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件 国家农业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司长前言 各位学员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就我国的粮食问题给大家做一个报告。大家知道,我国历来重视粮 食生产,我们中国也是世界上人口第一大国,解决亿万人民的吃饭问题始终是历代政府高度关注的重大 问题。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重大措施,促进了粮食生产的 稳定发展,保障了国家的粮食安全,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所以这个课程我想从三个方面给大家展 第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成功地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讲讲粮食生产的现状。第二,中国粮食生产还面临着什么样的困难。 第三,下步我们发展粮食生产主要的政策措施。 一、粮食生产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粮食生产迈入了几个大的台阶,从7000 亿斤一直增长到2009 年的10616 亿斤,连续上了几个大的台阶。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2004 年以后我们的粮食生产至今为止已经连 续六年增产,连续三年超过了1 万亿斤,中国人依靠自己有限的资源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不仅为 中国的粮食安全、为中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而且为全人类解决粮食问题做出了突出贡献。 我们国家为什么粮食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是有一系列积极的因素构成的。
从粮食生产的基本现状 来看我们国家的粮食安全得到了有效的基础,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的。 (一)粮食生产的基本情况 粮食总量高从我们的粮食总量特别从我们粮食产量这个角度来讲,我们2009 年的粮食总量达到了10616 亿斤, 按照13.28 亿人口来计算人均大概占有粮食400 公斤左右,这个水平大于世界上粮食占有比较多的国家。 比如说欧盟国家,包括澳大利亚这样的农业发达国家相比的话,从人均占有水平来讲还有一定的差距, 但是从全世界66 亿人口这个角度来比较,我们的粮食人均占有水平是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将近50 公斤左 右。世界平均水平2008 年大概是350 公斤左右,我们这些年每一年大概是398、400 公斤左右。我们是 粮食占有水平从人均角度是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粮食产量去年达到了10616 亿斤,这个是我们国家连 续六年粮食丰收,实际上我们在40 年以来连续六年粮食丰收。 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件 因为粮食生产与其他产业生产不一样,它受自然因素和经济因素双重交织的一种产业。它与工业生产不一样,比如说工业生产投入多少原料在保证一定的工作时间以后,能够产生出多少拖拉机、电视机, 它是一个均衡的生产过程。
粮食生产是自然生产和经济生产的过程。受自然的影响要实现连续几年的丰 收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连续六年丰收在共和国历史上是第一次,这是非常了不得的成绩。而且从粮 食构成上来看,我们不光是总量连续六年丰收,而且小麦、水稻、玉米三大粮食品种都连年丰收,这是 一个大的标志。 粮食单产水平高我们的粮食生产为什么能够获得连续丰收?主要不是通过面积的扩张,因为我们国家的粮食不论从 播种面积还是从耕地面积来看,它是非常有限的资源。我们的粮食生产总量能够获得一个高的增长主要 是靠我们粮食单产的水平。我们去年的单产水平还没有统计下来,我们前年2008 年的粮食单产是亩产 660 斤,也就是单产330 公斤,这个水平是非常高的。从新中国成立60 年的跨度来看,从2004 年开始 连续六年每一年粮食单产都在递增,没有出现任何反复或徘徊,这个也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情。 从粮食生产的情况来看,我们的粮食、稻谷每亩单产平均达到875 斤;小麦的每亩单产平均达到了 335 斤;玉米的每亩单产达到740 斤以上,这是平均的。从个别比较高的水平来看,我们的玉米每亩单 产水平达到1400 斤;我们的水稻每亩单产水平达到800 公斤,这都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所以这个水平 还是非常高的。 粮食品质高我们在粮食总量和粮食单产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我们粮食的品质在不断提升,彻底改变了过去我 们粮食总量常年不足和优质化水平不高的情况。我们这些年无论在水稻生产、小麦生产还是玉米生产方 面,我们粮食的优质化程度在不断提高。比如小麦优质化成为的不断提高,极大地克服了我们过去有一 段时期还要通过进口国外特别是欧美国家高档小麦的局面。我们现在不仅是强劲、弱劲,各种各样多品 种的小麦都能够生产,小麦的优质化程度在不断提高。所以粮食优质化程度的提高也有效地替代了进口, 适用了人们生活的需要。 形成粮食区域化布局我们的粮食优质区域在示范化的进程中,在改革开放这三十年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和巩固。在座的各 位学员可能有的去过欧洲国家,有的去过北美的国家,我们在考察美国、加拿大,经常会发现北美国家 的粮食生产专业化趋势非常明显。比如在美国粮食生产有专门的区域布局,棉花生产有棉花带,玉米生 产有玉米带,小麦生产有小麦带。这些年随着我们国家的粮食生产的发展,在市场经济的引领下,我们 粮食的区域化布局也逐步地显现。大家非常清楚,我们的小麦以河南为中心,我们的水稻以湖南为中心, 我们的玉米以吉林为中心,都形成了中国的三大粮食品种区域带。
