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上海201209要:中国译学作为一门独立的跨文化交流学科,其研究从来就不应该脱离对语言最本质问题的思考。本文根据维特根斯坦前后期的语言哲学思想,结合对第二届岭南翻译与教学学术研讨会现场观摩的感悟,提出译学研究一定要融合当代西方语言哲学这个营养钵的根本观点,借以呼吁译学界对语言哲学的关注和探索。关键词:翻译;研讨会;维特根斯坦;语言哲学中图分类号:H3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WesternPhilosophyChineseTranslationStudiesSecondLingnanTranslationTeachingResearchConferenceZhaoYan(ShanghaiSecondPolytechnicUniversity,Shanghai201209,China)independentcross-culturaldiscipline,isneverpossiblewithoutdeepinvestigationlinguisticphenomenon.BaseduponWittgenstein´sphilosophicalthinkingon-the-spotobservationSecondLingnanTranslationTeachingResearchConference,thispaperpointsoutWesternphilosophylanguagecanservenutritivebowlcontemporarytranslationstudies.rousewiderfocusgreaterattentionamongscholarstranslationstudies.Keywords:translation;researchconference;Wittgenstein;philosophy引言2013日,第二届岭南翻译与教学学术研讨会在广州华南农业大学成功召开。
会上西班牙著名学者、译界权威杂志《译者》的特约编辑安东尼皮姆(AntonyPym)发表了题为“翻译过程认知研究的最新进展”的演说,向我们展示了测试译员口译过程中认知的最新工具;博士生导师穆雷教授围绕“商务翻译人才的培养模式”这一主题和与会者分享了她的观点;暨南大学的陈毅平教授、广州外语外贸大学的莫爱屏教授也在各个分会场进行了小组发言与讨论。从整个研讨会发言与讨论的内容来看,与会学者大都把翻译研究集中在对翻译人才的培养模式、对翻译教学课堂布置的思考和对教师能力的提升研究上。但对翻译的跨学科研究参会者少有涉及,而对于语言哲学的思考更是几乎无人涉猎(除了笔者唯一的一篇有关语言哲学的论文在会上宣读之外)。早在2009年,钱冠连教授就已经在《外语学刊》上提出了“西方语言哲学是语言研究的营养钵”的说法(钱冠连2009:8)。翻译学研究是一项跨文化、多学科交叉的语言交际活动,是对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两种不同的心理构架的解码,所以其研究离不开对语言哲学的思考。语言哲学的研究历史语言是人类独有的特质,它控制着人类的心外语学刊FOREIGNLANGUAGERESEARCH2014,No.本文系2013年上海地方本科院校“十二五”内涵建设项目“英语语言文学重点学科(培育)”(XXKPY1309)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得益于恩师上海外国语大学梅德明教授的悉心指导,在此特致谢意。智。自古以来,关于语言的哲学研究从未停止过,早在先秦诸子时代,就有了关于语言哲学的诸多论述。公孙龙的“白马非马”之辩,墨子学说里的逻辑思想以及孔子的“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这些都显示出中国古代学者对语言及语言背后哲理的思考。在古希腊时期,赫拉克利特便开始了对于“逻各斯”的各种论述,他强调“逻各斯是公共的”,是“必须遵从的共有的东西”(汪子嵩等1988:454466)。而高尔吉亚却认为,存在是无法被认知的,因而也是说不清的,任何试图用语言来传达感觉甚至存在的努力都只能被证明是失败的。苏格拉底坚持自然说而反对约定说,他认为,人要说话就要使用适当的词语,并以自然的方式来说话。柏拉图认为,人们的知觉通过逻各斯成为思想,思维和语言是同一的。亚里士多德则主张,口语是内心经验的符号,文字是口语的符号。古代哲学注重本体论,而到了20世纪,哲学开始经历语言转向,它是西方哲学发展的一场革命。语言哲学是由分析哲学推动,在布尔弗雷格建立的现代逻辑学背景下发展起来的。维也纳学派的古斯塔夫伯格曼(GustafBergman)在其著作《逻辑与实在》(LogicReality)中第一次提出“语言学转向”这一概念。
