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收集资源网

《悲惨世界》中的人物性格分析与人物性格的关系分析

网络 2023-01-26 08:00

人物性格分析

1、冉·阿让

冉·阿让不但是统领《悲惨世界》全书的一号主人公,而且是雨果善良与博爱的象征,是比声名显赫的英雄更伟大的无名英雄。冉·阿让从一个逃犯发展成为英雄主要经历了四个步骤。

首先,他在离开米里哀主教后干了一件让他懊悔的事情,就是抢了一个小孩的硬币;接着他救了被别人错当成是他的难友;

后来他在知道结果可能会使他失去与他相依为命多年的柯赛特之后,却仍然冒着生命危险救出柯赛特的情人马吕斯;

最终他因为担心会影响柯赛特的前途而在她与马吕斯结婚后与她脱离关系。冉·阿让与警长沙威之间也发生了多次冲突:

第一次冲突发生在冉·阿让成为市长并且是沙威的上司的时候,第二次冲突是在德纳弟家中被捉住差点送命,第三次冲突是在街垒中和逃出地下暗渠之后二人的碰面。

还有当冉·阿让带着柯赛特四处躲藏的时候,他与沙威虽然没有碰面,但冲突却无处不在,其间有多次扣人心弦的历险经历。

2、米里哀主教

米里哀主教是来源于现实素材的人物,他不仅是米奥里斯主教的写照,还是作者雨果的真实写照,代表了雨果的观点。虽然米里哀主教在书中出现的时间很短,但他是人道主义的象征。正是米里哀主教的善良与博爱感动了冉.阿让,促使这个陷入歧路的犯人走上正路。

芳汀

芳汀是具有悲剧色彩的女主人公。她的不幸境况是冉·阿让与沙威发生冲突的导火索,也是冉·阿让尽心寻找柯赛特,并为柯赛特奉献和牺牲的原因。芳汀的经历代表了那个时代的一种普遍现象。单纯善良的乡下姑娘带着对未来生活的无限憧憬来到了向往己久的城市,却被无情的青年诱骗。

芳汀被抛弃后,却发现己经怀孕。人们从乡村涌向城市正是工业革命带来的一个主要后果。芳汀善良高尚,却饱受磨难,被冷酷的社会排斥。为了养活孩子她不惜卖掉头发和牙齿,甚至沦为妓女,她的孩子却备受虐待,想和孩子团聚却无法实现。

3、沙威

天涯明月刀悲惨人物_韩韩国演艺圈悲惨事件人物对照_悲惨世界人物性格分析

沙威警长对冉·阿让的追捕使全书充满悬念和戏剧效果。沙威出生于监狱中,是犯人的后代。沙威象征当时可恶的法律和秩序。

他是维护当时落后腐朽法律和秩序的偏执狂,哪怕他发现可能因此产生错误和残酷的严重后果,为了维护法律和秩序,他也会在所不惜。沙威是当时社会病态秩序的真实写照。在多次接触中,沙威逐步发现冉·阿让不符合他头脑中固有的罪犯模式,他的精神世界随之坍塌。

雨果细致描绘了沙威内心的痛苦和迷惑。沙威的自杀完全符合当时顽固派的逻辑,他的头脑根本无法适应不同的观念,固有的模式使他钻进了牛角尖,走进了死胡同,最终走上绝路。

4、马吕斯和柯赛特

马吕斯和柯赛特是一对情侣。这对青年情侣的人格正是雨果所追求的善良和博爱理想的化身。人们坚信马吕斯和柯赛特这对年轻情侣会为米里哀主教的博爱理想去努力奋斗,并最终取得成功。两个有情人以其轻松迷人的情节表现了浪漫主义文学所强调的严肃与欢乐融合的特点。

柯赛特的个性柔和温顺,她对情人非常恭顺,几乎到了言听计从的地步。除了对情人的爱与对“父亲”的感情发生了冲突以外,柯赛特对冉·阿让也百依百顺。马吕斯是雨果青年时代的真实写照,那时他积极地参加了反对复辟王朝的街垒战。

因此,作品中马吕斯说的话就如同雨果在阐述他本人的观点。马吕斯同时也是浪漫主义文学中情人与英雄的结合体,他为了爱情和理想,宁愿牺牲和奉献自己。

韩韩国演艺圈悲惨事件人物对照_悲惨世界人物性格分析_天涯明月刀悲惨人物

例如马吕斯对ABC政治俱乐部的朋友们忠心耿耿,还为虽然救过他父亲但行为异常诡秘、人面兽心的德纳弟提供帮助,对这些他都丝毫不顾及自身的利益和安危。雨果是一个乐观主义者,他坚信历史会一步步地前进,他在这对年轻情侣身上看到了用冉·阿让和芳汀所作的牺牲换来的成果。