河南包括周边的湖北、河北、山西这 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件 些地方集中了中国的小麦优势区域;湖南包括湖北、江西、安徽、四川的一部分地区集中了中国的水稻生产,当然现在水稻生产在东北地区特别是在黑龙江也发展的非常迅速;我们的玉米主要集中在吉林、 黑龙江、辽宁,包括内蒙古的东部,这些地方形成了中国专门的玉米生产带。这种专业化的布局对有效 地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包括形成粮食生产的优势区域都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从粮食生产来看,不仅总量在不断提高,包括单产水平在不断提升,而且我们粮食的区域化布局也 逐步形成了中国的小麦生产带、中国的玉米生产带、中国的水稻生产带。当然随着我们粮食生产的后备 资源不断开发,还有一些新的区域也逐步形成了我们国家的重要粮食生产基地,比如现在东北特别是黑 龙江专门形成了水稻的生产区域。 这是我给大家讲的粮食生产的基本情况。 (二)粮食生产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我们粮食生产为什么会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我们说中国的农业成就巨大,中国农业成就巨大的一 个基本标志就是说我们中国用占全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占全世界20%以上的人口,这个成就巨大的标 志就是我们用我们有限的耕地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这个成绩无论怎么估计都不为过。
我们解决了 粮食、解决了我们的吃饭问题,不仅为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坚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也为解决世界粮食 安全坚定了坚实的基础。 特别是大家联系到近些年包括2008 年底开始的全球金融危机,全球金融危机对全世界各个国家的 农业也有深刻的影响。包括2007 年、2008 年,全世界在粮食价格高涨的时期,也就是金融危机之前很 多国家由于粮食的不足产生动乱,甚至有像海地这样的国家因为粮食出现危机导致政府倒台。而我们国 家新中国成立60 年来、改革开放31 年来,我们的经济社会为什么可以持续稳定地发展?与我们比较好 地解决了我们的粮食问题,比较好地解决了我们的吃饭问题是高度相关的,有一系列的积极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党中央、各级政府对粮食生产是予以了高度关注。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国家 通过不断地调整和完善政策,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因为,党中央 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把农业、农民、农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作为全部政府工作,作为全部 工作的重中之重。在这个前提之下,我们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社会的要求,与时俱进地形成了一系列指导“三农”工作的重要理念,明确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 做出了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的基本判断,制定了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 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基本方针。
规划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发展现代农业的一系列战略任务。正 式在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的惠农强农的政策指引之下,在重视“三农”的氛围之上,我们出台了一系 列有利于粮食生产的方针政策,推动了粮食生产、农民增收。在这么一个大的背景之下,我们粮食生产 措施不断得到了完善和强化。 这种措施可以体现在六个大方面。 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件 我们始终坚持立足国内生产满足我们基本需求的方针粮食作为人类生存发展的第一需求,各个国家对粮食生产都是予以了高度关注,我们国家尤其如此。 我们历来讲衣食为天,吃饭问题比天大,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一直强调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如 果说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那么粮食就是农业发展的基础。 从全世界范围来讲的话,我们得到知道人类进入到今天,从人口总量来看大概有66 亿到67 粮食总量来看大概维持在21亿和22 亿的水平。我们国家去年粮食了10616 斤,2008 年是10574 亿斤, 去年比前年增加了42 亿斤,这是最新数据。从人均占有来讲大约是400 公斤。从总量来看一万亿斤是 五亿吨,我们的粮食总量大概占全世界粮食总量的四分之一。从这个角度来讲,全世界粮食的贸易量是 亿吨左右。
