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收集资源网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课程

网络 2022-11-15 08:0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3011100012

课程名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英文名称:Ideological and Moral Cultivation and Legal Basis

学分:2 总学时:40

讲课学时:24 实践学时:0 上机学时:0 课外学时:16

适用对象:全校本科生

先修课程:无

学生自主学习时数建议:0

一、课程目标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修课程,它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为依托,是高等学校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品德与法律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应该达到以下目标:

1、了解本课程研究对象和基本任务,了解大学生活的特点以及当今中国的国情和世情,了解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之间的关系,了解思想、道德和法律素质对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意义。

2、了解掌握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和成才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人生观的基本理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精神及其内容。

3、理解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修养对个人成才以及国家建设的重大意义,掌握本课程的理论体系和加强思想道德法律修养的基本方法,做到坚持知行统一,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

二、教学内容

1、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支撑课程目标1)

教学要求:通过本单元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大学生树立新的学习理念、适应大学新生活的方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学习本课程的重要意义。理解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作用,掌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

教学内容:

®(1)大学学习理念、成才目标、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的内涵

(2)大学生适应大学新生活的方法和要求

¯(3)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的意义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5)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

®(6)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基本方法和重要意义

2、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支撑课程目标1)

教学要求:通过本单元学习,要求学生了解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理解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辩证关系,掌握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化理想为现实、实现“中国梦”的要求和途径。

教学内容:

(1)理想信念的含义及其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2)大学生肩负的历史使命以及“中国梦”的内涵

®(3)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

¯(4)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5)化理想为现实,实现“中国梦”的要求和途径。

3、弘扬中国精神共筑精神家园(支撑课程目标1)

教学要求:通过本单元学习,要求学生了解中华民族重精神的传统;中国精神的内涵;做忠诚的爱国者。理解改革创新的重要意义及其对大学生的要求,掌握在经济全球化加快发展的条件下发扬爱国主义精神的意义和方法;大学生如何成为改革创新的实践者和生力军。

教学内容:

(1)中国民族崇尚精神的优秀传统;

®(2)中国精神的主要内容;弘扬中国精神的重大意义

®(3)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及其时代价值

(4)新时期爱国主义精神的主要内容及其实现方式

¯(5)改革创新精神的内涵、意义及其实现方式

4、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支撑课程目标2)

教学要求:通过本单元学习,要求学生了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的重大意义及其要求;正确的得失观、幸福观和生死观。理解人生价值的内涵、标准、评价方法以及实现条件和途径;实现四大和谐,创建和谐的人生环境,掌握如何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如何协调好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辩证关系;四大和谐的辩证关系。

教学内容:

(1)人生观的科学内涵及其主要内容

(2)正确认识人生矛盾,树立正确的得失观、幸福观和生死观

®(3)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

®(4)人生价值的内涵、标准、评价及其实现条件

(5)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的途径及其要求

¯(6) 科学对待人生环境,促进自我身与心、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四大和谐”的原则及方法

5、注重道德传承 加强道德实践(支撑课程目标2)

教学要求:通过本单元学习,要求学生了解道德的本质、功能与作用;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及其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理解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和基本原则;崇德向善的道德实践,掌握中华传统美德的现代化转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意义和方法;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对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大意义。

教学内容:

®(1)道德的起源、本质、功能、作用及其历史形态

®(2)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当代价值及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3)中国革命道德的发展历史、主要内容及其当代价值

¯(4)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基本原则和实践要求以及对于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意义

6、遵守道德规范锤炼高尚品格(支撑课程目标2)

教学要求:通过本单元学习,要求学生了解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主要内容;如何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理解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大学生择业创业观;大学生家庭观,掌握如何培养诚信的道德?大学生处理网络与生活、恋爱与学习、择业与创业的关系。

教学内容:

(1)社会公德的内涵、主要内容、重要意义以及遵守社会公德的要求;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2)职业道德的内涵、主要内容、重要意义以及遵守职业道德的要求;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与创业观

®(3)家庭美德的内涵、主要内容、重要意义以及弘扬家庭美德的要求;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和婚姻观

