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收集资源网

【每日一题】第三章柏拉图的政治等级相对应的是三种德性

网络 2023-01-26 02:59

第三章柏拉图一、填空题1、柏拉图认为在可感事物组成的可感领域之外,还存在一个由真实的理念组成的_______。2、柏拉图认为一事物之所以是一事物,是因为它分有了它的__________。3、柏拉图把知识划分为四种形式,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柏拉图认为人的灵魂由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三部分组成。5、柏拉图认为学习就是______________。6、柏拉图认为一个城邦由保卫者、武士和生产者三个政治等级组成,与这三个政治等级相对应的是三种德性,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名词解释1、四线段2、两分法4、造物主5、回忆说6、未著文学的学说三、简答题1、简述柏拉图的洞喻思想。2、简述柏拉图是如何划分四种认识形成的。3、简述柏拉图理念的基本含义与特征。4、简述柏拉图的数学型相论。四、论述题1、柏拉图式如何论证两个世界的区别的。2、试述柏拉图的宇宙生成论的主要观点。3、在《巴门尼德斯》中,柏拉图式如何批判自己早期的相对论的。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可知领域3、幻想、数学知识、理性知识4、理性、激情、欲望5、回忆智慧、勇敢、节制二、名词解释1、柏拉图说:“把一切直线分割成两个不相等的部分,然后再把每一部分按同样比例分割,部分代表可感和可知的序列,比例表示它们相对事物清晰和模糊的程度。

”这样,认识就具有了四种形式,两种关于可感领域,两种关于可知领域。柏拉图按照清晰程度的不同,分别把它们叫做幻想、信念、数学知识和理性知识。前两种属于意见,后两种属于知识。柏拉图认为幻想是个人的想象和印象,它们因人而异,一个可感对象向一个人的显现可能不同于另一个的显现,他认为诗和文艺作品属于这一类。信念是关于可感事物的共同直觉,柏拉图承认信念是真判断,但仍把它排除在只是之外。他认为物理学属于这一类。数学是低级的知识,柏拉图说它“介乎意见和理智之间”。理性知识是纯粹的知识,哲学就是这种知识。2、柏拉图说哲学家“是区分和集合的热爱者”。区分的方法实际上是两分法,它的程序是这样的:为了确定一个概念的定义,从包括它的最高概念开始,并把它分析为相互矛盾的两个普遍性更低的两个概念,以此类推,逐步下降,直至所需的概念出现,分析过程中出现的一切相关概念构成了它的定义。3、“分有”一词的意义由“部分”演变而来,表示“具有一部分”之义。柏拉图认为,事物的类别是型相的,一类事物中的每一个都具有这个型相的一部分,用他的话来说,每一个事物都分有一个型相。他认为理念型相是可感事物的原因,因为可感事物分有了理念型相。

一个东西有了什么样的理念型相,它就是什么样的存在,分有到什么程度,就与理念型相相似到什么程度。在柏拉图那里,“分有”是一个解释事物存在的原因的概念。4、造物主要是柏拉图著作《蒂迈欧篇》中的神圣工匠,这一工匠制作了低级的众神、宇宙的灵魂及人类灵魂的不朽部分。而低级的众神而制造了一切物理事物。当造物创造时,它以形式为模型,并且在已存在的物质质料的基础上工作。它还必须说服必然性与它合作才能理想的完成它的工作。与基督教的上帝不同,造物主并不是从虚无中产生万物,而只是赋予已经存在的质料以现实的形式。5、柏拉图认为灵魂在为跌落之前,对理念领域有所观照,包含着天赋的知识。灵魂在附着身体之后,由于身体的干扰或“污染”,它忘记了过去曾经观照的东西。只有经过合适的训练,才能使它回忆起曾经见过的理念。因此,学习就是回忆。按照这样的分析,原初的知识是灵魂对理念的自我观照,学习的知识则是对原初事物的摹本,灵魂的模仿就是回忆。“回忆说”在柏拉图哲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它的主要作用在于:第一,为苏格拉底方法提供理念论的论证。第二,回答了生活在可感世界的人何以能够认识理念的问题。6、未著文字的学说又叫不成文学说,据说是柏拉图没有写下来而只是口头教给他的学生的学说。