我们国家从粮食生产的角度或者从消费的角度来讲,增加一个百分点减少一个百分点影响全世界粮食贸易两个百分点以上,换句话讲中国粮食一旦出现缺口,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解决中国人 的吃饭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历史经验反复证明。 放眼全世界,有的小国,有的地区,比如韩国、日本这样的国家,它的粮食从自给水平来讲,比如 日本按照碳水化合物,按照热量计算,它的全部农产品的自给率只有40%,剩余60%都靠国际调剂。 韩国全国人口达到四千万人以上不到五千万,韩国粮食自给率的水平比日本还要低一些。这一类的国家 它可以通过国际市场来化解它粮食的不足,当然在这方面大家可能有疑问,像日本和韩国特别强调稻子 文化,比如水稻生产在日本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大米的供给来讲日本可以做到百分之百,但大米以外 的小麦、玉米都要通过国际市场来调剂,也就说国际市场可以满足这一类人口相对比较少的国家和地区 的需求,但全世界的市场来讲的话,从谷物这个角度来讲,每一年多余的谷物大概也就是2 到2.5 亿吨, 全世界的总量是22 亿吨,大概只有10%多一点可以贸易。在这个前提之下中国自己的生产和自己的需 求占了全世界的四分之一,我们国家可以通过对外贸易、通过进口来解决我们的吃饭问题吗?是绝对做 不到的。
为什么?我们的生产量、我们的需求量,作为我们这么大一个人口国家来讲占全世界的份额太 大。所以我们老是强调我们要确保我们的粮食自给,在玉米、小麦、水稻生产方面,我们的自给率要达 到95% 以上。因为中国增加一个百分点的进口,就减少世界两个百分点的出口,这对国际市场是个非 常大的压力。 在这个问题上世界粮农组织对中国的粮食安全是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中国粮食做到自给自足, 不仅是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因为我们中国不在国际市场上与其他的国家争夺粮源,这本身就是为 全世界做出了一个突出的贡献。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一直是立足于通过自己的生产来解决自己的吃饭 问题。我课件里边给大家讲,我们的粮食自给率、我们粮食进出口贸易量决定了我们国家必须通过自己 的力量来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这是第一个大的问题。正是因为我们一直按照这么个指导方针,把粮 食问题看得很重,所以安排我们农业经济的时候,在我们制定我们的强农惠农政策的时候,总是以把有 利于粮食生产的政策放在一个非常显赫的地位,作为重中之重来对待。这是我要给大家说明的第一个大 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件 问题,我们为什么粮食生产会取得这么大的成就,从经验总结也罢,或者从政策措施这个角度来检讨也罢,第一位的就是我们始终坚持把粮食生产自给率提升,通过自己的力量来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作为第 一条。
我们有效采取了省长负责制也就是说按照省长负责制这么个方针来指导我们的粮食生产。省长负责制这么一个政策的出台它是 有深刻的历史背景的。大家知道,在上个世纪90 年代特别是1992 年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以后,中国的经 济社会发展非常得快、非常得迅速,特别在南方地区经济增长,1992 年到1995 年每一年经济增长都是 两位数的增长,发展速度很快。但与此同时从1992 年到1995 年粮食生产出现了徘徊的局面,因为对于 任何经济活动来讲的话,它资源总是有限的,资源的总量总是既定的,你把劳动力、资本、耕地如果更 多地用于非农产业,那么粮食、农业必然就受到影响。也就说在1992 年到1995 年这个期间,在经济社 会发展特别是经济保持每一年增长10%增长速度的同时,我们粮食生产也出现了一度的徘徊。 在这个时候美国世界经济观察所所长叫莱斯特布朗提出了一个观点,他在1995 年写了一篇文章, 他这篇文章的核心观点就按照1992 年到1995 年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他预测到2030 年中国经济的总 量将达到世界第一位。第二,他说如果按照1992 年到1995 年中国粮食的徘徊或者递减的速度,那么到 2030 年中国粮食的缺口将达到2.5 亿吨以上。
2.5 亿吨以上什么概念呢?就全世界多余的粮食卖给中国 还不一定能够满足中国的需求。在这么一个背景之下他第三个结论就出来了,到2030 年中国就足够的 经济实力,也就说钞票很多,第二,中国的缺口很多。也就说到那个时候粮食价格无论有多高中国人第 一能买得起,第二中国的需求都很充足。在这个前提之下,非洲国家包括不发达国家、济贫国家,很可 能就会因为粮食陷入贫困,会因为粮食崩溃。所以他得出一个结论就是中国使世界挨饿。 这篇文章下来以后影响还是非常大的。我们中国是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政府当即就批判说这种观 点是不成立的,中国人能够通过自己的力量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我们在1996 年我们就出台了粮食 的省长负责制,也就说中国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力量也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怎么解决?从全国来讲 有一个总量平衡的问题,比如我们在当时要达到九千亿吨,或者人均达到300 多公斤以上,到2000 到2010年我们的粮食总量又该一个什么局面,有个总量平衡。同时有一个区域平衡,就是每个省也要 讲究粮食平衡问题,粮食的主销区比如浙江、上海、江苏、福建这类的地区要力保粮食生产总量不要下 滑;河南、黑龙江、吉林、江西、安徽这样的粮食主产区要力保粮食不断增加。