维特根斯坦(Lud-wigWittgenstein)、罗素(BertrandRussell)、海德格尔(MartinHeridegger)等人真正推动了这场哲学的历史性转变。其中,维特根斯坦是当之无愧的、贡献最大的一位哲学家。维特根斯坦的早期哲学思想被誉为分析哲学“精神之父”的维特根斯坦于1922年出版了他的著作《逻辑哲学论》(Trac-tatusLogico-Philosophicus)。在书中,他用“图像说”(PictureTheory)来阐释语言与世界的关系。他写到:“世界是事实的总体,而不是事物的总体;图像是实在的一种模型,图像是一种事实;事实的逻辑图像是思想,思想在命题中得到了一种可由感官感知到的表达,被使用的、被思考的命题记号即是思想;思想是有意义的命题,命题的总体即是语言”(维特根斯坦2012a:25-41)。在维特根斯坦看来,世界(事实)与语言是一一对应的,即能被语言命题的都能说出来,不能被说的只能被显示。他认为,世界是事实的总和,而非对象的总和。同样,语言是命题而非名称的总和。在《逻辑哲学论》的最后一章中,维特根斯坦写到:“对不可说的东西我们必须保持沉默”(维特根斯维特根斯坦早期哲学思想给译学实践带来的启示与困惑在《逻辑哲学论》中,维特根斯坦坚持逻辑原子主义观。
他认为,命题是思想的表述,有命题才有意义。简单说来,在语言活动中,语言的规则就是逻辑规则,它们有非常严密的使用系统。语言先于人类活动,并预先设定词语的意义,语言与人的活动和实践无关,人的实践活动不能改变语言的规则。“定义是从一种语言翻译为另一种语言的规则。凡是正确的记号语言都应该按照这种规则可以翻译为其他任何一种语言:这一点是一切正确的记号语言所共有的。”(维特根斯坦2012a:40)维特根斯坦的前期语言观与奥古斯丁的语言观颇为相似。奥古斯丁认为,符号或词语是组成语言的基本单位,语言在符号和对象之间建立规则性联系,词语的意义即是它所指的对象。维特根斯坦把语言使用的共同性称为“定义”(Witt-genstein2002:21)。他认为,表达同一对象的不同语言间的词语一定是可以被译出来的,而它们的意义也是对等的。如英语符号的“snake”可以 等值地口译为汉语的“蛇”,因为英国有 snake 个对象,而汉语也有“蛇”这个对象,它们所表述的意义是对等的。但对于经验外的东西,译员却 是不可以翻译的。 维特根斯坦的图像理论也为译员从事口译活 动增添了诸多困扰。在他的图像理论看来,词语 组成命题,而命题所描述的事实构成命题的意义。
一个命题在经过翻译之后,它的形式极有可能发 生变化而不再成为一个命题。所以,在维特根斯 坦看来,只有“可说之事”的“说”才可以翻译,对 于“不可说之事”的“说”是不可以翻译的。 维特根斯坦后期的语言哲学观1953 年,维特根斯坦的学生安斯康姆和里斯 以德英对照的方式出版了维特根斯坦因多种原因 未出版的著作《哲学研究》(Philosophical Investi- gations),书中提出一系列与《逻辑哲学论》截然 相反的语言语义观和概念,引起了语言学发展史 上的又一次变革。维特根斯坦后期的语言哲学以 “生活形式”和“语言游戏”为核心,把语言视为生 活形式中具有家族相似性(family resemblances) 的语言游戏。他认为,人们只能在语言的使用中 去理解语言的规则,并由此得出意义判断的标准。 在此时的维特根斯坦看来,要探究语言自身的特性,就必须以语境为依托,语言是没有本质可言 的,人类所操纵的各类语言不过是语言游戏的各 种形式而已。 语言游戏这个概念最初是由维特根斯坦在其 《蓝皮书和棕皮书》中提出来的,他认为,语言游 戏是指“孩子刚开始使用语词时的语言方式”,是 “语言的原始形式”或“原始语言”(Wittgenstein 1958:67)。
