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收集资源网

从教育哲学的视域看,课堂教学的本质是要关注教育本真

网络 2022-11-15 21:10

摘要:从教育哲学的视域看,课堂教学的本质是要关注教育本真意义,落实“教育生存论”思想。生存实践是教育的根本价值,也是课堂教学的首要价值,包含三个呈递进关系的层面,即知识技能、批判创新、共生共存。它与国家弘扬的价值观念、个体必备的道德修养以及维系一定群体发展的文化纽带,共同构成课堂教学的四个重要的价值取向。课堂教学的关键是教师要指导学生参与有意义的思考活动,并通过隐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灵感,培养批判精神,引领他们追求“有意义”的生活。

关键词:课堂教学;教育哲学;教学本质

教育价值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课堂教学的成效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成败。近年来,不少“穿新鞋、走老路”式的课堂教学改革纷纷粉墨登场,游离在虚假的教育表象之中。这样的改革不可能从根本上突破传统课堂教学的桎梏。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指出,要坚决克服“五唯”的顽瘴痼疾,把认真履行教育教学职责作为评价教师的基本要求,培养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1]。教育评价改革方案是教育实践的指挥棒、风向标,引发研究者对教育本源的深入反思:课堂中究竟应该教什么、如何教、如何评价?这些归根结底就是探讨教育的本质和价值问题。辩证唯物观认为,本质是事物的根本特征,表象是外在显现。如何透过课堂教学的纷繁复杂表象,把握一节课的本质所在,体现应有的价值取向,不仅是课堂教学评价的关注点,更是施教者本身从事课堂教学的落脚点。课堂教学的灵魂就是内隐在表象之下的教学本质,所有的教学活动设计须以此为圭臬。教师的重要职责就是把握教学本质,使之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不被课堂的表象带偏正轨。那么,何为课堂教学本质?何为课堂教学价值?这是见仁见智的问题,观点甚多,争议不断,难以达成被广泛接受的定论。对此,最佳解决路径就是追溯本源,从教育哲学的视角,在对教育本真意义的一次次追问中领悟课堂教学的本质与价值。

一、回归本源———追寻教育的本真

对教育本真意义的追问是教育发展时间轴上对过去的回望、对事物本源的元研究。只有明确从何而来,教育才能确定向何方而去。为什么有教育?基于不同哲学基础,答案不尽相同。目前被普遍接受的观点是教育生存论———教育的存在就是人所生存的方式[2]。对该问题的回答就是“做人的需要”,正如顾明远先生所说:教育的本质就在于提高生命的质量与提升生命的价值,发挥每一个孩子的潜能[3]。教育源于人类生存的需求以及对更好生命质量的追求,其本质即“学会做人”。“人”作为一种存在也是世界本身的一部分,做人就是与世界和谐共处,共同生存。这一理念指导下的教育价值是要关注个人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生关系,这是教育教学价值的生长点。从上述观点看,当下教育者亟须反思的是,除了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的创新外,课堂教学的改革初衷和根本价值究竟是什么?其实,课堂教学不是教学活动堆砌起来的表面的热热闹闹,不是现代教学前沿技术的展示平台,更不是技艺超群的执教者的侃侃而谈、独自表演。如果课堂教学仅仅是围绕着这些表象在研究,那与教育本质只会南辕北辙、渐行渐远。反之,“彰显育人为本”才应是高品质课堂所秉持的价值取向。它或可警示教育者:即使走得再远,也不应该忘记为什么而出发[4]。教育本质即是教育工作者对“教育是什么”的回答,是存在者对“教育”这一存在的现实理解。教育是灵魂,教学是途径。失去灵魂的课堂只有残存的知识骨架。所以,回归本源、反思教育,既是对教育的本真意义的不断追寻,也是教育者理解课堂教学本质与价值的必由之路。

二、理性思辨——相关概念再认识

1.知识与教学

知识和教学对教育者来说,是最不足为奇的两个概念。教师的日常工作主要围绕它们展开,但是要下一个较严谨的定义,似乎又不是那么容易。《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把知识表述为,知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又经过实践检验的对客观实际的反映[5]。《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对知识的解释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6]。知识本身来源于外部世界,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这属于基础层次的知识,没有彰显价值。而通俗意义上的知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是境域化的知识,可以具体指导人的生活实践,体现出知识的价值功能,这属于高级层次的知识。教学的目的就是使客观知识从个体的角度境域化,使人类社会共有的知识与个体生活实践产生联系,指导生活实践。知识本身的价值只有在一定的境域下才能充分彰显。随着课堂教学的不断改革,课堂教学的结构、教学要素似乎越来越复杂。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很多,既有显性要素(教师、学生、教学资源等),又有隐性要素(教学方法、教学原则、教学目标与价值观等)。现代教学理念更强调隐性要素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其外在表现就是师生的思考与讨论。怎样思考?怎样活动?怎样对待事物?这是课堂教学互动的全部含义,是教学实践的智慧所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可为了追求所谓的效果而把课堂当作剧本的彩排,不可对学生思考时间过多压缩甚至直接越过。反之,课堂教学的关键是激发学生的思考,在知识传授过程中激发学生智慧的火花、思想的火种,引导学生在思考和讨论中体验知识。