所以总量平衡、区域平 衡。为了实现这两个平衡,各级政府要实行行政省长负责制,也就说提高单产水平、扩大播种面积,增 加粮食储备,稳定价格,并且要制定一系列的考核指标,来考核以省为单位,以市为单位,以县为单位, 不同区域、不同政府在粮食生产方面的责任。正是我们通过粮食生产的考核,极大地提高了地方政府发 展粮食生产的责任感或者叫GDP,当然更多是从责任这个角度来讲,从考核这个角度来讲,我们建立 了有效的奖罚机制,确保了中央和省级政府在粮食安全上的一些措施得到了有效的实施。 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件 1995年实行这个政策以后,1995 年到1998 年连续四年粮食开始由徘徊又继续发展,到1998 们的相等一度达到了10246亿斤。达到10246 亿斤以后,1999 年由于粮食在满足当时需求方面的话, 我们确确实实也出现了阶段性、结构性和区域性的过剩,粮食多了,粮食四年丰收,需求跟不上去,出 现了阶段性的过剩,结果有部分地区开始因为粮食比较效益的下滑,部分地区抓粮的积极性也受到一定 的削弱。结果1999 年到2003 年粮食又出现了五年的徘徊,到2003 年我们的粮食总量由1998 年10245 亿斤又重新跌到了8614 亿斤,下降了一千多亿斤。
结果2003 年的粮食环境又绷的很紧,在这种前提之 下,2004 年到2010 年我们中央到现在已经连续出台了七个1 号文件,特别是2004 号文件突出解决粮食问题,突出解决人民收入问题,我们粮食又开始出现六年连续丰收,又是一个好的时期。所以 这里边我顺便说一句,下一步我们担心的是我们的粮食生产能不能够持续稳定,当然按照现在中国的粮 食生产能力我们是有能力保住这个水平的,但问题就是我们在认识上一定要高度重视粮食问题,始终把 粮食这根弦绷的很紧。 我这里面给大家展开一点,刚刚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反复强调要确保 国家的粮食安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四句话20 个字把粮食是作为一个首要任务来抓的,叫稳粮保 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出统筹,强基增后劲。什么叫保供给?也就说今年的粮食还要稳定在一万斤以 上。我们刚刚闭幕的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提出两个千方百计,两个努力确保。第一个千方百计是千方百 计使粮食产量稳定在一万亿斤以上,千方百计使农民收入增长在6%以上,努力确保不发生区域性的重 大动物疫情,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两个千方百计,两个努力确保,把粮食也是 放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上。
第一个千方百计就是粮食稳定在一万亿斤以上,因为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 2008 年我们全国人口是13.28 亿人口,按照每一年还新增六到七百万人口,经济成长对食物的需求还会 越来越旺盛。一系列内外部因素决定了我们在粮食问题上绝对不可以掉以轻心。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我们 没有任何回旋余地的,我们也没有任何可以说松一把歇歇气的,不存在这么一个回旋余地和前提。在粮 食的问题上我们的弦始终要绷的很紧。通过我们一系列的政策措施,通过我们一系列有效的责任措施, 通过一系列明确的目标来达到和实现我们的粮食目标。 这是我给大家讲到的第二个大问题,就是第二个值得总结的经验,或者叫第二个有效的措施。 重点提高主产区和种粮农民积极性在粮食发展方面,特别进入新世纪以后,我们为了确保国家的粮食安全,为了保证粮食年年有个好 的收成,我们重点抓了主产区、重点抓了种粮农民。大家知道我们现在全国30 多个省市自治区,我们 从粮食生产这个角度来讲,并不是说每一个省每一个市粮食生产出来的总量或者人均占有的水平都是均 衡一致的,事实上大家知道在浙江、广东、福建、江苏、上海、北京这样的地方非农产业非常得发达, 相对而言粮食生产并不是这些地区的优势,我们粮食生产靠什么?靠主产区,靠全国以河南、黑龙江、 吉林、江西、安徽这样的主产区来提供和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
国家的粮食从主产区的划分来讲大概是 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件 14个主产区,有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山东、河北、河南、江西、安徽、四川、江苏,这一 类的地方来确保我们国家的粮食安全。我们的农民从现在来看的话,我们讲9.5 亿农民,讲7.3 亿农民 这两个数据都是对的。9.5 亿是相对于户籍登记的农民总量,7.3 亿的农民是指的农民实际按居住地统计 的农民。中间有2.2 亿、2.3 亿的农民都是属于在城乡之间流动来的流来流去的农民工以及他的家属。 从这个角度来讲并不是所有的农民都是种粮的,我们要提高种粮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那么怎么样提高主 产区,怎么样提高种粮农民,前者是指一个区,后者是指一个群体。怎么样提高他的积极性?在新世纪 以后我们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这些措施在课件里也给大家讲了,大家其实也非常清楚。 (1)2001 年开始在安徽、四川试点的减免农业税,到 2006 年我们彻底地取消了面向农民征收的 农业税、特产税、牧业税和土改税。这四个税收的取消,特别是农业税的取消对种粮农民来讲,就是减 轻了他一个极大的负担。我们统计因为这四税每一年国家减免了直接向农民征收的税费大概是1250 平均每一个农民大概是150元,如果按9.5 亿农民计算。
这些政策2006 年以后就彻底没有了。 (2)与此同时面向农民,特别是面向种粮农民给予了粮食直补,粮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以 及生产资料综合直补,四大补贴。这四项补贴2008 年总量是1030 亿,2009 年总量是1230 亿,又等于 增加了每一个农民140 到150 块钱。前者说减免农民的税费负担平均每个农民150 块左右,这里边又增 加了农民140 到150 的各种各样的补贴,一正一减,种粮农民是得到实惠的,粮食主产区也是得到实惠 的。为什么讲粮食主产区得到了实惠?因为我们在减免农业税的同时,因为农民税、特产税,特别特产 税这些都是地方税种,取消以后实际上是对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有一定负面影响。在这个前提下国家通 过转移支付给予主产区的利益补偿。比如河南、黑龙江、河北的粮食生产大县,每一个县在取消收税以 后,获得国家各种各样的转移支付高达数千万。一个县大概每一年两千万、三千万、五千万这么个水平, 有效地弥补了由于税收减免以后造成的地方财力不足的情况。这个就是面向粮食主产区的。对粮食直郊 区,比如上海郊区或者是北京郊区,当然他农民也得到各种各样的补贴,但这个补贴根本是源于地方政 府给予的补贴。
