以有效互动、讲授内容偏重理论化等。因此,难以激发中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导致教师上课讲、学生过耳忘、课后无人学的现象,如此一来,课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就无从谈起了。显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并非一日之功,所以要引导学生真正理解、认同、内化并践行其丰富内涵与时代价值,并且需要循序渐进、持续加强。为此,可以根据德育课程教育的规律和特点,改变课堂教学的单一化模式,充分利用学校的网站、微信公众号、校园多媒体等媒体传播便捷、资源丰富的优势,多渠道、全方位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加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频次、提升其质量。
(三)缺乏与实际结合的教学内容
毋庸讳言,一些学校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还未能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即使有一定的结合也难以贯穿课程教学始终,使中小学生难以从整体上理解、把握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此一来,也就无法为他们的知识学习和未来成长提供有力的思想支撑与价值引领。同时,部分教师在讲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内容时,还未能深刻把握该课程的知识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间的内在关联。换言之,如果教师未能立足教学实情、无法准确把握德育课程教学的内在规律,而只注重对理论知识的硬性灌输,加之中小学生社会阅历浅,理性思维能力不强,那么,他们就无法全面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一般说来,课程教学中的教学内容主要源自教材,课程教材的滞后性决定了教材涉及的时事动态往往落后于教学实践,因而学生学到的知识内容难成体系,更难以发挥其教育和引领功能。
三、构建机制: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中小学课堂的有序运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中小学课堂的机制,是指由进课堂主体、目标、载体、方法等要素按一定方式发生作用和影响的整体性动态化形式。其有多种呈现方式,但集中体现为融合机制,即将核心价值观的理念和内容深度融合进理论课堂与实践课堂的全过程,在解决理论和实践脱节等相关问题的基础上,实现“有效促进师生情感碰撞,激发创新意识,促进教学相长”的目标。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中小学课堂融合机制的现实关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中小学课堂融合机制的构建重在“融合”二字,即要将“融合”作为其关键环节。不仅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融合课堂过程中的生成与覆盖,而且注重融合机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中小学课堂成效的反馈与评价。这意味着教师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理念、要求等要素融合到教育教学实践之中,“用自身行动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学识、阅历、经验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中小学课堂机制,其目标在于通过深度融合,营造“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的教育教学氛围,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理念、要求转化为中小学生的自觉行动。为此,要在构建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中小学课堂的融合机制上下功夫。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中小学课堂融合机制的主要类型
哪些类型的课堂能有效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念、基本内容?这也是本文需要解答的重要问题。从大的层面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中小学课堂可分为理论课堂和实践课堂两类:在理论课堂方面,主要包括德育课堂、“学科德育”课堂和自然科学课堂;在实践课堂方面,主要包括校园实践课堂、校外实践课堂和网络实践课堂。
1.理论课堂方面:德育课堂、“学科德育”课堂和自然科学课堂
本文所指的理论课堂,主要包括德育课堂、“学科德育”课堂和自然科学课堂三大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中小学课堂不仅依靠在德育课堂上来完成,而且需要其他理论课程的协同配合,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中小学课堂的实效性。
首先,德育课堂是培育中小学生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充分发挥主渠道和主阵地的作用,需要将转化思维贯穿于课堂教学全过程。也就是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体系转化为德育课程的教材体系、教学体系和学生信仰体系。通过向教材体系的转化,应对和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比如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价值观念融入德育课程的具体章节,并将其作为章节重点内容在课堂上详细展开。通过向教学体系的转化,应对和解决“怎么教”的问题,譬如通过构建教学模块、开展项目化教学、优化教学载体等方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研究宣讲同中小学生身心特点、成长规律相结合,用学生易于接受的表达方式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中蕴含的真善美。通过向学生信仰体系的转化,应对和解决“为何教”的问题。如通过树立问题意识,将“书本知识转化到学生的知识结构中,外化到学生思想道德行为中,凸显教学的问题性是积极有效的方式”,引导中小学生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