语言研究的哲学视野_当代学者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_哲学与意识形态视野中的教育

2.个性与共性

知识是人类社会积淀的集体财富。课堂教学的任务就是让共性知识个性化、境域化。课堂教学效果的呈现不应只追求整齐划一,每个学生都是与众不同的个体,有其独特的生活背景和成长环境,注定对知识的理解、感悟和掌握的程度不尽相同。尊重个体的差异性,帮助学生创造可能的生活,是教育先师孔子所倡导的教育理念,值得继续秉承与弘扬。再精致的教育也不能克隆不同的人生,教育活动也不可按部就班、按图索骥,因为教育对象是变动不居的人,不能被简单重复,更不能精确化。课堂教学是学校整体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与学校其他的教育形式是互补的关系。研究课堂教学的同时,不能忽略其他的教育教学形式,而应超越课堂教学的时空界限,让学生经历多样化的学习生活,如远程在线教育、个性化学习指导、主题形式教学等。目前,教学的现实困境是课堂教学与学校的整体教育节奏不一致,与家庭教育缺乏有效沟通,难以形成教育合力。所以,如何处理好课堂教学的共性特征和学生的个性化特质的关系,是构建现代教学价值体系不可回避的问题。共性和个性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共性是个性发展的基础,个性是共性夯实的方向。在共性的基础上,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是课堂教学的价值体现。

3.学生与课程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世界即是人与物和谐共处的存在样态。作为课堂教学的两个重要要素,学生与课程的关系也是相互依存、浑然一体的。单独研究分析其一就会割裂事物的完整性。遵循学生与课程的和谐统一特性,既须要保存事物本来的面貌、弘扬学生的创造性,又须要避免程序化或教条化的说教。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个课堂就如同每个学生一样,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是一次创新的旅程。理解学生与课程的关系,对课堂教学价值的把握至关重要。现代的学校课程,具有宽泛的概念,不限于具体科目,泛指学生的整体学习经历。简言之,课程就是学生经验之履历[7]。除教科书外,校园、教师、班级抑或学生本身都是丰富的课程资源。课堂教学的意义不限于学生对这些课程资源的浅层认知,而是延伸至与课程资源中他人意识、情感、态度、期望等因素的深层互动。从这个角度看,课程不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不是一元的,而是多元的。课堂教学应着眼于教学文本的字里行间,既关注字和行,也体现里和间,同时需要处理好课程与学生的关系、知识与做人的关系。爱因斯坦曾说过,教育就是遗忘了所有学校灌输的知识后,所存留的东西。遗忘知识是个人知识生成的必经过程,遗忘知识就是超越知识,是做人的哲学思考。学生即课程,课程即学生,这是二者关系理解的最高境界,是教育即生存的最好体现。

三、彰显价值——课堂教学的现实意义

1.生存实践价值

众所周知,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是每一个新生个体为适应环境、掌握生存技能所必须经历的活动。教育最初的价值是生存实践的价值,一切教育活动的价值追求均是促进个体健康成长、提高生命质量。但是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人们对个体生存实践的价值取向有着不同的理解,这是人们对教育的认知逐步提升的过程,从低向高,由单一走向多元。譬如在教学价值取向的界定上,知识与技能属于1.0时代;三维目标是前一时代的升级版,属于2.0时代,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当下的核心素养则应归类于3.0时代,主要由“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构成。教学价值的内涵不断丰满,其不断完善的过程就是个体与世界共生共长、持续发展的过程,深深地刻上了时代的烙印。尽管每个时代的价值表述不尽相同,但是其主线始终不变———为了“人”更好地生存与发展。基于“生存”这一视角,课堂教学的生存实践价值可从三个层面思考:知识与技能价值、批判与创新价值、共生与共存价值。知识与技能是个体维持生命存在所必备的基础,课堂教学首要的价值目标无疑是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当然,课堂教学仅仅停留于这一层面是远远不够的。个体的生存实践不是对前人的循规蹈矩、亦步亦趋,而是批判式继承、创新式发展。

因此,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还应关注批判与创新,这恰是当下课堂教学中所缺失的。创新的前提是要有批判意识和批判思维能力。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品质,让学生大胆质疑,形成自己独立的思考和见地。课堂教学的精彩和意义就在于触发争鸣、激起质疑的勇气和思虑的智慧,促发个体认知的升华。课堂教学应给学生提供充裕的思考时间,采用微言大义、言简意赅的方式创设思考的外部环境。在方式方法上,隐微就是一种选择。所谓隐微,即隐约细微之意,通常是隐晦的同义词。隐微主义最早是由政治哲学家列奥·施特劳斯提出的一种哲学家特殊的写作方式,与“显白”相对立,其最初目的是哲学家为了躲避所处时代的政治迫害而被动采用的一种隐晦表达真理的方式。但教学性的隐微主义则不同,它是基于知识传递的哲学理解,是隐微主义最纯粹的形式,是出于教学的需要而主动采取的一种方法[8]。隐微主义在课堂教学中的唯一目的是激发学生思考———真正的思考、亲自的思考,因为真正的知识无法从外部给予,只能由内而生。课堂教学中贯彻隐微主义的首要前提是教师要善于隐藏奥秘,以此来引起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因为课堂教学的价值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启迪智慧。教学的关键即是思考和感悟,提问的方式就是思维的方式。