而中央政府的补贴更多是落到的主产区,落到了种粮农民头上,这是第二个大的政策。 (3)我们对粮食有个最低收购价政策,比如对小麦,对水稻,我们这些年都有个最低收购价政策。 也对我们粮食主产区、中粮农民也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所以我们这些年为什么能够粮食连续六年丰 收,不仅是我们的总量在丰收,我们的单产水平在提高,都得益于这种直接的间接的面向主产区、面向 种粮农民的政策措施。 这是我给大家讲的第三个原因。 粮食生产单产的提升我们国家应该讲在粮食生产方面,从资源这个角度来讲并没有更多的优势。比如我们的耕地、水资 源都是有限的,我们不可能通过我们面积扩张来提高我们的粮食产量,因为粮食总量是由面积和单产两 者构成的。要么你的单产水平很高,要么你的播种面积很大,在我们国家来讲,我们的播种面积始终是 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件 非常有限的,我们18.26亿亩耕地,我们用于生产粮食的耕地每一年最高不能突破16 亿亩,还得有别 的,我们的棉花还要生产,我们的园艺性作物还要生产,蔬菜也要生产,都是占地的。那我们在面积不 能扩张的前提之下,只能通过我们单产水平的提升。 单产水平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就靠我们的粮种,靠我们的粮法。
所以在农业这个角度来讲,一粒种 子改变一个世界,通过粮种来提高我们国家的单产水平,进而提高我们国家的粮食总量。这是我们在农 业科技方面必须牢牢抓住的一个重要领域,应该讲我们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多年间,特别进入新世纪以来 的这十年间,我们的粮食特别在粮种的繁育方面,我们还是取得了巨大的历史性的进步。我们种子工程 在上个世纪的90 年代开始实施以后,有效地解决了我们国家在小麦、玉米、水稻方面粮种的覆盖程度。 大家知道我们超级稻、杂交水稻,这都是由于品种的改良获得的高产的典型,比如最近我们又批准了两 个转基因水稻品种的商业化应用。也就说我们通过单产进步为标志的科技来确保我们国家的粮食安全, 这个我们国家一直是走在世界前列的。当然全世界从单一品种来讲,与发达国家相比的话,比如水稻、 小麦或者是玉米,从个别品种来讲可能与先进国家还有一定的距离,但从全世界的平均水平来看,我们 的科技进步率这些年是越来越快、越来越高。 我们的粮食补贴里边有个粮种补贴,粮种补贴就极大鼓励了农民采用粮种,科研部门研究粮种的积 极性。因为农民采用粮种以后增加了市场份额,市场占有率高的话对科研人员从事粮种繁育来讲又刺激 了他的积极性。
再加上辅之我们这些年在粮食生产方面的设施技术,包括我们现在采用塑料大棚,机械 化的跨区域耕种,跨区域收割,都是科技进步的一个标志。也就是说在我们国家如果离开了农业科技, 离开了粮食单产水平的提高,我们国家其他的途径都是受限制的。我们的粮食生产要依靠政策、科技、 投入,除了政策和投入以外,科技的力量是无限的。过去的粮食安全是靠农业科技,将来的粮食安全也 要通过农业科技的不断发扬光大来获取。这是我要给大家讲的第四个方面。 牢牢地把握保护耕地和水资源我刚才也给大家讲我们的耕地资源相对全世界平均水平来讲是捉襟见肘的,我们到前年2008 耕地18.26亿亩,中国人均耕地水平1.38 亩,是全世界水平的40%,也就说在耕地占有方面,我们的 水平是全世界平均水平的40%。人均1.38,水资源我们前年人均占有2046 立方米,全世界人均水资源 占有8000 立方米,我们是全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大家知道,无论什么作物离了土地、离了水都 是一事无成的,没有土地没有水是不可能生存的。这就是农业生产和工业生产一个最大的标志,工业生 产某些生产是可以离开这两东西的,农业生产离不了。 我们不要说跟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这样的农业大国、资源强国相比,甚至说人均占有水平来讲, 我们跟欧洲国家人均占有水平来讲,我们也是大大逊色于这些国家。
从耕地占有来讲的话,我们户均耕 地,我们现在有2.5 亿农户,平均每个用户占有的耕地7.3 亩,不到半公顷。日本、韩国由于城镇化、 工业化发展速度很快,现在人均农业资源并不见得比中国高,但从农户所占的农业资源,我们一个农户 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件 公顷土地;欧洲国家一个农户家庭是20到40 公顷土地; 美国一个家庭农场是200 公顷土地。我们是半公顷,就这么个局面。所以说我们的农业劳动生产效率低, 不是说我们的农民不勤快,主要还是由于相对我们的人口而言,我们的农业资源人均是不足的,尽管从 总量来看,我们的总量还是非常大的,中国从国土面积来看全世界第三位,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我 们960 万平方公里。但从耕地资源来看,我们不仅比欧美国家人均要小,比如从总量来看,美国的耕地 是29 亿亩,我们是18 亿亩,美国的国土面积还比中国小,它940 万平方公里,我们是960 万平方公里, 甚至我们还低于印度的耕地总量。从水资源来看我们更是捉襟见肘,特别是在西北地区,水资源捉襟见 肘直接制约了农业生产。 在这么个背景之下,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第一,就是要确保我们18 亿亩耕地作为一个基本红线 一亩都不能减。