其次,“学科德育”课堂是培育中小学生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拓展。如何落到实处?需要做好三个“着力”并贯穿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一是要着力增强其他学科教师开展宣传教育的责任意识。这些教师不仅是学科教师的身份,也肩负着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任。不断强化这些教师的责任意识,有利于进一步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进中小学课堂的力度和效度。二是要着力增强其他学科教师的问题意识。其他学科教师应根据世情、国情、社情的不断变化,立足中小学生成长环境、性格特点、学习需求、职业意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中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理论内涵、实践导向与现实情境和中小学生实际深度融合,以拓展中小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其判断力。三是要着力增强其他学科教师的导向意识。从内容层面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于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土壤和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内容”。其他学科教师不仅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来看待,更要身体力行,坚持内容为核,真正在课堂上领会好、讲解好、传播好、弘扬好,实现知识性与价值性的有机统一。
再次,自然科学课堂是德育课堂的有益补充。自然科学课堂通过引导中小学生认识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引导其在认识和把握自然界运行规律的基础上,更好地掌握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水平。这意味着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课程的教师,不仅要教授好本专业、本课程的基本知识,也要在教授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锻造中小学生的责任意识、工作态度、岗位担当和敬业精神。正如有学者所言:各个学科课程与教学活动应当深入挖掘、自觉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切实把课堂教学作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丰富课堂教学的价值内涵,把素质教育改革推进到一个新阶段、新领域。
2.实践课堂方面:校园实践课堂、校外实践课堂和网络实践课堂
“理论教育要结合实际进行,有实践环节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中小学课堂既要立足于理论课堂,也要延伸到实践课堂,打造全方位、立体式的教育模式,从而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中小学课堂取得实效。本文所指的实践课堂主要包括校园实践课堂、校外实践课堂和网络实践课堂三大类。
首先,校园实践课堂又可以分为校园文化建设实践课堂与课内实践课堂两个方面。课内实践课堂是通过案例教学、小组活动、情境教学等方法开展互动式、研讨式教学活动的实践教学课堂。校园文化建设实践课堂是一种借助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以及组织活动等载体来实现育人目标的校园实践课堂形式。在物质文化载体上,主要通过校园文化景观、宣传栏、校史馆等物质载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的基本内容融入其中,使校园人文景观达到兼具使用、审美、教育于一体的功能;在精神文化载体上,要聚焦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根本使命,立足学校自身的办学历史、办学定位、办学特色,提炼校园文化内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汇点,从而营造诚信友善、健康活泼的校园文化氛围;在组织活动载体上,要充分发挥校园中社团的引导作用,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文体科技活动、志愿服务活动以及党的重大节日主题教育活动,将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丰富内涵贯穿其中,引导中小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自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者与践行者。
其次,校外实践课堂是通过挖掘和运用社会资源以培养中小学生实践能力的实践课堂形式。其意义在于有效弥补理论课堂与校园实践课堂空间不足的问题,将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场域扩展到社会这个“大课堂”。例如,通过开展社会公益服务活动,组织中小学生参观革命战争遗址、革命先烈故居、革命历史博物馆等,将爱国、诚信、友善等融入系列活动之中,有助于丰富中小学生的社会阅历与生活体验,培养其爱国情感与责任意识。再如,通过开展劳动教育,将劳动精神“与国内外重大事件相结合,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培育中小学生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与价值取向,增强学生对“爱岗”“敬业”等价值观念的自觉践行,帮助学生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
再次,网络实践课堂已然成为实践课堂的重要形式。在普及互联网的背景下,网络实践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中小学课堂的必然选择,具体可从两个方面加以推进:在思想认知方面,网络实践课堂应围绕“如何使用网络”“应具备什么样的媒介素养”等话题展开,引导中小学生理性认识网络——既要充分运用网络空间资源搜索便捷、教学内容丰富的优势,又要警惕网络空间各种信息鱼龙混杂、各种思潮甚嚣尘上的弊端,增强学生的辨别能力,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基础;在网络平台建设方面,网络实践课堂应集中建设一批集思想性、教育性、活泼性于一体的主题教育资源库,这些主题教育资源库的建设既要有讲授本课程的名师参与,也要有不同学科专业背景的学生参与。通过多方参与、集思广益,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再是外界强加的负担,而是满足学生学习需要的自觉选择”,并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提供共享资源。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