关于这些学说的主要依据是亚里士多德的有关言论。未著文字的学说的大致纲要如下:一与不定之二是其中两条终极的原则,它们产生了形式,并通过形式而成为一切事物的原因。形式是数,在形式与殊相之间存有居间的数理本体。大多数柏拉图学者对这些学说并不很在意,图宾根学派却认为,未著文字的学说代表了柏拉图哲学的真正本质,而对话只不过是通过这一严肃哲学的初级阶段。三、简答题1、柏拉图在《国家篇》对人类的知识状况做出了一个基本构想。他说,设想在一个洞穴中有一批囚徒,他们从小就呆在那里,被锁链锁着,不能回头,只能看前面洞壁上的影子。在他们后上方有一堆火,有一条横贯洞穴的小道,沿小道筑有一堵矮墙。外面,人们扛着各种器具走过墙后的小道,而火光则把这些器具投影到囚徒面前的洞壁上。囚徒们自然认为影子是唯一真实的事物。如果他们中的一个碰巧获释,转过头来看火光与物体,他最初会感到困惑,他的眼睛会感到痛苦,他甚至会认为影子比它们的原物更真实。如果有人进一步拉他走出洞穴,到阳光下的世界,他会更加炫目,甚至会发火。起初他只能看实物在水中的倒影,然后才能看阳光中的事物,最后甚至能看太阳自身。到那时他才处于真正的解放状态。他会开始怜悯他的囚徒同伴、他的原来的信仰和生活。

如果他返回去拯救他的囚徒同伴,他可能得有一段时间去适应洞中的黑暗,可能在辨别阴影的时候没有他们那样敏锐,而遭到他们的嘲笑。他与他的囚徒同伴们争论幻觉与真理、偶像与原型的不同,却激起了众怒,甚至要将他处死,因此,他说服他们跟他走出洞穴的努力最终失败了。柏拉图的这一构想可以看作是对人类的认识状况的一个比喻,洞穴之中的世界相当于可感世界,而洞穴外面的世界则相当于理智世界。柏拉图明确声称囚徒与我们相像,他们代表人类的状况,而囚徒被拉出洞穴的过程则类似于通过教育而获得启蒙的过程。柏拉图同时借解释囚徒失败的故事,阐发了他关于哲学家的使命的观点,他的结论是虽然哲学家的兴趣是追求善,他们没有世俗的兴趣与利益,但是为了整个城邦的利益,哲学家必须放弃个人的兴趣和思辨的幸福来启蒙和教育那些普通人,因此柏拉图提出了哲学王的主张。2、柏拉图认为在可感的个别事物组成的整体之外,还有一个理智可知的更加真实的领域。因此,根据认识的对象不同,认识的形式也不同,认识分为知识和意见。他用“四线段”的比喻形象地说明了两种认识、两个领域的区分。他说:“把一条直线分割成两个不相等的部分,然后再把每一部分按同样比例分割,部分代表可感和可知的序列,比例表示它们相对的清晰和模糊的程度。

”这样,认识就具有了四种形式,两种关于可感领域,两种关于可知领域。柏拉图按照清晰程度的不同,分别把它们叫作幻想、信念、数学和理性知识。前两种属于意见,后两种属于知识。柏拉图认为幻想是个人的想象和印象,它们因人而异,一个可感对象向一个人的显现可能不同于向另一个人的显现,他认为诗和文艺作品属于一类。信念是关于可感事物的共同知觉,柏拉图承认信念是真判断,但仍把它排除在知识之外。他认为物理学属于这一类。数学是低级的知识,柏拉图说它“介乎意见和理智之间”。理性知识是纯 粹的知识,哲学就是这种知识。哲学的方法是辩证法,它是由假设上升到原则,最后达到确 定的定义。 3、柏拉图把理智的对象称作“理念”。“理念”来自动词“看”,原意是“看到的东西”。他 把希腊文“显相”的意义引申为“心灵的眼睛看到的东西”。在柏拉图对它的使用中,“理念” 有两层含义:一是它是人的理智所认识的、外在于理智之中的存在,二是它向人的理智所显 示的普遍真相。理念的特征有:一是本原性,它是万物的本原,万物因其而存在。二是超感 性,它存在与可知领域,不能为感觉所感知,只能为理智所把握。三是不变性和永恒性,“理 念”是真正知识的对象,它不同于运动变化的可感对象,它是不变的、永恒的。