我们大家知道所谓的基本国策有几个,计划生育叫基本国策,耕地保护是第二个基本国 策,还有什么第三个国策吗?为什么作为基本国策?就在我们这个国家耕地不可能由于工业化城市化的 发展无限度地减少。我们回顾一下这些年我们耕地减少速度,我下边专门给大家讲,遇到的问题很多。 我们北京周边你看看,我们1982 年到北京来的时候三环还是郊区,现在三环哪还是郊区啊?现在从我 在的这个四环外都成中心的中心了,现在都六环了,城市化的发展、工业化的发展必然要占用耕地,但 是耕地占用总得有一个限度,这是其一。第二,在耕地上面基本农田不能减少,我们要制定相对的整治。 第三,有了数量还不行,还得有质量。我给大家讲,城市郊区的耕地土肥资源非常丰富,一亩地可以产 两千斤,到了西北地区的一亩地你能产两千斤吗?产不出来,质量是不一样的。尽管面积是一样,质量 是不一样的。大家都知道,江南一带工业化高度的发展,江南一带历史上也是鱼米之乡,耕地质量非常 丰富,一亩地的产量相当于西北地区两亩地、三亩地,甚至十亩地的产量。但是现在恰好是这些南方水 资源比较丰富的地方,耕地减少的速度比西北、内地更快。而减少的都是耕地质量比较高的土地所以我 们现在剩下的土地18 亿亩耕地里边三分之二是中低产田。
产量生产是不稳定的。比如遇到去年的干旱, 遇到洪涝灾害,旱不保收、涝不保收,就是中低产田。怎么样提高耕地质量也是我们这些年非常重视、 高度关注的一个大的问题。也有说提高我们中低产田生产能力,包括提高有效的灌溉面积,我们现在的 灌溉面积18 亿亩耕地里边40%能够得到有效的灌溉,还有50%、60%不能得到有效的灌溉,还是靠天 吃饭的。靠天吃饭得根据土地承载率和土地的产出效率,肯定是不会过于高产田,不会高于那种灌溉条 件能够得到保障的农田。所以怎么样保护资源也是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 提高粮食生产的物质装备水平这些年大家越来越注意到,不仅搞农业的知道,不搞农业的大家也越发感觉到,农业生产除了科技 以外,现在装备、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生产能力的提升,对单产水平的提高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什 么叫装备水平?机械化耕作,机械化的插秧,机械化的收割。 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所谓的农业生产的物质装备,我给大家讲复杂的、投入水平比较高的玻璃温 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件 10 室,比如大城市旁边的示范园区,所谓生态园区,几亩、几十亩、上百亩地都被一个大玻璃罩子罩起来, 那投资很大的,那个叫设施装备。
简单的塑料薄膜也是一种塑料装备。我给大家讲可别小看那个地膜, 也就是那个塑料薄膜。塑料薄膜是日本人发明的技术,塑料薄膜改变了农业的一个生态时空分布。在农 业生态领域可以说是一个革命性的改革。由于有塑料薄膜,北京这样的地方,像比如现在极寒的天气之 下可以吃到新鲜的蔬菜。新鲜的蔬菜从哪来?从南方调运是一个方面,当地通过塑料大棚通过温室栽培, 这个就是革命。我记得1982 年那会儿20 多岁刚刚到北京的时候,一到冬天只有吃大白菜,没有别的东 西。由于有了塑料薄膜,我们现在在东北、黑龙江可以生产稻谷。为什么?五月份之前,黑龙江还没化 之前,他在温室里边,在塑料大棚里边就开始育秧了,这个就叫设施,这个就叫农业的工程技术,农业 的工程技术一样可以改变农业的发展方向。 水利设施,排涝抗旱能力的提升,包括我刚才讲的农机化大发展都对我们的粮食生产产生了积极的 推动作用。我们国家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改革开放三十年,粮食生产由改革开放1978 面的六千亿斤以 上连续上七千亿、八千亿、九千亿、一万亿斤四个台阶,非常不容易。为什么会连续上四个台阶?为什 么在进入新世纪以后,从2004 年到2009 年粮食能够连续六年丰收?连续六年粮食总量超过一万亿斤, 得益于一系列积极的因素。
最大的前提就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把农业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 重。在这个理念之下,我们通过政策的投入,通过科技的投入,我们发挥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使我们的 粮食安全有了保障。 这是我给大家讲的关于粮食问题的第一个大的部分。 二、中国粮食生产还面临着什么样的困难 第二个大的部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从未来一个时机来看粮食生产到底前途怎么样?我们的粮食 安全到底能不能得到巩固?我们还确确实实在认识上要冷静,要保持头脑清醒。因为进入新世纪以后, 随着人增地减水缺,我们的粮食供给面临着压力越来越大,我们粮食生产面临的困难和矛盾会越来越多,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怎么把握和理解?我们面对什么样的问题呢? (一)需求旺盛 直接需求从需求这个角度来讲,粮食的需求在一个比较长的时期内,保持增长态势是不可逆转的。我们现在 人均400 公顷,美国人均粮食占有1120 公顷,我们是其三分之一。从需求这个角度讲第一人口增长对 需求有一个绝对数量的增长。我们现在13.28 亿人口,由于计划生育搞的不错,我们现在计划生育人口 出生率大概6‰、7‰,也就说每一年净增人口是600 万左右,这个数量大大地低于上个世纪80 年代。
上个世纪80 年代每一年人口增长一千五六百万,一年一个澳大利亚,澳大利亚现在的人口1800 些年一直搞计划生育搞的不错。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即便计划生育到现在取得如此辉煌的程度,从总量上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件 11 来看每一年还有六七百万人的新增人口。关于中国人口的峰值最近我看了很多材料,国家统计局、世界 银行、国际计划生育委员会都有不同的预测。预测基本上都集中在人口峰值在2030 年到2035 年,人口 峰值的期限是这个时候,峰值的水平14.5 亿到14.9 亿,都比过去的预测情况要乐观得多。原来预测我 们的人口峰值是16 亿,现在基本上我看了好多预测都是14 多亿,这个是个好现象。当你要达到14.5 亿、15 亿,他还是个增长的过程,也就到2030 年这二十年间人口还在增加,增加的人口要增加对粮食 以及粮食的衍生品的需求,肉奶蛋,这是一个绝对不可以减少的需求。 间接需求刚性任何一个经济成长性的国家,对粮食的需求都是直线上升的。为什么?因为经济成长就伴随着城乡 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消费水平的提升一个大的标志就是我们在肉奶蛋的消费上还是不断向上的,这个 曲线是向上的。大家知道肉奶蛋是通过粮食间接转换的。
