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和教育不断发展,我国目前所使用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主要以提高小学生认字水平、语言表达能力为中心目标,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散要求较少,无法满足当今社会对小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为保证小学生在学习好语文知识的前提下,培养其思维创新能力,进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探究刻不容缓。
1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从硬性规定上讲是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新课标的要求,《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必须在语文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从语文教学目的上来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首先有助于学生对文章所描绘的场景进行想象,更加深刻的理解文章内容。其次能够使小学生在写作时,发挥创新创造能力,独辟蹊径,发现独特的写作角度,提升写作能力。从文化思维方面考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能够使小学生对创新感兴趣,为加强学生的创造力和创造能力的自我培养,将为创造性思维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的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二,小学学生的思维方式尚未最终确定,这是让学生塑造思想的最佳时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有助于他们掌握培养逻辑思维的重要途径。在未来的工作和学习中,培养其他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2 何为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具有开创新事物意义的思想活动,开拓认知新领域,产生思维新成果的一种思考方式。创造性思维将理解、想象、记忆、联想、思考、感知等能力融合到一起,富有开拓性、探索性,是一种需要付出大量艰苦的脑力劳动的高级心理活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需要教师刻苦钻研,长期多次地进行探索,将各种创造性思维所需的能力教授给学生,经过足够的经验积累,学生方能将创造性思维建立起来。
3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3.1 教师资源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应用
教师不仅是学生教育中的教授者,也是学生教育中的引导者,如果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首先,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具有很强的创造力,只有教师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学生在其创新的影响以及鼓励下,才能产生强烈的创新共鸣,释放创新热情,培养创造性思维。学校可以采取对小学语文教师进行特定创造性思维能力培训的办法,提高语文教师的创造能力,对于教师本身来说,要有敢于创新的勇气,不要墨守成规,应突破传统的思维方式方法,以创新的角度看待问题。小学语文教学的创造性思维建立,有着一直让教育工作者头疼的问题,即习惯了从固定的角度去学习看待事物的方法。我们应努力打破思维定势,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看待问题,打破惯性束缚,帮助学生开拓视野,打破条条框框的限制,在学习中多方向思维。
例如在学习《曹冲称象》一课的时候,在没有看到答案的时候,教师可提出问题,让学生先思考一下,自己会用什么方法去称量。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可能办法多种多样,想象天马行空,各种办法频出,其中不乏完全无法实现的方法。待学生热烈讨论过后,教师引出课文最后的答案,学生顿觉豁然开朗。虽然自己提出的办法很难实现,但是思考的过程是宝贵的,这成为了创造性思维学习和练习的过程。同理,在学习《司马光砸缸》这一课时,学生会看到,在文章中,其他玩耍的小朋友面临同伴落水的困境,想到的是如何让伙伴从水中出来,而司马光想到的是如何让水离开伙伴,这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一个重要的启发过程。条条大路通罗马,实现一个目标的路径是多种多样的。
学生可以充分发展各种思维方向,以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在进行写作练习的时候,教师可提出问题,同样一句话“我把拾到的钱包交给了警察叔叔”,用多种方式去改写,学生写出“钱包被我拾到了,我交给了警察叔叔”,“警察叔叔收到了我拾到的钱包”等等不同的表达方式。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答案,教师需要做的不是让学生去背唯一的标准答案,要让学生发散思想,提出自己的见解,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
3.2 利用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语文教学中主要有三种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法。一是利用设置悬念的办法,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二是通过对课文的情景创设使学生对其进行想象,发挥学生创造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三是借助想象的力量培养创造性思维。针对第一个方面,在对语文课文进行讲解之前,利用设置悬念的办法对课文中所讲述的内容巧设疑问,使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带着好奇心投入到文章的学习中去,在进行文章阅读时具有目的性,不仅能够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有助于对后续通过文章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针对第二个方面,教师可以利用对课文进行情景模拟的办法,引导学生对课文所描述的情景进行想象,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比如在《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一课文中,小女孩在大雪寒冷的冬天划亮火柴后,想象到了温暖的壁炉。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软件在教室中投影雪花纷飞的场景,营造出寒冷的氛围,还可通过凄苦的音乐烘托小女孩儿内心的心情,由此引导学生对小女孩划火柴的场景进行想象,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打开想象的大门,从一个想法生发出多种想法,从一个思维跳入另一个思维,从课堂教学出发,放飞想象的翅膀,激发创造性思维。
第三个方面,教师可以利用作文写作让学生进行各种想象过程,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多加运用想象这一思维工具,打开思路,将作文的内容拓展丰富。学生写作不必拘泥于单一内容,可以续写课文,可以拓展课文或者其他文章的内容,可以根据所学内容的一个观点延伸出自己的想法,可以编写童话,可以触及科幻题材,现代诗歌等写作中很少触及的内容。例如,教师可以准备一幅图画,要求学生看图作文,根据画作上静止的景物人物,想象这些元素背后的故事,分析人物为何是这样的动作神态,当时会是什么心理,会是何种性格,因这样的性格,会说出什么话,图画描述的是什么事件,事件的前因后果,目前发展到何种程度。
将一幅图片发展成一篇作文,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想象思维的全程参与,有了想象的能力,才能产生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土壤。例如在学习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一文时,教师要求学生根据景色描写想象一下真实的画面,美好的景色展现在众人脑海之中。因作者的际遇,文中的情绪略显忧郁,教师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当时的心境,如果是自己生发出同样的感情,是如何描写的,会去写美好的景色吗?会通过景色抒发感情吗?再引导学生思考另一个问题,同样的风景,愉悦,悲伤,陶醉和其他不同的情感,描述又如何不同?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过后动笔摹写,将这篇著名的散文改编成自己当前心境下的一篇作文。
3.3 注重语文教学的实际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重点是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创造性思维。因此,教师在讲解课文时,应结合课文中描述的场景和实际情况,引导小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使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更加符合现实应用。为了加强语文教学的实际性,可以采取将课文中描述的场景与学生的生活场景做对比的方式,鼓励学生进行思维发散。比如在学习《小马过河》这篇文章时,教师可进行以“我帮小马过河”为主题的写作训练,使学生联系实际,通过发散性思考,发挥想象,寻找帮助小马过河的方法,不仅能够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还能改变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与创造性思维方式。
4 结束语
总之,随着社会步伐的不断加快,人们虽然意识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当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但还缺少有效的方式方法,针对这一问题应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通过加强小学语文教师资源创新能力的培养,带动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利用小学语文课文教学过程,进行情景模拟设置。多种手段的结合使用,使学生在进行语文课文的学习时,不仅能够掌握课文知识,还能够得到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切实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