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产业调整
现在电影行业正经历着一段周期性的调整期,而“互联网+电影”的模式开始显现出衰落的迹象。2017年,有人过分夸大了电影行业的前景,使得行业泡沫不断膨胀;同时,有些企业甚至将电影业务缩减为电商业务。对于许多中小型电影制作公司来说,资金回笼困难,不得不进行转型。这种状况无疑给整个电影行业带来了沉重的压力,迫使从业者不得不重新思考其发展路径。
过去那股“互联网+电影”的热潮,涌现了不少问题。一些网络电影质量低劣,却自诩创新。现在市场开始降温,观众要求越来越高。就拿网络大电影来说,播放量普遍减少,以往的低成本高收益模式已不再适用,电影行业正在经历一段艰难的变革。
音乐直播困境
传统音乐直播已不再新奇,大公司和老牌企业还在坚持。然而,自2017年起,这个领域鲜有像样的故事出现。早期那些知名的直播音乐平台,一度备受关注,可现在却面临发展困境,新的后起之秀也难以崭露头角。
新兴的音乐直播领域竞争相当激烈。热门平台已经占据了大部分流量和资源,对于新进入者来说,想要崭露头角非常困难。许多中小型直播平台由于缺少优秀的歌手资源,用户流失严重,勉强维持运营。此外,老牌平台和行业巨头在创新模式上做得不够,难以吸引新用户加入。
数字音乐平台危机
若缺乏对体验及商业模式的彻底革新,数字音乐平台的吸引力和用户粘性将不断减弱。这并不意味着它将迅速消失,但它的成长潜力将受到严重束缚。以某些传统数字音乐平台为例,它们的活跃度正在降低,用户逐渐转向视频平台。
这类平台类似于过去的电台,虽然持续存在,但已不再拥有往日的辉煌。投入在版权上的费用不断增加,然而用户数量的增长却逐渐减缓。以那些历史悠久的数字音乐平台为例,它们不惜重金购买版权,却难以仅靠会员费用来弥补成本,过度依赖上游资源,而自身的盈利能力却相对较弱。
2018 年资本市场三大“买”潮
新一代互联网巨头凭借其业务拓展和融资能力积累了丰厚的资金,2018年他们很可能会发动一场以资金换取发展时间的竞争,各自在各自的业务领域积极吸纳新生力量。比如,字节跳动或许会利用这笔资金收购短视频产业链上游的企业,而快手也可能对直播内容相关的公司进行投资。
随着流量红利逐渐消失,2018年内容创作者成为了分销平台的贵宾。各大平台如头条、腾讯等纷纷争夺优质内容团队,目的在于提升用户的活跃度。与此同时,传统互联网企业也开始转向线下,比如阿里投资的线下生鲜店,目的就是为了获取更多的线下流量。
新贵业务发展方向
2017年,众多新兴企业的业务发展空间已经触及顶点。自那以后,企业们要么着手研发新产品以吸引新的用户群体,要么在现有用户群体中寻求商业价值的实现。以滴滴为例,它后期推出了代驾等服务,以此来拓展用户基础;小红书则针对年轻女性用户群体,开发了电商业务,实现了盈利。
一些新兴的共享经济公司,面对原有业务增长缓慢,开始积极寻求新的发展路径。比如,共享单车公司尝试涉足共享汽车市场;而共享充电宝企业则开始涉足线下零售领域。然而,这些新业务并非都能顺利成功,其中也潜藏着风险。
各行业新发展趋势
2017年,众多创业项目取得成功,比如人工智能在B端市场的应用。在过去的五年里,互联网教育打破了仅有用户数而无销售业绩的局面。展望未来五年,这一市场预计将迎来迅猛发展。目前,众多教育机构在激烈竞争中,预计最终可能仅有三家左右能够持续运营。
2018年,阿里巴巴集团投资了大润发,加快了其大卖场的转型升级,盒马鲜生成为了行业的典范。无人零售货架的发展势头强劲,有望催生出价值百亿美金的平台型企业;而无人便利店的前景则相对平庸。在游戏领域,新兴公司通过社交游戏实现了突破,互联网金融领域也出现了新的模式,P2P理财可能变成少数人的投资选择。
你认为在2018年,哪个领域的发展对咱们日常生活影响最为显著?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分享看法,同时别忘了给文章点个赞和转发。