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面哥”走红
程运付,人称“拉面哥”,多年来始终维持3元一碗的拉面价格不提价,这在物价飙升的当下,显得格外难得。他深知周边乡亲的艰辛,自己也曾经历过艰难岁月,因此希望辛勤劳作、赚钱不易的乡亲们能吃上实惠的面食。在山东的拉面小镇,程运付和他的“3元拉面”迅速在网络上走红,吸引了众多网红和视频博主前来探访。
流量的侵扰
一些网红和博主为了追逐热度、抢夺流量,纷纷涌入“拉面哥”的拉面摊和所在村子。他们围绕“拉面哥”展开追逐和阻拦,导致“拉面哥”一家难以正常生活。2月28日赶集摆摊时,摊位被围得密不透风,无法正常营业。此外,这种现象还扰乱了村里的正常秩序,交通道路几乎瘫痪,严重干扰了村民的生产和生活。
“蹭流量”套路
有些自媒体和短视频账号的运营者坚信“流量至上”“流量即金钱”,遇到热门话题就迫不及待地跟风。他们常用的手法之一是假借“传播正能量”“推广新潮流”等名义,正面关注热门人物或流量明星,通过拍照直播等方式,实际上是为了给自己账号吸引流量、增加粉丝。还有一类人,他们认为“黑网红也是网红,被骂的流量同样有价值”,对热点人物和事件进行嘲讽、丑化,甚至散布谣言。
违法现象层出
这种“蹭流量”现象引发了不少违法侵权事件。有人为了利用“拉面哥”的人气,在他家门前摆摊卖东西,包括狗牌、充电宝和食用油等。不仅如此,先前也有不少人为追求关注和流量,散布疫情谣言,结果都受到了法律的惩处。有些“蹭流量”行为甚至触碰了法律的红线,侵犯了别人的合法权益。
网络平台纵容
现在有些短视频平台为了赚钱,放任甚至默认一些账号运营者以“传播正能量”为名,见谁火就跟着谁。这些平台只把流量看作是企业追求的唯一目标,过分利用平台的技术和资源,没有坚守正确的价值原则,导致一些极端的“蹭流量”行为盛行,破坏了健康的网络环境。
治理难点与要求
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法治国际中心的高级研究员臧雷强调,整治那些通过极端方式“抢流量”的不良风气,关键是要彻底切断这些行为的盈利途径。网络平台的经营者必须坚守正确的价值观,不能只追求个人利益而忽视流量。只有平台能够承担起责任,大家齐心协力维护网络环境的良好,才能确保公众权益得到保障,使网络环境变得更加健康有序。
对于现在这种过分追求关注的现象,你是怎么看的?若觉得这篇文章有参考价值,不妨点个赞,或者转发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