四是绝对性, 在柏拉图看来,“理念”是绝对的、纯粹的、完全的存在。五是客观性,“理念”是客观的存 在,它不依赖于人们的意志、想象。六是完善性和目的性,最高的“理念”是“善”,“善” 是完善的“理念”,也是理念的追求目的。七是单一性和多数性,它一方面是同类事物的同 一理念,另一方面它对不同类型的事物是不同的。八是等级性,众多的理念之间的关系不是 杂乱的,而是形成一个有等级的体系。 4、数学型相论是柏拉图不成文学说的主要类容,亚里士多德说:“他(柏拉图)还将数学对 象置于感性事物和“型相”之外,是二者之间的东西;它们与感性事物的区别在于它们是永 恒不变的,和“型相”的区别在于它们同一类的数目众多,而每一个“型相”自身却是单一 的。他还说,“型相”是其他事物的原因,构成“型相”的事物也就是一切存在的东西的元 素。数目有两类:一和“不定的二”,即大与小。亚里士多德认为,一是形式因,“不定的二” 是质料因,一和“不定的二”的结合可以产生所有的数字。现代学者有些认为,“不定的二” 是柏拉图称呼无理数的名称。柏拉图看到,直角三角形边长不可通约,因此他为了解释无理 数的存在,提出数目由不可分割的单元和无限可分的单位构成。

不可分割的单元是来自一的 重复相加的自然数以及自然数构成的分数,无限可分的单元既现在所说的无理数,它介乎两 个分数之间。因此柏拉图称之为“大与小”的二元。通过肯定无理数的合理性,柏拉图把无 理数列入型相领域,这又使他把数目型解释为几何图形,以方便处理边长无公度的几何图行 所造成的困难。这样,数目才能成为有形体的型相,才能成为型相与感性事物之间的中介。 四、论述题 1、分离学说是柏拉图学说得以成立的根本,是柏拉图解决知识和意见、变化和不变等问题 的基本出发点。柏拉图认为在可感的个别事物组成的整体之外,还有一个理智可知的更加真 实的领域。柏拉图的论证如下: 柏拉图认为不同的能力在本性上与不同的对象相联系,并且意见和知识是彼此不同的能 力,那就应该说,知识的对象无法等同于意见的对象。他说,知识在本性上与是者相对应, 无知必然地归诸非是者,意见总是对于某些东西的意见。而非是者不能归诸某一个东西,只 能被当作无。所以,他认为意见的对象既不是是者,又不是非是者,它既是又不是,这类事 物介于纯粹地、绝对地是一个东西和完全不是一个什么东西之间。 当时的希腊哲学家普遍相信,感觉对象是相对的、变化的,因而不能成为不变的知识的对 象,不变的知识的对象只能是不变的永恒的东西。

柏拉图认为音乐_柏拉图认为处于变化_投资者认为甲股票处于缓慢升势

柏拉图承认可感事物的运动交化的认识不 是知识,而是意见;真正的知识只能是关于是者的知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柏拉图调和了 巴门尼德和赫拉克利特的观点。赫拉克利特看到可感事物都处于流动变化的过程中,得出它 们既是又不是的结论,巴门尼德则认为一个东西不能既是又不是。一方面,柏拉图吸收了赫 拉克利特的观点:可感事物的运动交化不是完全不可认识的。但这种认识不是知识而是等而 其次的意见,另一方面,他又接受了巴门尼德的看法:认识的对象只能是永恒的不变的是者, 而不能是非是者。 柏拉图说:“知识所知道的存在的东西不同于意见所认识的东西。”他认为可感领域不是真 正的是者,也不是无,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东西。对于可感领域的认识,其结果是意见,对 于理智领域的认识,其结果是真正的知识。因此,柏拉图得出了可感领域与理智领域是两个 分离的领域的结论。 柏拉图将他的两个领域之分的观点,用于对各种认识形式的区别,根据认识的对象不同, 认识的形式也不同,认识分为知识和意见。他用“四线段”的比喻形象地说明了两种认识、 两个领域的区别。他说:“把一条直线分割成两个不相等的部分,然后再把每一部分按同样 的比例分割,部分代表可感和可知的序列,比例表示它们相对的清洗和模糊的程度。