一代新人换旧人,但离去的一代应该感到欣慰,因为他们取得了成功。因为在雨果看来马吕斯和柯赛特都是未来的希望:这对青年终将绕过资产阶级安于现状和自私自利的小路,走上冉·阿让的人道主义大路。

5、爱潘妮

爱潘妮是德纳第太太的女儿,从小在一个畸形的环境中长大,所以环境的熏陶和家庭的变故让爱潘妮成为泼妇、小偷、乞丐和妓女的综合体。但是爱潘妮在面对自己的爱人的时候却表现出了本来应有的活泼、善良和勇敢。

如果爱潘妮生活在现在的社会制度下,成长在一个健康的家庭里面,或许她会是一个人见人爱的好女孩。芳汀和爱潘妮的遭遇很是相似。

不幸的是爱潘妮不仅生错了时代,更出生错了家庭。虽然芳汀没有名字没有父母,至少不用受到家庭环境的熏陶。虽然爱潘妮比芳汀更勇敢,但是却都是两个悲惨的女人,最后的结局都让人落泪。

天涯明月刀悲惨人物_悲惨世界人物性格分析_韩韩国演艺圈悲惨事件人物对照

扩展资料:

《悲惨世界》创作背景

这部小说的创作动机,来自这样二件事实:1801年,一个名叫彼埃尔·莫的穷苦农民,因饥饿偷了一块面包而判五年苦役,刑满释放后,持黄色身份证讨生活又处处碰壁;

雨果自己的好友维克多年轻时的逃亡生活。到1828年,雨果又开始搜集有关米奥利斯主教及其家庭的资料,酝酿写一个释放的苦役犯受圣徒式的主教感化而弃恶从善的故事。

在1829年和1830年间,他还大量搜集有关黑玻璃制造业的材料,这便是冉·阿让到海滨蒙特伊,化名为马德兰先生,从苦役犯变成企业家,开办工厂并发迹的由来。此外,他还参观了布雷斯特和土伦的苦役犯监狱,在街头目睹了类似芳汀受辱的场面。

1832年,这部小说的构思已相当明确,而且,他在搜集素材的基础上,写了《死囚末日记》(1830年)、《克洛德·格》(1834年)等长篇小说,揭露使人走上犯罪道路的社会现实,并严厉谴责司法制度的不公正。

此外,他还发表了纪念碑式的作品《巴黎圣母院》(1831年),以及许多诗歌与戏剧,独独没有动手写压在他心头的这部作品。

悲惨世界人物性格分析_韩韩国演艺圈悲惨事件人物对照_天涯明月刀悲惨人物

酝酿了二十年之久,直到1845年11月,雨果才终于开始创作,同时还继续增加材料,丰富内容,顺利写完第一部,定名为《苦难》,书稿已写出将近五分之四,不料雨果又卷入政治漩涡,于1848年2月21日停止创作,一搁置又是十二年。《苦难》一书遭逢苦难的命运,在胎儿中也要随作者流亡了。

雨果在盖纳西岛过流亡生活期间,用全方位的目光和思想,重新审视、反思一切。在此基础上,对《苦难》手稿做了重大修改和调整,增添大量新内容,最终完成此书,定名为《悲惨世界》。

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1802年2月26日—1885年5月22日),法国作家,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

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在法国及世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1802年,雨果生于法国贝桑松,上有兄长二人。13岁时与兄长进入寄读学校就学,兄弟均成为学生领袖。雨果在16岁时已能创作杰出的诗句,21岁时出版诗集,声名大噪。1845年,法王路易·菲利普授予雨果上议院议员职位,自此专心从政。

1848年法国二月革命爆发,法王路易被逊位。雨果于此时期四处奔走鼓吹革命,为人民贡献良多,赢得新共和政体的尊敬,晋封伯爵,并当选国民代表及国会议员。

三年后,拿破仑三世称帝,雨果对此大加攻击,因此被放逐国外。此后20年间各处漂泊,此时期完成小说《悲惨世界》。1870年法国恢复共和政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雨果亦结束流亡生涯,回到法国。1885年,雨果辞世,于潘德拉举行国葬。

雨果 主义 人物 苦难 悲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