在《哲学语法》一书中他说,一个小孩 在学习“或许”这个词用法的时候,这个小孩或许 会说出他从一个大人那里听到的一句话“她或许 回来”,并以同样的语调说出了它,“这就好比说 是一个游戏”(维特根斯坦 2012b:37)。维特根 斯坦提出“语言游戏说”,“就让词语的使用者来 告诉你它们的意义吧!”(Wittgenstein 1995:220) 他主张语言的原始形式是跟人类的其他实践活动 密不可分的,只有在场景中,语言的使用才有意 义,离开语言使用的特定的“场”,语言是没有意 维特根斯坦后期语言哲学观为译学实践提供哲学基础 维特根斯坦在《哲学研究》中以“语言游戏 说”取代了其之前的“图像理论”。在语言游戏理 论中,他不再坚持语言与世界的一一对应关系,而 是将语言活动比喻为下棋游戏。“语言游戏论” 将语言视为一个可以自我调节的整体,拥有不断 变化和更新的能力,可以依据自身的规律不断地 变化,语言可以脱离于事实。语言与事实无关,而 只与语言的使用者有关,即为语言的“在场”与 “不在场”。维特根斯坦认为,语言游戏与棋类游 戏是一样的,说话者不会关注词句是否符合事实, 而只会在意自己的言论是否遵循了预先确定好的 语言规则。
正如人们在下棋的时候不会关心棋子 是什么,而只会在意下棋者是否按照弈棋的规则 走棋子了没有一样。 口译这一20 世纪新兴的学科,在最近几十年 一直备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如何确立一个好的 口译质量评估体系是困扰国内外学者的难题。20 世界80 年代,以塞莱斯科维奇(D. Seleskovitch) Lederer)为代表的巴黎释意派在为口译译员进行培训时,提出了“释意模式”,即先 理解原文,再脱离原语语言形式,最后用译语表达 理解原语的内容和感情(Seleskovitch Lederer1995)。他们认为,口译不能拘泥于原语文字形 式,而应将语义作为口译核心的观点,引起了口译 界的一次革命。我国的著名学者刘和平、刘宓庆、 蔡小红、鲍刚等也围绕着口译的释意主题等进行 了一系列的研究。2001 年刘和平出版了《口译技 巧———思维方法和口译推理教学法》;2004 著《口译理论概述》问世;2007年蔡小红的《口译 评估》一书出版。上海外国语大学的鲍晓英老师 在2004 年由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联合 上外英语学院共同举办的“国际口译大会暨第五 届全国口译实践、教学与研究会议”上宣读了题 为“口译标准“信”的实践———记忆心理学在口译 中的应用”的论文,以探讨口译的实践标准。
但 诸多研究,总给人以缺乏强有力的哲学支撑的感 觉。今天再读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研究》,我们可 以从这部永恒的辩证法著作中为口译、口译质量 和口译活动的可实践性找到一些哲学的依据。 21语言游戏论与口译的实践性 维特根斯坦在《哲学研究》中谈论语言问题 时主张语言的意义应该在使用中体现,各种语言 活动必须建立在生活形式的基础上,这为口译活 动提供哲学理据。口译是人类一项特殊的跨语言 交际活动,口译实践过程也是一个游戏的参与过 程。在这个游戏过程当中,参与者必须遵循口译 活动的相关规则。而口译译员要出色地完成任 务,把握说话人的语义,就必须了解影响口译的各 类因素,确立口译语言游戏的参与规则,只有这样 才能“获取并传递原语欲表达的现实或意义” (Seleskovitch Lederer1995:22)。 维特根斯坦在语言游戏论中一直强调,想像 一种语言就是想象一种生活形式。在他看来,语 言和语言交流被嵌入到以人类为主题的群体生活 中,并适用于由个体所组成的各个历史群体。这 些个体又经由语言这一媒介的共同实践而融为一 个整体,语言的共性为所有参与语言活动的个体 提供交流的平台。人们要把握语言的意义,就要 到实际的生活中去进行实践,这就好比一个口译 译员去完成不同的口译任务,所有的口译任务都 代表着不同生活实践的语言游戏,如公司庆典、商 务谈判、开业典礼、毕业典礼、欢送会、记者招待 会、国际会议,等等。
这些口译活动都是不同的文 化场景,口译译员的任务是使互不通晓对方语言 的谈话双方得以思想交流,完成沟通行为。可见, 口译实践活动也是一种语言游戏,它因自身的口 语性、及时性、互动性而使这项语言游戏体现出复 杂性和高强度性。 22“意义即使用”与口译语言游戏的在场与不在场 “意义即使用”是维特根斯坦在《哲学研究》第一节中提出的一个非常核心的观点。他断言, “在使用‘意义’一词的一类情况下———尽管不是 在所有的情况下———可以这样解释‘意义’:一个 词的意义是它在语言中的用法”(维特根斯坦 2001)。不问意义,只问使用,这是维特根斯坦 《哲学研究》的一个核心语言哲学观。语言的使 用就是要在场,离开语言的使用,谈论意义是没有 任何价值的。 “在场”这一概念最初是由后结构主义文论 家德里达(Jacque Derrida)提出来的。在场论认 为,语言能够完善地再现和把握思想与存在,存在 就是在场,不存在即不在场,这与维特根斯坦的意 义即使用的观点一致。维特根斯坦后期的语言哲 学认为,理解一种语言的意义不取决于说出它的 那一刻所产生的事实,而取决于当时环绕它的、由 实际的和潜在的语言用法构成的不确定的视域。