”这样, 柏拉图就将认识划分为四种形式,两种关于可感领域,两种关于可知领域。柏拉图按照清晰 程度的不同,分别把它们叫作幻想、信念、数学和理性的知识。前两种属于意见,后两种属 于知识。柏拉图认为幻想是个人想象和印象,它们因人而异,一个可感对象向一个人的显现 可能不同于向另一个人的显现,他认为诗和文艺作品属于这一类。信念是关于可感事物的共 同知觉,柏拉图承认年信念是真判断,但仍把它排除在知识之外。他认为物理学属于这一类。 数学是低级的知识,柏拉图说它“介乎意见和理智之间”。理智知识是纯粹的知识,而哲学 就是这种知识。 2、柏拉图在《蒂曼欧》中表达了他的宇宙生成论。柏拉图认为,要了解宇宙是如何生成的, 必须要区别哪些是存在而不变动的东西,哪些是变动而非存在的东西。他认为宇宙是我们感 觉到的,是变动的生成的世界,任何生成的东西都有原因,这个世界的原因是一个造物主。 柏拉图认为任何创造都要以某种东西为模型,正如工匠按照模型制作产品一样,造物主创造 的宇宙的模型是只能被理性认识的型相。 至于造物主,柏拉图认为,他是善的,没有嫉妒,希望万物都像自己一样只有善没有恶; 他将混乱的无秩序的运动安排得很有秩序,因为他认为这样是好的;他将理性放入灵魂,将 灵魂放入躯体,将宇宙造成一个带有理性和灵魂的生物。

投资者认为甲股票处于缓慢升势_柏拉图认为处于变化_柏拉图认为音乐

关于宇宙的原因,柏拉图说,首先, 它是一个理性的生物;然后,它不是部分而是整体。 柏拉图的宇宙是躯体和灵魂组成的,关于宇宙的躯体,他接受了前人关于火、气、水、土 结合而成世界的说法,他论证到宇宙既然是生成的,它一定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有火才能看 见,有土才能摸着,因此宇宙首先是由火和土构成的,气和水是火与土的中间的中间项,它 们按一定的比例组成宇宙。柏拉图认为在创世之前,已有一些混沌的东西,这些东西没有具 体规定性,没有固定形状,只是一个场所。造物主用型相规定它们的形状,把它们转变为有 具体形状因而有可感性质的事物。造物主依据的原型有两个,一个是正方形一半的型相,另 一个是等别三角形一半的型相。造物主用四个第一种三角形构成一正方形,再用六个第二种 三角形构成一等别三角行,这种三角形可构成正四面体、正八面体和正二十面体,分别为火、 气和水元素的形状。除此之外,造物主还创造了正十二面体的第五种元素。第五种元素即人 们一般所谓的“以太”。柏拉图还说,造物主用这种元素的全部构造了世界,不让它们的任 何部分与力量留在宇宙之外,这样宇宙就是一个包括所有部分的完善的整体,在它之外,不 可能有另一个宇宙,而且由于它没有力量攻击它,所以它是永恒的。