吃一斤肉很容易就消费下去,你涮羊肉一个人 涮一斤没有任何问题,但那一斤肉背后是多少粮食转换的?三斤、四斤粮食转换出来的,间接增加对粮 食的需求。这个弹性是很小的,在粮食消费上我们没有更多弹性的。什么叫弹性?一万吨如果从粮食直 接消费来看的,我刚才讲的食品消费的弹性不大,食品里边粮食消费的弹性更小。什么意思?亿万富翁 一天能吃八两米到一斤就够了,穷人、乞丐他一天也得消耗这么多,他不会因为你是乞丐,也不会因为 你是亿万富翁一天要吃一百斤,也不可能的,也不会因为说我是个穷人我一天不吃,对不对?这个弹性 很小的。相对粮食来讲,肉奶蛋的消费弹性就要大一点。你钱多多吃点肉,钱少少吃点肉多吃粮食就行 为什么前年2008年国际上全世界粮食价格上涨,什么原因?美国人、欧洲人说是中国人、印度人 喝奶吃肉吃多了,消费增加了,需求增加了,供给没有变,当然价格要提升。我们义正词严地说,不是 中国人吃肉吃多了,是美国和欧洲这些国家把大量粮食转化成生物柴油,转换成工业乙醇导致粮食的间 接需求增加了,才导致的粮食价格飞涨。但这是双方博弈的一种说法,事实上中国经济成长过程中,增 加对肉奶蛋的需求,肯定也增加了对粮食的间接需求。
而且食品我刚才讲,尽管肉奶蛋相对于直接粮食 来讲它的弹性要大一点,但是相对于其他粮食来讲,它的弹性还是非常小的一个空间。什么意思?比如 奢侈品这个价格弹性和需求弹性就很大的。 我在有些地方讲过,一只表100 块钱作为普通商品,和一百万一只的表,前者是一个普通商品,后 者就叫奢侈品。什么意思?奢侈品和普通商品的区别什么地方?功能是一样的。普通的手表100 块钱的 表一天24 小时,一百万块钱的表一天也绝不会走出25 个小时,功能一样。质量上奢侈品可能比普通商 品高一些,或者普通表走个三年五年就不走了,那个高档表走个十年八年还走的很准,就是质量要略高 一点。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奢侈就是奢侈品拥有者把普通人给予区别开来的一种商品。你带了一只一百 万的表,人家说这个人有钱,就这么个作用。所以奢侈品在经济危机这么个背景之下,它的需求弹性一 定是直线下降的。但在任何经济危机之下粮食的需求是不会发生大的变化。所以我们讲第二个就说粮食 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件 12 在经济成长过程中,它的间接需求也是一种刚性的。 能源危机粮食发展到现在,农业发展到现在,经济发展到现在,粮食和能源之间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为什 么?粮食的功能在不断地发现,农业的功能在不断地发现,粮食,三斤玉米、三斤油菜籽可以相应地转 换成一斤工业乙醇,一斤生物柴油。这个技术是很简单的,发达国家有这些技术,中国也有这样的技术。 什么意思?由于全球的能源危机也导致了对粮食的更加旺盛的间接需求。 前年的粮食价格全球飞涨,跟我们的供给有关系,跟我们的需求更有关系,跟间接需求、跟能源紧 张更有关系。前年最高的时候一桶石油147 美金一桶,如果那个价位的时候,全世界所有的国家都有把 粮食转换成生物柴油,转换成工业乙醇的积极性。为什么?你价格那么高,我粮食价格三斤换一斤就这 么个比较关系。为什么去年金融危机又产生粮食价格低了呢?是因为石油价格低,石油价格低所有的加 工商都没有把粮食转换成石油、转换成能源的一种冲动,那么就减少了粮食的间接需求,减少了间接需 求,供给是增加,需求减少,当然价格就下降了。 我们国家也在这么个氛围之下的话,首先刚性需求每一年六七百万人,每一年要增加人要吃。第二 经济成长,肉奶蛋的消费在不断地增加。第三,我们国家能源的危机,能源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也有 冲动。一些地方和一些企业把粮食转换成能源也有这方面的积极性。
几个方面的压力就导致我们国家的 需求始终在一个长时期处于旺盛状态。需求增加了,供给怎么样呢?这就是个很大的矛盾。所以我在想 我把第二个换一换,供给实际上是有资源状况决定的,你的供给能力怎么样?我刚才讲成绩的时候讲到 了我们的能力,讲到我们粮食生产的单产水平地方,讲到我们科技水平在提高,讲到我们装备水平在提 高,都是确保供给的能力,问题是这种供给能力能不能可持续是比较要考虑的一个大的问题。我们粮食 生产的约束现在第三条把它提到第二条来讲。 (二)粮食生产约束方面 耕地资源约束耕地资源怎么样?水资源怎么样?我给大家报告我们去年18.26亿亩耕地。我给大家回忆一下,1996 年我们的耕地是19.51 亿亩,到2003 年下降到18.5 亿亩,七年减了1 亿,每一年减1400 万亩。由于这 种减少的态势造成后果非常可怕,国务院在2004 年、2006 年连续两次下发组织通知,禁止滥占滥用耕 地,促使耕地减缓的趋势有所缓解。到2008 年耕地仍然减少到18.26 亿亩,又减了2500 万亩,只不过 减少的年均速度比前七年要好得多。前七年每一年减1400 万亩,这几年每一年大概减四五百万亩,还 是个递减的趋势。
这样减下去的话,我们到2010 年,到2020 年,乃至到2050 年我们的耕地怎么样? 所以我们在制定耕地保护规划的时候,党和国务院审时度势,一直强调18 亿亩的耕地到2020 线,也就是到2020年18 亿亩是绝对不能减的。当时在讨论这个文件的时候,有些部门还认为这个目标 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件 13 制定的过严,担心做不到。但是我们领导人在这个问题上很英明,说如果写上去了做不到,不写那就更 麻烦。所以耕地作为粮食生产供给的一个基础资源,怎么能保障这是个很大的问题。 问题的压力在什么地方呢?就在于我们现在工业化、城镇化还要不断地占地。我们为什么房地产价 格越来越高?尤其在去年一年,去年的年初一年前的这个时候,北京的市场还一片低迷。没有想到过完 春节到了5 月房地产的价格一路攀升,看现在各个地方的报道。那么房地产价格攀升的原因是什么?房地产商振振有辞是地价太高。地价太高的原因是什么?数量有限。所以我们的地到底用作房地产 还是用作耕地,确确实实是博弈的双方。在这个问题上一定要头脑清醒。 水资源约束我们第一水资源总量有限。第二,我们的分布极不均匀我们南方年年遭涝灾,北方多遭的是旱灾。