意义存在于构成言语事件的用法中,为语言和非 语言行为所组成的更大的背景所揭示(Wittgen- stein 1958:80)。在口译过程中,交际双方话语的 含义体现在语言的使用中,口译译员对语义的提 取是一个多层次、自动化和共时加工的过程(鲍 2005:128),具有当下性特征。一个出色的口译译员在口译过程中要对口译的参与规则有准确 的拿捏,不仅要考虑在场的知识,更要结合宏大的 不在场知识。 维特根斯坦“言与不言”的观点恰好为口译 活动的“在场”和“不在场”提供理据。刘宓庆提 出口译的不在场因素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事,是传 统观念、文化心理和意识形态(刘宓庆 2006:59)。 我们则更倾向于把口译的不在场因素理解为口译 参与者的一个体系。在口译语言游戏中,发言者 和译员是在场的,但口译的可实践性必须要求译 员将口译的不在场因素纳入到语义的理解和诠释 23“言与不言”与口译质量评估维特根斯坦在《哲学语法》一书中明确指出, “人们只能不完善地显示其理解”,“人们似乎总 是只能从远处指向它,接近它,但是绝不能用手 触摸它,最后的东西必定没有被说出来”。“理解 的表达恰恰是一种不完善的表达。
”他还说,理解 的东西是“一种缺少某种东西———本质上不可表 达的东西———的表达;因为,否则,我可能找到一 种更好的表达”。他认为,“谈论一种完善的表达 式没有意义”(维特根斯坦2012b:11 -20)。他的 这些思想为我们解释诸多有关口译标准的困惑提 供宝贵的哲学依据。在口译这一特殊的实践活动 中,口译译员往往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境,还会 遭遇外行人士的诸多调侃和讽刺。如当一个本国 的口译译员因为无法向国人准确地传递该国不存 在的某种文化现象时,他会遭到业外人士的怀疑 和刁难。可实际的情况是,在不同的国度里,因为 文化经历、教育背景以及地域习俗的不同,一个口 译译员在很短的时间内要找出一个完全对等的词 语来描述说话人所要传达的意义是很困难的。一 句话,离开对语言意义的把握,任何口译的标准都 是不科学的。正因为谈论一种完善的翻译是没有 意义的,所以,当代译学界应该更多地关注翻译在 促进人类文化交流上应起的作用,以读者期待和原 语意义的真实表达作为译学质量评估的科学依据。 结束语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不仅带来了20 世纪 西方哲学的语言转向,也改变了西方哲学的发展 历程。其重要著作《逻辑哲学论》、《哲学语法》和 《哲学研究》为当代中国翻译学的研究和发展开 辟了新的道路,为口译研究奠定了哲学基础。
参考文献 汪子嵩 希腊哲学史[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88. 维特根斯坦. 逻辑哲学论[M].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2a. 维特根斯坦. 哲学研究[M]. 上海:上海世纪出版社, 2001. 口译理论概述[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公司, 2005. 口笔译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公 司,2006. 维特根斯坦. 哲学语法[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b. Wittgenstein,L. Tractatus Logico-Philosophics[M]. London NewYork:Routledge,2002. Wittgenstein,L. BrownBooks[M]. Basil: Blackwell,1958. Seleskovitch,D. SystematicApproach TeachingInterpretation[M]. Maryland:Registry DeafInc.,1995. 收稿日期:2013 20【责任编辑 语言学〇引进与诠释 编者按:在语言学栏目中开设二级栏目“引进与诠释”,目的在于引进、诠释国外语言学发达国家的理论 和方法,促进我国语言学的发展。