柏拉图对元素形状的解 释反映了古希腊人这样一种宇宙观,地球由土、火、气、水四元素构成,天体则由以太构成。 柏拉图接着讨论了宇宙的灵魂。造物主将灵魂置于被创造的世界之外,它贯穿并包围宇宙 使它成为一个圆形旋转的球。这样,他不但以型相规范可感世界形状,而且用灵魂规定这个 世界的秩序。造物主创造出“世界灵魂”,这是弥漫于世界、在世界内部推动形体运动的能 动力量。柏拉图描绘了世界灵魂无所不在的结构:它有两个成分:一是不可分的、同一的存 在—“同”,另一个是可分割、变化的存在—“异”。世界灵魂与个别灵魂的关系既是一般与 个别的关系,又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一切可感事物都分有世界灵魂,因此它们既与自身相 同,又与其他事物相异,它们的运动连续性既是同一性,又是差异性。“同”和“异”的运 动轨道是圆。“同”位于外圈,向右旋转;“异”位于内圈,被分割为六个同心圆,它们都向 右旋转。这两个圆在运动中相交的角度发生倾斜,它们实际上分别代表着恒星的赤道与黄道, 它们的运动分别代表着星空的周日运动和太阳与黄道带行星的轨道运动。这样,柏拉图把天 体运动轨道纳入灵魂推动力的范围。 造物主在创造世界的同时创造了时间,它是造物主创造的宇宙的永恒运动的尺度。

投资者认为甲股票处于缓慢升势_柏拉图认为处于变化_柏拉图认为音乐

被造世 界虽然不是永恒的,但却尽量与原型世界的永恒性相接近。时间是“永恒的运动的影像”, 可感世界的一切都发生在时间之中。时间以过去、现在、将来的形式运动,这三者循环不已, 呈圆形的运动。时间的流逝需要度量,造物主于是创造出天体,以它们齐一的规则运动作为 时间的度量。天体被置于“异”的六个圆周上。月亮位于内圆,依次向外是太阳、金星、“赫 尔墨斯星”和外层的三颗星,地球位于圆心。造物者接着创造了各种理性的生物,它们按居 住领域被分为四类:天上的神和星体、空气中的有翼动物、水栖动物和陆地动物。星体大部 分由火构成,进行圆周运动。造物者只创造了天上的神,其他三种理性的生物由神模仿造物 主的工作造出来。在这三种中,有一部分是不朽的,由造物主播种,其余的部分是有死的, 由诸神把这两者结合起来。 在人之中,不朽的部分指人的灵魂,这些灵魂的数目与神圣的星球一样多,并陪伴着星球。 在适当的时候,灵魂降生在人的身体之中,如果灵魂在身体里生活得好它们将返回所属星球; 如果生活得不好,将按下降的顺序,分别转生为妇女和各种动物。造物主委托神创造出人的 身体。神造出圆形头颅作为灵魂寓所,躯干和四肢为保护头颅的目的造出,灵魂和身体的运 动方式不同;灵魂作圆周运动,身体作吐故纳新的直线运动。

3、柏拉图在《巴门尼德篇》中借老年巴门尼德和少年苏格拉底的对话对自己早期的相论进 行了反思。少年苏格拉底认为有两类存在,一类是具体事物,另一类是“相”,如一和多、 动和静等。这些“相”彼此相反不能互相结合,但具体的事物却可以同时分有相反的“相”, 因而具有相反的性质。这样少年苏格拉底就否定了爱利亚派的存在一的观点,而解释了具体 的事物既可以是一又可以得多。少年苏格拉底与爱利亚派分歧的焦点并不是“相”是否存在 (它们都承认理智的对象是真实存在),而是,“相”是否被可感个体所分有?爱利亚派否认 理智的对象的可分性,否认个别的、运动的事物存在,柏拉图承认这些事物对理念的分有, 因此承认它们一定程度的存在。巴门尼德把少年苏格拉底的学说归结为把“相”与分有它们 的事物分离开来,因此巴门尼德攻击的矛头指向“分有”说。 (1)首先,巴门尼德问有哪几类“相”,他们举出各类事物,问少年苏格拉底是否承认 它们的“相”。苏格拉底坚信像类似和不类似、一和多、动和静、上和下等关系和伦理型相, 如真、善、美等高尚型相的存在,但对物理型相,如人、水、火的型相的存在有所怀疑,坚 决否认卑贱物,如头发、污秽物有相应的“相”。