我们现在北方地区越来越成为我们国家粮食生产不断北上的区域。但是北方最大的制约因素还不是耕 地,而是水资源的不足。水资源不足对粮食单产水平的提升的影响是相当大的。一个旱涝保收的一亩地 和一个没有水资源保障的一亩地的单产水平是差距很大的。 极端天气什么叫极端天气?我们刚刚闭幕的上个月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分会为什么讲低碳经济,讲节能减排, 避免天气变暖,其实农业受天气因素最为明显。最近这几天北方低温冰雪影响还是没有前年那么大,总 体上讲对农业还是利大于弊,增加了水分。但这种天气就包括去年春天南方就开始旱,到去年的秋天对 农业生产影响非常大。我给大家报告,去年的粮食单产比前年增加了42 亿斤。增加42 亿斤是我们的夏 粮增加了80 亿斤,秋天秋粮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受干旱的影响减少了40 亿斤,一增一减增加了40 去年如果没有那场干旱的话,我们的粮食水平还不应该是10616斤,还要比这个水平更高。所以我讲粮 食生产的制约因素在不断地增加。如何克服也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很大问题。 刚才给大家讲了我们未来粮食生产面临的矛盾和困难,第二个就说从供给这个角度来讲制约因素还 是非常严峻的。 (三)供需区域性的矛盾和品种的矛盾非常突出 比如我们历史上我们由于水资源,由于当时的科技水平各个方面的制约,我们的粮食生产更多的还 是集中在南方地区。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特别随着科技的进步,包括物质装备水平的提升,我们现在 粮食的生产格局越来越向北方地区伸延,因为北方地区相对而言土地更加广袤一些,人地资源相对南方 来讲更加宽松一点,北方地区逐步地成长为我们国家粮食的主要供给地。但是北方地区作为粮食生产的 供给和南方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它的土地和水资源不相匹配。水成为了制约北方粮食生产的一个很重要的 制约因素,这是一个。第二个,生产出来粮食还有个运输的问题,运输还有个其他物质,包括运力的匹 配问题,这都是问题。再加上还有品种之间的,比如粮食我们讲玉米、小麦、水稻,一个水稻里边还有 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件 14 粳稻、籼稻,小麦里面有强劲的、弱劲的,玉米也有专门做饲料的、工业的,还有禽畜的,还有人直接 使用的水果玉米,各种各样的品种之间也不完全一样。如何做到供需之间的区域平衡,包括品种需求之 间的平衡,也不是说没有一点矛盾的,这是我给大家讲的第三个大的方面。 (四)农业基础设施及生产生产方式落后 尽管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们重视农业,增加了对农业的投入,但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是相对于其他 的基本设施建设,相对于城镇化、工业化过程中的铁路、公路、机场这一类的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的基 础设施建设长期滞后,捉襟见肘的现象越来越突出。
我们现在基本农田里边耕地产田比例还是仍然很高。 我们的农田水利建设,国家有限的资源更多的投向了大江大河的防控治理。比如1998 年长江大洪水以 后,国家增加了对水利的投入,那增加了对水利的投入大部分是用于长江干堤的修护,直接作用于农田 或者田间直接末梢对粮食生产起作用的,从水利设施这个角度来讲沟渠、毛渠、斗渠,也就说神经末梢 最末端的那些地方,国家和地方的投入严重不足,这个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至关重要。 再加上2006 年以后我们取消了面向农民的四大税收,也取消了面向农民征收的各种各样的负担, 这些负担在以前还有一个所谓的面向农民征收的用于农民基础设施建设的积累工和义务工,这个都取消 了。因为他是作为农民,以前在没有取消之前,每一年还有15 个工或20 个工,就是每一年农民必须义 务出工10 天、20 天从事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比如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如果说人民公社时期方方面面做 的不好,这个体制机制应该破除,但是在人民公社时期每一年的冬天大型农田水利建设带来了几十年我 们在农田水利建设方面享有它的好处,这个机制已经没有了。现在一到冬天,包括到农田的时候很难见 到所谓热火朝天兴修农田水利的场面,农民都外出打工去了,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在农村税费改革以后 更加凸显出它的紧迫状况。
所以我们现在从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来讲,基础不牢、投入不足。再加上农业里边的粗放经营,包 括我们一方面资源有限,另外在利用资源方面非常粗放,不是节约化的,更不是集约利用。比如说我们 的水资源非常短缺,但是我们水资源利用效率只有40%,60%、70%都上哪去了?都浪费掉了。 粮农组织曾经推崇过以色列的用水模式,以色列大家都知道沙漠国家,以色列在农业方面它的技术 是非常发达的,特别是节水技术方面,滴管、喷灌、雾灌,一立方米的水以色列可以生产三公斤的粮食, 全世界平均水平一公斤粮食。以色列的水资源利用效率90%,可以达到95%。我们水资源利用效率30%、 40%。FAO 曾经算过账,如果全世界如果农业技术特别在用水技术上达到以色列的水平,这个地球现 在是66 亿人,再多养100 人都没有什么大问题。为什么?它的资源利用效率非常高。而我们呢?北方、 南方在水的利用方式上没有什么大的变化。1982 年我刚刚到北京那时候,我知道华北地区水资源、地 下水非常短缺,打机井要打到80 米、100 米才能见到水,我当时感到很惊讶,因为我自己生产在四川 成都川西平原,那个地方是非常富饶的,都江堰灌区,你即便是打井3 米、10米就能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