引进的对象可大可小、可新可旧,基本上可以概括为3 类:(1)过去没 有引进的新理论、新方法;(2)过去引进过但引进不完整的理论、方法;(3)过去引进过但引进有误的理 论、方法。 回指可及性影响因素的认知心理学研究述评 同济大学,上海200092) 要:Ariel在神经认知视野下,提出了“回指可及性理论”,但是,其理论假设是否符合人的神经加工过程还缺少 生理心理学证据的检验。认知心理学实证证据有效地检验了“回指可及性理论”的假设,同时还发现了当前回指研究的 不足。将来应从单一理论角度或因素的研究向多因素交互作用研究发展。实践证明,科学实证证据能够有效地检验和 发展语言学理论,而科学实证研究也需要语言学理论的系统指导,在语言研究中应将二者紧密结合。 关键词:回指;可及性;认知心理学;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 Cognitive-PsychologicalStudies “AnaphoraAccessibility”Determinants Zhang De-lu Zhang Shi-qian (Tongji University,Shanghai 200092,China) Ariel put forward “anaphoraaccessibility”from neuro-cognitiveperspective,but theoreticalhypotheses lack physio-psychological evidence. empiricalevidence has effectively tested theoreticalhypotheses,and has shown stilldrawbacks presentresearches anaphora.Future study anaphoraaccessibility should change from focu- sing singlefactor eachother. Studies show empiricalstudies can efficiently test improvelinguistic theories. turn,empiricalstudies need systematic guidance from linguistics. Key words:anaphora;accessibility;cognitive-psychology;empirical study 引言回指(anaphora)指在语言交际中用一个表达 式(即回指语,anaphor)来指示一个之前已经引入 的事物(即先行语,antecedent)的语言现象(Yule 1985)。
回指是一项重要的语言功能,对于人们 追踪语篇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乃至于理解 整个语篇都至关重要,因此受到语言学者的广泛 关注。他们试图从句法、语用、功能、语义(胡建 1998,2002)、认知语言学(熊学亮1999,高原 2003)等理论角度对其进行解释,但是目前还没 有一种理论模式能够完整地解释回指(尤其是长 距离约束)问题(胡建华 1998 )。Ariel (1988, 1990,1994)在神经认知视野下,提出“回指可及 性(accessibility)理论”。“可及性”是一个心理学 术语,指一个人说话时,从大脑记忆系统中提取一 个语言或记忆单位的便捷程度(许余龙 2000)。 “回指可及性理论”认为不同类型的回指语标示 了其指称对象(由先行语表达)在大脑记忆系统 中的不同可及性;影响先行语可及性的主要有距 离(distance)、竞争(competition)、凸显(saliency) 外语学刊FOREIGN LANGUAGE RESEARCH 2014,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