也就是说,分有说的适用范围并不是全部 可感事物,最确定的适用对象只是伦理行为。 (2)巴门尼德说,众多个体不可能分有一个“相”。“分有”或者是对“相”全部的占有, 或者是对“相”一部分的占有。如果每一事物都分有一个完整的“相”,因为事物是很多的, 所以“相”也必定是多个,这和肯定“相”是单一的相矛盾。如果每一个体只是占有它们共 有的“相”的一部分,那么个体将不会具有“相”的规定性,因为没一个性质在被分割之后 不再保持原来的性质,比如大的“相”被分割成许多部分,每一部分都小于“大”的“相” 整体、分有这些部分的每一个事物可以说分有了比“大”小的“相”,但它们仍被称作大的 东西,于是便产生了这样的矛盾、具有比“大”小的性质仍然具有大的性质。总之,不论把 个体分有“相”的方式理解为分有“相”的全部,抑或把分有理解为分有“相”的部分,都 不能解释分有物何以与被分有的“相”相似。 在这里,通过混淆了抽象和具体、一般和个别之间的关系,巴门尼德通过将“相”当 作是具体的事物,否定了苏格拉底的分有说。在少年苏格拉底那里,分有是一般与个别的关 系,而巴门尼德将其解释为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因此,少年苏格拉底的分有说就难以成立了。

(3)“相”是心灵内的概念所指示的外部对象,“思想必然是对于某物的思想”,概念只 是对于“相”的概念。因此只要有概念,就必然有“相”的存在。但是“相”不可能仅仅存 在于思想之中,因为,“相”如果只有思想属性,那么分有它的事物也只有思想属性,“你必 然要么说每一事物都由思想构成,因而都在思想,或者说它们是不在进行思想的思想”。这 两种说法都不合理。因为如果“相”是思想,那么我们对“相”的认识就不可能具有知识的 必然性和客观性。 (4)巴门尼德接着说,有许多事物都是大的,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相”,在将这个“相” 与其他大的事物放在一起,它们又有一个共同的“相”,如此类推,永无止境。这样,“分有” 不表示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如果“相”是介于两个个体之间的第三个个体,那么在解释 “相”的中介联系作用时,又需在“相”和任何一个个体之间插入新的第三者作为中介。亚 里士多德把“分有”的无穷倒退称作“第三者”的问题,即,如果需要第三者来说明两个事 物的关系,那么需要设立无限多的第三者。最后,少年苏格拉底把“分有”理解为摹仿,“摹 仿”说强调的是“相”是模型,事物是它的摹本,所谓分有就是被造得和模型相似。

巴门尼 德并没有批评模型说,而是在类似这一点上批评的。类似可以被理解为一种二者之间的关系, aRb(R表示 的存在,于是又需要设立R2, R3乃至无穷。 (5)巴门尼德说如果你肯定自在的“相”,并将它和具体事物分离开来,人们便根本不 能认识它。他说如果“相”是独立存在的,任何“相”都不在可感事物之间,这就导致了两 个分离的世界。在“相”的世界里,“相”和“相”互相发生关系,在我们的世界,具体事 物与具体事物发生关系,但我们世界的具体事物不能和“相”的世界的“相”发生关系。我 们世界的奴隶不是“相”的世界的“主人的相”的奴隶,我们世界的主人也不是“相”的世 界的“奴隶的相”的主人。然后巴门尼德把这个论证应用到认识问题上去,他把认识分为两 个独立的部分,主体和对象不能发生任何关系,这样就得出现实世界中的人只能认识现实世 界中的具体事物,“相”之中的认识主体神只能认识“相”。我们不能认识“相”,神也不能 认识具体事物,这显然是荒谬的。 上述五点反驳了“分有”概念的几种意义:第一点指出“分有”不适用于所有的可感事 物,第二点指出“分有”不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第三点指出“分有”不是被思想所把握的 概念与概念的关系,第四点指出“分有”不等于个体之间的外在的关系,第五点指出“分有” 割裂了两个世界,使得人们不可能认识“相”。这样,巴门尼德就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柏拉

柏拉图 数学 巴门尼德 哲学家 苏格拉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