¯(4)个人品德的内涵、主要内容、重要意义以及培养个人品德德的要求。

7、学习宪法法律建设法治体系(支撑课程目标2)

教学要求:通过本单元学习,要求学生了解法律的本质;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作用;我国法律体系的组成及其关系;宪法基本原则及其所确立的我国根本性质和基本制度。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内容;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掌握社会主义法律和资本主义法律的本质区别及其优越性;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及其运行

教学内容:

¯(1)法律的含义、本质、特征、及其类型

®(2)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作用、运行及其法律体系

(3)我国宪法的地位、基本原则及其确立的国体和根本国家制度

®(4)我国实体法律部门体系和我国程序法律部门体系

(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意义、内容和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

8、树立法治观念 尊重法律权威(支撑课程目标3)

教学要求:通过本单元学习,要求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法治观念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及培养途径;尊重社会主义法律权威的基本要求。掌握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的统一;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德结合;公平正义的法治思维;法律权威的运作。

教学内容:

¯(1)社会主义法治观念的基本内容

®(2)社会主义法治思维的含义、特征、基本内容以及培养法治思维的途径

®(3)尊重社会主义法律权威的重要意义、基本要求

9、行使法律权利 履行法律义务(支撑课程目标3)

教学要求:通过本单元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依法维权的途径和方式。掌握法律权利与人权的关系;行使法律权利与履行法律义务在实际运作中的矛盾。

教学内容:

¯(1)法律权利的内涵、特征、分类及其与人权的关系

®(2)法律义务的内涵、特点及其与法律权利的关系

®(3)我国宪法法律规定的权利与义务

(4)依法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的统一

三、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教学单元名称

讲课

实验

上机

在线

习题

研讨

合计

一 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

开拓新的境界

2

2

4

二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2

2

4

三 弘扬中国精神 共筑精神家园

2

2

4

四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4

2

6

五 注重道德传承 加强道德实践

2

2

4

六 遵守道德规范 锤炼高尚品格

4

2

加强思想道德和法律修养是_道德是底线还是法律是底线_道德法律修养

6

七 学习宪法法律 建设法治体系

2

2

4

八 树立法治观念 尊重法律权威

2

2

4

九 行使法律权利 履行法律义务

4

0

4

合 计

24

16

40

四、教学组织与方法

本课程主要使用讲授方式,主要通过课堂讲授辅之以多媒体手段进行,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开放学生参与课堂,每节课除针对教学重点和难点设定讨论议题外,开放学生提问,开展课堂讨论和研讨。参与课堂特定议题讨论的同学需事先完成事先规定的阅读书目的阅读。本课程课外在线学习共16个学时,分别为每章2学时(包括绪论),内容为学生在线学习各章的典型上课视频等。课外在线学习与课内学时同为正常教学学时,学生必须按照线上教学的要求完成规定的线上学时的学习。

五、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

成绩组成

考核/评价环节

分值(或百分比)

考核/评价细则

教学目标

平时成绩

考勤

10

满分百分,旷课一次扣20分,扣完为止。

学习态度,基本知识点的有效把握

课堂讨论、作业等

10

满分百分,按参与次数、参与情况及作业情况给分。三次及以上情况优秀可为满分。

理解性,运用性知识点的掌握

线上参与

20

满分百分,按登录次数,在线时长,完成测试综合评定

完成线上学时,拓展学科知识与能力

期末成绩

闭卷笔试

60

满分百分,按试卷情况给分。

综合性应用能力

六、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教 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5年修订版),教育部社会科学司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

参考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马克思、恩格斯著,人民出版社,1995年。

《毛泽东选集》第1—5卷,毛泽东著,人民出版社,1991年。

《我的修养要则》,周恩来著,《周恩来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

《邓小平文选》第1—3卷,邓小平著,人民出版社,1993、1994年。

《品格的力量》,塞缪尔·斯迈尔斯著,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年。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著,外文出版社,2015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国务院新闻办主编,人民出版社,2011年。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14年。

《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9月25日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通知》,《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

大纲制订人:苏红曲绍旭

大纲审定人:李明国

教学院长(主任):江海

制订日期:2017年4月15日

法律 课程目标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