哲学与意识形态视野中的教育_语言研究的哲学视野_当代学者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以隐微的方式启发学生思考,引导他们亲自去探求知识、感悟知识、锻炼能力,应成为课堂教学价值取向的主流。课堂教学的第三个价值取向为共生共存。一切以个体是否能和周围的世界万物进行和谐的、持续的互动为首要参照指标。个体的成长离不开群体的发展,群体的发展以个体的成长为基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16年的教育报告《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中指出,当今世界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各种变化和矛盾冲突产生了不容忽视的新的知识前景[9]。当下的课堂教学价值取向应关注时展所带来的全球性变化,秉持可持续发展理念,与世界共生共存。

2.国家政治价值

哲学和政治都是关乎人与人关系的学问。从某种角度上看,哲学就是政治,反之亦然。教育在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之前也蕴含在哲学的母体之中,可以说,哲学、教育、政治三门学科本身就是天然交织在一起的。个人发展的最高需求是实现自我,追求幸福生活,而实现这一需求的基础是一个秩序井然的国家政治环境。教育中的国家政治价值是从教育的诞生之初就存在的。课堂教学的国家政治价值可从两个层面来理解:就国家发展层面而言,国家对思想政治教育有着根本的、内在的需求,要凝聚人民群众对于国家发展、国家治理的价值共识[10],要培养坚持“政治自信和道路自信”的国家未来建设人才;就个人发展层面而言,个人只有关心国家政治发展,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知其所需,供其所求,才能实现个人的完满幸福生活。课堂教学实践中无不体现着一定社会的政治价值倾向,政治价值中立的教学是不存在的。这也可从知识的客观性上加以说明:知识本身是客观的,但是人对知识的认知过程是主观的。教师在教学中对知识的讲授是基于自身的理解,必定夹杂着个人的政治价值倾向。任何情况下的课堂教学都需要有正确的立场,尤其是政治立场。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的今天,不同文化深度交融与碰撞,潜在影响青少年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作为特殊的社会实体,学校在学生形成正确“三观”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引领作用。教师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进行基本的价值引领,通过生活化的语言去营造感性事实和社会化的情境,从而不断唤醒受教育者做人、做事的底线;帮助学生学会理性思考现实问题、客观谈论争议性话题,不断增强其政治素养和明辨性思维能力。这是课堂教学必须遵循的宗旨。

3.道德引领价值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而课堂教学则是实现这一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挖掘各学科课程内容的育人价值,加强学科课程思政建设,是目前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价值追求。诚然,个人的良好品德不是孤立、自然形成的,而是在一定社会道德规范的引领下,主要依靠“教育”的中介力量在潜移默化中逐渐产生的。每个自然人要融入社会群体之中,均要具有符合一定社会道德要求的个人德性。韩愈在《师说》中写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即传授道德观念,自古以来就是教师教学的首要任务。教师在课堂中传授知识的同时,也是在塑造某种德性;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是在学习如何做人。教师是学生良好品德形成过程中的引路人。课堂教学应关注知识中的德性价值,忽略知识与德性的内在联系会使课堂教学失去灵魂、走向肤浅。知识可能被遗忘,但存留的德性则是永恒。教师应挖掘学科中蕴含的丰富道德教育资源,着力培养学生的主体性道德人格。

4.文化传承价值

知识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知识的灵魂。课堂教学重要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有知识中蕴含的文化精髓,这是一个国家、民族长期发展中意识形态层面的深厚积淀,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因此,传承文化是教育的重要使命之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文化价值的传承和培育,一方面要弘扬和传承本土文化,建立文化自信,形成自身独特的文化底蕴和文化特色;另一方面要拥有包容的心态,尊重和吸纳他国文化,交流借鉴,多元并蓄。教师自身能否站在文化价值高地是影响课堂教学“以文化人”成效的关键因素。加强教师对文化价值的深层理解同样重要,课堂教学的文化价值体现依赖于教师对教学资源中文化元素的挖掘与引导以及师生在课堂互动中对文化价值的领悟。总之,课堂教学应关注教育的内在本质与时代价值,因为往往是那些看似很遥远的东西,其实离心最近,也最能表达教育本真的最初涵义。课堂教学应首先考虑人的生存发展问题,以及明确“立德树人”的价值旨归。未来的课堂应成为师生思想交流的“舞台”,是智慧碰撞的“竞技场”。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思维品质和批判精神,具有良好的思想观念、伦理标准和行为方式以及所必备的生存知识经验,不断为追求有意义的生活而实践,这才是最有价值、最值得期待的教育。

作者:李未来 康淑敏 单位: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曲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教育 课堂教学 教育本质
上一篇:《人与情境》中的顺从是怎么发生的?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