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文道先生说:如果你只看适合你口味的书,你只会知道你已经知道的。
有时候,我还挺听话的,这句话特别扎实。
所以,我最近一直在读很多杂书。
比如不记得是谁写的《药香甜神农架》、毛姆的《面纱》、《谣言与真相——美国医生谈中草药、保健品和流行疗法》等等。嗯,它混搭还不够。调谐。
据说上一本美国医生谈中草药和保健品的书是购买和服用保健品的指南。
看完这本书,我的知识一下子增长了几纳米!
至少我知道市面上流行哪些保健品:蜂产品、大蒜油、牛软骨、维生素、蛋白粉……嗯,还有很多中草药,比如冬虫夏草、人参、天麻、川芎、铁皮石斛等。
其实不知道神农有没有尝过各种药材,我就是心疼他那成天吃草的老头子,唉,吃素,苦行,冷漠。
我没有勇气也没有资格谈论中草药。在我狭隘而粗略的认知中,中草药无非就是靠经验来治病的东西。如果不了解时事,就不要来胡说八道,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保健品。
这个时代比较奇怪。小时候以为书是全人类的营养,现在发现身边很多人都相信保健品是全人类的营养。他们是在胡说八道还是我在胡说八道?这个世界太难理解了。
多年前,有一句广告语响彻整个祖国。不是车前一定有路一定有丰田车,也不是Bird手机里一定有战斗机,而是今年过节不收礼物,收到礼物怎么办?. 心疼广告老师三秒。这是专业领域最鄙视的广告词,但还是一路爆红。
写这个口号的人,我当时在世界各地认识,他改变了他的书商职业。当这个产品卖得好时,包装盒可以绕地球三圈。
后来,某种强骨餐开始流行起来。有人把它给了我的岳母。婆婆打开一看,说像瓦罐里的煤灰。救了他一命的睿智老者,直接将这个不为人知的东西丢弃了。
我们80后老龄化的标志是我们的父母已经开始购买保健品。
在我工作的大楼里,有几家不道德的保健品店在活动。全天聚集一群老人,免费讲座,免费理疗。在我办公室楼上的浴室里,有一个很棒的换气扇。每次上厕所,换气扇都会让我想起一个清晰的标语。
一群来历不明的青年男女,在一群懵懂的老人的陪伴下,喊着口号,做着不同姿势的功法。他们的口号很有活力:儿子被拍,一、二、三、四,媳妇害怕,一、二、三、四……不知道拍哪里,但老人们兴高采烈地跟了上去。我过去调查的时候,那些人一直问我在做什么,又往房间里看了看,里面全是卖包装不好的所谓保健品和保健品。
保温杯最近好像很流行,不是赵明义的,而是老人用的杯子。里面加了一些类似黑炭的东西,说可以软化水什么的。反正加点纳米技术、保健功能等等,一杯就要花老爷子几个月的养老金。
这些保健品销售商深谙老年人的互惠心理,总能让他们有种芝麻换西瓜的感觉。
殊不知,那些免费的礼物,免费的听诊器等等,都是来历不明的东西。
那些稚嫩的小嘴叫甜,阿姨阿姨们叫欢乐。他们假装比亲儿子和女儿更关心,孙子比孙子更关心。老人经常喜欢吃这种东西。
有些老人听了这些忽悠忽悠的大话,连自己孩子的意见都听不进去。他们迷信于所谓的专家,所谓的权威。
当然,并不是说所有的保健品都是假货,都是骗人的东西,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的保健品市场极其不健全,相关法律相对滞后。《保健食品管理办法》1996年颁布,20年未更新!
最近,听说徐老师睿智睿智的老妈妈们开始购买保健品了。为什么这些有孩子陪伴的有文化的老人还相信那些推销保健品的人呢?
嘿,我能做什么?小时候,我们研究老人的心理,没有那些骗子那么透彻。
那么,我们是否不知所措?!不,我们必须获得能量来对抗那些不正经的家伙。
多一点陪伴,多一点交流,这是我们能做的,也能做好的。另外,利用我们的筛选能力,给老人买一些真正有效健康的补品,让老人安心。也可以定期带老人去医院体检。这才是老年人真正的责任。只有这样,他们才不会那么“怕死”。
秋雁归来,累客思家,愿每一个老人都被这个世界温柔对待。
美好的过去
▼
吃喝
有故事的人/来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